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氣候難民的困境
字數:3468 加入書籤
張美玲的指甲縫裏嵌著礦泉水瓶的塑料碎屑,食指關節處磨出了血絲。她機械地摳著瓶身印著“純淨水源”的標簽,直到“純淨”二字完全剝落。瓶底沉澱的紅土來自故鄉幹涸的河床,3個月前她親手灌裝時,河床裂縫還能塞進成年人的手掌。
帳篷帆布在熱風中鼓脹,此起彼伏的咳嗽聲穿透薄薄的尼龍布。16張行軍床擠在30平米的狹小空間,每聲咳嗽都激起連鎖反應。角落裏的老人用鋁碗接痰,碗底積著層泛綠的黏液,像沼澤地腐敗的水藻。
阿雅細瘦的腳踝從毛毯邊緣滑出,腳背上暴突的血管形成詭異的樹狀紋路。張美玲掀開毯子時帶起一陣皮屑,女兒後背上褥瘡滲出的組織液把床單黏在脊骨上。她摸到行軍床夾層裏的鐵皮罐頭盒——這是用6個空水瓶和巡邏兵換來的。
煤油爐點燃時噴出黑煙,帳篷裏頓時充滿燃燒不完全的刺鼻氣味。罐頭盒裏的泥水開始冒泡,水麵浮起鐵鏽色的泡沫。阿雅的眼皮突然顫動,張美玲握緊罐頭盒的手一抖,滾燙的水珠濺在腕部燙出紅點。
護士掀開帳篷簾子的瞬間,四十度熱浪卷著沙粒灌進來。張美玲下意識用身體擋住女兒,卻看見醫療車的白色漆麵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目光斑。3個穿防彈背心的安保人員正在車旁抽煙,槍管在沙塵中泛著冷光。
“四級營養不良。”楓葉國醫生皮埃爾翻開病曆本,金絲眼鏡滑到鼻尖。他身後跟著的實習生舉著攝像機,鏡頭蓋還沒取下。張美玲把阿雅往懷裏摟了摟,女兒輕飄飄的體重讓她想起曬幹的玉米杆——去年旱災時田裏倒伏的那些。
醫療車後廂堆著印有各國國旗的紙箱,漢斯國奶粉罐上的鐵皮鼓脹變形,米國維生素片的塑料瓶身軟化粘連。護士掰開阿雅的眼瞼用手電檢查時,光束裏飛舞的塵埃像微型沙塵暴。
“飛機要下周才到。”護士第三次嚐試將針頭紮進阿雅萎縮的靜脈,膠布粘住孩子脫皮的胳膊發出撕扯聲。帳篷外突然爆發的哭嚎穿透熱浪,兩個男人抬著裹屍袋走向焚燒坑,露在袋外的小腳上還係著褪色的紅繩鈴鐺。
張美玲在午夜溜出難民營。月光下的沙地泛著慘白,焚燒坑邊緣散落著未燃盡的碎骨。她跪在餘溫尚存的灰堆旁,樹枝撥開骨灰時挑起片紅色塑料發卡——這是瑪蒂娜女兒生前別在劉海上的。
巡邏車的探照燈掃過時,她將發卡塞進頭巾。滾燙的骨灰貼著肚皮滑入腰帶,皮膚立刻灼起水泡。鐵絲網上掛著的“禁止取土”警示牌在風中搖晃,英文和法文標語被沙粒打磨得字跡模糊。
回到帳篷時,阿雅正在夢囈中抽搐。張美玲將骨灰裝進礦泉水瓶,混著最後幾滴泥水搖勻。煤油爐熄滅後的帳篷裏彌漫著腐肉般的焦臭,她蜷縮在行軍床下,聽著女兒斷斷續續的呼吸聲,直到黎明前第一批救護直升機的聲音撕裂天際。
飛機舷窗外的雲層像發黴的棉絮。張美玲攥著骨灰布袋,安全帶勒在鎖骨舊傷處隱隱作痛。空姐遞來的橙汁在杯壁凝出水珠,她盯著那滴水滑落的軌跡,想起阿雅最後一次流出的眼淚。那滴淚在臉頰結成鹽晶,被護士用鑷子夾走做樣本。
聯合國大廈的旋轉門卷起人造涼風,張美玲打了個寒顫。她的影子投在大理石地麵上,褲腳還沾著難民營的紅土。工作人員遞來西裝外套,她搖頭拒絕,粗布衣料的汗餿味在空調風裏格外刺鼻。
演講台高得需要墊木箱。張美玲摸到講稿時,發現文件袋裏被人塞了潤喉糖。她看著台下晃動的同傳耳機,突然想起難民營分發救濟糧時揮舞的手臂。骨灰布袋放在發言台上,細沙從布縫滲出來,在實木桌麵鋪出小片沙漠。
“這是瑪蒂娜的女兒。”她解開布袋,灰白色粉末從指縫漏向話筒,“她母親用最後半瓶水拌了觀音土,孩子死時胃脹得像皮球。”同聲傳譯出現3秒延遲,德語區有個男人摘下耳機。
大屏幕亮起氣候模型動畫時,張美玲抓起骨灰撒向投影光束。灰燼在激光裏翻飛,給虛擬的幹旱版圖蒙上實體陰影。“你們管這叫四級營養不良?”她舉起阿雅的病曆,ct片在背光下變成透明,“我女兒現在應該躺在柏林醫院,而不是等下周的棺材運輸機!”
