第76章 水泥珊瑚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劉宇的扳手卡死在螺栓頭上時,鹹澀的汗水正順著眉骨往下淌。深圳灣的晨霧裹著柴油味,3d打印船在潮水中起伏,像匹不肯馴服的鐵馬。他抹了把臉,看著工人們把碎貝殼倒進攪拌機——那些來自海鮮市場的廢棄物在陽光下泛著珍珠母的光澤,與灰白的水泥粉末交織成奇異的星河。
    “孔隙率62,誤差不能超過0.5!”工程師小林對著對講機吼,手裏的平板電腦正顯示實時建模數據。突然響起的汽笛聲讓所有人抬頭,那艘陰魂不散的“藍海公主號”正在航道中央調頭,船尾掀起的浪湧讓浮台劇烈搖晃。
    打印船操作員老陳猛打方向舵,二十噸級的船體堪堪避開防波堤。未凝固的水泥基座在顛簸中傾斜,灰漿潑灑在海麵上,瞬間被浪頭塑成千奇百怪的形狀。劉宇抓住欄杆的手青筋暴起,他看見遊客們舉著手機拍攝這場混亂,閃光燈此起彼伏如同海上的電子螢火蟲。
    “姓劉的!”摩托艇刺耳的引擎聲中,網紅馬克的無人機懸停在頭頂,“今天掉進海裏幾噸水泥啊?”他的鑲鑽手機殼反射著刺目光斑,就像浮在水麵的油汙。
    劉宇抄起高壓水槍對準無人機,卻在按下扳機的瞬間調轉方向。水流擊碎正在凝結的水泥表麵,露出貝殼碎片鑲嵌的紋理:“看清楚!這裏麵全是你吃剩的生蠔殼!”
    馬克的鏡頭本能地推近特寫。直播間彈幕突然暴漲。破碎的貝殼在水泥中形成蜂巢結構,幾隻小螃蟹正試圖鑽入孔隙。
    吉姆踩著退潮的礁石出現時,草帽上別著朵塑料扶桑花。老人用牡蠣刀敲擊新澆築的基座,突然從帆布包裏掏出個玻璃罐:“試試這個。”
    渾濁的液體裏泡著海藻碎和藤壺卵,散發著刺鼻的腥氣。“當年我們往蠔排上潑這個,”吉姆擰開瓶蓋,“藤壺崽子三天就能長滿。”
    小林皺著眉頭後退:“會堵塞孔隙.……”
    “堵個屁!”老人舀起一瓢潑向基座,“藤壺長起來會自己挖洞!”
    那個悶熱的午後,工人們拎著二十個同樣的玻璃罐穿梭在浮台間。劉宇看著褐色液體滲入水泥孔隙,恍惚間想起幼時在鄉下看大人醃酸菜——自然界的發酵總是需要催化劑。
    氣象預警在午夜升級為紅色。劉宇裹著雨衣蹲在監控室,屏幕上的台風路徑像把血紅的鐮刀直劈深圳灣。工棚鐵皮在狂風中發出瀕死的呻吟,他突然抓起對講機:“漲潮前三小時必須完成錨定!”
    探照燈劃破雨幕,五艘作業船在浪穀間起伏。老陳把操縱杆推到極限,機械臂抓著兩噸重的鈦合金錨鏈插入海底。新人阿傑在甲板上吐得昏天黑地,仍死死抱著定位儀不撒手。
    “藍海公主號”的船長選擇在這個時刻強闖回港。巨輪掀起的浪牆讓錨定船失控打橫,正在下沉的基座模板被攔腰撞斷。劉宇看著監控畫麵裏飛濺的鋼筋,突然抄起太平斧衝出工棚。
    台風過境的清晨,防波堤上鋪滿破碎的珊瑚模型。馬克的無人機率先發現奇跡:殘存的基座表麵吸附著密密麻麻的藤壺,新生的觸須在海水中輕輕搖曳。更令人震驚的是,被台風撕裂的斷麵處,鋼筋骨架間竟卡著兩隻巴掌大的章魚。
    吉姆蹲在礁石上開生蠔,把肥美的蠔肉拋向圍觀人群。“嚐嚐,”他衝環保局的官員咧嘴笑,“這是吃著藤壺長大的蠔崽子。”
    檢測報告出來時,劉宇正趴在工棚補覺。小林衝進來揮舞著文件:“孔隙率漲到68!附著生物種類十七!”數據欄裏列著:藤壺、牡蠣、管蟲、海葵......最後一行歪歪扭扭的手寫字:“章魚寶寶兩隻”。
    馬克的直播間標題改成了“探秘神奇水泥珊瑚”。鏡頭裏,他穿著滑稽的章魚玩偶服潛到基座旁,用鑲鑽手機殼輕敲藤壺殼。“老鐵們聽!”他誇張地瞪大眼睛,“這是曼龍灣的心跳聲!”
