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往生司舊址開放
字數:6666 加入書籤
細雨如絲,輕輕拂過新立的石碑,水珠順著刻字的凹槽滑落,在“起點”二字處稍作停留,最終墜入泥土。蘇明遠站在碑前,指尖撫過那行他親手所書的文字:“此處曾是誤解的終點,今為理解的起點——文明的守護者,不分古今中外,皆為同心。”
三年前,當他剛從大啟王朝的狀元郎變成這個陌生時代的一縷孤魂時,何曾想過會有今日。
“蘇先生,開幕式快開始了。”助理小陳撐著傘跑來,打斷了他的思緒。
蘇明遠點頭,最後望了一眼石碑。作為穿越者,他花了整整三年才適應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又花了三年主持往生司遺址的修複工作。如今,“文明守護博物館”終於對外開放,他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感慨。
——
開幕式上,各界人士齊聚。鎂光燈閃爍不休,蘇明遠仍不習慣這種刺目的光芒,恍如隔世——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下麵有請博物館首席顧問蘇明遠先生致辭。”
掌聲中,蘇明遠緩步上台。他望著台下眾多麵孔,清了清嗓子:“往生司曾是大啟王朝最神秘的機構,表麵掌管殯葬祭祀,實則暗中守護文明火種。他們的匠人製作‘文明匣’,將曆朝曆代的文化精華埋藏地下,以待後人發現。”
他停頓片刻,目光悠遠,仿佛穿過時空回到了那個他曾經真正屬於的時代。
“很多人問,為什麽要把這個曾經充滿死亡氣息的地方變成博物館?我想說,往生司從來不是關於死亡,而是關於生命——文明的生命。它跨越時空,連接古今,正如我們今日所見。”
台下靜默片刻,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掌聲。
——
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時光隧道”前擠滿了遊客。左側展櫃陳列著往生司的守護工具:加密密函、特製暗器、標注著秘密符號的地圖。右側則是現代的文化保護手段:高精度掃描儀、直播設備、3d打印機。
“這是什麽呀?”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指著左側展櫃裏一枚簪子形狀的暗器問道。
蘇明遠恰好經過,微笑著解釋:“這是往生司女探員常用的暗器,看似普通發簪,實則內藏機關,可發射銀針,也可用作密信傳遞工具。”
“哇!古代的特工裝備啊!”小女孩眼睛發亮。
“可以這麽說。”蘇明遠點頭,“往生司的人為了保護文明火種,常常要麵對各種危險。”
女孩的母親好奇地問:“蘇先生,據說您是往生司研究的權威,甚至能破譯他們的密語?”
蘇明遠眼神微暗。他何止能破譯,那些密語格式本就有他一份功勞——作為大啟王朝最年輕的狀元郎,他曾被皇帝親自指派協助往生司改進加密技術。那段歲月恍如昨日,卻又遙遠得像是前世的夢。
“略知一二。”他謙遜地回答,不願多言。
——
在“守護體驗區”,遊客們排著長隊嚐試用古代密語傳遞信息,或者用現代vr技術修複虛擬文物。蘇明遠巡視四周,滿意地看著人們沉浸其中。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個站在角落展櫃前久久不動的身影吸引。那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穿著樸素的中山裝,手中拄著一根木質拐杖,正凝神觀看展櫃中一本泛黃的筆記。
蘇明遠走近,發現那是往生司最後一位掌司使的日記複製品。真品因年代久遠,已被妥善保存。
“全是毀滅...”老者喃喃自語,聲音沙啞而滄桑。
蘇明遠心中一震。這句話,他似乎在哪裏聽過。
“老人家,您對往生司有研究?”他輕聲問道,生怕驚擾了對方的思緒。
老者緩緩轉頭,一雙渾濁卻銳利的眼睛打量著蘇明遠:“你就是那個提出‘文明守護博物館’概念的蘇明遠?”
