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普通人的幸福

字數:3753   加入書籤

A+A-


    就在顧向南和賀超為了驚天大案焦頭爛額之際,幾百公裏外的張衛國一家又是另外一種生活。
    張氏粉館,此刻已經打烊,灶台擦得鋥亮,桌椅也擺放得整整齊齊。
    李雪梅在櫃台後麵清點一天的收入,張衛國也沒閑著,手裏拿著筆,在一個筆記本上寫寫畫畫,規劃著下一步的生意。
    “吱呀——”
    店門被輕輕推開,一陣涼風灌了進來。
    李雪梅抬起頭,看到門口站著兩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大姐李冬萍和姐夫馮長生。
    “雪梅,衛國,沒打擾你們吧?”李冬萍搓了搓有些凍僵的手,笑著問。
    馮長生跟在後麵,手裏提著一個網兜,裏麵裝著紅薯和一些板栗,顯得有些局促和不安,兩隻手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
    “大姐,姐夫,快進來坐。”張衛國連忙起身,讓他們進來。
    兩人進了門,馮長生把東西遞給張衛國:“這都是自家種的,拿給你們嚐嚐。”
    李雪梅給他們倒了兩杯熱水:“外麵冷,喝口水暖暖身子。”
    李冬萍接過茶杯,一口熱水下肚,整個人都舒坦了,她環顧了一下幹淨整潔的店麵,感歎道:“衛國,你這店真不錯。”
    馮長生也跟著點頭,但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麽又咽了回去。
    李冬萍看不下去了,用胳膊肘輕輕頂了他一下:“有話就說,跟妹妹和妹夫還有什麽不好意思的。”
    馮長生這才鼓起勇氣,把前幾天分家的事說了。
    他看了一眼李雪梅,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鬧成那樣,我心裏不得勁。把心一橫,就分了家。大丫和二丫交給我娘,我不放心,所以和嶽父,嶽母說了,先讓他們幫忙帶一年。”
    李雪梅道:“分家了才好,不然你和我姐掙的錢,全部進了你爹娘的口袋裏,他們能拿出來才怪呢。”
    “隻要我爹娘同意幫你們帶大丫和二丫,我和春波也沒啥好說的。”
    聽到動靜的春波從二樓下來:“大姐,姐夫,你們來了。”
    “我現在也沒有孩子,爹娘年紀不大,能幫你們一把,他們樂意。再說有兩個孩子在家裏,家裏也更熱鬧。”
    聽到他們姐弟這樣說,馮長生終於把心放進肚子裏了。
    他又保證:“放心,大丫和二丫的生活費,我每個月會給爹娘。”
    張衛國點點頭,笑著說“姐夫,人活著,就得向前看。”
    “以前那些爛事,誰對誰錯,掰扯不清楚,也毫無意義。你現在要做的,不是糾結過去,是過好眼下的日子,把大姐和兩個孩子照顧好,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能用自己雙手掙幹淨錢,挺直腰杆活,比什麽都強。”
    馮長生用力地點了點頭,像是要把過去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點掉。
    張衛國見狀,話鋒一轉,輕鬆地問道:“說正事,擺攤的東西準備得怎麽樣了?”
    一提到這個,馮長生立馬來了精神,整個人都鮮活了起來。
    “準備得七七八八了,今天我還在家裏試了一下,你別說,這烤紅薯還真簡單,就跟你說的一樣,直接塞進爐子裏,拿木炭一煨,就可以了!”
    李冬萍也笑著補充:“我和長生都嚐了,這大冬天吃著還挺舒坦。”
    可馮長生的笑意很快又淡了下去,他撓了撓頭,一臉苦惱:“但這糖炒栗子,我之前沒弄過。今天試著炒了一鍋,總覺得差了點意思,不夠香,也不夠甜。”
    張衛國笑了,這正是他預料之中的。
    “姐夫,萬事開頭難。你以為那些老師傅的手藝是一天練成的?做什麽都得熟能生巧,這裏麵有門道。”
    “首先,是選料。咱們要做的是回頭客的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品質是第一位的。”
    “那些有黑點、個頭小的,統統要挑出來。必須挑個頭差不多大、飽滿的板栗。成本是高了點,但砸了招牌,以後花多少錢都買不回來。”
    李冬萍聽得連連點頭,掏心窩子地說道:“行,等回去我就和長生照你說的辦,一個一個挑,專挑個頭大的賣!”
    馮長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問:“妹夫,還有別的嗎?你快說說。”
    張衛國繼續說:“炒之前,得在栗子鼓起來的那個背上,用刀劃一道口子。”
    “劃口子?”馮長生一愣。
    張衛國肯定地說道:“劃了口,炒的時候熱氣進得去,熟得快還均勻。最重要的是,糖稀能順著口子滲進去,把栗子肉喂得透透的,這才能又香又甜。這步你們做了嗎?”
    馮長生恍然大悟:“我說呢,我們就直接下鍋炒了,難怪吃起來光是外麵的殼甜,裏麵沒味兒!”
    張衛國看著他那懊惱又興奮的樣子,繼續說道:“這隻是其一,糖稀的配比也很重要,麥芽糖和水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三。這個比例不是死的,你得根據糖的成色和板栗的數量自己去琢磨,多試幾次,找到最合適的那個點。”
    他一邊回憶著後世那些美食視頻裏的細節,一邊用最直白的話講給他們聽。
    “還有用來炒栗子的沙子,不能一直用。大概炒個三四次,就得用篩子把裏麵的灰和糖渣給篩出來。篩幹淨了,再加點新沙子進去。”
    馮長生聽得兩眼放光,恨不得現在就衝回去開火實踐。
    “炒砂和栗子的比例,大概是二比一,沙子燒熱了,栗子再下鍋,糖稀也不能一股腦全倒進去。”
    “要怎麽放?”馮長生追問。
    “得分批,少量多次地往裏加。用鏟子不停地翻炒,看著糖稀均勻地把每一顆沙子、每一顆栗子都包起來,冒出那種焦糖香氣,這就對了。一次放太多,糖全糊在鍋底,栗子還是沒味兒。”
    一番話說完,馮長生已經從最初的忐忑不安,變成了滿臉的激動。
    “妹夫,你咋知道這麽多呢?”
    張衛國笑著說:“我前段時間不是去了羊城嗎,我看到有人就在弄炒板栗。想著咱們德山幹這個的少,我就向他打聽了一下做法。開始的時候,他不想教,最後還是花了點錢才學到的。”
    李冬萍在一旁咋舌:“沒想到一個簡單的糖炒栗子,裏麵還有這麽多門道。”
    這世上,有人為了複仇而陷入癲狂,有人為了真相而奔走不休。
    而他們這些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在時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雙手,炒一鍋滾燙的栗子,烤一個香甜的紅薯,為自己和家人,掙一個踏踏實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