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漢魏出兵戰柔然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七月—————
烈日當空,關中平原仿佛被投入了一座巨大的熔爐。藍田大營內,五萬鐵甲將士整齊列陣,汗水順著他們黝黑的臉頰滑落,在鎧甲上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跡。空氣中彌漫著鐵鏽、皮革和汗水的混合氣息,沉重而灼熱。
劉璟站在高台之上,銀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的麵容棱角分明,眉宇間已凝聚著超越年齡的威嚴。一陣熱風吹過,掀起了他猩紅色的披風,獵獵作響。
\"諸位兄弟!\"劉璟的聲音如同驚雷炸響,穿透了整個校場,\"四個月不見,本王甚是想念!\"
台下頓時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回應:\"漢王萬歲!\"聲浪一波高過一波,震得旌旗簌簌抖動。
劉璟嘴角微揚,抬手示意安靜。他的目光掃過台下每一張堅毅的麵孔——那些被風霜雕刻的皺紋,那些飽經戰火洗禮的疤痕,那些燃燒著戰意的眼睛。這些都是隨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最堅實的依靠。
\"那柔然可汗阿那瓌狂妄至極!\"劉璟的聲音陡然提高,右手握拳重重砸在左掌上,\"竟要我們年年上貢戰馬千匹、絲綢萬匹,否則便縱兵南下,燒殺擄掠!\"他停頓片刻,讓憤怒在將士們心中發酵,\"你們說,我們漢家兒郎,能答應這等屈辱之事嗎?\"
\"不答應!誓死不從!\"二弟高昂第一個跳起來,他粗壯的手臂揮舞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老子要把那些草原蠻子的腦袋擰下來當酒壺!\"
侯莫陳悅這個滿臉橫肉的壯漢擠到前排,拍著腰間的大刀喊道:\"大王,您就說怎麽打吧!我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啦!\"他誇張地舔了舔刀刃,引得周圍將士哄然大笑。
劉璟也忍不住笑出聲來,緊繃的氣氛為之一鬆。他注意到隊伍中一個年輕小將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眼中滿是崇拜與忐忑。那是新提拔的杜洛周,不過二十歲年紀,臉上還帶著未脫的稚氣。
\"杜校尉,\"劉璟突然點名,聲音溫和了許多,\"第一次參加大軍出征,緊張嗎?\"
杜洛周沒想到漢王竟認得自己,一時激動得語無倫次:\"回...回大王,末將...末將...\"他的喉結上下滾動,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哈哈哈!\"劉璟爽朗大笑,笑聲中帶著兄長般的寬厚,\"緊張是正常的。記住,你手中的刀劍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保護身後的家園和親人。\"他目光深遠,仿佛穿透了時空,\"七年前,本王第一次帶兵時,腿抖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
飛羽營主將李檦眼珠一轉,趁機上前道:\"大王親自出馬,此戰必勝!柔然那些蠻子哪見過我們漢家鐵騎的威風!他們隻配在草原上放羊牧馬!\"
劉璟心中一陣溫暖。比起太極殿裏那些整日勾心鬥角、阿諛奉承的朝臣,他更喜歡和這些直率的將士們在一起。在這裏,他不需要戴著麵具,不需要權衡利弊,隻需要做最真實的自己——一個渴望保家衛國的熱血男兒。
\"多謝兄弟們厚愛。\"劉璟收斂笑容,正色道,\"此次我軍五萬鐵騎將北上安州,與北庭大都督楊忠的三萬人馬匯合,共八萬大軍直搗柔然王庭!\"他右手握拳重重擊在左胸鎧甲上,發出沉悶的金屬撞擊聲,\"此戰,我們要讓那些草原蠻子記住——漢家兒郎的怒火,他們承受不起!\"
\"願遵大王號令!誓死追隨!\"三軍將士齊聲呐喊,聲浪如同雷霆滾過平原,震得遠處樹上的鳥兒撲棱棱飛起一片。
軍師長孫儉站在一旁,輕撫長須,眼中滿是欣慰。這位年近四旬的老臣心中暗道:\"大王雖被廟堂之事所累,卻仍深得軍心,此乃漢國之福啊。假以時日,必能成就一番霸業。\"
劉璟\"錚\"的一聲拔出腰間佩劍,劍鋒在陽光下劃出一道耀眼的銀弧,直指北方:\"三軍聽令——出發!\"
五萬大軍如同決堤的洪流,有序而迅猛地湧出長安大營。鐵蹄踏起的塵土遮天蔽日,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劉璟騎在戰馬上,感受著身下坐騎有力的肌肉律動,心中豪情萬丈。
