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豆盧寧的轉變

字數:4290   加入書籤

A+A-


    豆盧寧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在回崤縣的官道上,鎧甲上沾滿了幹涸的血跡和泥土,頭盔早已不知去向,淩亂的發髻中夾雜著幾縷染血的發絲。他的後背被簡易包紮過,隱隱滲出的鮮血染紅了繃帶。身後跟著的幾個收攏的殘兵,個個垂頭喪氣,步履蹣跚。
    \"將軍,馬上就回崤縣了。\"幢主元斌驅馬靠近,聲音低沉。豆盧寧抬頭望去,遠處城牆的輪廓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蕭索。他不斷思考著漢軍大將楊寬對自己說的話。
    \"傳令下去,\"豆盧寧清了清沙啞的嗓子,\"所有人不得提及戰敗之事。就說我們與崤縣叛賊激戰一場,雖損失慘重,但已取得勝利。\"
    元斌眉頭微皺:\"將軍,這...\"
    \"這是軍令!\"豆盧寧猛地轉頭,眼中閃過一絲淩厲,隨即又軟化下來,\"宇文大塚宰正在籌劃對賀拔嶽的大戰,此時若傳出我們戰敗的消息,軍心必亂。\"
    元斌低頭稱是,但豆盧寧分明看到他眼中閃過的不解。他何嚐不明白這是欺君之罪?但楊寬的話如重錘般敲擊著他的心:\"豆盧刺史,看看你的士兵,他們中有多少是被強征來的百姓?你可曾問過他們是否願意打仗??\"
    入城後,豆盧寧獨自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炊煙嫋嫋的村莊。曾幾何時,他也是個滿懷報國之誌的熱血青年,如今卻成了百姓眼中的\"征兵閻王\"。他又楊寬的話,上麵隻有寥寥數語:\"將軍乃名門之後,當知民心所向。強征之兵,終難成軍。\"
    \"將軍,征兵名冊已備好,明日是否按計劃前往各村?\"元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豆盧寧迅速收起信件,轉身時已恢複了一貫的冷峻:\"暫緩。將士們剛經曆大戰,需要休整。況且...\"他頓了頓,\"崤縣周邊已無多少壯丁可征。\"
    元斌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可宇文大塚宰的命令...\"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豆盧寧打斷他,\"我會親自向大塚宰解釋。你先去安頓士兵,加強城防,防備漢軍偷襲。\"
    待元斌離去,豆盧寧長舒一口氣。他知道自己在冒險,但那些被強征入伍的農夫驚恐的眼神,那些妻離子散的哭喊聲,已經讓他夜不能寐。
    與此同時,五百裏外的濮陽大營中,南魏大塚宰宇文泰正站在沙盤前,目光如炬。他身著紫色錦袍,腰佩玉帶,雖僅有二十五歲,但挺拔的身姿和銳利的眼神仍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賀拔嶽這個老賊,以為占了泰山天險就能高枕無憂?\"宇文泰冷笑一聲,手指重重按在沙盤上代表泰山的模型上。
    軍師楊侃捋著長須道:\"大塚宰,我軍雖眾,但多為新征之兵,恐難敵賀拔嶽的精銳。不如...\"
    \"不如什麽?\"宇文泰銳利的目光掃來,\"楊軍師莫非以為本公不知兵?\"
    盧辯見狀連忙打圓場:\"大塚宰息怒,楊公的意思是,可先派一支奇兵繞道敵後,斷其糧道,再正麵強攻。\"
    宇文泰神色稍霽:\"李弼已在路上,率五萬大軍進駐泰山西側。等李弼入駐,我等立刻出發。寇洛領四萬兵守東側,地勢艱險,此戰必須速戰速決!\"
    楊侃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深深一揖。他心中憂慮,這些強征來的士兵未經訓練,如何能是賀拔嶽麾下百戰之師的對手?但看宇文泰誌在必得的樣子,他終究沒敢再勸。
    夜深了,豆盧寧獨自在營帳中飲酒。酒過三巡,他回想起楊寬的話,苦笑道:\"你在洛州為官時,曾減免賦稅,修橋鋪路,並非一個惡官。楊寬說的對啊,想我豆盧家世代為官,如今卻成了百姓眼中的豺狼。\"
