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驃騎將軍,別愣神了,快來幫忙宰羊吧!
字數:7188 加入書籤
漠北單於庭外,餘吾河如一條銀色的絲帶,蜿蜒曲折地環繞著這座草原上的權力中心,靜靜地向東方流淌。
這條河流哺育了周圍肥沃的草場,滋養了無數草原駿馬,養育了世代匈奴牧民。
昔日,這片水草豐美之地一直是單於部族的專屬牧場,是匈奴權力的象征。
而今,曾經威震邊塞的單於已成過往雲煙,盤踞草原的單於部族亦隨風消散。
昔日清澈見底的餘吾河如今已成一片駭人的猩紅,在蒼茫的草原上蜿蜒如一道猙獰的傷口。
那刺目的赤色並非天災所致,而是洶湧而出的鮮血染紅了河流,是死亡的顏色。
劉徹率軍攻下單於庭後,對戰俘的處置秉承了先前的鐵血政策,一律坑殺,毫不留情。
實際上,此次戰役中俘獲的匈奴戰士數量並不算多,因為單於庭留守的兵力十分有限。
更多的匈奴精銳已隨呴犁湖南下,在居延澤戰場上作了漢軍的刀下鬼。
然而,軍隊數量雖少,匈奴普通族人卻是人口眾多,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單於庭周圍。
單於庭作為匈奴權力與文化的中心,自然匯聚了大量普通牧民,是匈奴人口最為密集之地。
這次呴犁湖為壯大聲勢,更是下令各部族攜家帶眷向單於庭聚集,以示團結。
漢軍的突然襲擊如同一場噩夢降臨在這些毫無防備的匈奴平民身上。
除了那些反應迅速、提前逃往更北荒原的二十餘萬小部族成員外,單於庭周圍尚有三十餘萬匈奴族人來不及逃脫,全部落入漢軍之手。
麵對這些終於被自己逮住的匈奴族群,劉徹眼神淡漠,仿佛在看一群待宰的牛羊,隻下達了一道簡短的命令"朕聽聞草原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獲勝部落為了吞並戰敗的部落,往往會以車輪為限,戰敗族群中,凡是身高高於車輪的男子便會被殺死,咱們既然是入了草原,那便入鄉隨俗,就這麽辦吧!"
一言出,血流千裏,這絕非詩人筆下的誇張修飾,而是在單於庭周圍真實上演的血腥場景。
匈奴的鮮血源源不斷地流入餘吾河,將這條賦予生命的河流染成一片觸目驚心的血紅色。
這鮮豔刺目的河水緩緩流淌,沿著河道一路向東蜿蜒三千餘裏,仿佛是大地裂開的一道血痕,是一條從草原腹地直指漢家邊塞的血路。
對於陛下這道鐵血命令,無論是久經沙場的將領還是見慣生死的士卒,無一人提出異議或表示不滿。
此次大軍北上遠征,輕裝簡行,攜帶的口糧極為有限,主要依靠沿途繳獲維持軍需。
二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數量驚人,僅人員口糧加上戰馬飼料,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種後勤壓力下,根本無法負擔如此大規模的俘虜,維持他們的基本生存所需。
難道要讓漢家兒郎餓著肚子,去養活這些匈奴俘虜?這顯然是天方夜譚。
既已將他們俘獲,又不可能貿然釋放,讓這些人卷土重來,繼續威脅邊塞。
漢軍北上千裏,曆盡艱險,若放虎歸山,豈非前功盡棄,自掘墳墓?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一刀兩斷的處置方式最為幹脆利落,不留後患。
若在此時有哪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仁義君子"敢提出"不能殺"的異議,恐怕下一刻就會被在場憤怒的將士一刀砍了,管你是三公九卿還是王侯將相!
正因如此,劉旦早有先見之明,並未讓那些以仁義道德標榜自己的墨家學者隨軍北上,免得橫生枝節。
這不是儒生們在書齋中優雅辯論的學理之爭,而是兩個世代為敵的民族間不死不休的生存之戰!
出征的將士們都是大漢的精銳,是在血與火中鍛造出來的戰場悍將,他們早已習慣了屍山血海的慘烈場麵。
在生死攸關的戰場上,仁慈往往是最奢侈的情感,對敵人的憐憫就是對自己戰友和家人的殘忍。
對待世仇,唯有徹底的殲滅才能永絕後患,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為了這個"趕盡殺絕"的目標,霍去病與李廣已率領十萬精銳騎兵,向著更北的荒原疾馳而去。
那逃往北海的二十餘萬匈奴部族,在漢軍的眼中隻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插翅難逃!
