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如讓兄長自願讓位,我順勢接任太子之位?

字數:6782   加入書籤

A+A-


    雖然衛氏家族受到了一定打擊,但衛子夫、衛青等太子的至親骨肉並未受到牽連,依然位高權重,所以也算不上什麽大恨。
    回首往事,當年太子與六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此刻看來竟有幾分滑稽可笑。
    兩人苦心經營,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結果卻便宜了當時毫不起眼的三皇子劉旦,兩敗俱傷,一無所獲。
    劉據豁達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自嘲"安平侯言重了,往日恩怨不過是陳年舊事,何必再提?"
    "今日既然相聚,就該把酒言歡,盡情暢飲,莫負良辰美景!"
    說罷,劉據仰頭一飲而盡,酒水順著喉嚨滑下,帶著一絲苦澀的回味。
    張湯神色複雜地看了太子一眼,略微躬身施禮,隨即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心中卻有千言萬語難以言表。
    身旁的侍從立即上前為兩人添酒,一時間殿內隻剩下觥籌交錯的聲音,氣氛微妙而和諧。
    就在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時,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人影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打破了這難得的平靜。
    太子賓客石德滿臉驚慌失措,額頭滲出密密麻麻的冷汗,他先是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太子,又驚疑不定地掃視了一眼賓位上的張湯。
    石德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仿佛見到了什麽可怕的景象,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後,他躬身行禮,擠出一絲勉強的笑容。
    "東平侯大人,冒昧打擾您與太子殿下的敘舊,可否容小人與太子殿下單獨說幾句話,事關緊急?"
    張湯深深地看了石德一眼,目光如炬,似乎已經猜到了什麽,隨後平靜地點了點頭,起身朝殿外走去,背影沉重而凝重。
    上座的劉據皺起眉頭,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擾十分不悅,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責備"石德,你沒看到我正在接待貴客嗎?"
    "有什麽事情不能等會兒再說?怎麽這般毛手毛腳,沒有規矩!"
    "哎呀呀呀!"石德急得直跺腳,顧不上君臣禮節,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劉據麵前,壓低聲音,急切地說道。
    "殿下啊,現在已經是生死攸關的緊急時刻,您還有心思在這裏飲酒作樂,接待什麽貴客?!"
    生死攸關?劉據聞言一愣,完全不明白這番話是什麽意思,自從幾年前看清形勢,主動站到燕王陣營之後。
    他一直過著平靜無波的生活,不問政事,深居簡出,怎麽突然間就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石德見太子一臉茫然,頓時氣急敗壞,幾乎要暴跳如雷,他不顧尊卑之別,徑直湊到劉據身邊,聲音顫抖地說道。
    "殿下啊,您還不明白嗎?今日的張湯,就是當年的郅都啊!曆史正在重演!"
    "陛下即將禦駕親征,長安留守必然要有人監國,而燕王雖然權勢滔天,卻沒有太子的名分,名不正則言不順!"
    石德最後一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劉據耳邊炸響,震得他麵色煞白,魂不守舍"殿下,您如今的處境,與當年景帝時的廢太子劉榮一模一樣!!"
    轟!劉據隻覺腦中一片空白,如遭雷擊,五髒六腑都在顫抖,冷汗瞬間浸透了華貴的衣袍。
    廢太子劉榮?這個名字如同一把尖刀,刺入了劉據的心髒,讓他瞬間清醒過來,意識到了危險的臨近。
    經石德這麽一點,劉據猛然間明白了今日張湯為何突然登門造訪,這哪裏是什麽敘舊,分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行動!
    正如石德所言今日之張湯,正是昔日之郅都,兩人扮演的角色如出一轍!
    在漢景帝在位時期,有一位名叫劉榮的太子,景帝的長子,本應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
    然而為了廢黜這位太子,景帝在劉榮稍有過失時,便派遣酷吏郅都出麵,將其抓捕入獄嚴厲審問,全無皇子應有的體麵。
    郅都乃當時赫赫有名的酷吏,以刑訊嚴酷而聞名,被他審訊的囚犯往往九死一生,受盡非人折磨。
    劉榮在鐵窗之內,驚懼交加,度日如年,最終在絕望與恐懼中自殺身亡,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就這樣,太子之位空缺,由次子劉徹繼承,也就是如今端坐龍椅的當今陛下,威震四海的漢武帝!