    劉宇的指節在監控台敲出焦躁的節奏,屏幕藍光在他下巴投下鋸齒狀陰影。忽然,某個監控分屏閃過星點微光,像有人往海裏撒了把鑽石屑。他撲向控製杆,將23號鏡頭推到20倍:成群熒光藍的小魚正在基座孔隙間穿梭,尾鰭攪起的光塵如同水下極光。
    “小林!夜光藻……”他抓起對講機,電流雜音裏突然混進沙啞的閩南語小調。吉姆在第七浮台哼著《雨夜花》,走調的歌聲隨著浪湧忽近忽遠。老人正用牡蠣刀撬著藤壺,每挖出一個就拋向空中,銀亮的甲殼在夕陽下劃出拋物線,引得海鷗競相爭食。
    退潮時分,最後一批基座裸露在暮色中。水泥與貝殼交融的肌理在餘暉下纖毫畢現:碎牡蠣殼形成月牙形凹槽,扇貝碎片拚出波浪紋,最隱秘的溝壑裏還嵌著幾粒粉色珍珠母——那是吉姆偷偷摻進去的私藏。劉宇的登山靴陷在泥沙裏,鹹腥的風掀起他三天沒換的工裝襯衫。
    “像不像老家夥的手?”吉姆不知何時蹲在旁邊,黧黑的手掌拍在基座上。老人指節凸起的骨瘤與水泥凸起驚人相似,指甲縫裏還嵌著藤壺的靛藍色碎屑。“四十年前我爹教我做蠔排,浪頭打上來的時候……”他突然抓起把濕沙甩向基座,“得這麽糊上去才牢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沙粒順著紋路滾落,驚起幾隻寄居蟹。劉宇發現這些螺旋紋的排布暗合潮汐規律,最深的溝槽正好對應大潮水位線。某種跨越時空的傳承讓他鼻尖發酸,轉身假裝調整gopro鏡頭。
    晚風送來柴油味時,劉宇的太陽穴突突跳動。那夜的暴雨似乎還黏在皮膚上——台風"山竹"登陸時,他和老陳綁著安全繩在甲板搏鬥。探照燈在雨幕中劈出慘白通道,17歲的阿傑吐得昏天黑地,仍死死抱住北鬥定位儀。
    最危急的時刻,“藍海公主號”的探照燈突然掃來。強光中,劉宇看見馬克舉著自拍杆在頂層甲板直播,鑲鑽手機殼在閃電下折射出妖異的紫光。巨輪掀起的浪牆讓錨鏈崩斷,鋼筋在甲板上彈跳如嗜血的銀蛇。
    “當時我以為要交代在這了。”劉宇摩挲著基座上的凹痕,那裏卡著半截斷裂的錨鏈。如今鏽跡斑斑的金屬表麵吸附著藤壺幼苗,像給傷疤紋了身。
    潮聲漸響時,夜光藻開始蘇醒。最初是零星的藍點,很快連成蜿蜒的光帶。吉姆的破收音機突然響起馬克的直播聲:“老鐵們!熒光秘境打卡倒數!”鏡頭掃過漂浮的基座,無人機驚起的光塵如同海底星河。
    劉宇正要罵娘,卻見直播間在線人數突破百萬。馬克套著熒光章魚頭套躍入海中,鑲鑽手機裝在防水殼裏繼續拍攝。夜光魚群被驚擾的刹那,整個海灣爆發出藍寶石般的光芒。
    “這可比迪士尼燈光秀帶勁!”吉姆嚼著檳榔大笑,缺了門牙的嘴像個黑洞。老人突然指向東側防波堤,環保局的考察團正舉著儀器目瞪口呆,領頭教授的眼鏡片上反射著漫天藍光。
    滿月升到中天時,潮水漫過最後一塊基座。劉宇癱坐在監控室,看著夜光魚群在孔隙間築巢。小林衝進來揮舞檢測報告:“溶解氧提升15!底棲生物增加23種!”
    對講機裏,老陳正用口琴吹《深港之夜》,跑調的旋律混著浪濤聲。吉姆的閩南語小調突然插入,荒腔走板地唱著:“春宵露水重,海湧笑微微……”
    劉宇走到露天平台,鹹澀的海風灌滿肺葉。防波堤上,最後幾縷熒光正在退潮中消散,像海洋留下的吻痕。他忽然想起台風夜瀕臨絕望時,吉姆在頻道裏吼的那句:“後生仔,大海比你會喘氣!”
    此刻的平靜裏,他終於聽懂了浪濤的呼吸。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