    帳外突然傳來腳步聲,豆盧寧警覺地收起信件。元斌掀開帳簾,臉色凝重:\"將軍,剛收到消息,宇文大塚宰已命李弼將軍率五萬大軍向泰山進發,準備與賀拔嶽決戰。\"
    豆盧寧手中的酒杯一頓:\"這麽快?\"
    \"大塚宰催要增援,要求我們盡快補充兵員後前往會合。\"元斌猶豫了一下,\"還有...崤縣戰報,是否需要如實上報?\"
    豆盧寧沉默良久,眼前浮現出那些被強征入伍的農夫驚恐的麵容,又想起楊寬臨別時說的話:\"戰爭終究是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按我之前說的報。\"豆盧寧最終道,\"另外,明日我親自去各村看看,能征多少是多少。\"
    元斌似乎想說什麽,但最終隻是拱手退下。豆盧寧知道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副將起了疑心,但他已顧不得這許多了。
    第二天黎明,豆盧寧隻帶了幾個親信出城。他們沒有去那些還有壯丁的村落,而是轉向了深山中的幾個小村莊——那裏早有人報信說已無壯丁可征。
    \"將軍,這...\"親信不解地看著他。
    豆盧寧望著遠處升起的炊煙,輕聲道:\"今日我們隻是來巡視,不必驚擾百姓。\"
    與此同時,泰山腳下,李弼的大軍已安營紮寨。這位以勇猛著稱的將軍站在高處,望著對麵山頭上賀拔嶽軍的旗幟,眉頭緊鎖。
    \"將軍,探馬來報,敵軍統帥是寇洛,此人用兵謹慎,怕是不好對付。\"副將低聲道。
    李弼冷笑:\"四萬對五萬,優勢在我。傳令下去,明日拂曉發起進攻!\"
    而在泰山另一側,寇洛正與部下商議對策。他年約三十五六,麵容沉穩,舉手投足間透著儒將風範。
    \"宇文泰派李弼來,是想速戰速決。\"寇洛指著地圖道,\"我軍隻需守住要道,待其糧草不濟,自會退兵。\"
    小將劉淇忍不住道:\"將軍,我軍為何不主動出擊?\"
    寇洛搖頭:\"宇文泰強征百姓為兵,看似人多勢眾,實則軍心不穩。時日一長,必有變故。楚王有令,此戰以守為主。\"
    兩軍對峙之際,豆盧寧卻在深山中遇到了一群逃役的百姓。他們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以為這次難逃一劫。
    \"將軍饒命啊!我家裏還有七十老母無人照料...\"
    \"我媳婦剛生了孩子,不能沒有丈夫啊...\"
    豆盧寧看著這些麵黃肌瘦的百姓,心中一陣酸楚。他想起自己年少時,父親曾教導他:\"為將者,當以保家衛國為己任,而非陷民於水火。\"
    \"都起來吧。\"豆盧寧歎了口氣,\"本將軍今日就當沒看見你們。但記住,別再回村子,去深山躲一陣子。\"
    百姓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連叩首。豆盧寧轉身離去時,聽到身後傳來壓抑的哭聲。他握緊拳頭,心中已有了決斷。
    回到崤縣,元斌匆匆迎上來:\"將軍,大塚宰又派使者來催兵了!\"
    豆盧寧神色平靜:\"就說崤縣剛經戰亂,壯丁稀少,我們正在盡力征召。\"
    元斌壓低聲音:\"將軍,您這兩日的行蹤...若被有心人知道...\"
    \"元斌。\"豆盧寧直視副將的眼睛,\"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五年有餘。\"
    \"那你應該知道,我豆盧寧行事,向來問心無愧。\"豆盧寧拍了拍他的肩膀,\"去準備吧,三日後我們啟程去與大塚宰會合——帶著現有的兵力。\"
    元斌臉色變了變,最終深深一揖:\"末將明白了。\"
    當夜,豆盧寧寫了一封密信,派心腹送往楊寬處,請他幫忙代為看顧宜安百姓。他不知道這個決定會帶來什麽後果,但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對宇文泰的暴政視而不見了。
    而在濮陽,宇文泰正對著地圖沉思。他隱約感到事情有些不對——豆盧寧的軍報太過簡略,李弼的前線消息也遲遲未到。但自負如他,仍堅信勝利在望。
    \"賀拔嶽,中原隻能有一個聲音!”宇文泰一拳砸在地圖上,眼中燃燒著野心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