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章 蓄力
字數:2811 加入書籤
張濬的計策核心其實非常簡單明了,那就是“丟車保帥”和“固守待援”。具體來說,他主張舍棄自己,以保全兩位親王,並試圖保住薛知籌。
在這個計策中,他完全沒有提及反擊,而是隻求能夠穩住當前的陣腳。
“荒謬!張濬!你這是讓聖上向奸宦搖尾乞憐!” 孔緯怒不可遏,“聖上!切不可聽其言!退縮一步,便是萬丈深淵!當此之時,唯有以雷霆之勢…”
“孔卿!”李曄猛地開口,聲音雖然有些嘶啞,但卻帶著一種被怒火淬煉過的冰冷決斷。
他那赤紅的雙眼死死地盯著杜讓能,似乎在期待著他能說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杜卿!”李曄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說下去!朕要聽你的‘蓄力’之策!”
杜讓能感受到了天子的怒火,但他並沒有被其嚇倒。相反,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因為他知道,盡管天子此刻憤怒異常,但他的判斷力並未被摧毀。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
“聖上,張濬所言保全親王、彰顯仁孝之策,乃當下之急務,臣附議!必須立刻去做,以絕楊複恭構陷之口!至於複相之事,聖旨未發,玉璽未落,此乃天佑!正好擱置,以此‘讓步’暫平楊複恭洶洶之怒!”
他話鋒陡然一轉,目光如炬,迸發出智慧的光芒:
“然,聖上!楊複恭以親王‘病重’相脅,意在削聖上之威!聖上豈能僅守不攻?臣以為,聖上當…以親王‘康泰’相慰,更要以…宗室‘強援’示之!
請聖上即刻下旨,加封睦王李倚為檢校太尉、兼侍中、充鳳翔隴右等道副元帥!明發天下!詔書中當盛讚其平定鳳翔、生擒逆酋李茂貞之功勳,彰陛下信重宗室、倚為柱石之心意!”
杜讓能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充滿怒火的房間內回蕩:
“此舉一石三鳥:其一,昭告天下,聖上非孤立無援,外有強藩宗室為倚仗!其二,震懾楊複恭,使其知聖上尚有鋒銳利刃在外,投鼠忌器!其三,聚攏人心,使朝野忠義之士,知聖上有重振之誌,有除奸之援!此乃…以攻代守!以勢壓邪!”
完全平定的鳳翔才是聖上的助力,有了睦王李倚在外呼應,楊複恭才會投鼠忌器,所以鳳翔不可亂。
“以勢壓邪!” 這四個字如同驚雷,瞬間劈開了李曄心中狂怒的迷霧!他眼中燃燒的怒火並未熄滅,反而被杜讓能這絕地反擊的韜略注入了新的、更加熾烈的力量!
睦王!他還有這個弟弟!那個在鳳翔手握強兵、剛剛生擒了李茂貞的親弟弟!他說過會想辦法助自己掌控朝政,這將是自己的最強有力的外援!
“好!好一個‘以勢壓邪’!” 李曄猛地一拍禦案,震得那滾落的玉璽都跳了一下!他臉上再無半分猶豫彷徨,隻剩下被憤怒點燃的、屬於帝王的決斷與狠厲,“就依杜相之言!擬旨!立刻擬旨!”
他語速極快,字字鏗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勢:
“一、宣太醫署所有聖手,由杜卿、孔卿並朕之內侍總管,即刻入十六王宅,為吉王、威王兩位皇兄‘診治’!務必盡心竭力!朕稍後便親往探視!
二、張濬複相之事,暫不議!
三、加封鳳翔節度使、睦王李倚為檢校太尉、兼侍中、充鳳翔隴右等道副元帥!詔書明發天下!著翰林院即刻擬旨,用詞務必彰顯其赫赫戰功與朕之殷殷信重!
四、孔緯!” 他看向仍憤憤不平須發皆張的孔緯,“你即刻挑選兩名最得力、最機警的心腹,持朕…持朕隨身玉佩為憑,星夜兼程,走小路,在薛知籌動身之前,找到睦王!傳朕口諭:京畿道不靖,命其倍加小心,多派護衛,繞行險地!務必…護送薛知籌平安入京!”
一連串旨意,如同連珠炮般發出,條理清晰,殺氣騰騰。
他將杜讓能的韜略完全吸收,並加入了保護薛知籌的具體指令。那“務必平安入京”幾字,更是咬得極重,帶著不容失敗的狠勁!
“臣等遵旨!” 杜讓能、孔緯、張濬同時躬身領命,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與力量。孔緯雖對未能立刻誅殺楊複恭仍有不甘,但杜讓能這招“加封李倚”的反擊,讓他看到了希望。
張濬深深地拜伏在地,口中稱頌著“聖上聖明”,然而他低垂的眼簾卻巧妙地掩蓋住了眼底那一絲複雜的情緒。這絲情緒究竟是什麽呢?是慶幸?是失落?亦或是更深層次的算計呢?無人能知。
房間內,狂怒的天子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他並沒有去撿起那方冰冷的玉璽,而是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一般,猛地一腳將翻倒的香爐踢得更遠。香爐在地上發出刺耳的摩擦聲,仿佛是在抗議天子的暴行。
天子的胸膛依舊劇烈地起伏著,他那赤紅的雙眼如同燃燒著的火焰一般,不屈地凝視著虛空,仿佛在與那深宮中隱藏的巨獸對峙。他發出了一聲低沉的、如同受傷猛虎般的咆哮:“楊複恭!朕……等著你!”
這聲咆哮在寂靜的房間裏回蕩,久久不散。窗外,鉛灰色的天空下,一道加封李倚為副元帥的詔書,正如同燎原的火種一般,即將從這深宮怒焰中飛出,點燃西陲的戰火。
稚嫩的天子,在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之後,終於開始品嚐到權力的殘酷滋味。而這場權力的棋局,也才剛剛進入到你死我活的中盤階段,緊張的氣氛如同一層濃霧般彌漫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