行軍途中,劉璟召來親信侍衛王勇:\"去,把這封信快馬加鞭送到尚書台劉亮手中。\"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告訴他,務必親自送到,不得經手他人。\"
王勇雙手接過密封的竹簡,鄭重點頭:\"屬下明白,定不辱命!\"
信中,劉璟命令軍師祭酒劉亮配合鎮守長安的大將慕容紹宗,密切監視中原戰局。一旦宇文泰和賀拔嶽在泰山分出勝負,立刻從武關出兵攻占南陽,封堵他們的南下道路。為防不測,特許劉亮在長安各縣募兵兩萬,以備不時之需。
\"大王思慮周全。\"長孫儉騎馬靠近,低聲讚道,\"北伐柔然之際,仍不忘中原局勢。老臣佩服。\"
劉璟目視前方,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軍師,天下如棋局,落子需看三步。柔然要打,中原也不能放過。\"他轉頭看向長孫儉,眼中閃爍著年輕人特有的銳氣,\"宇文泰與賀拔嶽在泰山對峙已有數月,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無論誰勝誰負,都是我們南下的大好時機。\"
長孫儉微微頷首:\"大王高見。隻是...\"他猶豫片刻,\"高歡那邊...\"
\"高歡?\"劉璟冷笑一聲,\"那老狐狸巴不得我們與柔然兩敗俱傷。不過這次,恐怕要讓他失望了。\"
與此同時,河北鄴城的高歡也早已整裝待發。十萬大軍集結完畢,隻等他一聲令下,便可開赴晉陽,與劉璟的軍隊會師,共同討伐柔然。
高歡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連綿不絕的營帳,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這位年近四十的梟雄鬢角已見斑白,但眼中的銳氣絲毫未減。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投在斑駁的城磚上。
\"丞相,一切準備就緒。\"大將段榮上前稟報,\"糧草輜重已先行出發,隻等明日吉時大軍開拔。\"
高歡微微頷首,卻沒有立即回應。他的思緒已飄向遠方——那個年僅二十二歲,卻已與他平起平坐的漢王劉璟。
\"段榮,你說玄德此人如何?\"高歡突然問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城牆上的箭痕。
段榮一愣,謹慎回答:\"年少有為,用兵如神,是百年難遇的英雄。臣聽聞他在關中深得民心,將士用命...\"
\"是啊...\"高歡輕歎一聲,打斷了段榮的話,\"正因如此,才更需小心。\"他轉身麵對段榮,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此次聯合討伐柔然,第一要務自然是打得那些草原蠻子不敢南望;第二嘛...\"他壓低聲音,\"便是要與劉璟修複關係。我可不想將來南下時,被他從關中出兵,背後捅上一刀。\"
段榮會意點頭:\"主公深謀遠慮。劉璟雖年輕,卻不可小覷。據說他麾下謀士如雲,長孫儉、劉亮等人皆是當世奇才。\"
\"報——\"一名傳令兵快步奔上城樓,單膝跪地,\"黎陽急報!\"
高歡接過竹簡,快速瀏覽後,臉上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我那兒子倒是勤勉。\"他將竹簡遞給段榮,\"你看看,澄兒年僅十一歲,分析起戰局來卻頭頭是道。\"
竹簡上是高歡長子高澄從黎陽大營發來的密報。這個早慧的少年在信中詳細分析了宇文泰與賀拔嶽在泰山對峙的局勢,認為雙方已到強弩之末,不久必將分出勝負。更難得的是,他還提出了幾種可能的結局及應對之策。
\"公子天資聰穎,實乃主公之福。\"段榮由衷讚歎道。
高歡喚來身旁的書記官陳元康:\"傳令給澄兒,讓他繼續密切關注中原動向,若有異變,立刻飛鴿傳書。\"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再告訴他,為父很欣慰他的觀察,但切記不可輕舉妄動。有些果子,要等它自己掉下來。\"
陳元康匆匆記下,高歡又轉向段榮:\"傳令下去,明日卯時出發。另外...\"他眼中閃過一絲算計,\"派人給劉璟送封信,就說我軍將按約定時間抵達晉陽,請他務必準時會師。\"
段榮領命而去,高歡獨自站在城樓上,望著逐漸暗下來的天際。暮色中,軍營裏的篝火次第點亮,如同散落的星辰。他仿佛看到了即將到來的血與火的洗禮——這場與柔然的大戰,不僅僅是對外敵的征討,更是中原各路豪強重新洗牌的前奏。
\"玄德...\"高歡低聲念著這個名字,如同在品味一杯陳年烈酒,\"讓我們看看,在這場大戲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