    昔日景帝時期,郅都被用來處理廢太子劉榮;今日,陛下身邊的酷吏張湯,竟也出現在太子宮中,這豈能不令人毛骨悚然?
    劉據如墜冰窟,渾身發抖,內心充滿了難以名狀的恐懼與震驚,父皇到底想做什麽?
    他不是已經決定讓位給三弟了嗎,為何還要采取這種極端手段?難道非要讓自己也步劉榮的後塵,客死牢獄不成?
    石德迅疾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劉據,聲音急促如滾雷般在太子耳畔炸響"殿下,此事萬分緊急卻非絕路,陛下即將親征,麵臨千軍萬馬,刀槍無眼,為確保萬一有不測,燕王能順利繼位,才有今日這般安排!"
    "現在殿下切不可驚慌失措,應當冷靜思考,尋求一線生機才是上策!"
    "對,對,你說得極是!"劉據如溺水者抓到救命稻草,腦中閃過一道靈光,語氣急切地喃喃自語"立刻去尋母後,或者去請大將軍出麵調停,以他們的地位,父皇必會給幾分薄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殿下住口!"石德忽然雙目圓睜如銅鈴,聲若洪鍾,擲地有聲地打斷太子的妄想。
    "此時若去尋他們,隻會讓殿下死得更快,連他們也要被牽連入局,萬萬使不得!"
    聽到這一聲暴喝,劉據如遭雷擊,僵立當場,嘴巴大張卻發不出一絲聲音,仿佛一尊失去生命的石像。
    他恍然大悟,父皇平生最厭外戚幹政,若此時請舅舅出麵,非但不能解圍,反而會激怒龍顏,落得個勾結外戚圖謀不軌的罪名,後果不堪設想!
    "那我是否可以求見張湯,他應該不會對我如何"劉據眼神渙散,聲音虛弱如遊絲,猶如溺水者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畢竟我身為太子,並無違法亂紀之舉,張湯總不能無端加罪於我吧?"
    "再者,當年郅都處死太子劉榮後,自己不也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嗎?"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張湯定會三思而後行,不至於"
    "天呐,我的殿下啊!"石德再也聽不下去,猛然打斷劉據的妄自揣測,額頭青筋暴起,幾欲滴血,"您怎能如此不明事理,張湯與郅都情形迥異,您與劉榮處境天差地別!"
    "劉榮乃是竇太後欽點的皇位繼承人,那可是手握乾坤、權傾天下的竇太後啊!"
    "劉榮死後,郅都即使得到景帝保護,也難逃一死,因為竇太後繞過景帝,親自下令誅殺了郅都,為的就是給自己心愛的長孫報仇雪恨!"
    "可如今朝中哪還有第二個一手遮天的竇太後?哪還有能為殿下出頭的外戚勢力?"
    "那究竟該如何是好?"劉據聞言徹底癱軟在地,宛如失去骨架的布偶,聲音中帶著絕望的哭腔,"這也不行,那也不成,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任人宰割不成?"
    石德左右環顧,確保無人偷聽後,俯身輕聲道"殿下,您怎能忘了燕王殿下呢?"
    "以往您對燕王多有扶持,如今正是得到回報之時,況且您與三殿下一直情同手足,若能表明甘願退位讓賢之意,再以兄弟之情相求,燕王又怎會坐視您被陷於死地?"
    "更何況,眼下朝中能夠勸說陛下回心轉意的,唯有燕王一人而已!"
    聽聞此言,劉據眼中漸漸恢複了光彩,如同黑暗中看到了一縷曙光,內心重燃起希望的火種。
    石德言之有理,太子之位他早已看淡,心中並無留戀,與三弟的關係也一向融洽,未曾有過齟齬爭執。
    就算是當年那愚蠢的宮女送美人去"羞辱"三弟,那也是她一人自作主張,與他毫無幹係,三弟心中必然明了!
    想通此節,劉據如脫胎換骨般猛地挺直身子,急切地向殿外奔去"對,此刻就去尋三弟救命,宜早不宜遲,一刻也耽擱不得!"
