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陳霸先智取廣州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半個月後,天氣依然悶熱難當。
蕭映站在番禺城外的小山崗上,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官袍。望著眼前這座被叛軍占據的城池,他的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
\"霸先,你看該如何是好?\"蕭映轉向身旁的陳霸先,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慮和依賴。
陳霸先眯起眼睛打量著城牆上的守軍,目光淩厲如刀。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道:\"刺史大人,叛軍多是僚人和被裹挾的流民。依卑職之見,硬攻不如攻心。\"
\"攻心?\"蕭映疑惑地問,用手帕擦拭著額頭的汗水,\"如何攻心?叛軍據城而守,我軍強攻必然損失慘重,但若圍而不攻,朝廷那邊又催得急...\"
陳霸先胸有成竹地說:\"我們可以讓人在四門大喊,朝廷宣布減稅三年,隻誅首惡,脅從不問。叛軍多是迫於生計才鋌而走險,聽聞此訊,必生內亂。\"
蕭映擔憂地捋了捋胡須:\"這...這麽做能行嗎?若是叛軍不為所動,反倒笑話我們怯戰...\"他的聲音越來越低,顯得信心不足。
\"刺史放心。\"陳霸先語氣堅定,\"叛亂之所以發生,根源在於朝廷惡稅太多,壓得百姓活不下去,才會被李賁裹挾。您想,李賁造反都幾個月了,才隻有兩三萬人,可見他不得民心。隻要我們許以實惠,叛軍必潰。\"
這時,一旁的部將陳法念插話道:\"參軍說得在理。我們僚人最重實利,若真能減稅,誰願意提著腦袋造反?李賁雖許諾分田分地,但畫餅充饑終究不如實實在在的減稅來得誘人。\"
蕭映看了看陳法念,又看了看陳霸先,終於點頭:\"既然如此,就依霸先之計。但願此舉能奏效,否則朝廷怪罪下來...\"
\"刺史不必憂心,\"陳霸先安慰道,\"若有不測,一切罪責由卑職承擔。\"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陳法念帶著士兵們用僚語和漢語輪番向城內喊話:
\"朝廷有令,減稅三年!隻誅首惡李賁,脅從不問!開城投降者,賞良田十畝!\"
城牆上頓時一陣騷動。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守軍交頭接耳,顯然動了心思。有幾個士兵甚至探出頭來,似乎想聽得更清楚些。
\"有效果!\"蕭映喜形於色,\"看來叛軍軍心已亂!霸先果然妙計!\"
然而就在這時,城頭上突然傳來慘叫聲。幾個正在交頭接耳的士兵被當場斬殺,屍體被拋下城牆,重重摔在城外土地上,濺起一片塵土。一個身著鐵甲的大漢出現在城頭,厲聲喝道:\"再有敢言降者,格殺勿論!官軍的話信不得!等你們放下武器,就是死期到了!\"
那是叛軍首領李賁的親信大將趙守法。在他的鐵血鎮壓下,城頭上的騷動很快平息了,但一種壓抑的寂靜籠罩著城牆,比先前的騷動更加令人不安。
蕭映的臉色由喜轉憂:\"看來李賁早有防備。參軍,不如即刻攻城?趁叛軍軍心不穩,一鼓作氣拿下廣州城!\"
陳霸先卻搖頭道:\"此時攻城,正中李賁下懷。叛軍就會覺得我們之前說的是在欺騙他們,反而增加他們同仇敵愾之心。不如等幾日,讓謠言在城內發酵。人心如水,堵得越狠,潰堤時就越猛烈。\"
\"可是...\"蕭映猶豫不決,\"若是延誤戰機,讓李賁穩住軍心,或是等來援軍...\"
陳霸先堅定地說:\"刺史大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心作賊。給那些被裹挾的百姓一個機會,他們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強攻固然可能速勝,但傷亡必重。這些都是大梁子民,何必自相殘殺?\"
蕭映看著陳霸先自信的眼神,終於被說服了:\"好,就依參軍之言。傳令下去,安營紮寨,暫不攻城。\"
——————
