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叔仁和王老生的決定
字數:4708 加入書籤
大梁城外二十裏,爾朱軍大營。
正月的寒風依舊刺骨,卷著沙塵掠過軍營,吹得旗幟獵獵作響。王老生站在營帳外,臉上的傷疤在火把映照下顯得格外猙獰。他眯眼望向遠處大梁城的輪廓,那裏燈火稀疏,仿佛一頭蟄伏的猛獸。
\"報——!\"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衝進營地,戰馬還未停穩就滾落下來,臉色慘白如紙。
王老生心頭一緊,大步上前揪住斥候的衣領:\"慌什麽!慢慢說!\"
斥候嘴唇顫抖,聲音嘶啞:\"元...元天穆元帥兵敗投降...侯景將軍棄守孟津,不知所蹤!\"
\"什麽?!\"王老生如遭雷擊,手指不自覺地收緊,勒得斥候麵色發青。他猛地鬆開手,仰天怒吼:\"元天穆!你這個廢物!什麽狗屁上黨王,什麽元帥,如此不堪一擊!\"
他的咆哮驚動了整個營地,附近的士兵們麵麵相覷,不安的情緒如瘟疫般蔓延。王老生拔出佩刀,一刀劈斷了身旁的木樁,木屑四濺。
\"侯景也是個懦夫!竟然直接失蹤!\"王老生咬牙切齒,臉上的傷疤因憤怒而扭曲,\"都是些沒用的東西!\"
李叔仁聞聲趕來,魁梧的身軀像座鐵塔般擋在王老生麵前,壓低聲音道:\"王將軍,慎言!軍心會亂!\"
王老生猛地抬頭,眼中布滿血絲:\"亂?現在後路被斷,前有大敵,軍心不亂才怪!\"他一把推開李叔仁,\"滾開!別擋道!\"
李叔仁紋絲不動,銅鈴般的眼睛直視王老生:\"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想辦法謀一條生路。\"
\"生路?\"王老生冷笑一聲,突然拔刀架在李叔仁脖子上,\"你要想投降,先問我的刀答不答應?\"
鋒利的刀刃緊貼李叔仁的咽喉,在火光下泛著冷光。周圍的親兵見狀紛紛拔刀,卻又不敢上前,場麵一時劍拔弩張。
李叔仁麵不改色,右手緩緩抬起長槊,槊尖輕輕挑開王老生的刀:\"王兄,我不是要投降,而是要給大軍謀一條生路。\"
兩人四目相對,空氣中仿佛有火花迸濺。片刻後,王老生冷哼一聲,收刀入鞘:\"說!你有什麽主意?\"
李叔仁環顧四周,低聲道:\"進帳說。\"
帳內,燭火搖曳。李叔仁攤開地圖,粗壯的手指在上麵劃動:\"元天穆投降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遍全軍。北返之路已被切斷,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王老生煩躁地抓撓著臉上的傷疤:\"往哪走?東麵是海,南麵是元顥的地盤,西麵...\"他突然頓住,眼中閃過一絲驚詫,\"你想投劉璟?\"
李叔仁不置可否,指向地圖上一處:\"先撤到穎州。穎州刺史賀若統是我的好友,定會庇護我們。\"
\"然後呢?\"王老生眯起眼睛,\"劉璟憑什麽救我們?我們和他素無交情,而且天柱大將軍爾朱兆一向討厭劉璟。\"
李叔仁嘴角微揚:\"劉璟畢竟是先主爾朱榮的女婿,而且素有仁義之名。若我們走投無路前去投奔,他拒不接納,天下以後還有人敢投奔他嗎?\"
王老生沉默不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帳外風聲嗚咽,夾雜著士兵們不安的竊竊私語。他想起爾朱兆那張陰鷙的臉,想起金墉之戰時白袍軍如鬼魅般的衝鋒,想起元天穆平日高高在上的姿態...如今一切都崩塌了。
\"你確定賀若統會收留我們?\"王老生終於開口,聲音沙啞。
李叔仁點頭:\"當年在六鎮時,他欠我一條命。\"
王老生長歎一聲,仿佛一瞬間老了十歲:\"傳令下去,今夜我二人率五千精騎"巡視周邊"。其餘部隊...聽天由命吧。\"
李叔仁眼中閃過一絲不忍:\"那些士兵...\"
\"管不了那麽多了!\"王老生猛地拍案,\"要麽一起死,要麽我們活!選哪個?\"
夜深人靜,軍營中大多數人已入睡。王老生和李叔仁親點五千精銳騎兵,借口巡視敵情,悄然離營。馬蹄裹布,人銜枚,這支隊伍如幽靈般消失在夜色中。
王老生策馬奔馳,寒風撲麵而來,吹散了些許心中的鬱結。他回頭望了一眼漸行漸遠的軍營,那裏有兩萬尚不知情的士兵,明日醒來將發現主將失蹤...
