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金刀現,聖人出
字數:5830 加入書籤
陰山王庭的夜空被千萬顆星辰點亮,草原上的篝火連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柔然貴族們圍坐在鋪著虎皮的矮幾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歡笑聲在夜風中飄蕩。
\"喝!為了可汗的勝利!\"特勤提摩舉起鑲金的牛角杯,酒液在火光中泛著琥珀色的光芒。
\"為了可汗!\"眾人齊聲應和,杯盞相撞聲不絕於耳。
唯獨坐在主位右側的閼氏阿史德氏沒有舉杯。她纖細的手指撫摸著腰間懸掛的狼牙護身符,那是出征前丈夫親手為她戴上的。三天了,整整三天沒有收到前線任何消息,這在她丈夫領兵二十年的生涯中從未有過。
\"閼氏為何不飲?\"那摩醉眼朦朧地問道,\"莫非是擔心可汗?大可不必!三十萬鐵騎對陣八萬漢軍,就像雄鷹撲殺野兔一般簡單。\"
阿史德氏勉強擠出一絲微笑:\"特勤說笑了。我隻是...\"她的目光越過狂歡的人群,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隻是總覺得心神不寧。\"
\"哈哈哈!\"提摩舉拍著大腿笑道,\"女人就是愛胡思亂想。來,我敬閼氏一杯!等可汗帶著漢王劉璟的人頭凱旋,咱們還要辦更大的慶功宴!\"
阿史德氏端起銀杯輕抿一口,醇厚的馬奶酒此刻卻如同苦藥般難以下咽。她借口身體不適提前離席,回到金帳後立刻召來了心腹侍衛。
\"還是沒有消息嗎?\"她低聲問道,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
侍衛搖了搖頭:\"斥候派出去五批,都沒有回來。南邊的天空...太安靜了。\"
阿史德氏的心沉了下去。她走到帳外,夜風吹起她的長發。草原的夜晚本該有狼嚎聲,有蟲鳴聲,但此刻卻寂靜得可怕。她不知道的是,七十裏外,七萬漢軍正在夜色掩護下向王庭疾馳。
\"全軍聽令!\"劉璟勒住戰馬,陰山王庭的輪廓已隱約可見。晨霧中,那座金頂大帳在朝陽下閃閃發光。\"不留活口,殺絕令!\"
七萬鐵騎如同決堤的洪水衝向毫無防備的王庭。馬蹄聲震得大地顫抖,驚醒了宿醉的柔然人。
\"敵襲!敵襲!\"守夜的士兵剛發出警報,就被一支利箭貫穿咽喉。
小將劉雲一馬當先,長槍如龍,瞬間挑翻三名柔然武士。他今年不過二十三,剛被認為漢室宗親,卻在此次大戰中收獲了“白袍小將”的稱號,一身銀甲在晨光中耀眼奪目。
\"保護閼氏!\"提摩舉衣衫不整地衝出帳篷,剛拔出彎刀,就被洶湧而來的漢軍鐵騎淹沒。他的頭顱高高飛起,眼中還凝固著難以置信的神色。
阿史德氏早已被驚醒,她迅速穿上輕甲,手持短劍衝出金帳。眼前的景象讓她渾身冰涼——漢軍的旗幟如林,鐵騎如潮,王庭的守衛像麥稈一樣被收割。
\"不可能...三十萬大軍怎麽會...\"她的喃喃自語被廝殺聲淹沒。
\"閼氏快走!\"兩名侍衛拉著她向後山逃去。
\"站住!\"一聲清喝傳來。劉雲策馬攔住去路,槍尖滴血。\"柔然閼氏?\"
阿史德氏挺直腰背,眼中燃燒著不屈的火焰:\"漢人小將,報上名來!\"
\"漢王帳下,劉雲。\"少年將軍微微頷首,\"投降可免一死。\"
