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新世紀二)

字數:3520   加入書籤

A+A-


    三天後,三方代表齊聚魔都外灘的錦江飯店。蘇曼身著一身剪裁利落的真絲旗袍,耳墜上的南洋珍珠隨著步伐輕輕晃動,她率先打破僵局:“周黨首,大衛先生,我們南洋黨在大洋洲的港口已經監測到英國皇家海軍‘無畏號’艦隊動向,他們最近頻繁在好望角附近遊弋。”
    大衛轉動著手中的銀質鋼筆,鏡片後的眼睛閃過一絲精明:“蘇小姐的消息很及時。據我在倫敦金融城的線人說,羅斯柴爾德家族正在秘密接觸李光的私人顧問,出價三千萬英鎊收購剛果鐵路的經營權。”
    周伯宜將茶盞重重擱在紅木桌上,鎏金茶托與桌麵相撞發出脆響:“果然是這幫吸血鬼!剛果鐵路是整個流域的命脈,賣了鐵路就等於把剛果雙手奉上。李光是想通過鐵路經營權,變相完成領土交割。”
    蘇曼從鱷魚皮手包裏取出一份文件,攤開在大理石桌麵上:“這是我們南洋黨經濟司的測算報告。剛果流域的銅礦開采權若落入英國手中,不出五年,澳洲的礦業公司將損失七成訂單。更別說橡膠產業,南洋的橡膠園會被剛果的種植園徹底擠垮。”
    大衛推了推金絲眼鏡,在文件上圈出關鍵數據:“政治賬比經濟賬更危險。一旦英國控製剛果,他們在非洲的殖民地將連成一片,帝國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線都會被掐住咽喉。李光此舉,簡直是在給大英帝國當開路先鋒。”
    周伯宜突然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眺望黃浦江上來往的汽輪:“我們需要一個既能震懾北方黨,又能讓民眾支持的方案。單純反對出售,隻會被李光扣上‘不顧財政危機’的帽子。”
    蘇曼指尖劃過旗袍上的盤扣,沉吟道:“或許可以從情感大義切入,當年在柏林會議上,帝國的外交官可是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通宵達旦的來回奔走才讓歐洲列強認為帝國擁有剛果河流域對他們有利,李光這麽做,就是在傷外交官們的心,就是否定他們的努力。”
    大衛輕敲桌麵,提出補充:“再加上經濟自救方案。我建議成立‘剛果開發振興會’,由三方共同注資,引入美國最新的水力發電技術,開發剛果河的水利資源。既能創造收益,又能堵住北方黨的‘財政赤字’借口。”
    周伯宜轉身時眼中閃過讚賞:“大衛先生的提議很有建設性。不過資金方麵,南洋黨和海外黨願意承擔多少份額?”
    蘇曼冷笑一聲:“周黨首這算盤打得精。南洋黨可以出資兩成,但前提是振興會總部必須設在悉尼,由我方代表擔任理事長。”
    “兩成?蘇小姐未免太小氣。”大衛轉動鋼筆的速度加快,“海外黨願意出資三成,但需要剛果礦產出口的優先認購權,以及五年內的免稅政策。”
    周伯宜撫著下巴,在兩方報價間權衡:“南方黨可以承擔四成資金,但理事長必須由中立人士擔任。我推薦前駐法公使汪銘,他在國際外交界聲望頗高,且不屬於任何黨派。”
    蘇曼與大衛對視一眼,同時點頭表示認可。就在三方即將達成協議時,林建斌匆匆推門而入,額頭上還掛著汗珠:“黨首,帝都傳來急電。李光已經與法國外長泰奧菲勒·德爾卡塞秘密簽署備忘錄,同意以剛果河流域北部三分之一領土,換取法國在波斯灣事務上的支持。”
    會議室陷入死寂,隻有外灘傳來的汽笛聲穿透雕花玻璃窗。大衛率先打破沉默:“德爾卡塞可是出了名的擴張主義者,他想要剛果北部,無非是想打通法屬西非與中非的通道。”
