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曆史終章

字數:1997   加入書籤

A+A-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棺槨抬入崇陵地宮的前夜,婉兒獨自走進冰涼的殮房。月光從石窗斜切進來,照見光緒帝遺體腰間係著的明黃緞帶,緞麵靠近腹部的位置,青黑色斑塊竟比入殮時更深了幾分。
    “不對勁。” 她按住遺體手腕,觸感異常僵硬 —— 按《洗冤集錄》記載,砷毒死者若生前中毒,屍僵應從指節開始擴散,而非集中在臍下三寸。老殮工王師傅的手抖得握不住棉帛,水盆裏浸泡的殮衣突然漂起層白霜,那是砷粉遇水析出的結晶,卻偏偏在腹部位置格外密集。
    “太後臨終前,曾派崔總管來過。” 王師傅突然跪地,渾濁的眼睛映著燭火,“他說皇上‘龍體欠安’,要往口中灌‘安神湯’……” 婉兒猛地掀開緞帶,隻見腹部肌膚上有針孔狀瘀痕,呈扇形分布 —— 分明是死後被人用竹筒強行灌毒,讓砒霜集中在腸胃部位,偽造 “食毒身亡” 的假象。
    更漏聲在地宮深處回蕩,像極了瀛台含元殿的漏壺。婉兒想起光緒帝咽氣時七竅流血的慘狀,那時的砷毒已侵入肌理,斷不會在死後兩日突然在腹部形成如此高濃度的毒斑。他們怕慢性中毒的真相被揭穿,竟在入殮時二次灌毒,用最狠的手段,讓曆史的傷口永遠滲著毒血。
    寅時三刻,婉兒抱著木盒摸進瀛台涵元殿。禦案暗格裏的西洋懷表殘片還帶著她的體溫,調查報告的紙頁間夾著寇連材的日記殘頁,墨痕裏滲著淡淡的硫黃味。暗格深處的木紋與她記憶中完全吻合,那是光緒帝親政後親手設計的機關,榫卯間刻著極小的 “乙酉” 二字,見證著他與慈禧太後三十年的權力糾葛。
    “哢嗒”,暗格扣合的瞬間,婉兒聽見遠處傳來護軍換崗的腳步聲。她摸著案角的蟠龍紋,忽然想起光緒帝曾說:“這案子的暗格,要做得比人心更難猜。” 如今她將所有證據封入其中,就像把曆史的真相鎖進時光的琥珀,等待某個懂得叩問的人來開啟。
    百年後的春分,故宮文物醫院的 ct 掃描儀發出輕微的蜂鳴。修複師陳雪盯著顯示屏,發現瀛台涵元殿禦案暗格的夾層裏,竟藏著個火柴盒大小的錫盒。鏽蝕的盒蓋上,“辛酉年秋” 四個字雖已模糊,卻在 x 射線成像中顯出清晰的瘦金體筆鋒。
    “懷表殘片、羊皮紙手稿、還有這個……” 她戴上手套取出泛黃的宣紙,墨跡在紫外線燈下發亮,正是婉兒的小楷:“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廿一,皇上七竅流血而薨,然腹部毒斑異常,疑死後灌毒以亂視聽……” 紙頁邊緣粘著的齒輪碎屑,經質譜分析,砷含量與崇陵出土的衣物殘片完全一致。
    文物修複室的陽光穿過窗欞,照在陳雪案頭的《清史稿?德宗本紀》上,“載湉賓天” 四字被紅筆圈住,旁邊貼著最新的檢測報告:“遺體腹部砷濃度為頭發的 18 倍,符合死後高濃度毒物注入特征。” 她忽然想起老院長說過,瀛台的每塊磚都浸著曆史的眼淚,而這個暗格裏的秘密,終於在百年後,讓那些被篡改的毒殺現場,露出了最真實的模樣。
    暮色中的瀛台泛著粼粼波光,陳雪抱著修複好的懷表殘片來到涵元殿。暗格的榫卯在她觸碰時輕輕轉動,仿佛百年前的婉兒正透過時光,將真相遞到她手中。遠處傳來閉館的鍾聲,卻有個紮著馬尾的小女孩跑過來,指著案角的蟠龍紋驚呼:“姐姐,這裏有字!”
    陳雪湊近細看,蟠龍的爪心處,刻著極小的 “真相” 二字,墨跡雖淡,卻清晰可辨。她忽然明白,曆史從來不會真正被掩埋,就像婉兒藏在暗格裏的證據,就像光緒帝衣物上的砷斑,就像每個在深宮裏掙紮過的靈魂,終將在時光的長河裏,等到屬於自己的終章。
    夜風掀起殿角的銅鈴,叮當聲裏,陳雪仿佛聽見百年前的歎息。她將懷表殘片放回暗格,輕輕扣合 —— 這一次,不是封存,而是讓曆史的齒輪,在真相的光照下,重新開始轉動。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