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一課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A+A-


    這一切,當然都逃不過秦逸飛的眼睛。
    嗬嗬,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而他劉青山肚子裏卻連一根針都容不下。
    就憑劉青山這種生瓜蛋子的個性,真不知道他這十多年的總校長和教委主任是怎麽當的。
    這鄭維山老師真是一個敬業的好老師。
    他竟然給全班52名學生,都建立了一張檔案卡。
    上麵記錄著他們的優點缺點、短處長處、家境情況、個性差異,需要注意事項等等。
    有這麽一套卡片,極大地拉近了秦逸飛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秦逸飛和他們很快就熟絡起來。
    受鄭老師啟發,秦逸飛覺得自己也應該給全鄉每一個失學兒童建立這麽一張卡片。
    上麵記錄著他們和他們家長的基本情況、造成失學原因、曾經采取過哪種救助措施,今後應該采取救助措施等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秦逸飛覺得,要真正掌握這些失學兒童的真實情況,不能光聽學區負責人和村幹部的說辭。
    自己必須親自到失學兒童家裏看一看,親自和失學兒童及他們的家長拉拉呱,一定要把資料弄詳細做紮實。
    要麽不幹,幹就幹好!這是秦逸飛最基本的處世原則。
    下午第一節就是語文課,據鄭老師說,應該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鄭維山已經寫好了教案,他一並交給秦逸飛,讓秦逸飛做參考。
    秦逸飛覺得鄭老師這教案有點古板枯燥,幾乎全部都是照搬參考書上的內容,通篇幾乎沒有一點兒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而學習這篇詩詞的重點就是通過學生朗讀、教師點撥引導,讓學生充分感悟詩詞中那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體會作品要表達的人生哲理,理解詩人的胸襟抱負等等。
    如果老師自己就沒有吃透文章,拿不出獨到觀點,又怎麽能讓學生總結自己的觀點看法?
    如果教師自己都不能融入的蘇軾詩詞,又怎麽寄希望學生走進蘇軾的意境?
    教師本人都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又怎麽能夠讓學生融會貫通博古通今?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事例不是沒有,而是從河南到湖南,真的難上加難。
    尤其是邊東省初中教材使用的是人教版第二套。
    這套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把課本和參考書印刷在了一塊,學生和老師手裏的資料一模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像鄭老師這樣照本宣科,恐怕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怎麽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難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初,教師能夠查閱的資料,最重要的就是“教學參考書”。
    絕大多數農村中學,整個學校都沒有一部《辭海》和《詞源》。除去裝在自己腦袋裏的那點兒存貨之外,還真沒有什麽資料可以借鑒參考。
    那個年代,教學方法還非常單一,教師教學最主要的手段還是靠老師的講述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聽進去、聽下去。
    至於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不要說農村學校沒有見過,就是城市學校也屬於鳳毛麟角。
    當秦逸飛踏著上課的鈴聲走進初三·四班教室的時候,即使他的內芯已經換成了見慣大風、大浪和大場麵的“秦局”,還是不禁有點兒吃驚,有點兒生氣。
    教室裏後排和過道裏竟然坐著十幾個聽課的老師,為首的正是副校長劉希望。
    聽課他不怕,就是上公開課秦逸飛也不怕。但是,學校領導應該提前通知他一聲。
    哪怕就是提前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都行。那是對講課老師的一種尊重。
    秦逸飛覺得熱血上湧,頭也有些眩暈。他不知不覺就攥緊了拳頭,上牙齒緊緊地咬著下嘴唇。直到嘴裏充滿了血腥味兒,他才清醒過來。
    “當你處於弱勢的時候,你不要率先撕破臉皮。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都不要做那個掀桌子的人。
    明處要忍,暗處要狠!”
    這是秦局在鄉鎮工作的時候,他仕途上的一個領路人,對他說的肺腑之言。
    因為上一輩子秦局性格火爆,那位領路大哥才這樣告誡他。
    隨著班長的口令,學生起立又重新坐下,秦逸飛的心情也隨之恢複了七七八八。
    “同學們,鄭老師因為家中有事,請假三個月。今後這段時間,就由我來教授你們語文。
    我先簡單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叫‘秦逸飛’,全州高等專科學校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
    說到這裏,秦逸飛回轉身,在黑板的右上角寫下了“秦逸飛”三個字。
    “同學們,你們還知道誰的名字也叫‘逸飛’嗎?知道的請舉手?”
    學生們麵麵相覷。這個年輕的老師,和他們那個古板的鄭老師不一樣。他有點兒不按套路出牌。
    不過,學生們喜歡這樣的授課氣氛,他們都瞪大了眼睛,專注地聽講。
    “我知道兩個叫‘逸飛’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一個是美籍華裔陳逸飛。
    他是世界著名的畫家和知名的電影導演。
    去年剛剛上映的電影《海上舊夢》就是由他執導的。
    他的油畫《黃河頌》《占領總統府》和《故鄉的回憶》在全世界都很知名。
    他的繪畫作品《橋》曾被聯合國選為1985年首日封。
    他的油畫《潯陽遺韻》,在1991年香港太古佳士得拍賣會上,賣了137萬港元。創下中國當代油畫的最高賣價。”
    “好,我們開始上課。今天我們學習蘇軾的一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就在秦逸飛回頭板書的時候,一個紮著馬尾辮的漂亮小姑娘高高舉起了手。
    鄭老師的學生卡片上貼有學生照片,秦逸飛知道這個女學生叫蔣虹。
    “蔣虹同學,你有什麽問題要問?”
    “老師,另外一個叫‘逸飛’的是誰?您還沒有說呢!”
    蔣虹很驚訝,她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秦老師,第一次上課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
    “另一個‘逸飛’,就是我——”秦逸飛說著,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就是你們的老師‘秦逸飛’啊!”
    “哈!”
    學生們都忍不住笑出了聲,課堂上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本來下午第一節課,是學生最容易犯困打瞌睡的時候,幾乎每天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生會趴在課桌上打瞌睡。
    現在,全班52名學生,竟然個個都睜大了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講,也算創造了一個奇跡。
    對秦逸飛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自我介紹,幾個年齡大的老師不經意地皺了皺眉。
    索莉等幾個年輕的老師卻是不由得會心一笑。
    十幾個老師雖然想法各有不同,但是都沒有說話。
    畢竟,秦逸飛這一手,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助於提升教學效果的。
    然而,接下來的講課,卻把他們的下巴都驚掉了。
    這家夥竟然敢否定人教社教學參考書上的說法,另搞一套。
    “說說你是怎樣理解‘明月幾時有’這句話的?請舉手!”
    “李智!”
    “天上的月亮從什麽時間開始有的呢?”
    “孫向偉!”
    “月亮是哪年那月出現在天上的呢?”
    “蔣虹!”
    “‘明月’就是指月亮,‘幾時’就是指什麽時候,‘有’就是指存在。結合起來,就是月亮是打什麽時候就存在了呢?”
    “好,同學們都認真地誦讀了這首詞,並且認真地閱讀了詩詞旁邊的注釋。”
    “關於這句詩的詮釋,咱們這套教材采用了近代一個著名學者的觀點。”
    “他說,月亮亙古即有,何須再問?作者首句‘明月幾時有’就是奇逸之筆。
    顯然,這個著名學者把‘有’,理解為‘存在’。”
    我個人覺得,這個著名學者的理解並不十分恰當,還有待商榷。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