說來也是巧合,北海對霍去病並不陌生,先前他曾率軍追擊至此,劍指單於王庭。
然而上次行動中,由於各種原因,霍去病未能徹底消滅敵軍,讓不少匈奴人從指縫中溜走。
這次不同,霍去病已下定決心,絕不重蹈覆轍,必將徹底斬斷匈奴的最後生機!
為了加快霍去病部隊的行軍速度,劉徹下令留守單於庭的漢軍每人隻保留一匹戰馬,其餘全部調撥給北上追擊的十萬精銳!
再加上從匈奴人手中繳獲的大量良駒,北上的漢軍基本上實現了一人三馬的裝備規格。
一路上人歇馬不歇,戰士們甚至在馬背上小憩,稍作休整便繼續疾馳,日夜兼程,勢如破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霍去病深知肩上責任之重大,往昔那次放走匈奴殘部的教訓如今已得到了血的證明。
正是那些僥幸逃脫的匈奴人在漠北休養生息,重新壯大,才有了呴犁湖集結的四十萬大軍南下侵擾。
此次若不能將這些逃散的小部族徹底鏟除,未來極可能再出現一個野心勃勃的呴犁湖,給大漢邊疆帶來無盡禍患。
心中憋著一股不共戴天之仇恨,霍去病催促戰馬不惜體力,即使大軍一路上累死數千匹戰馬也在所不惜。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接近北海之際,漢軍前哨發現了那群倉皇逃竄的匈奴人蹤跡!
疲憊不堪卻鬥誌高昂的李廣策馬靠近,聲音嘶啞卻中氣十足"斥候在西北十裏外發現大隊匈奴人馬,老夫將率主力繼續直接追擊,將軍可帶領速度更快的大雪龍騎迂回包抄,此次務必要將這些漏網之魚一網打盡!"
北風呼嘯如刀割,幹裂嘴唇的霍去病沒有多餘的言語,隻是沉默地點頭示意,眼中閃爍著堅定的殺意。
隨後他向身後猛地一揮手,兩萬久經沙場的大雪龍騎如同一道銀色閃電般脫離主力,疾速向西包抄而去!
一場命運攸關的遭遇戰幾乎在同一時刻爆發,漢軍斥候發現匈奴人的同時,匈奴人的探馬也發現了漢軍的身影。
雙方軍隊幾乎立刻交鋒但戰鬥的結果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這些逃命多日的匈奴部族早已精疲力竭,軍心渙散,士氣低迷,更像是一群驚弓之鳥而非戰士。
各小部族之間缺乏統一指揮,毫無協作可言,麵對訓練有素、殺氣騰騰的漢軍精銳,根本無力抵抗。
從被發現的那一刻起,這些匈奴人的命運就已被殘酷的戰爭之神判決,隻剩下死亡一條出路。
整場戰事從開始到徹底結束,僅用了短短半個時辰的時間便告終結。
其中實際交戰僅一刻鍾,剩餘時間都用於收攏潰散的匈奴族人,處理俘虜。
對於俘虜的處置,漢軍依舊嚴格遵循陛下先前下達的命令,不作絲毫更改。
按照草原的傳統規矩執行,漢軍確實很"尊重"匈奴人的習俗,以入鄉隨俗的方式處理戰敗者。
所有高於車輪的匈奴男子一律斬首,鮮血染紅了北海邊緣的白雪,形成鮮明刺目的對比。
其餘的匈奴婦孺則被集中起來,等待押解回南方,命運將由皇帝和朝廷定奪。
大事已定,緊繃多日的霍去病終於能夠稍事休息,他脫下沉重的鎧甲,疲憊不堪地一屁股坐在北海岸邊的岩石上。
望著北海波光粼粼的湖麵,鋪天蓋地的疲憊感如潮水般湧來,讓這位年輕的將軍四肢灌鉛般動彈不得。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沒過多久,霍去病便在極度疲勞的狀態下昏昏沉沉地睡去,意識漸漸模糊。
恍惚之間,霍去病的耳邊傳來幾聲奇怪的叫聲,臉頰還感受到某種溫暖濕潤的舔舐觸感,像是某種動物的親昵。
"咩咩——"清脆的羊叫聲將他從半夢半醒中驚醒。
霍去病猛地睜開眼睛,發現一隻毛茸茸的羊羔正親昵地蹭著自己的臉頰,近在咫尺。
視線越過羊羔,他看到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趕著一小群羊,不緊不慢地向這邊走來。
"蘇大人,你這是在做什麽?"霍去病不禁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否仍在夢中。
眼前這位衣著華麗卻略顯狼狽的文官趕羊的滑稽場景,正是大名鼎鼎的朝廷新貴——蘇武!
