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毒源追蹤

字數:2765   加入書籤

A+A-


    直隸官銀號的銅鎖在臘月的寒風裏凍得發僵,婉兒的指甲幾乎掰斷才撬開那道生了綠鏽的門環。賬房先生的算盤珠子上落著半寸厚的灰,卻獨獨光緒三十四年的采購賬冊被翻得發亮,紙頁間夾著的銀杏葉書簽還帶著新鮮的折痕 —— 有人比她早一步來過。
    “十月初七,采購砒霜三十斤,用途標注‘顏料作坊’……” 婉兒的指尖劃過泛黃的宣紙,批文處 “世續” 的官印紅得刺目。世續是文華殿大學士,慈禧太後最親信的軍機大臣,去年剛兼了內務府總管,此刻卻在官銀號的賬本裏,為三十斤劇毒之物蓋上了通關印。更蹊蹺的是,砒霜單價高出市麵三倍,分明是特意走了 “內廷特供” 的路子。
    她翻到賬冊背麵,發現用蠅頭小楷記著一行密注:“初九日酉時,交崔總管物件於西華門角樓。” 酉時正是日落時分,崔總管自然是崔玉貴 —— 慈禧身邊的二總管,光緒帝發病前兩日,正是此人捧著食盒進的瀛台。婉兒想起寇連材日記殘頁裏的 “太後賜食酪餅”,日期正是十月二十一,而從采購到交貨,中間隔了整整十二天,足夠讓劇毒之物在層層轉手後,變成皇帝案頭的 “賞賜”。
    賬房的雕花窗突然 “吱呀” 一聲開了道縫,北風卷著雪粒子灌進來,吹得賬冊嘩啦啦翻頁。婉兒慌忙按住跳動的紙頁,卻在 “世續” 的官印下方,看見半枚模糊的指印 —— 帶著胭脂香氣的粉漬,分明是女子常用的玫瑰香粉,而世續其人素以清廉自居,斷不會用這種香粉。她忽然想起,儲秀宮的掌事女官素秋,正是世續的遠房侄女。
    離開官銀號時,雪地上新踩出的腳印直通內務府方向。婉兒繞道禦膳房後巷,聽見幾個老廚役蹲在避風處烤火,煙袋鍋裏的火星明滅不定。“自打十月十五,皇上的膳就改由頤和園小廚房送了,” 一個缺了門牙的老廚子低聲道,“說是老佛爺怕宮裏灶火衝撞了聖體,可誰不知道,頤和園的廚子全是崔總管的心腹……”
    她悄悄掀開禦膳房的棉門簾,酸腐的氣息撲麵而來。當月的食材流水賬攤在案板上,十月二十日的記錄格外刺眼:“蘇式酪餅十二匣,由頤和園膳房采辦,領用人崔玉貴”。旁邊還有行墨筆批注:“麵裏摻了山西老陳醋”—— 但懂行的人都知道,酪餅講究的是奶香,斷不會用醋來調味,這 “陳醋” 二字,分明是暗語。
    婉兒的手按在冰涼的賬冊上,突然想起屈永秋說過,砒霜溶於水後呈酸性,與麵食同蒸會產生更劇烈的毒性反應。而頤和園小廚房,正是慈禧太後日常用膳的地方,那裏的廚子自然懂得如何在 “賞賜” 的點心裏做手腳。她又翻到十月初九的采購單,上麵記著 “玫瑰花露十斤”,領用人同樣是崔玉貴 —— 這種花露常用來掩蓋藥味,與懷表表鏈上殘留的淡淡花香如出一轍。
    雪越下越大,婉兒躲在拐角處,看見崔玉貴正陪著素秋往儲秀宮去,素秋腕上戴著的鎏金鐲子,正是世續去年獻給太後的壽禮。她突然想起在檔案庫見過的世續日記殘頁:“太後憂勞聖體,囑備良藥以安神……” 所謂 “良藥”,怕就是這三十斤砒霜所化的毒劑。
    更夫的梆子聲在遠處響起,婉兒摸向懷裏的賬本抄錄,指尖觸到硬硬的懷表殘片 —— 昨天她在炭盆裏搶救出半塊表蓋,琺琅畫邊緣的 “葉” 字刻痕此刻硌著掌心,像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原來從直隸官銀號的采購,到頤和園小廚房的改製,再到崔玉貴的親自遞送,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如同精密的齒輪,將劇毒一步步送進光緒帝的膳食。
    路過景運門時,她忽然被人拉住手腕。回頭看見屈永秋躲在燈籠影裏,臉色比雪還白:“女官可知道,太醫院的砒霜賬冊今早被人燒了?三十斤毒霜,足夠毒死整個紫禁城的人……” 他袖中滑落半張藥方,正是十月二十日本該給光緒帝的 “安神湯”,卻被人用朱砂劃了個大大的叉,旁邊批著 “改用酪餅”。
    婉兒猛地抽回手,發現屈永秋的袖口沾著點玫瑰香粉 —— 與官銀號賬冊上的指印一模一樣。雪片落在他藥箱的銅扣上,映出冷森森的光,像極了懷表齒輪間卡著的毒粉。她突然明白,所謂 “毒源追蹤”,從來不是追查某一包砒霜的來路,而是揭開整個紫禁城最頂層的權力絞殺 —— 當世續在批文上蓋章的那一刻,當崔玉貴接過食盒的那一刻,當頤和園小廚房燃起灶火的那一刻,光緒帝的命運便已注定,如同那枚被改裝過的西洋懷表,齒輪每轉動一圈,便離死亡更近一分。
    晨鍾敲響時,婉兒回到值房,發現案頭多了個牛皮紙包。打開來是半本燒焦的日記,正是世續的手跡,其中一頁用濃墨圈著:“辛酉年舊物,可了卻三十年恩怨”。她顫抖著翻到十月初九那頁,最後一句被人用刀刮去,卻留下淺痕:“懷表夾層已置藥粉,望太後萬年……”
    窗外,一隊太監抬著空食盒從永巷走過,盒底殘留的酪餅碎屑被雪水浸泡,泛出詭異的青黑色。婉兒知道,這三十斤砒霜的毒源,從來不在直隸官銀號的賬本上,而在儲秀宮那盞永不熄滅的萬壽燈裏,在慈禧太後鬢角的東珠流蘇裏,在每個對 “老佛爺” 俯首帖耳的臣子的骨血裏。
    她將抄錄的賬本塞進牆縫,懷表殘片的棱角刺破指尖,血珠滴在 “世續” 二字上,漸漸洇成一個 “續” 字 —— 辛酉年的迷局,終於在光緒三十四年的冬天續上了最後一筆,而毒源的盡頭,從來都是那把垂在金鑾殿上的、永不褪色的太後鳳印。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