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楊侃苦勸爾朱兆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A+A-


    黃河岸邊,殘陽如血。爾朱兆站在臨時搭建的軍帳前,望著滾滾東去的河水,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手中的馬鞭無意識地抽打著皮靴,發出\"啪啪\"的聲響,就像他此刻躁動不安的心。
    \"十萬大軍,竟不能勝南蠻…”他咬牙切齒地低吼,聲音中混雜著憤怒與恐懼。三天內連續十一戰的慘狀仍曆曆在目,狗賊元顥、李顯的欺騙之計——陳慶之的白袍軍如同鬼魅般神出鬼沒,箭矢如雨,滾石如雷,他引以為傲的六鎮精兵竟在小小的北中城下折損近萬。元顥的偷襲又損失了三萬精兵……
    \"大都督,參軍高大人求見。\"親兵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爾朱兆煩躁地揮了揮手:\"讓他進來。\"
    高道穆快步走入軍帳,這位年近五旬的參軍鬢角已經斑白,但眼神依然銳利如鷹。他拱手行禮後,直接切入正題:\"大都督,末將聽聞您打算撤軍回晉陽?\"
    \"怎麽?\"爾朱兆眯起眼睛,語氣不善,\"我軍新敗,士氣低迷,此時不撤更待何時?\"
    高道穆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大都督明鑒,我軍雖受小挫,但主力未損。如今已順利渡過黃河天險,隻需重整旗鼓,必能一雪前恥!\"
    \"小挫?\"爾朱兆猛地轉身,眼中怒火燃燒,\"四萬將士的性命在你口中隻是小挫?高參軍,你可知道陳慶之那廝有多可怕?\"
    帳內氣氛驟然緊張。高道穆感到後背滲出一層冷汗,但他知道此刻退縮隻會讓局勢更加惡化。他挺直腰板,聲音沉穩:\"大都督,陳慶之確實驍勇,但元顥卻不足為慮。我軍...\"
    \"報——\"一名傳令兵急匆匆闖入,打斷了高道穆的話,\"侍中楊大人到!\"
    爾朱兆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都進來吧!\"
    楊侃快步走入,這位年輕的侍中麵容清臒,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敏銳地察覺到帳內緊張的氣氛,立即拱手道:\"大都督,末將有一計可破元顥!\"
    \"哦?\"爾朱兆挑了挑眉,示意他繼續。
    楊侃眼中精光一閃:\"據探子來報,陳慶之曾向元顥請命南返,二人之間已有間隙。元顥此人誌大才疏,雖將大營設在河中渚,與北中城形成掎角之勢。但我軍可分兵一萬圍困北中城,主力猛攻元顥大營。以元顥之能,必定一戰可破!\"
    爾朱兆眉頭緊鎖,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案幾。楊侃的計策聽起來確實可行,但陳慶之的陰影仍在他心頭揮之不去。那個白袍將軍的眼神,冷得像冰,利得像刀...
    \"大都督,\"高道穆趁機補充,\"楊侍中之計甚妙。我軍雖敗一陣,但實力猶存。若就此撤退,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爾朱兆沉默不語,內心天人交戰。撤退固然能保全性命,但威望盡失;再戰雖有風險,卻有機會扭轉乾坤。就在他猶豫不決時,帳外傳來爾朱世隆的聲音:\"大都督,末將有要事稟報!\"
    \"進來。\"爾朱兆揉了揉太陽穴,感到一陣疲憊。
    爾朱世隆快步走入,這位爾朱兆的堂兄麵色凝重,壓低聲音道:\"大都督,軍中已有不穩跡象。六鎮那些兵痞開始私下議論,說...說您畏懼陳慶之...\"
    \"什麽?!\"爾朱兆猛地站起,案幾被他撞得搖晃不止,酒杯翻倒,酒水在軍事地圖上洇開一片深色痕跡。
    爾朱世隆繼續道:\"更麻煩的是,河北的高歡近來動作頻頻,對我們的命令陽奉陰違。若我軍敗退而歸,恐怕...\"
    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爾朱兆臉色鐵青,拳頭握得咯咯作響。他太了解那些六鎮士兵了——他們隻追隨強者,一旦自己顯露出軟弱,轉眼間就會倒戈相向。而高歡...那個野心勃勃的家夥,早就對自己虎視眈眈。
    楊侃察言觀色,適時開口:\"大都督,末將還有一策。可聯絡兗州刺史宇文泰、關中的劉璟、青徐都督賀拔嶽三路一同出擊,合圍元顥。屆時四麵楚歌,他必敗無疑!\"
    \"宇文泰...劉璟...賀拔嶽...\"爾朱兆喃喃重複著這三個名字,眼中漸漸燃起希望的火光。他轉向高道穆:\"高參軍,你以為如何?\"
    高道穆鄭重地點頭:\"楊侍中之計可行。此三人素來尊奉朝廷,又是我爾朱氏大將,若能說動他們出兵,勝算大增。\"
    帳內陷入短暫的沉默。爾朱兆踱步到帳門口,望著遠處連綿的軍營。夕陽的餘暉為士兵們的鎧甲鍍上一層血色,戰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這些都是他的力量,他的資本。若就此放棄...
    \"大都督,\"楊侃輕聲提醒,\"機不可失。元顥與陳慶之的矛盾正是我們的機會。\"
    爾朱兆深吸一口氣,突然轉身,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七日,準備再戰元顥!同時派出使者,快馬加鞭前往兗州、關中和青徐!\"
    \"大都督英明!\"三人齊聲應道。
    高道穆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看得出爾朱兆已經克服了最初的恐懼,重新找回了統帥應有的氣魄。楊侃則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具體的作戰計劃,眼中閃爍著智慧的火花。
    爾朱兆大步走到軍事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代表北中城的位置:\"楊侍中,圍城的一萬兵馬由你親自統領。記住,隻需圍而不攻,牽製住陳慶之即可。\"
    \"末將遵命!\"楊侃抱拳領命,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高參軍,你負責整編部隊,務必在七日內恢複士氣。\"爾朱兆繼續下令,聲音越來越堅定,\"世隆,你親自挑選精銳,準備突襲元顥大營。\"
    \"是!\"二人齊聲應答。
    夜幕降臨,軍營中篝火點點。爾朱兆獨自站在高處,望著星空下的黃河。七日後,這裏將再次血流成河。但這一次,他不會再退縮。
    \"陳慶之...\"他低聲念著這個名字,既是忌憚,又帶著一絲棋逢對手的興奮,\"讓我們看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強者。\"
    河風呼嘯,吹動他的戰袍,仿佛在回應他的挑戰。遠處,黃河水聲如雷,如同戰鼓般激蕩人心。
    ? 北魏末年大臣楊侃:字士業,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約生於488年,卒於531年。他是侍中楊播之子,出身顯貴,卻不急於出仕,頗愛琴書。承襲父爵華陰伯後,開始入仕,先後擔任汝南王元悅的騎兵參軍、揚州刺史長孫承業的參軍等職。他機敏有才幹,隨長孫承業平定蕭寶夤叛亂有功,升任東雍州刺史等職。後助力孝莊帝斬殺爾朱榮,官至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侍中,封濟北郡公。普泰元年,楊侃被爾朱天光殺害於長安,太昌年間,朝廷追贈其為秦州刺史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