蘇武此次隨軍北征,原本是協助桑弘羊管理軍需後勤的文官,職責與前線作戰並無關聯。
按理說,管理後勤的文官大多應留守單於庭,負責輜重調配和戰利品整理記錄。
唯獨這位蘇武特立獨行,非要請命加入北上追擊的軍隊,令人費解。
一個養尊處優的一品文官,竟能忍受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長途奔襲,連霍去病這樣鐵骨錚錚的悍將都幾近崩潰,更何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雅士?
此刻的蘇武雖然搖搖欲墜,卻仍在認真地趕著幾隻羊,這番奇怪的舉動令人匪夷所思。
麵對霍去病滿含疑惑的提問,蘇武無奈地搖了搖頭,一臉苦笑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啊!隻是在出征前,太子殿下特意囑咐我,若大軍有機會打到北海,定要我隨行前來,說我與此地有緣,還要我到了北海後,找幾隻羊放一放,且必須是公羊!太子殿下還說,若我照做,日後仕途必定一帆風順,大紅大紫!"
說到這裏,蘇武無奈地攤開雙手,一臉"我也很無奈"的表情。
"沒辦法,對於太子殿下的話,我還是很信服的,放羊就放羊吧,若能因此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睞提拔,也不算什麽難事。"蘇武的言語中透著一絲無奈與妥協。
原來如此,蘇武竟將劉旦的這番莫名其妙的話語當成了一種隱晦的承諾,隻要他在北海牧羊,將來就能得到太子的提拔重用。
"原來如此。"霍去病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心中卻滿是疑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為了仕途前程,放個羊確實不算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隻是他那個"小老弟"是不是有什麽怪癖?
讓一位朝廷重臣不遠千裏到北海放羊?還特意強調要放公羊?
這不是有病是什麽?霍去病心中暗自嘀咕。
"驃騎將軍,別愣神了,快來幫忙宰羊吧!"蘇武的聲音打斷了霍去病的思緒。
顯然,太子交代的任務已經完成,這位文官大人對"放羊"的興趣早已消退,眼中滿是厭煩與疲憊。
他望著廣闊的北海,絲毫感受不到所謂的"有緣",隻有無盡的荒涼與疲憊。
蘇武疲憊不堪地一屁股坐在霍去病身邊,順手抱過那隻羊羔,親昵地摟在懷中,輕輕拍打著。
"看看,我特意挑了一隻又肥又壯的羊,現在裝樣子的戲也演完了,正好宰了烤著吃,驃騎將軍你負責宰羊,我來生火,快點,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上熱乎飯了!"蘇武的語氣中透著掩飾不住的期待。
聽到"烤羊肉"三個字,霍去病頓時感到腹中饑餓感翻湧,腸胃不由自主地咕咕作響,唾液在口中迅速分泌。
這蘇武果然是個聰明人,不愧是朝中重臣,辦事周全精妙,既完成了太子交代的任務,還能順便填飽肚子,一舉兩得!
就這樣,蘇武在北海牧羊的"神聖使命"圓滿結束,羊兒也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烤架,成為將士們的美餐。
雖然這一幕與後世史書記載的"蘇武牧羊"有著天壤之別,但至少在當下,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而非悲劇。
至於曆史上蘇武將要經曆的十九載北海牧羊、饑寒交迫的羞辱與磨難,隨著匈奴男子被盡數斬殺,那段原本可能出現的苦難曆史也已被徹底改寫。
悲劇留給了匈奴人,喜劇則屬於大漢將士,這才是戰勝者應有的待遇!
就在羊肉剛烤到外焦裏嫩的時候,剛監斬完最後一批匈奴男子的李廣也疲憊地踱步來到湖邊。
霍去病本以為這位老將軍是來分享戰利品,共享美食的,卻見李廣竟抱著一塊方方正正的石頭,正在用隨身佩刀在上麵刻著什麽。
霍去病好奇地湊近觀看,不解地問道"李將軍,您這是在做什麽?"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