\"柔然女子,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阿史德氏突然從袖中射出三枚毒鏢。
劉雲側身閃過,長槍如閃電般刺出。阿史德氏低頭避過致命一擊,卻被槍杆掃中肩膀,踉蹌後退。
\"最後機會。\"劉雲冷聲道。
回答他的是阿史德氏淩厲的劍光。兩人交手兩三招,最終劉雲一記回馬槍刺穿她的胸膛。
\"可汗...夫君...\"阿史德氏跪倒在地,鮮血染紅了她華美的衣袍。她望向南方的天空,眼中最後一滴淚滑落,\"原來...你已先我一步...\"
劉雲默默拔出長槍,看著這位以聰慧聞名的閼氏倒在血泊中。他沒有絲毫憐憫,轉身殺向其他抵抗者。
屠殺持續到正午。五千柔然人無一幸免,鮮血染紅了陰山的草原。劉璟騎著黑色戰馬巡視戰場,滿意地點點頭。
\"築京觀。\"他簡短下令。
漢軍士兵開始收集首級,在陰山南麓壘起一座駭人的金字塔。劉璟親自挑選了一塊平整的巨石,命工匠打磨成碑。
\"拿刻刀來。\"他挽起袖子,親手在石碑上刻下詩句。鐵器與石頭摩擦的聲音刺耳而沉重,每一筆都仿佛在書寫曆史的判決。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刻完最後一筆,劉璟退後兩步欣賞自己的作品。陽光照在石碑上,那些字跡仿佛有了生命,在血與火中熠熠生輝。
\"好詩!\"軍師長孫儉讚歎道,\"漢王文韜武略,實乃天授!\"
劉璟沒有回答。他轉身麵對集結的漢軍將士,看到他們臉上混合著疲憊與亢奮的神情。這些跟隨他轉戰千裏的士兵,此刻眼中燃燒著同樣的火焰。
\"將士們!\"劉璟的聲音在陰山間回蕩,\"今日我們在此立碑,不僅是為了紀念勝利,更是向天下宣告——漢家的威嚴,不容胡馬踐踏!\"
\"漢軍威武!漢王萬歲!\"七萬人齊聲高呼,聲震九霄。
劉璟突然唱起了《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
將士們先是一愣,隨即齊聲應和:\"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粗獷的歌聲在草原上回蕩,有人開始擁抱身邊的戰友,有人跪地痛哭。他們中許多人已經多年沒有回過家鄉了。
就在這時,劉雲捧著一個鑲滿寶石的金匣走來,單膝跪地:\"漢王,末將在可汗金帳中尋得此物。\"
劉璟打開金匣,一柄造型奇特的彎刀靜靜躺在紅綢上。刀鞘純金打造,刀柄鑲嵌著七顆祖母綠,在陽光下閃爍著妖異的光芒。
\"柔然可汗的金刀!\"長孫儉驚呼,\"傳說此刀是匈奴單於傳承下來的神器!\"
劉璟拔出金刀,刀身寒光凜冽,上麵刻滿古老的符文。他高舉金刀,陽光透過刀鋒折射,金光覆蓋劉璟的全身,宛如天神下凡。
\"天命歸漢!\"長孫儉突然跪拜在地,聲音顫抖,\"金刀之讖今日應驗!\"
劉璟眯起眼睛:\"什麽金刀之讖?\"
長孫儉激動地說:\"民間早有傳言:"金刀現,聖人出"。漢王今日得此神器,正是上天昭示——您才是終結亂世、一統天下的真命天子!\"
劉璟沉默片刻,突然仰天大笑。他將金刀收入鞘中,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將士:\"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讓這預言成真!\"