    “李光這是在玩分而治之!”蘇曼氣得將文件摔在桌上,珍珠耳墜劇烈搖晃,“先賣英國,再賣法國,等我們反應過來,剛果早就被瓜分幹淨了!”
    周伯宜來回踱步,鞋跟敲擊地板的聲音愈發急促:“立刻啟動輿論戰。讓《申報》《南洋商報》《紐約華聲報》同時發文,揭露北方黨的賣國行徑。我們這邊加快振興會的籌備,三天後召開新聞發布會,用實際方案搶占先機。”
    大衛掏出懷表看了一眼:“我需要馬上聯係華盛頓的朋友,通過摩根財團向倫敦施壓。英國雖然強大,但也不願看到法國在非洲坐大。”
    蘇曼已經開始口述電文:“我會讓澳洲艦隊進入一級戰備,在印度洋進行軍事演習。李光敢簽賣國協議,我們就用槍炮讓他知道,帝國的領土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
    次日清晨,帝都首相府內,李光將雪茄掐滅在刻著雙龍戲珠的青銅煙灰缸裏,聽著陳宏斌的匯報。“首相大人,南方黨聯合南洋黨、海外黨在各大報紙上抨擊我們‘賣國’,《申報》甚至刊登了當年柏林會議的密檔。”
    李光冷笑一聲,布滿血絲的眼睛盯著牆上的世界地圖:“不過是跳梁小醜。德爾卡塞承諾,隻要完成交割,法國會在波斯灣問題上替我們牽製英國。讓宣傳部反駁,就說這是優化帝國資產的必要舉措。”
    與此同時,魔都的三方聯盟召開緊急發布會。周伯宜站在鎂光燈下,舉起一份文件:“這是北方黨與法國的秘密備忘錄!剛果河流域是當年帝國好不容易爭得的領土,李光卻要將其拱手讓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曼補充道:“我們已聯合海外資本,計劃在剛果河上修建十座水電站,預計五年內讓當地財政扭虧為盈。北方黨的‘財政危機’說辭,不過是賣國的遮羞布!”
    台下的記者們瘋狂記錄,閃光燈此起彼伏。當天,這些報道便傳遍帝國各地,民情激憤,多地爆發遊行示威,要求嚴懲“賣國賊”。
    倫敦,唐寧街10號。
    亞瑟·貝爾福拿著秘書送來的《泰晤士報》,眉頭緊皺:“東方那群政客居然聯合起來了。”他轉向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通知海軍部,讓‘無畏號’艦隊加快向好望角集結。絕不能讓法國獨吞剛果北部。”
    而在巴黎,德爾卡塞收到加急電報後,氣得將咖啡杯摔在地上:“李光怎麽連這點事都辦不好!”他立即致電駐聯合帝國大使:“告訴李光,如果一周內搞不定國內反對勢力,法國將單方麵終止協議。”
    壓力之下,李光不得不召開國會特別會議。他站在議事廳中央,試圖辯解道:“出售剛果部分領土,是為了換取法國在波斯灣的支持,保障帝國西部疆域安全!”
    “荒謬!”周伯宜拍案而起,“用整塊肥肉換一口湯?剛果的戰略價值,豈是幾句空話能掩蓋的?”會場頓時吵成一片,支持北方黨的議員與反對派激烈交鋒。
    深夜,李光疲憊地癱坐在辦公室。陳宏斌遞來一份密報:“黨首,摩根財團通過大衛·陳·斯坦利施壓,英國也開始反對法方收購。再堅持下去,恐怕...”
    李光揉著太陽穴,長歎一聲:“通知外交部,終止與法國的談判。不過...”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南方黨這次鬧得太凶了,讓情報部門搜集他們的把柄,是時候敲打敲打了。”
    這場圍繞剛果河流域的風波暫時平息,但聯合帝國內部黨派之間的暗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