番禺城內,叛軍首領李賁正在府衙內焦躁地踱步。這位曾經的廣州小吏因不滿朝廷苛政而起兵,如今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原本以為振臂一呼,百姓必定雲集響應,誰知數月過去,兵力始終不見大增。
\"大哥,城外官軍喊話,許多弟兄都動搖了。\"趙守法急匆匆地進來稟報,甲胄上還沾著血跡,\"我殺了幾個動搖軍心的,暫時壓住了場麵。\"
李賁猛地轉身,眼中布滿血絲:\"殺得好!這些忘恩負義的東西!若不是我帶著他們反抗朝廷苛政,他們早就餓死了!如今官軍幾句空話,就讓他們忘了本!\"
趙守法低聲道:\"可是大哥,官軍許諾減稅,隻追究首惡...許多弟兄都是被裹挾來的百姓,他們...\"
\"閉嘴!\"李賁怒吼道,一拳砸在案幾上,\"連你也動搖了嗎?告訴你,朝廷的話信不得!等我們放下武器,他們就會秋後算賬!蕭映是什麽人?他那個刺史怎麽當上的?不就是靠捧蕭衍的臭腳嗎?\"
趙守法不敢再言,但眼中閃過一絲異樣。他默默地退出府衙,心中卻思緒萬千。他原本是廣州守軍的一個校尉,因為同情百姓疾苦才跟隨李賁起事。如今看來,李賁似乎已經被權力衝昏了頭腦,再也不是那個為民請命的義士了。
夜幕降臨,番禺城內暗流湧動。在城西的一個角落裏,幾個士兵正在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朝廷真要減稅了。\"一個年輕士兵小聲說,眼睛不時瞟向四周,生怕被人聽見。
\"可是李大帥說那是騙人的...\"另一個年紀稍長的士兵遲疑道。
\"但是陳法念向來言而有信,\"第三個士兵插話,\"他可是僚人首領,嶺南橫著走的人物,他的話應該不假。\"
\"可是趙將軍今天殺了那麽多想投降的兄弟...\"年輕士兵聲音顫抖,\"我們要是投降,會不會也...\"
類似的對話在城內各個角落悄悄進行著。叛軍士兵們嘴上不說,心裏卻都在打著算盤。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百姓,是被苛捐雜稅逼得走投無路才跟著李賁造反的。如今朝廷既然答應減稅,又隻追究首惡,誰還願意提著腦袋繼續造反?
子夜時分,番禺城的西門悄悄打開了一條縫。幾個黑影躡手躡腳地溜出城外,直奔官軍營寨。
\"站住!什麽人?\"哨兵厲聲喝道,手中的長矛在月光下閃著寒光。
\"別放箭!我們是來投降的!\"為首的黑影急忙舉起雙手,\"城內的弟兄們都想投降,我們可以幫忙打開城門!\"
消息很快傳到中軍大帳。已經睡下的蕭映被叫醒,聞訊大喜:\"快!快請陳參軍!天賜良機啊!\"
陳霸先很快趕來,聽完稟報後卻顯得十分冷靜:\"刺史大人,這是好事,但需防有詐。讓投降的士兵先回去,告訴他們,明日卯時開城投降,官軍保證不殺降兵。\"
\"為何要等到明日?\"蕭映不解地問,\"不如現在就進城,打李賁一個措手不及!\"
陳霸先搖頭:\"夜間進城容易引起誤會,若是發生衝突,反而壞事。既然叛軍已生降意,不在乎多等幾個時辰。讓投降的士兵回去傳達消息,明日清晨,我們堂堂正正地進城。\"
果然,第二天天剛亮,番禺城門大開,守軍放下武器,列隊出降。陽光照在這些叛軍士兵的臉上,他們大多麵黃肌瘦,眼神中既有恐懼也有期待。
而叛軍首領李賁在得知部下大規模投降後,驚慌失措,來不及整頓人馬就帶著幾十個親信從西門逃竄,連積累的金銀財寶都顧不上帶走。
陳霸先率領官軍浩浩蕩蕩開進番禺城,兵不血刃地收複了這座嶺南重鎮。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出門觀看,有的甚至跪地叩謝,感謝官軍沒有強攻城池,保全了他們的家園。
站在番禺城的城樓上,蕭映感慨萬分:\"霸先真乃神人也!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廣州,本官定當向朝廷為你請功!\"
陳霸先卻謙遜地說:\"刺史過獎了。卑職隻是明白一個道理:民心如流水,可疏不可堵。朝廷若能善待百姓,又何來叛亂之說?\"
蕭映點頭稱是,心中對這個出身寒微的參軍刮目相看。他暗自決定,一定要向朝廷大力舉薦這個難得的人才。
而陳霸先望著遠方李賁逃竄的方向,心中暗忖:李賁雖逃,但必成後患。嶺南平定,任重而道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