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呼吸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A+A-


    西海的季風裹著鹹腥味,撞在漂浮城市三號模塊的竹製圍堰上。劉宇蹲在晃動的腳手架上,軍用望遠鏡的橡膠眼罩被曬得發黏。他看見十二海裏外的積雨雲正在聚集成蘑菇狀——那是台風"白鹿"的前哨。
    “潮汐閥又卡殼了!”越南工程師阮文山從水下檢修艙鑽出來,防水服滴下的海水在甲板蝕出鏽痕。他手裏的貽貝殼卡在齒輪間,邊緣還粘著藤壺,“漲潮時吸力太強,仿生閥的鉸鏈承受不住……”
    李墨飛扯開安全繩,潛水鏡上的刮痕折射出七彩光斑。他翻身躍入渾濁海水,指尖撫過潮汐能機組外殼的藤壺群落。這些甲殼動物的分泌物在金屬表麵形成釉質層,與設計圖上標注的防腐蝕塗層區域完美重合。
    水下6米處,仿生閥的貽貝狀外殼正在高頻震顫。李墨飛掏出竹製卡尺測量縫隙寬度,發現與退潮時的數據相差3毫米。他摸到閥體背麵時,指尖觸到某種纖維狀結構——是紅樹林氣生根的殘留物,卡住了傳動軸。
    浮出水麵時,101novel.com個馬來漁民正駕著改良版舢板駛近。領頭的哈桑拋出蟹籠,籠裏除了塑料垃圾還纏著大把紅樹幼苗。“東邊灘塗剛衝來的,”他古銅色的胳膊上刺著鄭和寶船紋樣,“根須比上周采集的長了半掌。”
    劉宇在甲板邊緣攤開圖紙,被海風吹起的紙角用媽祖廟求來的琉璃瓦碎片壓住。李墨飛濕漉漉的手指戳在潮汐閥剖麵圖上“紅樹根係的分叉結構,可以分散水壓對鉸鏈的衝擊。”
    阮文山突然抽出腰間竹刀,劈開截紅樹氣生根。橫截麵露出蜂窩狀導管,滲出的汁液瞬間凝固成膠質。“我爺爺編竹筐時,”他用刀尖挑起膠質抹在齒輪上,“就用這種樹液當潤滑劑。”
    台風預警廣播刺破海霧時,工人們正在用椰棕繩捆紮第七個居住模塊。菲律賓女工瑪麗亞哼著古老的船歌,將鄭和寶船使用的八字結改良後,係在模塊連接處。她脖頸掛著的十字架吊墜,隨著動作在曬傷的皮膚上晃蕩。
    “所有人員撤離到核心艙!”劉宇抓著鏽跡斑斑的擴音器喊。李墨飛卻逆著人流衝向潮汐閥控製室,軍靴踩在竹製甲板上發出空響。他掀開防水布,看見阮文山正用紅樹膠修補壓力表裂縫。
    “你瘋了?十二級風速……”
    “當年鄭和下西洋遇到黑水洋風暴,”李墨飛將紅樹幼苗塞進閥體縫隙,“靠的就是‘以柔克剛’。”他按下測試按鈕的瞬間,整個模塊劇烈傾斜,控製室的應急燈管炸成碎片。
    台風眼逼近時,海天交界處騰起百米高的水牆。核心艙的鋼化玻璃外,哈桑的舢板像樹葉般在浪尖顛簸。漁民們用傳統拖網技法拋出錨鏈,網中收集的海洋塑料瓶在狂風中嘩啦作響。
    “潮汐閥壓力超標!”阮文山盯著儀表盤上跳動的紅色數字。李墨飛抓起裝滿紅樹膠的竹筒衝向底艙,防水手電筒的光束裏,無數藤壺正在機組外殼上瘋狂分泌鈣質。
    海水從裂縫噴湧而入。劉宇跪在沒過腳踝的水中,用瑪麗亞給的椰棕繩纏住漏點。繩結遇水膨脹,將裂口封住大半。控製台突然迸出火花,鄭和寶船紋身的倒影在艙壁上搖晃。
    “切換手動模式!”李墨飛的手掌被紅樹膠粘在操縱杆上。阮文山掄起竹刀劈開電路板,扯出七根顏色各異的電線。他祖母綠的耳釘在黑暗中發著微光“我阿嬤說,台風天要選和浪花同樣顏色的線。”
    模塊在颶風中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瑪麗亞的十字架吊墜突然斷裂,銀鏈纏住應急閥轉輪。她順勢發力轉動,艙底傳來齒輪咬合的悶響——正是鄭和寶船起錨時的聲響。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潮汐閥的貽貝外殼突然張開。紅樹根須在閥體內壁瘋長,形成無數分叉的緩衝結構。壓力表指針緩緩回落,阮文山癱坐在水裏大笑“原來要等樹根長到七寸才能見效!”