島國代表起身離席,皮鞋跟敲打地麵的節奏像秒針倒計時。張美玲扯開衣領,鎖骨下的灼傷露出來:“這是昨夜偷渡時被鐵絲網燙的,警衛說我的血會汙染隔離區。”保安的手電光束在此時照向她,骨灰在強光裏如同暴雪紛飛。
深夜的東河碼頭,張美玲把剩餘骨灰撒入汙水。黑色河水泛起磷光,像極了故鄉旱季最後消失的螢火蟲。某個瞬間,她錯覺看到阿雅的臉在水麵浮現,下一秒就被垃圾運輸船的探照燈擊碎。
穿西裝的聯合國實習生追來,遞上熱咖啡。“我們會推動氣候移民城市立項……”年輕人的承諾被貨輪汽笛淹沒。張美玲把空布袋塞給他,布料上還沾著女兒最後的口水漬。對岸的帝國大廈亮著綠色環保標語,霓虹燈管裏正流過亞馬遜流域的水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推土機的鋸齒鏟刃卡進橡樹根係時,發出類似骨折的脆響。張美玲看著百年樹齡的樹冠在空中搖晃,最後一片枯葉飄落在意大利承包商的咖啡紙杯裏。那人正用手機拍攝施工視頻,鞋尖踢開擋路的樹瘤:“這裏會立起南歐最大的淡化廠。”
她蹲下身,指甲摳進翻起的土層。掌心裏的紅土顆粒粗糲,混著幾粒故鄉特有的赤鐵礦砂。兩米外的金發遊客在補塗防曬霜,乳液滴落時散出化學香精的甜膩,與土壤的腥氣在熱浪中絞成令人作嘔的混合物。
未完工的板房區傳來塑料涼鞋拍打水泥地的脆響。6個孩子追逐著滾動的鐵皮罐頭,鞋底沾著“人道主義救援”紙箱的碎屑。有個小女孩的涼鞋帶突然崩斷,她赤腳踩過鋼筋廢料堆,足弓被鏽蝕的螺紋鋼劃出五厘米長的傷口。
血珠滴在灰色預製板上,蜿蜒出暗紅色的溪流。張美玲掏出揉皺的手帕按住傷口時,發現女孩腳踝係著褪色的紅繩——和故鄉兒童佩戴的驅邪繩結一模一樣。消毒噴霧刺痛傷口的氣味裏,她聽見遠處母親用索馬裏語呼喊孩子的小名。
午餐時分,工人們圍坐在鋼筋堆旁啃三明治。張美玲摸著新澆築的牆體,指尖傳來未幹水泥的濕冷。裂縫裏鑽出隻沙漠甲蟲,細足在堿性建材表麵打滑,掙紮的軌跡與女孩血跡形成交叉的十字。
意國承包商在臨時辦公室播放淡化廠宣傳片,虛擬海浪聲與打樁機的轟鳴形成詭異合奏。張美玲走出彩鋼板圍牆時,踩碎半塊印著歐盟星徽的瓷磚。鋒利的瓷片邊緣沾著防曬霜和血漬,像把微型的多功能凶器。
暮色降臨時,小女孩的傷口已經包紮好。她單腳跳著追逐同伴,紗布邊緣滲出褐色的碘酒痕跡。張美玲坐在橡樹樁上,看著最後一車紅土被運往垃圾填埋場。夜風卷起沙塵中的防曬霜氣味,粘在她幹裂的嘴唇上,像層永遠洗不掉的工業塗層。
探照燈照亮新鋪的瀝青路麵,那道血跡在強光下變成深褐色的河床。混凝土攪拌車轟隆駛過,將故鄉的泥土與異鄉的傷口永遠封存在路基之下。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