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風裏雨裏沙苑等你
字數:5548 加入書籤
渭水與洛水交匯處,沙苑地界,夕陽將水麵染成血色。
劉璟勒住戰馬,玄甲精騎如黑色潮水般在他身後戛然而止。一萬鐵騎經過三天疾行,人困馬乏,戰馬喘著粗氣,士兵鎧甲上沾滿塵土,但每個人的眼神依然銳利如初,仿佛出鞘的利刃。
\"好地方。\"劉璟輕聲道,目光如鷹隼般掃過眼前這片水網密布的土地。渭曲蜿蜒如蛇,蘆葦叢生如海,泥濘的沙土地在夕陽下泛著微光,仿佛暗藏殺機。他翻身下馬,戰靴陷入濕軟的沙土中,發出輕微的噗嗤聲。
\"大王,此地...\"胡僧佑皺眉打量著四周,語氣中帶著憂慮,\"水網縱橫,泥濘不堪,不利於騎兵作戰啊。\"
劉璟嘴角微揚,露出一絲莫測高深的笑容:\"正是要它不利於騎兵。\"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任其從指縫間流下,\"高歡的鮮卑鐵騎天下聞名,若在平原對決,憑我軍的一萬人馬,勝算幾何?\"
胡僧佑一怔,隨即恍然大悟,眼中閃過欽佩之色:\"大王英明!以地製騎,妙啊!\"
\"傳令,\"劉璟站起身,目光如炬,\"全軍下馬,就地紮營。派出所有斥候,我要在日落前看到沙苑的詳細地圖,每一處水窪,每一叢蘆葦,都要標注清楚!\"
夜幕降臨時,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劉璟站在剛繪製完成的地圖前,手指沿著渭曲滑動,仿佛在撫摸情人的肌膚。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他點出幾個關鍵位置,每個點都是水道轉彎處,\"都要設伏。蘆葦叢是最好的掩護,足以藏下千軍萬馬。\"
黃法氍忍不住問道:\"大王,我軍隻有一萬,高歡至少有二十萬之眾,如此分散兵力是否...\"
\"兵不在多,在精;地不在廣,在要。\"劉璟打斷他,語氣從容不迫,\"沙苑通道狹窄,高歡大軍無法展開,兵力優勢反而成了累贅。二十萬人擠在這泥濘水網中,就是二十萬隻待宰的羔羊。\"
他轉向傳令兵,聲音斬釘截鐵:\"立即給長安送信,讓劉亮把武庫內所有重甲和宿鐵刀都送來。再給華州唐邕傳令,調五千州兵前來支援。記住,要熟悉地形的本地人。\"
\"大王,\"王老生有些猶豫,\"如此大動幹戈,若是高歡改變進軍路線...\"
劉璟輕笑,眼中閃爍著洞察一切的光芒:\"高歡性急,又自恃兵多,必走沙苑。這是通往長安最近的路,他等不及繞道。此人驕橫慣了,絕不會把我們這一萬人放在眼裏。\"
長安城內,尚書台燈火通明。
劉亮接到軍報,立即召集各部官員,聲音凝重如鐵:\"漢王要在沙苑決戰,武庫所有重甲、宿鐵刀,三日內必須裝車完畢,運往沙苑。\"
\"軍師,\"兵部尚書崔昂麵露難色,\"全部重甲?那長安守備...\"
\"長安有城牆,用不著重甲。\"劉亮斬釘截鐵,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沙苑若敗,要這些重甲何用?屆時高歡大軍兵臨城下,你我都是階下囚!\"
五日後,劉亮親自率領五千押運部隊抵達沙苑。當看到堆積如山的軍械時,連久經沙場的漢軍老兵都目瞪口呆。
\"乖乖,\"一個滿臉疤痕的老兵撫摸著嶄新的宿鐵刀,眼中閃著敬畏的光芒,\"這可是武庫壓箱底的寶貝啊,老子當兵十年,第一次見這麽多寶刀。\"
劉璟迎上前去,用力拍了拍劉亮的肩膀:\"亮弟,辛苦了。這一路可還順利?\"
劉亮躬身行禮,風塵仆仆的臉上帶著疲憊:\"大王有令,豈敢怠慢。\"他壓低聲音,\"長安諸公都很擔心,二十萬對兩萬,不如再調些兵馬...\"
\"放心,\"劉璟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高歡雖眾,但沙苑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你讓尚書台準備好封賞事宜,等我捷報。”
這時,華州刺史唐邕率領的五千州兵也趕到營地。這些州兵雖非精銳,但多是本地人,熟悉沙苑地形,個個都是活地圖。
\"好!\"劉璟大喜,握住唐邕的手,\"唐刺史來得正好,讓你的兵做向導,帶精銳熟悉地形。我要每個將士都成為沙苑的"土地公"。\"
次日清晨,劉璟做出一個讓所有將領震驚的決定。
\"全軍換裝,化騎為步。\"他命令道,聲音平靜卻不容置疑,\"戰馬全部送往潼關,交由守將妥善照料。\"
帳中一片嘩然。玄甲精騎是大漢最精銳的騎兵,放棄戰馬等於自斷一臂。
\"大王三思!\"老將王老生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臉色因激動而漲紅,\"我軍所長在騎兵,為何要步戰高歡?\"
劉璟不慌不忙,走到帳外,指著泥濘的土地:\"這樣的地形,騎兵衝鋒得了嗎?戰馬陷入泥濘,就是活靶子。\"
他又指向茂密的蘆葦叢:\"這樣的環境,騎兵施展得開嗎?蘆葦比人還高,進去就迷失方向。\"
眾將沉默,不得不承認漢王說得在理。劉璟繼續說道:\"高歡必以為我會用騎兵突襲,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甲步兵據險而守,以逸待勞,這才是取勝之道。\"
