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七章 妥協

字數:3457   加入書籤

A+A-


    這份表奏不知何等原因今日方才送到,因此李曄事先也並不知情。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連閉目養神的杜讓能都睜開了眼,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睦王竟要保舉剛剛俘虜的死敵李茂貞出任一方節帥?這步棋,太過詭異!
    楊複恭更是猛地抬起頭,眼窩裏寒光爆射!武定節度使!這個位置,他早已視為禁臠,內定由其心腹義子楊守忠接任!李倚此舉,無異於虎口奪食,更是對他權威赤裸裸的挑釁!
    “荒謬!荒謬絕倫!” 楊複恭再也無法維持表麵的平靜,聲音因極致的憤怒而變得尖利刺耳,他一步踏出班列,紫蟒袍袖無風自動,厲聲嗬斥:
    “李茂貞是何等樣人?!叛逆巨魁!擁兵自重!對抗朝廷!荼毒關中!其罪罄竹難書!此等十惡不赦之徒,不立斬於市以謝天下,已是聖上天恩浩蕩!
    睦王竟要保舉其為一方節帥?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此議若行,朝廷威嚴何在?法度綱常何存?!”
    他胸膛劇烈起伏,目光如淬毒的利箭射向禦座:
    “聖上!此議斷不可行!李茂貞若為武定節帥,必與舊部勾連,死灰複燃!屆時武定、鳳翔連成一片,其勢更甚往昔!睦王此舉,老臣實難揣測其意!究竟是養虎為患,還是…另有所圖?!” 最後一句,已是誅心之論!
    依附楊複恭的黨羽立刻鼓噪起來:
    “楊公明鑒!李茂貞豈能複起?此議荒悖!”
    “睦王莫非受奸人蒙蔽?此舉恐遺禍無窮!”
    “請聖上立駁此議,嚴懲妄言之徒!”
    殿內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杜讓能與孔緯對視一眼,眉頭緊鎖。他們雖不滿楊複恭跋扈,但李倚保舉李茂貞這步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風險巨大,他們也難以開口支持。
    李曄眼中浮現一絲慌亂,他萬萬沒想到楊複恭的反應如此激烈,甚至不惜扣上“另有所圖”的帽子!武定節度使的位置,顯然是他絕不容觸碰的逆鱗!
    他眼中掃過杜讓能及孔緯,隻見二人也是疑慮重重,見此情形他也明白,薛知籌和高仁厚的任命剛剛艱難通過,楊複恭心中正憋著一股邪火。若在武定節度使一事上再強行頂撞他,無異於火上澆油!
    楊複恭手握神策軍,若被徹底激怒,後果不堪設想!自己根基尚淺,杜、孔二位相公對此議也明顯疑慮重重,難以獲得有力支持。此刻硬撼,絕非明智之舉。
    必須妥協!用這條注定無法通過的奏請,換取楊複恭對前兩條旨意的徹底“認可”,堵住他日後在薛知籌、高仁厚之事上借“細勘”之名大做文章的後路!
    沉吟片刻後,李曄已有了決斷。
    他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凝重”與“猶豫”,目光掃過暴怒的楊複恭,最終落在杜讓能身上,帶著征詢:
    “楊卿之言…亦不無道理。李茂貞罪孽深重,朝野共憤。睦王此議…確是驚世駭俗。杜卿,卿以為如何?”
    杜讓能何等老練,已從天子的語氣中捕捉到了那份“猶豫”。他雖不知李倚真實意圖,但也明白此刻不宜再激化矛盾。他緩緩出列,聲音沉穩:
    “聖上,楊公所慮社稷安危,臣深以為然。李茂貞乃叛逆元凶,赦其死罪已屬法外開恩。若驟授節鉞,委以方麵之任,恐天下洶洶,謂朝廷賞罰不明,更恐其舊部借機生事,再生禍端。
    臣以為…此議,確需從長計議。” 他巧妙地用了“從長計議”,既否定了立即任命,又未徹底堵死,給天子留了餘地。
    孔緯也出列道:“臣附議杜相。李茂貞複起,於情於理於法,皆難服眾。睦王或是一片為國之心,然此議風險過大,恐非善策。” 他也選擇了務實。
    李曄心中一定,有了杜、孔的“不支持”,他順水推舟便名正言順。他看向楊複恭,臉上帶著一種“從善如流”的誠懇:
    “杜卿、孔卿老成謀國之言,深合朕心。楊卿憂國之情,朕亦感念。睦王此奏…確有不妥之處。李茂貞罪大惡極,豈能複掌節鉞?此議,駁了!”
    “聖上聖明!”楊複恭緊繃的臉色瞬間緩和了大半,甚至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色。
    他立刻躬身,聲音恢複了那種謙恭:“聖上明察秋毫,洞察奸宄,實乃社稷之福!”
    他身後的黨羽也齊聲頌聖。
    李曄話鋒一轉,安撫道:
    “楊卿先前所慮甚是。隻不過武定軍帥位不可久懸!朕看神策軍都將楊守忠,忠勤勇毅,堪當大任!就由楊守忠出任武定節度使!坐鎮洋州,既安地方,亦固京畿門戶。楊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楊複恭的眼裏閃過一絲錯愕,隨即是巨大的驚喜和得意!他萬萬沒想到,這年輕天子竟如此“上道”!
    用一條注定無法通過的奏請,換來了他夢寐以求、準備安插給義子的武定節帥之位!這簡直是天降橫福!他臉上的陰雲瞬間消散,換上一種近乎誇張的“感激涕零”:
    “聖上!聖上如此信重,老臣…老臣惶恐!守忠何德何能…然聖上天恩浩蕩,老臣代守忠,叩謝聖上隆恩!守忠定當竭盡全力,為聖上守好武定!” 他深深拜伏下去,聲音裏充滿了“感動”。
    看著楊複恭瞬間“轉怒為喜”,李曄懸著的心終於落下,甚至湧起一絲“成功安撫”的慶幸。
    “楊卿過謙了。守忠之才,朕素知。”李曄溫言道,隨即轉向鄭虔,語氣恢複帝王的威嚴,“鄭虔,睦王前兩奏,薛知籌擢升、高仁厚赴任,朕已準奏,著即辦理,不得延誤!
    李茂貞之議,駁回!另,授神策軍都將楊守忠為武定節度使,即日赴任!吏、兵二部,薛、高二人之‘細勘’,亦需速辦,報朕知曉即可。”
    “臣遵旨!”鄭虔叩首。
    楊複恭更是誌得意滿,退回班列。
    一場朝議,以武定節帥的職位換來了楊複恭對前兩條任命的“認可”,李曄心中甚至有一絲“擺平了”的輕鬆。
    退朝的鍾聲響起。李曄起身,目光掃過階下。楊複恭正隨著人流緩緩退出大殿,紫蟒袍的背影在光影中顯得格外深沉。
    李曄內心暗暗欣喜,今日的朝會,他第一次在楊複恭手中占的一絲先機,這種勝利的滋味不由得讓他為之一振,也讓他對於未來更加充滿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