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子龍的信(下)
字數:5584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數千裏之外的徐州,下邳。
劉備的書房之內,燭火搖曳,將三道偉岸的身影投射在牆壁之上。
這裏的氣氛,比西涼的帥府更加壓抑,凝重到了極點,仿佛連空氣都變成了鉛塊,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一封同樣來自荊州的加急密信,正被劉備緊緊地攥在手中。
那張一向以仁厚寬和著稱的臉上,此刻早已被極致的震驚與滔天的怒火所覆蓋,那雙時常飽含著悲憫與溫和的眼眸中,此刻燃起的,是毫不掩飾的、凜冽刺骨的殺意。
“袁術……袁術此賊,竟已喪心病狂至此!!”
他猛地一拍身前的桌案,那厚實的木案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震得筆架上的毛筆都隨之跳動。
“砰!”
一旁的張飛更是怒發衝冠,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此刻那張黑臉漲得如同紫肝,一聲怒吼,如同晴天霹靂在書房內炸響,聲浪滾滾,震得窗紙嗡嗡作響。
“大哥!還跟這反賊廢什麽話!俺這就去點齊了兵馬,現在就殺到淮南去,管他什麽陰謀詭計,俺一矛將那反賊的腦袋給捅下來,給大哥你當夜壺!”
而另一側的關羽,則是手撫長髯,那雙狹長的丹鳳眼微微眯起,眼縫中透出的,卻是一股比張飛的暴怒更加令人心悸的、凝若實質的森然煞氣。
他身如山嶽,穩坐不動,卻自有一股威嚴肅殺之氣彌漫開來,讓周遭的燭火都為之黯淡。
“此賊,名為漢臣,實為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字字千鈞。
劉備強行壓下心頭那股幾欲噴薄而出的怒火,他知道此刻憤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他深吸一口氣,將信中的內容,從袁術如何買凶“無影閣”,在揚州刺殺劉繇、劉曄,致其險死還生,再到荊州劉表五十壽宴之上,那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的驚魂一夜,一字一句地對兩位義弟複述了一遍。
最後,他的聲音變得愈發沉重,提到了信中最關鍵,也是最令人揪心的問題。
“子龍在信中說,他已飛鴿傳書西涼馬孟起,請他念在同為漢臣的份上,即刻動身,潛入長安,就近護衛聖駕。但他也在問我,下一步,他該當如何。”
劉備緩緩抬起頭,那雙仁德的眼眸中,此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沉痛與掙紮,他看向自己的兩位兄弟,聲音沉重無比。
“是讓他也即刻動身,趕往長安,與馬孟起會合,雙雄合璧,以求護衛天子一個萬無一失。還是……讓他暫緩長安之事,繼續向西,孤身前往益州,去警告益州牧劉焉,讓他同樣提防無影閣的刺殺。”
書房之內,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這是一個太過沉重的、兩難的抉擇。
一邊,是身陷國賊李傕、郭汜魔爪之中,如今又麵臨著天下第一刺客組織追殺的當今天子。
陛下的安危,是國之根本,是大漢最後的顏麵與正統所在。
而另一邊,是益州牧劉焉,同為漢室宗親,亦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
若他也遭了袁術的毒手,益州必將大亂,那富庶的天府之國,不知又會落入何人之手。
救君,還是救臣?
最終,還是劉備,這位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皇叔,做出了決斷。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穿透了書房的牆壁,望向了遙遠的、長安的方向。
那眼神中,充滿了無限的忠誠、無盡的擔憂,以及一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
“君朗皇叔之命,固然要救。但陛下之安危,乃是國之根本,是我大漢天下最後的體麵與正統!”
他的聲音不大,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斷然不可,也絕不允許,有半點閃失!”
他霍然起身,走到案前,拿起一支狼毫,飽蘸濃墨。
那雙因常年征戰而生滿厚繭的手,此刻握著筆,卻穩如磐石。
他在一張嶄新的竹簡之上,迅速地寫下回信,筆走龍蛇,力透紙背。
“傳我將令,命子龍,暫緩益州之事,不必再做他想!”
“即刻動身,全速趕往長安!”
最後一句話,他幾乎是一字一頓地寫下,每一個筆畫,都蘊含著他全部的意誌與決心。
“護佑天子,萬死不辭!”
......