“正是在下。”蘇明遠用了略帶古風的回答,直覺告訴他這位老人不同尋常。
“我姓楚。”老者說,“我的祖父,是往生司最後一批成員之一。”
蘇明遠屏住呼吸。往生司在大啟王朝覆滅前就已解散,成員四處流散,史料記載稀少。三年來他多方尋訪後人未果,沒想到今天竟有如此邂逅。
“楚先生,”蘇明遠謹慎地選擇措辭,“能否請您分享一下您祖父的故事?”
楚老長歎一聲,目光再次投向那本日記:“祖父至死都保存著往生司的密函和筆記。小時候我常翻看,卻看不懂那些奇特的符號。隻記得滿本都是‘毀滅’——記錄了什麽文化因戰亂而消失,什麽技藝因傳承斷絕而滅亡...”
他頓了頓,指向展櫃:“但現在,這裏的展品全是關於‘重生’。你們用現代技術複原了往生司保存的文化碎片,讓消亡的重新煥發生機。”
蘇明遠點頭:“這正是我們建立博物館的初衷。”
楚老眼中閃過淚光:“祖父臨終前說,往生司失敗了,文明守護者最終敵不過時間的侵蝕和戰爭的毀滅。但他錯了...原來,真正的守護,從不是對抗,而是接納。接納變遷,接納融合,然後在新的土壤中讓古老重生。”
這番話如鍾鼓敲擊在蘇明遠心上。作為從古代穿越而來的人,他最能理解這種感觸。最初來到這個時代,他拚命地想保持“純粹”的古代文明,拒絕太多現代事物。直到後來才明白,文明的活力恰恰在於它能不斷吸收新鮮血液,而非固步自封。
“楚老,您願意在博物館的留言簿上寫下這些感受嗎?”蘇明遠誠摯地邀請,“這會對所有遊客都有啟發。”
楚老沉吟片刻,最終點頭同意。
——
遺址深處的地宮保持了原貌,隻是中央原本存放文明匣的地方,如今變成了“文明許願池”。遊客可以將自己守護文化的心願寫在竹簡上,投入池中。
蘇明遠在這裏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開幕式上認識的英國文化學者艾琳·沃森。她正拿著一卷竹簡,猶豫著該如何下筆。
“沃森女士,有什麽困難嗎?”蘇明遠上前詢問。
艾琳抬頭,露出無奈的笑容:“我想寫‘讓莎士比亞遇見湯顯祖’,但不確定是否合適。這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而往生司原本隻關注中華文明...”
蘇明遠微笑:“如今的文明守護博物館,理念正是‘文明無國界’。往生司若存在於今日,定會拓展視野,將世界文明都納入守護範圍。”
他指著許願池中已投入的許多竹簡:“看,這裏有‘學會奶奶的剪紙’、‘保護方言’,也有‘重建敘利亞古建築’、‘保存亞馬遜土著歌謠’...文明守護早已不是一國一族之事。”
艾琳欣慰地點頭,寫下自己的心願,將竹簡投入池中。那一刻,蘇明遠仿佛看到四百年前往生司匠人埋藏文明匣的場景與此刻重疊。不同的時代,同樣的心願——讓文明的火種穿越時空,照亮未來。
——
夜幕降臨,遊客漸漸散去。蘇明遠獨自一人在地宮中停留,手中拿著一卷空白的竹簡。
三年前,他剛來到這個時代時,曾一度陷入深深的迷茫和恐慌。作為大啟王朝的狀元,他熟讀經史子集,卻看不懂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高樓大廈、汽車手機、網絡信息...一切都在衝擊著他的認知。
最讓他震驚的是,大啟王朝早已湮滅在曆史長河中,如今的中華大地經曆了無數變遷,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他熟悉的那個世界,隻剩下史書中的幾行記載和零星文物。
有那麽一段時間,蘇明遠瘋狂地尋找任何與大啟王朝有關的痕跡,試圖在這個陌生時代重建自己熟悉的文明環境。直到他參與往生司遺址的修複工作,才逐漸明白——
文明不是複刻過去,而是連接過去與未來。
他在竹簡上緩緩寫下自己的心願:“願以往生司為鑒,守護文明真諦:非固守亦非摒棄,乃傳承中創新,包容中進步。”
筆落,竹簡被投入池中,與千百個現代人的心願融為一體。