    台風過境後的晨光中,漂浮城市如受傷的巨鯨漂浮海麵。哈桑的舢板滿載著風暴卷來的紅樹幼苗,漁民們正用傳統技法編織新的防撞網。瑪麗亞在修補的模塊接縫處,嵌入了媽祖廟琉璃瓦的碎片。
    鹹濕的海風掠過甲板,將阮文山的竹笛聲揉碎成片片音符。李墨飛保持著俯身貼耳的姿勢已有17分鍾,潮汐閥外殼的寒意透過防護服滲入肋骨,卻讓他更清晰地捕捉到紅樹根須生長的細微震顫——每隔23秒,某根主莖就會發出類似骨節拉伸的脆響。
    “升c調。”阮文山突然開口,竹笛橫在晨光裏泛著油潤的光澤。他左腳打著拍子,海蟑螂在趾縫間穿梭,“這些紅樹根的和聲頻率,和我阿嬤教的《歸帆調》第三樂章完全一致。”
    劉宇放下望遠鏡,鏡頭蓋不慎滾落甲板縫隙。他彎腰去撿時,發現鋼板夾層裏嵌著片青花瓷碎片——正是3個月前從鄭和沉船遺址打撈的永樂年製琉璃瓦。“李博士!這瓷片上的海浪紋……”
    李墨飛未及抬頭,12海裏外的海麵突然炸開銀亮水花。成群的發光水母被新生紅樹林驚擾,在晨霧中鋪就條閃爍的航道。他摸出懷裏的紅樹膠罐,指尖蘸取少許抹在潮汐閥銘牌上。膠體滲入“1983年製”的鋼印凹槽,漸漸顯露出被磨砂處理前的原始字樣——“大明永樂十九年監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當年鄭和的船隊,”阮文山用竹笛指向東南方,“在曾母暗沙附近沉過三艘糧船。”他掀開左肩刺青處的紗布,愈合中的傷口赫然是幅殘缺的寶船圖,“我祖父那輩的漁民,還在用沉船木料補漁網。”
    檢修艙突然傳來金屬扭曲的呻吟。李墨飛拽著安全繩滑下舷梯,發現3根紅樹主根穿透了防水隔層。斷裂的根須斷麵滲出乳白汁液,遇空氣凝結成膠狀物,與潮汐閥外殼的藤壺分泌物融合成青灰色薄膜。
    “這是天然的防腐蝕層。”劉宇用手術刀刮取樣片,刀尖反射的光斑恰好照亮艙壁某處——那裏釘著塊朽爛的船板,蛀孔排列成北鬥七星形狀。李墨飛用紅樹膠塗抹蛀孔,朽木竟在膠體作用下重新膨脹,將裂縫填補如初。
    正午時分,101novel.com艘改良版漁船駛近漂浮城市。哈桑站在船頭拋擲漁網,尼龍繩結間纏著鄭和時代的銅錢錨鏈。當漁網拖上甲板時,除了塑料垃圾還裹著大把紅樹幼苗。李墨飛注意到,這些幼苗的根係天然纏繞成八字結狀。
    “就像你們的模塊連接方式。”瑪麗亞用彩虹繩將幼苗根係編成網狀,繩結浸泡海水後收縮,將幼苗固定在潮汐閥裂縫處。她胸前的十字架吊墜隨動作搖晃,在鋼板表麵刮出極淺的刻痕——細看竟是葡萄牙探險船隊的航線圖。
    夕陽西沉時,阮文山帶領漁工在甲板跳起祭海舞。他們腳踝係著貝殼串鈴,舞步震落的藤壺卵在暮色中泛著熒光。李墨飛俯身觀察,發現這些發光卵粒的分布規律,竟與潮汐能機組的熱力分布圖完全吻合。
    “今晚會有大潮。”哈桑抹了把絡腮胡上的鹽晶,指向天邊初現的星鬥,“我祖父說過,當參宿四與船帆座連線時……”
    話音未落,海天交界處升起堵十米高的水牆。劉宇衝進控製室啟動抗浪模式,卻發現操作台縫隙裏卡著枚鏽蝕的銅錢——正是白天漁網帶上來的永樂通寶。他用力拔出銅錢時,應急係統突然啟動,漂浮城市模塊自動分離重組,形成與鄭和寶船艦隊相同的鶴翼陣。
    李墨飛在颶風中攀上主桅杆,懷表晶簇在月光下折射出七道光束。當光束交匯點落在某處海麵時,他看見水下50米處隱約有寶船輪廓——12根紅樹主根正從沉船龍骨間生長而出,在洋流中舒展如巨大的海神手掌。
    阮文山的竹笛突然爆出個高音,音波震碎了桅杆上的藤壺群落。多足綱生物的甲殼碎片如雨墜落,在甲板上拚出殘缺的星圖軌跡。哈桑跪地撫摸這些軌跡,被曬脫皮的嘴唇微微顫抖“這是我曾祖父的漁船最後傳回的航向……”
    淩晨三時,風暴眼籠罩漂浮城市。李墨飛在絕對寂靜中聽見紅樹根係生長的爆裂聲,頻率與沉船木料的年輪密度完全同步。他蘸取紅樹膠在艙壁上塗抹,液體順著鄭和時代的柚木紋路流淌,漸漸顯露出被蛀蝕的航海日誌殘篇。
    “……永樂十九年六月,置紅樹苗於鐵力木箱,沉於曾母暗沙以鎮風波……”劉宇用紫外線燈掃描膠體字跡,“原來我們不是第一個嚐試的人。”
    晨光再現時,新生紅樹林已蔓延成三公裏長的綠色長城。阮文山吹奏著新譜的《鎮海調》,笛孔飛出的音符驚起群群信天翁。李墨飛望著鳥群在模塊陣列間投下的陰影,突然發現這些飛行軌跡與昨夜藤壺星圖完全重合。
    瑪麗亞在修補好的模塊接縫處,用紅樹膠粘上最後一片媽祖廟琉璃瓦。當鹹澀的海風掠過瓦麵,整個漂浮城市突然響起空靈的共鳴——那是600年前沉沒的寶船鍾,與今日的潮汐能機組在海底共同震顫的回聲。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氣候邊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