他看向唐邕:\"唐刺史,你率州兵在蘆葦叢中開挖陷坑,布置絆索。要讓高歡的每一步都付出代價。\"
又對王僧辯說:\"王將軍,你帶人去附近砍伐樹木,製作箭矢。我要每個士兵配備三百支箭,讓箭雨遮天蔽日。\"
最後對高昂道:\"二弟,你負責訓練士兵使用重甲。很多人不習慣這麽重的鎧甲,你要讓他們在三日內行動自如。\"
命令下達後,沙苑頓時變成一個大工地。士兵們砍蘆葦、挖陷坑、練陣型,忙得熱火朝天。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士兵的號子聲、軍官的指令聲此起彼伏,仿佛一支龐大的工匠隊伍而非軍隊。
但令人驚訝的是,劉璟自己卻顯得格外悠閑。每日清晨,他必在營中巡視,與士兵閑話家常。
\"老張,你家小子的病好了嗎?\"他記得一個老兵的家中瑣事,語氣親切自然。
\"大王還記得?\"老兵受寵若驚,手足無措,\"好了好了,多謝大王派去的太醫。小子說長大了也要從軍,跟著大王打仗。\"
午飯後,劉璟常拿著釣竿到渭曲釣魚。有時一坐就是半天,魚簍空空也不在意,仿佛不是來打仗,而是來遊玩的。
\"大王真有雅興。\"唐邕忍不住對劉亮說,眼中帶著不解。
劉亮笑道:\"大王這是在安軍心呢。主帥從容,將士自然不慌。你看士兵們,還有之前的緊張嗎?\"
果然,看到漢王如此淡定,士兵們的緊張情緒漸漸平息。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跟著大王打仗,就是死了也值。這仗打完,老子也要學大王釣魚去。\"
這日傍晚,劉璟釣到一條三斤重的大鯉魚,當即命人在營中架起大鍋,熬製魚湯。
\"來,都嚐嚐。\"他親自給士兵盛湯,動作自然如家常,\"等打敗高歡,我請你們喝長安最好的酒!管夠!\"
營中歡聲笑語,仿佛不是大戰前夕,而是節日聚會。士兵們圍著篝火,喝著魚湯,聽著漢王講當年起兵的故事,士氣在不知不覺中高漲起來。
但夜深人靜時,劉璟獨自站在地圖前,眉頭緊鎖。燭光在他臉上跳躍,映出眼底深處的一絲憂慮。
\"大王還在擔心?\"劉亮悄聲走進大帳,遞上一杯熱茶。
劉璟輕歎,接過茶杯:\"二十萬大軍,豈是兒戲。我表麵從容,實則如履薄冰啊。每一個決定都關係到萬千性命。\"
\"大王已有必勝之計?\"
\"計策是有,但戰場瞬息萬變...\"劉璟的手指劃過沙苑地形,\"就看高歡會不會按我的預料行事了。若是他謹慎些,繞道而行,這番布置就白費了。\"
劉亮堅定地說:\"大王乃天命之子,高歡必入彀中。\"
隨著時間推移,沙苑的防禦工事日漸完善,變成一座巨大的死亡陷阱。
蘆葦叢中,暗藏無數絆馬索和竹簽陣;渭曲岸邊,搭建起隱蔽的箭樓,弓箭手可以居高臨下射擊;狹窄的通道處,挖掘無數陷坑,坑底插著削尖的竹竿,上麵巧妙覆蓋蘆葦和浮土。
最令人叫絕的是,唐邕建議利用沙苑的水網,開挖數條引水渠。
\"一旦開戰,\"唐邕解釋,\"可放水淹沒低窪處,進一步限製敵軍行動。泥濘之地,人馬難行,正是我軍以少勝多的良機。\"
劉璟大喜,拍著唐邕的肩膀:\"此計大妙!立即施行。我要讓高歡的騎兵在泥濘中掙紮,成為我軍的活靶子。\"
士兵們日夜趕工,雖然辛苦,但看到精心構建的防禦體係,每個人都充滿信心。工事越是完善,他們越相信漢王能夠帶領他們創造奇跡。
\"高歡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一個年輕士兵一邊磨刀一邊說,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
老兵笑道:\"小子,仗可不是光靠工事就能贏的。不過...有大王在,咱們確實勝算很大。老子打了半輩子仗,從沒見過像漢王這樣用兵的。\"
與此同時,劉璟親自監督\"特殊部隊\"的訓練——由玄甲精騎整編的五千重甲步兵,每人配備宿鐵刀和特製大盾。這些曾經的騎兵正在適應新的作戰方式,雖然笨重,但防禦力驚人。
\"你們的任務隻有一個,\"劉璟對這支精銳說,聲音如鋼鐵般堅定,\"像釘子一樣釘死在通道口,一步不退!讓高歡的騎兵在你們麵前撞得頭破血流!\"
\"誓死效忠大王!\"五千人齊聲呐喊,聲震四野,連蘆葦叢中的水鳥都被驚起。
夕陽西下,劉璟站在高處,望著初具規模的防禦體係,嘴角終於露出真正的笑容。沙苑已經從一個普通的水網地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死亡陷阱,隻等待獵物的到來。
\"兄長,”他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就在沙苑等你過來,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這場盛宴,我已經為你準備妥當了。\"
遠在黃河對岸,高歡大軍正在陸續渡河。誰也不會想到,在沙苑這片不起眼的土地上,一場驚天大戰正在醞釀。而劉璟,這個看似從容的獵人,已經布好了所有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