——
走出地宮時,蘇明遠意外地發現楚老還在博物館門口的長椅上坐著,似乎在等人。
“楚老,需要幫您叫車嗎?”蘇明遠關切地問。
楚老搖頭,示意他坐下:“蘇先生,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是如何對往生司了解得如此透徹的?甚至能破譯他們最高級別的密函?據我所知,那些加密方法早已失傳。”
蘇明遠心中警鈴大作。三年來,無人質疑過他專業知識的來源,大家都默認他是天才型的學者。但楚老作為往生司後裔,顯然看出了不尋常之處。
“我...研究了許多史料,”蘇明遠謹慎地回答,“也有過一些意外發現。”
楚老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你說話的方式,有時很像古代人。不是刻意模仿,而是...自然流露。”
蘇明遠沉默不語。月光下的往生司遺址靜謐而神秘,仿佛百年前的幽靈仍在徘徊。
突然,楚老從口袋中掏出一件用絲綢包裹的物品:“這是祖父傳下來的往生司信物,據說隻有高級成員才有。我想把它捐贈給博物館。”
絲綢展開的瞬間,蘇明遠倒吸一口涼氣——那是一隻象牙牌,上麵刻著往生司特有的雲紋,中央是一個“柒”字。
“第七號...”蘇明遠喃喃道,不由自主地伸手觸摸那塊象牙牌。觸感冰涼而熟悉,喚醒了他深藏的記憶。
“你知道這代表什麽?”楚老敏銳地捕捉到他的反應。
蘇明遠收回手,強作鎮定:“史料記載,往生司有七位創始元老,每人都有這樣的身份牌。”
楚老搖頭:“不全是。創始元老確實有七人,但身份牌後來也有頒發給特殊貢獻者。祖父的筆記中提到,最後一位獲得身份牌的是位年輕狀元郎,提出了文明匣的改進方案。可惜不久後那位狀元就因病去世了...”
蘇明遠感到一陣眩暈。楚老口中的“年輕狀元郎”正是他自己——或者說,是他在這個時代的“前世”。原來曆史記錄他已經“去世”,難怪無人尋找過他。
“那位狀元...叫什麽名字?”蘇明遠聲音微顫。
楚老凝視著他,緩緩道:“姓蘇,名明遠,字文啟。”
空氣仿佛凝固了。蘇明遠看著楚老,楚老也看著蘇明遠,兩人在月光下相對無言。
許久,楚老才繼續道:“祖父的筆記中說,蘇狀元提出的理念遠超時代。他認為文明守護不應局限於保存,而應注重傳播與融合;不應固守單一文明,而應包容多樣...這些理念,與你在開幕式上講的何其相似。”
蘇明遠艱難地開口:“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
楚老微微一笑,不再追問,隻將象牙牌放入蘇明遠手中:“這東西,應該屬於你。”
“這太珍貴了,應該放在博物館展出的。”蘇明遠推辭。
“那就以你的名義捐贈。”楚老堅持,“它選擇了你,我有這種感覺。”
蘇明遠最終接過象牙牌,那熟悉的觸感讓他幾乎落淚。四百年的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形成了一個閉環。
“謝謝您,楚老。”他鄭重道謝。
楚老站起身,拄著拐杖準備離開,又忽然回頭:“蘇先生,你知道往生司最高密語的解密鑰匙是什麽嗎?”
蘇明遠下意識地回答:“是《周易》第三十二卦...”
他突然住口,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知道的秘密。
楚老卻了然地點頭,眼中閃過奇異的光芒:“祖父說得沒錯,有些連接跨越生死,超越時空。歡迎回來,蘇狀元。”
老人轉身離去,留下蘇明遠獨自站在往生司舊址前,手中緊握著四百年前屬於自己的身份牌。
細雨又開始飄灑,濕潤的石碑上的字跡在月光下若隱若現:“此處曾是誤解的終點,今為理解的起點...”
蘇明遠輕輕撫過石碑,露出一絲釋然的微笑。
起點,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