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五章 時機
字數:3209 加入書籤
鳳翔王府的書房內,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初冬的寒意,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與野心。
燭火跳動,將兩個身影長長地投在懸掛的巨幅輿圖上,那圖上山川險峻,尤其西川十二州,被朱砂狠狠圈住,仿佛一塊亟待吞噬的肥肉。
李倚身著常服,卻掩不住眉宇間日漸鋒銳的威儀。他負手而立,目光如炬,死死釘在西川的位置。
桌案上,一份來自長安的密報攤開著——陳敬瑄、田令孜抗旨不遵,昭宗盛怒,正在商議討伐西川之事。
“興緒。”李倚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壓抑的興奮,“這是我們入主西川的最好時機。”
李振捋著短須,笑道:“大王所言極是。王建那廝,動作倒快,拉上顧彥朗便給陳敬瑄上了道催命符。
昭宗對田令孜恨之入骨,必定會同意他。隻是……”他話鋒一轉,目光也變得深邃起來,“王建請討西川,豈是為朝廷分憂?
分明是想趁火打劫,取陳敬瑄而代之!若真讓他得了西川,其勢連成一片,東扼三峽,北窺漢中,則我鳳翔,危矣!”
李倚冷哼一聲:“不錯。驅虎吞狼,豈能坐視餓虎坐大?西川,沃野千裏,天府之國,豈能落入王建此等梟雄之手?此乃天賜良機,我必須出兵!”
“大王英明。”李振躬身,眼中精光閃爍,“然則,出兵需有名,更要讓朝廷,讓天下人無話可說。尤其是要讓聖上,心甘情願,甚至求之不得地讓大王插手西川之事!”
李倚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盯著李振:“計將安出?如何能堵住王建之口,又能讓聖上深信不疑?”
李振走到輿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西川上,聲音陡然拔高,充滿義憤:“名?現成的名分就在眼前!陳敬瑄、田令孜,抗旨不遵,形同叛逆!
此乃十惡不赦之罪,動搖的是聖上權威,損毀的是朝廷綱紀!大王身為李唐宗室,高祖太宗血脈,眼見奸佞如此猖狂,豈能坐視?此其一,高舉‘忠君討逆’大旗,占據大義名分!”
他的手指沿著輿圖滑動,語氣轉為凝重:“其二,唇亡齒寒!陳、田今日敢抗旨,明日就敢北犯!他們厲兵秣馬,意欲何為?一旦西川生亂,亂兵流寇侵擾我境是小,若其勾結異族,甚至威脅散關,震動關中,危及京畿!
聖上安危,宗廟社稷,豈容有失?大王牧守鳳翔,拱衛京畿西陲,此乃天授之責!為聖上守門,為社稷除患,此名正言順!”
李振的手指又猛地戳向王建的閬州,聲音帶著一絲冰冷的警告:“其三,若讓王建攻下西川,無異於縱虎歸山,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朝廷屆時拿什麽製衡他?唯有大王你!”
他回身,目光炯炯地直視李倚:“大王乃聖上至親骨肉,血脈相連,與國同休!大王的忠心,天地可鑒!
由大王出兵,一則分王建之勢,使其不敢獨吞;二則戰後西川,由大王這樣的宗室重臣坐鎮,才能真正回歸朝廷懷抱,成為聖上穩固的西南屏障!此乃為聖上分憂,為朝廷解困之良策!
此為其三,以‘宗室之責’與‘製約王建’之實利,打動聖心!”
李倚聽得頻頻點頭,眼中野心之火與“忠義”之光交織燃燒:“妙!妙極!那這奏疏該如何寫?”
李振胸有成竹,踱步至書案前,鋪開雪白的奏章用紙,提筆蘸墨,語氣抑揚頓挫,仿佛已看到昭宗閱後欣然應允的情景:
“臣,鳳翔節度使、宗室親王李倚,誠惶誠恐,頓首百拜,謹奏聖上。”
他一邊口述,一邊筆走龍蛇,將方才的策略核心一一融入:
“臣聞:君命如山,四海鹹遵;逆旨抗天,神人共憤!今有西川陳敬瑄、閹豎田令孜,公然抗命!其行徑之悖逆,實亙古所罕聞,動搖國本。臣每念及此,痛徹心髓,怒發衝冠!”
“聖上決意天討,臣雖愚鈍,牧守鳳翔。今逆賊盤踞西川,實乃北窺散關,東伺秦隴!鳳翔乃關中西陲屏障,京畿之鎖鑰,此誠唇亡齒寒,臣身為宗親,守土有責,護駕有份,豈能高臥藩邸?”
“王建、顧彥朗二人,雖上表請討,忠心可嘉。然王建昔日為田義子,今又與其翻臉,如此反複之人,其誌難測。
朝廷若專委此二人進剿,一恐遷延日久,二恐西川甫平,又生強藩。臣,聖上之宗親,與國同體,休戚與共!”
“若蒙聖上允準,臣願為聖上前驅,自散關、鳳興道南下。必使其首尾不能相顧!臣必傾盡全力,錢糧器械,皆由鳳翔自備,兵馬精卒,隨時聽候朝廷調遣。”
“臣以列祖列宗之名起誓,此番出兵,唯秉忠義!所有攻城略地,待克複之日,皆謹奉朝廷明詔處置,絕不敢有半分覬覦染指之私念!”
最後,李振擲地有聲地落下結尾:“伏望聖上念臣宗室至親,俯允臣所請,臣必鞠躬盡瘁,蕩平西蜀,獻俘闕下,以彰聖上天威,以安宗廟社稷!臣李倚,不勝激切待命之至!謹奏。”
筆停,墨跡淋漓。李振輕輕吹幹墨跡,雙手將奏疏呈給李倚。
李倚接過這份字字珠璣、句句誅心的奏疏,逐字細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那笑容深處,是誌在必得的寒光:“好!興緒,此疏深得我心!句句忠義凜然,處處為社稷著想,更將王建那點心思點了出來,聖上看了,焉能不允?尤其這‘絕無私念’之語,甚妙!”
李振微微一笑,眼含深意:“大王明鑒。場麵話,自然要說得冠冕堂皇。待我鳳翔鐵騎踏入西川,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戰功之時,這西川沃土最終‘酬功’於誰,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朝廷?鞭長莫及。王建?哼,有大王在,豈容他染指核心?”
“哈哈哈!”李倚撫掌大笑,眼中再無半分掩飾的野望,“正是此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西川,合該為本王所有!速將此疏加急,直送長安!同時傳令四鎮禁軍,厲兵秣馬,整備糧草,隨時準備南下!”
“遵命!”李振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與李倚同樣的光芒。
李倚撫摸著輿圖,眼睛直直盯著西川十二州,嘴裏喃喃自語道:“練兵多日,是時候該檢驗一下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