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趙普罷相

字數:3064   加入書籤

A+A-


    對趙普的種種劣跡,趙匡胤心知肚明,但趙普是打壓“王黨”的重要工具,是維護朝局平衡的砝碼,趙匡胤此時選擇了忍耐。
    很快,一件事情的發生讓趙匡胤發現不能再忍下去了,因為他發現趙普的擴張已經逐漸超出了底線,開始威脅到了皇權。
    開寶五年972年)九月,趙普與樞密使李崇矩結為兒女親家,李崇矩女兒嫁給了趙普兒子趙承宗。
    當喜事報告到趙匡胤這兒時,趙匡胤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兩人一文一武,一個是總攬行政權,一個是手握調兵權,這兩人的結親相當於是讓軍隊結合上了行政權的造血能力,也就意味著軍隊不再依賴於皇帝的糧草、糧餉給養調撥,代表著皇權的失控!
    這就必須得動手了,忍無可忍的趙匡胤快速行動,動用霹靂手段剪除趙普勢力。第一步是即刻清除趙普親家李崇矩的軍權,幾天後,李崇矩自己的幕僚鄭伸舉報自己的主人受賄、在軍隊安插私人等違法事項,雖然後來查無實據,但是朝廷依然免去了李崇矩的職務,連續降職至左衛大將軍。
    第二步,清除趙普直係團隊。開寶六年973年)四月,趙匡胤下詔重新挑選“堂後官”,建立堂後官三年為期的輪轉製度。這堂後官是宰相的私人班底,負責整個相府的事務處理、上傳下達、左右協調,相當於趙普的參謀部、組織部、秘書處。趙匡胤就這樣以換人的方式,完成了對趙普私人班底的大清掃。
    第三步,架空趙普的相權。雖然趙普隻是執掌中書省,但由於威望很高、領導信任,在朝堂議事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其他宰執能夠挑戰他的權威,事到如今,是時候對他的權力進行分割了。
    開寶六年973年)六月,趙匡胤下詔,命令中書省的副宰相薛居正、呂餘慶兩人進入政事堂辦公,參知政事與宰相輪班“知印”和“押班”。知印就是執掌行政,代表著宰相的實際權力,押班就是帶領常朝官向皇帝行禮,在禮儀上標誌著宰相身為百官之首的地位。
    最後,就差一個徹底清除趙普的契機了。趙匡胤在耐心等待一個合適的理由,開寶六年973年)八月,這回瞅準時機的雷德驤突然發難,拿出了暗中搜集記錄的小本子,上告趙普貪汙受賄事項十餘件,款項總額達白銀二十多萬兩,舉報證據確鑿,細節一一可查。
    趙匡胤順水推舟,當場罷免趙普相位,並驅逐出京。罷相的詔書上,趙普被免職的理由叫作“均勞逸”,意思是為國為民操勞這麽多年,也該歇歇享享清福了。
    一直和趙光義幹架幹得熱血上頭的趙普也已經緩過神來,他明白自己越界了,已經闖到了皇帝的權力禁地——兵權,自知難免處罰的趙普衝著皇宮的方向連磕了幾個響頭表達了忠誠後,就落寞離開了京城。
    【神秘皇權的內核和運行】
    在古代,民眾看到的政治隻是皇權想讓民眾看到的,擺在台麵上的都是“闌入罪”“均勞逸”這樣堂堂正正的理由,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普羅大眾根本看不到皇權下各大勢力的爭鬥痕跡。那麽皇權到底是什麽,皇權又是怎麽維持朝局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先看問題一:皇權是什麽。
    在中國古代,皇帝管著朝廷官員,朝廷又管著各個路,再下麵是各個州、各個縣、各級官吏,小民百姓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皇帝長啥樣,那為什麽大家願意順從一個遠在天邊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呢?很簡單,因為有規則這個東西。
    人們不會關心金鑾殿裏的那個皇帝是柴皇帝還是趙皇帝,人們隻關心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能保證這點的就隻有規則。規則給農民帶來勞作積累財富的保障,給讀書人帶來跳躍階層的機會,給人們帶來希望,讓人們在規則既定的框架下不斷攀爬,也讓整個社會有了不斷運轉的動力。
    有規則就必定有約束,這就需要有一個主體來去實施約束;這個主體自然而然就有對規則破壞者的懲罰權,有對規則修訂和裁量的決策權,這就是權力,而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是皇權。
    人們在社會分配的各自崗位上,辛苦付出不斷獲得規則對你的認可,這在實質上就是在加固規則、鞏固皇權;同時你的心靈也是穩定的,因為你在一條看得見未來的階梯上不斷向上。所以說,規則和權力是一個硬幣的兩麵,人們在遵從規則,本質上也是在尊重權力。
    人們常說皇權神聖不可侵犯,而皇權的本質是規則這個東西的實體化。
    再看問題二:皇權是怎麽維護運行的呢?
    皇帝可就自己一個人,所以皇權對國民從來不可能做到直接管理,一定是通過各個勢力代為執行。而這些勢力之所以擁護皇帝,也是因為在固有規則下,他們能夠地位穩固,能夠攫取更多的利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較大的勢力為了自保,較小的勢力為了攀附,各方勢力會自然而然地抱團,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人性使然。
    那麽作為帝王,你所要做的就是防止一家獨大,治政如煲湯,各方勢力像是這鍋湯裏麵的各種材料,哪一味多了,這一鍋湯也就喝不得了。帝王就仿佛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廚,艱難維持著各方勢力的平衡。
    而如果你作為皇帝,來來回回在幾大勢力間加湯加水,結果兌來兌去這些勢力越來越大,到了後來,這湯湯水水會溢滿到鍋沿。麵對滿滿的大鍋,此時的你就沒辦法再搞平衡了,那咋辦呢。
    別著急,曆史上有答案,最幹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鍋子全倒掉,徹底清除幾大勢力,重新再來一鍋,讓洗牌後的新勢力重新再來一輪這樣的過程。
    新的勢力還小,到時候又是一波圍著皇帝轉、求雨露均沾的跪舔。比如康熙皇帝暴風驟雨般的全部清除明珠、索額圖兩黨,梳理朝政重新鞏固政權的成功案例。也有反麵案例,比如崇禎皇帝隻除去了閹黨,單留下了一個沒有對手的東林黨,這就是倒鍋沒倒幹淨了,結果處處掣肘,皇帝意誌始終得不到執行,最後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那麽,趙匡胤會把一鍋子湯湯水水全倒掉嗎?
    喜歡憶宋:頂級權謀對決【北宋篇】請大家收藏:()憶宋:頂級權謀對決【北宋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