荊州,州牧府內廳。
劉備的回信,由最快的信使,跨越千裏,終於送抵。
趙雲接過那封係著紅繩的竹簡,緩緩展開。
他的目光,在那些力透紙背的字跡上逐行掃過,那雙平靜如古井的星眸之中,最後一絲猶豫與權衡,盡數化作了山嶽般的堅定。
“護佑天子,萬死不辭。”
他收起竹簡,對著北方,無聲地、鄭重地,行了一禮。
起身,他徑直走向劉表所在的後堂。
此刻的劉表,已然換下壽服,身著常服,但眉宇間的驚悸與後怕,仍未完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
“州牧大人。”
趙雲的聲音,將他從沉思中喚醒。
“在下奉我家主公之命,即刻啟程,趕赴長安。”
劉表聞言,霍然起身,臉上寫滿了不加掩飾的感激與鄭重。
“壯士此行,乃為國之大義,為天下蒼生!老夫豈能坐視!”
他快步走到趙雲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臂。
“老夫這條性命,是壯士所救;我荊州基業,亦是壯士所保。如今壯士要孤身入虎穴,行此九死一生之事,老夫別無他物可贈,唯有傾力相助!”
劉表轉頭,對著身側的蒯越大聲下令。
“異度!速取黃金千兩,以作盤纏,贈予壯士!”
“另將我荊州通行令牌奉上,荊襄九郡之內,所有關卡驛站,見此令牌,如見我親臨,不得有半分阻攔!”
言罷,他又深深地看了趙雲一眼,語氣沉重。
“壯士,老夫知你武藝蓋世,但長安城內,人心鬼蜮,遠非沙場可比。萬望,珍重!”
趙雲沒有推辭,他知道此行十萬火急,每一分助力都至關重要。
他對著劉表,深深一揖。
“謝過州牧大人。”
片刻之後,州牧府側門大開。
一騎白馬,如一道撕裂黑夜的閃電,衝入沉沉的夜色之中,朝著遙遠的西北方向,絕塵而去。
天下大勢,如潮奔湧,從不因一人一事而有片刻停歇。
就在趙雲與馬超這兩道當世最頂尖的豪傑,不約而同地,化作兩道奔赴國難的流光之時,這片廣袤而動蕩的神州大地上,無數的野心與戰火,亦在瘋狂燃燒。
江東,那片富庶的水鄉澤國,正被一個年輕人的鐵蹄與怒火,徹底點燃。
孫策,率領著父親留下的舊部,渡江作戰,勢如破竹,連敗揚州刺史劉繇,斬殺豪強笮融。
赫赫戰功,為其贏下了一個令江東群雄聞風喪膽的名號。
江東小霸王!
此刻,他麾下兵鋒正盛,劍鋒所指,已是盤踞吳郡多年的豪帥,“東吳德王”嚴白虎。
一場決定江東歸屬的龍爭虎鬥,已然拉開序幕。
而在中原腹地,兗州。
一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殘酷拉鋸戰,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曹操,這位亂世之梟雄,憑借其過人的謀略與堅韌,終於將那頭反複無常的“飛將”呂布,徹底逐出了自己的地盤。
兵敗如山倒的呂布,如一頭被獵人追殺到窮途末路的猛獸,帶著殘兵敗將,倉皇逃竄。
他逃向的方向,正是經曆了休養生息,稍有恢複,由劉備所管轄的徐州。
一頭最凶猛的狼,即將闖入一頭仁德之龍的領地。
更北的幽州,曾經威震塞外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在與宿敵袁紹的爭鬥中,已是日漸式微。
他被袁紹的大軍打得節節敗退,龜縮於易京高樓之內,再難現當年縱橫北疆之威。
雄踞四世三公之位的袁氏,其龐大的陰影,幾乎已籠罩了整個河北。
西方,漢中之地,五鬥米教悄然興起,其教主張魯割據一方,政教合一,在亂世之中,竟營造出一方獨特的世外桃源,吸引了無數流民歸附,其勢亦在暗中滋長。
而在那更為遙遠的大漢邊陲,長城內外。
南匈奴、西羌、烏桓、鮮卑……
一個個曾經被大漢天威震懾的異族部落,感受到了中原這頭巨人的虛弱,一雙雙貪婪的眼睛,正透過漫天的風沙,死死地盯著這片富饒而內亂不休的土地,蠢蠢欲動。
整個天下,如同一鍋即將沸騰的滾水,處處都在冒著泡,時時都可能徹底爆開。
而所有的風暴與陰謀,其最核心的漩渦,依舊是那座風雨飄搖的帝都。
長安。
第一百六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