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漢國“明月機”問世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長安城的夜,深沉如墨,唯有漢王宮中的燈火如星子般閃爍。
魏國使者陳元康回到驛館時,已是子夜時分。他顧不上更換朝服,甚至來不及喝一口水,就徑直走向書案,提筆的手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漢王劉璟今日在朝會上的表現遠超預期——那個男人不僅軍事才能出眾,政治手腕更是老辣得可怕。
\"中書監親啟,\"陳元康筆下如飛,墨跡在絹帛上洇開,如同他此刻紛亂的心緒,\"漢王劉璟,雄才大略,非等閑之輩。今日朝會,其言談間已窺破我大魏虛實,若欲議和,恐需讓利三分...\"
寫到此處,陳元康不禁苦笑。想他出使前還以為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為魏國爭取最大利益,誰知劉璟根本不給周旋餘地。那個男人坐在王座上,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人心。
\"劉亮的話其實就是劉璟的想法啊。\"陳元康喃喃自語,筆尖在絹帛上頓了頓,\"漢國的要求,我隻能請示世子了。\"
同樣在驛館的另一間客房內,周國使者楊侃也在奮筆疾書。他的信是寫給洛陽的宇文泰:\"...漢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其勢已成,若要議和,恐需順其之勢。臣觀劉璟,有吞吐天地之誌,包攬萬象之機...\"
寫罷,他吹幹墨跡,小心卷起絹帛,喚來親信:\"八百裏加急,務必三日內送至陛下手中!若遇阻攔,寧可毀信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遵命!\"親信將絹帛貼身藏好,快步離去。
信使的馬蹄聲踏碎長安夜的寧靜,而此時的漢王宮中,劉璟正麵臨另一個難題。
——————
此時,劉璟獨自站在露台上,望著滿天星鬥。秋夜的風已帶寒意,提醒他一個嚴峻的問題:冬季即將來臨。
\"近百萬人口...\"他喃喃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白玉欄杆,\"這個冬天該怎麽過?\"
作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古代冬季的殘酷。沒有現代化的取暖設備,沒有充足的禦寒物資,每年冬天都會有人凍死街頭。如今突然增加這麽多人口,糧食和衣物都是巨大的問題。他仿佛已經看到皚皚白雪中,凍僵的屍骸和哭泣的孤兒。
漢國現有的禦寒方式主要依靠布衣和獸皮。布衣保暖性有限,獸皮又數量不足。更麻煩的是,傳統的織布效率極低,一個熟練織工日夜不停,一天也隻能織出一匹布,根本來不及在入冬前織出足夠的布料。
劉璟長歎一聲,信步走出書房,不知不覺來到了洗梧宮外。此時已是深夜,宮中大多熄燈安歇,唯獨洗梧宮內還亮著微光,隱約傳來\"沙沙\"的聲響。
劉璟心生好奇,輕輕推開宮門。隻見燭光下,明妃賀拔明月和侍女阿桃正專注地在一架織機前忙碌。賀拔明月親自投梭,阿桃則在一旁理線,兩人配合默契,卻進度緩慢。燭光在她認真的側臉上跳躍,顯得格外動人。
劉璟靜靜地站在她們身後,看了好一會兒。隻見織機笨重不堪,每次投梭都要費很大力氣,而且隻能織出一根線的寬度。照這個速度,織成一匹布恐怕需要很久。
\"你們這也織的太慢了。\"劉璟終於忍不住出聲。
\"啊!\"賀拔明月嚇得手一抖,梭子掉在地上。她回頭看見劉璟,沒好氣地嗔怪道:\"大王走路也沒個聲音,嚇死人了。\"
劉璟嘿嘿一笑,撿起梭子遞給她:\"我說的是實話嘛。這麽織,織到什麽時候才夠百姓過冬?\"
賀拔明月接過梭子,語氣中帶著幾分委屈:\"這已經很快了。我們用的還是宮裏最好的織機,二人合作一天可以織一匹布呢。\"
劉璟這才注意到賀拔明月的眼睛有些紅腫,顯然是熬夜所致。他心中一動,柔聲問道:\"你們怎麽突然想起來織布了?\"
賀拔明月低頭不語,繼續投梭織布。一旁的阿桃忍不住解釋道:\"啟稟大王,明妃聽說您最近收納了近百萬百姓,臨近冬季,擔心百姓禦寒衣物不足,所以想盡一份力...她已經連續三個晚上熬夜織布了,勸都勸不住。\"
劉璟頓時愣在原地。他沒想到這個平日裏嘴上不饒人的明妃,竟然如此心係百姓,更沒想到她是為了替自己分憂而深夜勞作。
看著賀拔明月專注的側臉,劉璟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握住她因長時間勞作而有些發紅的手:\"明月,辛苦你了。這些事交給下人做就好,何必親自動手?\"
賀拔明月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大王為天下百姓憂心,臣妾雖為女子,也想盡綿薄之力。再說...\"她聲音漸低,\"我也想為大王分憂。\"
劉璟再次將目光投向那架織機。這架織機雖然被稱為\"宮裏最好的\",但在他看來依然笨重不堪。木質結構粗糙,傳動裝置簡單,效率低下。
忽然間,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珍妮機!