\"你在愧疚?\"李叔仁的聲音從身側傳來。
王老生冷笑:\"老子打了半輩子仗,早不知愧疚為何物。\"可話雖如此,他的手卻緊緊攥著韁繩,指節發白。
李叔仁不再言語,隻是默默加快了馬速。他知道,王老生嘴上強硬,內心卻比誰都重情義。那些被拋棄的士兵中,有不少是跟隨他們多年的老部下。
黎明時分,他們已遠離大梁數十裏。在一處小樹林休整時,王老生突然問道:\"叔仁,你真覺得劉璟會接納我們?\"
李叔仁解下腰間的水囊,灌了一口:\"劉璟誌在天下,不會拒絕送上門的精兵強將。況且...\"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王老生一眼,\"爾朱兆大勢已去,聰明人都看得出來。\"
王老生沉默地咀嚼著幹糧,味同嚼蠟。他想起爾朱榮在世時,爾朱氏何等風光,如今卻...一種難以名狀的悲涼湧上心頭。
\"走吧,天黑前趕到穎州。\"王老生起身,拍了拍鎧甲上的塵土,仿佛要把那些紛亂的思緒一並拍落。
與此同時,大梁城外的爾朱軍大營已亂作一團。清晨,吳明徹率軍準備進攻時,卻發現營門大開,一群校尉跪地請降。
\"怎麽回事?\"吳明徹皺眉問道,他是個精瘦的中年將領,眼中閃爍著警惕的光芒。
一名降將叩首道:\"昨夜王、李二位將軍率精銳離營,至今未歸。我等群龍無首,願降。\"
吳明徹與身旁的丘大千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詫異。他們原以為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敵人竟不戰自潰。
\"搜營!小心有詐!\"吳明徹下令道。
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爾朱軍營帳,卻發現確實已無主將蹤影。糧草輜重完好無損,隻有最精銳的五千騎兵不知所蹤。
\"報——!\"一名探馬飛馳而來,\"西北方向發現馬蹄印,約有五千騎,向穎州方向去了!\"
丘大千捋須笑道:\"王老生、李叔仁這是棄軍而逃啊!\"
吳明徹卻沒有笑,他望著遠方揚起的塵土,若有所思:\"逃往穎州...有意思。傳令下去,善待降卒,我要親自向陳將軍報告此事。\"
朝陽完全升起,驅散了晨霧。大梁城外,一麵麵爾朱軍的旗幟被砍倒,換上了元顥的旗幟。而那些被拋棄的兩萬士兵,茫然地站在初春的寒風中,不知命運將會如何安排他們。
通往穎州的官道上,王老生突然勒住馬韁,回頭望向大梁方向。盡管早已看不見任何蹤跡,他卻仿佛聽到了那裏傳來的喧囂聲。
\"怎麽了?\"李叔仁問道。
王老生搖搖頭,聲音低沉:\"沒什麽,走吧。\"他踢了踢馬腹,繼續向前。但心中卻有一個聲音在質問:爾朱兆待你不薄,你卻臨陣脫逃,算什麽好漢?
這個聲音如附骨之疽,揮之不去。王老生知道,無論將來如何,今日的選擇都將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結。而眼下,他隻能策馬向前,奔向未知的命運。
李叔仁看著王老生緊繃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知道這位老戰友內心正在經曆怎樣的煎熬,但他更清楚,亂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要務。
\"駕!\"李叔仁揚鞭催馬,趕上王老生,\"過了前麵那座山,就是穎州地界了。賀若統見到我們,一定會大吃一驚。\"
王老生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希望他別把我們拒之門外才好。\"
兩人並駕齊驅,身後五千精騎如一條長龍,蜿蜒在初春的原野上。遠處,穎州的城牆已隱約可見,那裏將是他們新的起點,還是另一段噩夢的開始?無人知曉。
李叔仁是北魏大臣,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為涼武昭王李暠四世孫。以下是其具體介紹:
? 生平經曆:李叔仁驍勇健壯,頗有武力,多次跟隨出征討伐,因功被賜爵獲城鄉縣男。他曾遣使密通東魏,事覺後被殺。
? 個人特征:李叔仁所用之槊,長大異於常槊,當時的人都覺得他豪壯。
? 親屬成員:曾祖為西涼後主李歆,祖父是北魏弘農太守李重耳,父親為李撫。兒子李超,是北周應戎二州刺史;孫子李景,為隋朝儀同三司;後代還有唐朝宰相、名將李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