    "殿下慢行!"石德趕忙拉住劉據的衣袖,急聲道,"安平侯張湯仍在殿外守候,您貿然出門隻會自投羅網,不如速寫一封親筆密信,由我出宮去尋燕王轉達!"
    "妙計,妙計!"劉據如遇救星,雙眼放光,急聲喊道,"快快,備好紙筆,片刻不可耽擱!"
    太子宮內頓時一片手忙腳亂,劉據伏案疾書,筆走龍蛇,一氣嗬成,將心中惶恐與期盼盡數傾注於紙上。
    待書信寫畢,石德小心翼翼地藏入懷中,化作尋常仆役模樣,急匆匆地奔出太子宮,消失在長長的宮廊盡頭。
    殿外守候的張湯目送石德遠去,眼中閃過一絲深不可測的光芒,並未出言阻攔,轉身再度踏入正殿,他今日奉命而來,隻為飲酒暢聊,至於其他事宜,張湯概不過問,隻聽陛下之令行事而已。
    石德懷揣著劉據最後的希望,一路換裝改扮,穿街走巷,避開哨探耳目,急急地向燕王府奔去,心中隻盼能在關鍵時刻尋得救星。
    然而,天不遂人願,石德抵達燕王府時,府中下人卻告知他燕王已出,不知何時歸返,讓他失望而歸。
    石德不甘心,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城外軍營,希望能在那裏尋到燕王的身影,卻又撲了個空,讓他陷入深深的絕望。
    就在石德四處尋找燕王的同時,劉旦正身處未央宮中,與劉徹進行著一場關乎王朝命運的私密對話。
    劉旦本在城外軍營督軍練兵,卻接到內侍傳來的密旨,令他立即返回宮中麵見天子,不得有誤。
    本以為是軍國大事需要緊急商議,未曾想一踏入殿內,劉徹便向他娓娓講述起當年景帝廢黜太子劉榮,命酷吏郅都用刑的陳年往事。
    這番話的意圖再明顯不過,父皇是要為自己鏟除障礙,永絕後患,確保帝位平穩交接!
    "老三,自古以來,皇家傳承之事向來波濤洶湧,刀光劍影,絕非平靜安寧之事,當年如此,今日亦然,來日也不會改變。"
    "人心叵測,世事難料,有時為了江山社稷的順利傳承,不得不暫時舍棄兒女私情,做些不近人情之事!"
    劉徹語氣平淡如水,眼神卻深不可測,言辭間暗藏殺機,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令人毛骨悚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劉旦能夠理解父親的擔憂,畢竟劉徹一生機關算盡,步步為營,小心翼翼才坐穩了龍椅,這種如履薄冰的人生經曆,難免讓他在權力交接上格外謹慎。
    當年劉徹初登太子之位時,上有竇太後冷眼相對,下有梁王虎視眈眈,進退維穀,如芒在背。
    這兩人一個是劉徹的祖母,一個是他的親叔叔,皆是一手遮天的權勢之人,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如今老劉為了避免自己的繼承人重蹈覆轍,遭受同樣的磨難,提前鏟除一切可能的障礙和威脅,情有可原。
    然而
    "父皇,此事您實在多慮了。"劉旦搖頭輕笑,神色淡然,絲毫不見波瀾,"當年您繼位時的局麵與今日截然不同,彼時有竇太後把持朝政,而今天下莫敢不從陛下之令!"
    "容兒臣放肆直言,即使我不繼任太子之位,想要爭奪皇位,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兄長根本爭不過我,即使有皇後出麵相助,也是徒勞無功,形勢早已明朗!"
    "何必非要兄弟相殘,血流滿地,惹得天怒人怨,留下千古罵名?"
    "再者,兄長為人謹慎,並無大過,無辜賜死實在有違天理人倫,對陛下聖明之名也多有不利!"
    "若陛下實在不放心,不如讓兄長自願讓位,我順勢接任太子之位,豈不兩全其美?"
    劉徹雙眸如電,緊盯著劉旦的麵容,仿佛要看穿他的心思,確認他話中真偽,直到確信這番話出自真心,並非虛情假意,才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
    老三能有這般想法,當真是不枉朕這些年的栽培,不枉朕對他的信任與期望!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