他記得高中曆史課上,老師講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1764年,英國織工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以其女兒的名字命名。這種機器可以同時紡出多根紗線,極大提高了紡織效率。
\"我怎麽把這個忘了!\"劉璟猛地一拍腦門,興奮地大叫起來。
賀拔明月和阿桃被嚇了一跳,茫然地看著突然手舞足蹈的漢王。
\"明月,阿桃,你們等著!\"劉璟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要給你們一個驚喜!\"
說完,他轉身就跑,甚至顧不上君王威儀,一路小奔向書房。夜風吹起他的袍袖,在長廊中獵獵作響。
\"大王這是...\"阿桃困惑地看著劉璟遠去的背影。
賀拔明月卻微微一笑,眼中滿是柔情:\"大王總是這樣,想到什麽就立刻去做。或許他真有什麽好主意呢。\"
劉璟衝回書房,立刻鋪開宣紙,抓起毛筆。他努力回憶著曆史課本上珍妮機的插圖,以及老師講解的工作原理。
\"應該是這樣...不對,這裏需要改進...\"他一邊畫一邊喃喃自語,不時塗改。
珍妮機的核心原理是通過一個傳動裝置帶動多個紗錠同時工作。但完全照搬西方的設計可能不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劉璟結合當時的技術水平,對原設計進行了簡化改造。
\"來人!\"劉璟朝門外喊道,\"傳將作監大匠立刻進宮!\"
不久,將作監大匠匆匆趕來。這位老工匠看到劉璟畫的圖紙時,先是困惑地皺眉,隨後眼睛越來越亮,最後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
\"妙啊!太妙了!\"老匠人連連讚歎,\"大王此設計,可謂巧奪天工!一個織工可同時操作多個紗錠,效率何止倍增!隻是...\"他遲疑道,\"這個傳動裝置頗為精巧,製作起來需要些時日。\"
劉璟擺手道:\"無妨,立即召集最好的工匠,連夜趕製。我要在三天內看到實物!需要什麽材料盡管開口,國庫優先供應。\"
\"遵命!\"老匠人捧著圖紙如獲至寶,匆匆離去。
接下來的三天,將作監燈火通明。劉璟幾乎整天泡在那裏,與工匠們一起研究改進。賀拔明月也常來探望,每次都帶著親手做的點心和羹湯。
\"大王也要注意身體。\"她輕聲勸道,為劉璟披上一件外袍。
劉璟回頭看她,笑道:\"有了這個,今年冬天百姓就好過多了。到時候,功勞有你一半。\"
賀拔明月臉一紅,低頭道:\"臣妾不敢居功。\"
第三天黃昏,第一架新式織機終於完成。劉璟特意將賀拔明月請來,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明月,你來試一下。\"劉璟微笑著示意。
賀拔明月好奇地走到新織機前。與舊織機相比,這台織機更加精巧,多了幾個紗錠和傳動裝置。她在工匠的指導下開始操作,很快掌握了技巧。
\"天哪!\"賀拔明月驚呼出聲,\"這...這太快了!\"
隻見她一人操作,卻能同時織出八根線,效率是舊織機的八倍!而且操作更加省力,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費力投梭。
\"大王,這真是太神奇了!\"賀拔明月激動得臉頰泛紅,\"若是推廣開來,百姓過冬的衣物就有望解決了!\"
劉璟看著賀拔明月開心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這台織機,就叫"明月機"吧。既是因你而生,也是對你關心百姓的褒獎。\"
賀拔明月愣住了,眼中瞬間湧出淚水:\"大王...這...\"
\"不必多說。\"劉璟握住她的手,\"立即下令大量製造明月機,分發各州郡。同時招募織工,加緊生產禦寒衣物。\"
他望向窗外,秋意已濃,但心中卻充滿希望。有了明月機,這個冬天或許不會那麽難熬了。
而遠在鄴城和洛陽的高澄與宇文泰,此刻還在為如何應對強勢的漢王而苦惱,渾然不知劉璟已經在這場博弈中又贏得了一著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