與此同時,漢軍在敕勒川大破柔然三十萬鐵騎、血洗陰山王庭的消息,正以驚人的速度傳遍天下。
泰山腳下,宇文泰的中軍大帳內。
\"什麽?!\"宇文泰猛地拍案而起,案幾上的茶杯被震落在地,\"劉璟僅用八萬人就全殲了柔然三十萬鐵騎?\"
跪在地上的斥候頭也不敢抬:\"千真萬確,大塚宰。柔然可汗戰死,王庭被屠,首級築了京觀...\"
宇文泰臉色陰晴不定,揮手讓斥候退下。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按在陰山位置:\"劉璟...好一個劉璟...\"
謀士盧辯低聲道:\"大塚宰,劉璟此戰威震北疆,恐怕接下來...\"
\"我知道。\"宇文泰打斷他,眼中閃過一絲忌憚,\"傳令下去,加緊對賀拔嶽的攻勢。劉璟...現在他才是頭號大敵。\"
同一時刻,楚王賀拔嶽的營帳中卻是另一番景象。
\"好!打得好!\"賀拔嶽拍著大腿大笑,絡腮胡子隨著笑聲抖動,\"劉璟這小子,不愧是天下英雄!三十萬胡騎啊,哈哈哈!\"
大將若幹惠也笑道:\"柔然經此一役,百年內難以恢複元氣。劉璟此舉,實乃為中原除一大患。\"
賀拔嶽突然收斂笑容,若有所思:\"阿惠,你說...劉璟下一步會怎麽走?\"
若幹惠捋著胡須:\"依我看,他定會趁勢南下。大塚宰...恐怕要睡不著覺嘍。\"
賀拔嶽眼中精光一閃:\"傳令三軍,加強戒備。另外...讓我妹妹親自去,給劉璟送份賀禮去。\"
千裏之外的江州城樓,陳慶之憑欄遠望,手中握著剛剛收到的戰報。
\"三十萬...八萬…”他輕聲自語,白袍在江風中獵獵作響,\"劉璟啊劉璟,你總是能給人驚喜。\"
副將侯安都問道:\"刺史似乎...並不高興?\"
陳慶之搖頭苦笑:\"非也。隻是感慨亂世之中,英雄輩出。劉璟此戰,已奠定其北方霸主的地位。假以時日...\"
他沒有說完,但侯安都明白他的意思。梁國與漢國雖暫時相安無事,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真想再與他一戰啊。\"陳慶之突然說道,眼中燃起久違的戰意,\"傳令水軍,加強操練。\"
陰山之上,劉璟獨立碑前。遠處,漢軍正在拔營,準備凱旋。長孫儉走來,恭敬行禮:\"漢王,一切準備就緒。\"
劉璟點點頭,最後看了一眼那座用五千首級壘成的京觀和巍峨的石碑。風吹過草原,帶來淡淡的血腥味。
\"走吧。\"他轉身走向等待的黑色戰馬,\"該回家了。\"
在他腰間,柔然可汗的金刀隨著步伐輕輕晃動,在夕陽下閃爍著奪目的光芒。
《漢高祖本紀》高祖提兵八萬,北征柔然。軍次敕勒川,猝遇柔然三十萬之眾伏焉。敵勢洶湧,眾皆惶懼,獨高祖鎮定如常。乃效先祖卻月陣,布列嚴整,以逸待勞。柔然衝擊,陣堅不可破,殺傷甚眾。
夜,高祖命渤海郡王高敖曹,領玄甲萬騎,銜枚疾走,夜襲柔然大營。敖曹驍勇,所部銳不可當,營中柔然兵猝不及防,大亂奔潰,遂遁老鷹峽。
高祖複遣江陰侯劉雲,率騎五十。雲至峽口,以鄉音呼噪,惑敵心智。又密聯突厥伊利可汗,約為內應。至戰,內外夾擊,柔然兵首尾不能相顧,遂一戰而覆滅。
事平,高祖登陰山,勒石紀功,昭示四海。江陰侯獻所獲可汗金刀。楚國公長孫儉見狀,振臂高呼曰:“金刀之讖,今日驗矣!”
由是,高祖威名遠播,震懾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