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宮廷暗流
字數:3428 加入書籤
驚蟄前的清晨飄著細霧,婉兒立在擷芳殿滴水簷下,看禮部侍郎周明謙的青呢小轎第七次拐進司藥房後巷。轎夫鞋底沾著的玄武池碎冰在青磚上留下水痕,與三日前刑部員外郎王大人的足跡分毫不差 —— 這些本該在朝堂上各司其職的官員,近來卻頻繁出入掌管宮內藥材的司藥房,像極了珠寶案爆發前寧王餘黨傳遞密信的節奏。
"小姐,司藥房新到的艾草香不對。" 翠兒抱著剛領的月供藥材,袖中飄出的氣味混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腥鹹,"掌事太監說這是遼東新貢的品種,可奴婢聞著,倒像摻了濟州島的海帶灰。"
婉兒接過裝著艾草的錦囊,指尖碾開葉片,果然看見葉脈間藏著極細的沙粒 —— 那是長期海運才會沾染的海鹽。她忽然想起趙破虜臨終前提到的 "濟州島的雪",再聯想到近來官員們異常的行蹤,心中警鈴大作。
未時三刻,婉兒換了身淺青宮裝,借口給太後送《千金方》批注,悄悄候在司藥房側門。霧氣中,她看見周明謙的貼身書童抱著個紫漆食盒出來,盒角露出半截黃紙,正是尚儀局用來封裝密信的火漆印樣式。
"站住。" 她出聲時,書童猛地轉身,食盒蓋 "哢嗒" 翻開條縫,露出裏麵碼著的不是藥材,而是十二封用海東青紋錦緞包裹的信函。婉兒瞳孔驟縮,這圖騰正是寧王餘黨最隱秘的標記,比之前的寒鴉紋高了三個等級。
信函封口的火漆印上,隱約刻著 "驚蟄玄武池 "字樣。她借著整理鬢發的動作,用銀簪挑開信箋一角,隻見首行寫著:" 水脈圖已補全,震天雷第三批貨隨春汛抵岸。"字跡工整,卻在" 春汛 " 二字上有刻意的頓筆 —— 這是寧王當年在遼東用過的密語,暗指三月初三的祭海大典。
"周侍郎近來身子不適?" 婉兒笑著擋住去路,指尖劃過食盒邊緣的海鹽痕跡,"怎的總來司藥房討安神香?"
書童的額頭沁出細汗,袖中突然滑出枚雙鶴紋銀扣 —— 與趙破虜值房搜出的震天雷引信標記完全相同。婉兒正要追問,巷口忽然傳來宮娥的笑聲,書童趁機撞翻她手中的《千金方》,趁著她撿書的間隙,抱著食盒狂奔而去。
回到擷芳殿,婉兒將沾著海鹽的艾草與密信殘片攤在父親麵前。老人對著陽光細看信箋纖維,忽然皺眉:"這是高麗貢紙,三年前寧王私鑄調兵符時,用的正是這種紙。" 他指向 "驚蟄" 二字的筆鋒,"運筆走勢與濟州島密信一致,背後主謀怕是從未離開過京城。"
黃昏時分,翠兒冒雨歸來,鬢角沾著片淡藍色花瓣:"奴婢打聽到,周侍郎每月十五都會去鹹福宮西廊,說是祭拜故去的淑妃娘娘 —— 可鹹福宮的老太監說,他拜的是牆根處的海東青磚雕。"
婉兒望著窗外漸密的春雨,想起鹹福宮藍火案的卷宗:每逢驚蟄前後,水脈裏的磷火便會異常活躍。她忽然翻開尚儀局新整理的官員檔案,發現周明謙與已故寧王的幕僚長竟出自同一書院,而他的籍貫,正是濟州島所屬的登州府。
"父親," 她指著檔案上周明謙的入職日期,"他進入禮部的時間,正是寧王船隊首次抵達濟州島的月份。"
李大人放下手中的放大鏡,目光落在案頭堆著的震天雷引信拓片:"去查他與羽林衛右統領陳懷瑾的往來記錄 —— 趙破虜說的 " 第二隻海東青 ",或許根本不在海上,就在這紫禁城的朝堂之上。"
子夜,婉兒獨自坐在鹹福宮西廊,看細雨在海東青磚雕上積成水窪。更鼓敲過三聲時,她聽見牆後傳來極輕的叩擊聲,三長兩短,正是當年寧王府暗衛的接頭暗號。
"周大人近來公務繁忙?" 她忽然出聲,手中銀鳳令牌在磚雕上投下冷光。
牆後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響,婉兒踢開牆根雜草,露出底下半塊鬆動的青磚。移開磚的瞬間,冷雨澆在她手背上,卻比不過看見磚下物件時的心悸 —— 那是半幅畫著渤海灣航線的羊皮圖,圖上用朱砂圈著的 "登州港",正是周明謙的老家。
羊皮圖邊緣用蠅頭小楷寫著:"驚蟄夜子時,玄武池水脈通。" 婉兒忽然想起密信中的 "春汛",原來所謂的震天雷抵岸,竟是要借著驚蟄的水漲,從玄武池的排水口將炸藥運入宮中。
她攥緊令牌,任冷雨打濕衣襟。遠處,周明謙的官轎正沿著宮牆疾行,燈籠光暈在雨幕中忽明忽暗,像極了三年前泉州港海麵上那些引誘人的燈塔 —— 隻不過這次,燈塔下藏著的不是珠寶,而是能讓整座紫禁城覆滅的震天雷。
"小姐,您看!" 翠兒舉著從磚縫裏找到的碎瓷片,上麵繪著半隻展翅的海東青,"和趙破虜的護腕殘片能拚上!"
瓷片邊緣的鋸齒狀缺口,正好吻合趙破虜護腕的斷裂處。婉兒忽然明白,這些頻繁往來的官員,不過是浮出水麵的小魚,真正的 "海東青",或許就藏在批改他們奏報的朱筆之後,藏在審定他們官服補子的禮部卷宗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第一聲春雷在紫禁城上空炸響時,婉兒站在擷芳殿的廊下,望著司藥房方向升起的嫋嫋青煙。那不是安神香的氣息,而是混著海鹽與艾草的、屬於遼東狼衛的味道。她知道,珠寶案的解決不過是剪斷了陰謀的一根線頭,而此刻在雨中湧動的暗流,正將更多的線索匯聚成網,等著在驚蟄之夜,借著水脈的漲勢,掀起更大的波瀾。
父親的話在耳邊響起:"最危險的暗流,往往藏在最平靜的水麵下。" 她摸著磚雕上海東青的喙部,忽然觸到一處凹陷 —— 那是人為刻下的記號,指向玄武池排水口的方向。
春雨漸密,打在琉璃瓦上發出細碎的響。婉兒望著遠處影影綽綽的官員轎子,忽然發現每頂轎子的垂簾上,都繡著與周明謙相同的雙鶴紋 —— 那不是禮部的官紋,而是寧王餘黨新換的偽裝。
驚蟄將至,暗流湧動。她知道,自己必須趕在水脈漲通前,找到那幅完整的海運圖,找到藏在官員中的 "第二隻海東青",否則,玄武池的排水口將成為震天雷湧入的通道,而整個紫禁城,都將在春汛的浪潮中,成為寧王餘黨複仇的祭典現場。
殿角的銅鈴忽然響起,驚飛了簷角避雨的寒鴉。婉兒握緊手中的碎瓷片,任冷雨順著令牌邊緣滴落 —— 這一次,她不會再讓暗流在宮牆下潛行,就算要逆著春潮而上,也要在驚蟄之夜前,將所有的陰謀曝曬在天光之下。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