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學生願追隨胡大人的步伐
字數:8714 加入書籤
第三位考生一進門就顯得與眾不同。
他看起來格外從容,完全不顯緊張。
一個人是否緊張,從他的姿態和神情就能看出來。
這位考生不僅放鬆自如,還坦然地直視所有考官。
“學生方孝孺拜見諸位考官。
”
隨著方孝孺恭敬行禮,他的麵試正式開始。
這位考生正是胡惟庸身邊的常客方孝孺。
他最初並未打算報考禮部,但既然過了線,就決定試試。
讓他沒想到的是,在踏入考場前得知僅兩名競爭對手時,他就已經占了便宜。
胡大老爺在朝中地位極高,連他這樣的人都不再有官員濾鏡,更別說普通的禮部官員了。
幾個月相處下來,方孝儒已能從容應對考官的各種提問。
他表現得鎮定自若,舉止優雅,令在場官員十分滿意。
此外,方孝儒曾在大明周報社任職,而該報社正是由禮部管理,內部員工大多來自禮部。
他在報社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這些知識對其他考生而言難以企及。
正是憑借這段經曆,方孝儒在回答專業問題時顯得尤為出色,甚至讓考官們思考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因此,他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歸根結底,這都要歸功於他自己的努力。
方孝儒雖木訥古板,卻絕非愚笨之人。
平日聽聞禮部同僚談論經驗時,他會下意識地記住。
之後,他不斷總結歸納,將他人的經驗化為己有。
加之近幾個月跟隨胡大人身邊,常在閑聊中求教一二,僅從胡大人隨口提及的隻言片語,便足以讓他反複思索。
如今拿出這些心得,自然能令許多人震驚。
張籌對此頗為滿意,雖然人數不多,但質量很高。
若這年輕人日後仕途順利,自己也能因識人之明而受讚譽。
想到這裏,張籌的笑容幾乎按捺不住,隨即問了最後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孝儒,為何選擇報考禮部?”
方孝儒略作沉思後拱手回答:“學生報考禮部,皆因胡大人在此部門。
學生願追隨胡大人的步伐,為大明效力。
”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驚訝地看著方孝儒。
從未見過如此公開表達對胡大人的崇拜之人。
而且,看起來對方是真心實意的。
這話雖讓人意外,卻也無可厚非。
畢竟隻是想要效仿胡大人報效國家罷了,也不能說成是結黨營私。
更何況,像這樣的年輕人,恐怕送上去都會被認為資曆尚淺。
禮部尚書張籌對剛離去的方孝儒評價頗高,但很快他就陷入了尷尬。
短短半個時辰,三人的麵試便結束了,這讓張籌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皇帝還在後堂看著。
而另一邊,朱元璋看到方孝孺離開後,意識到禮部的麵試已經結束,感到十分意外和不滿。
他命令宋利去調查為何禮部如此冷清。
朱元璋的強勢指令讓宋利不敢多言,立刻安排錦衣衛去查明情況。
與此同時,禮部官員們因為皇帝突然造訪而緊張不安,隻能不斷提供茶點伺候,卻無人敢詢問究竟。
當然,身為禮部的實際負責人,別人或許可以回避,但張籌卻不行。
他隻能一臉愁容地坐在旁邊。
那種感覺,就像坐在針氈上,又像喉嚨裏卡著魚刺,背後還像被芒刺紮著一樣難受。
還好不到半個時辰,張籌的救命恩人毛驤終於出現了。
“參見皇爺!”
朱元璋看著急匆匆趕來的毛驤點點頭:“說說,查得怎麽樣了?”
毛驤看了一眼端坐著一言不發的張籌,見朱元璋沒有其他表示,這才開口說道:
“皇爺,經我調查,這件事的根源還在胡大人身上。
”
“據暗探對現在正在其他部門參加考試的學生直接詢問,這些學生都表示,他們之所以不報禮部,就是怕今天的麵試有胡大人在場。
”
“之前科舉考試和招官考試中的兩次筆試,已經讓這些學生對胡大人的名號心生畏懼。
”
“所以,他們寧願去別的部門競爭,也不願在禮部遇到胡大人而落敗。
”
“這是暗探的談話和詢問記錄,請皇爺過目!”
說完,他從懷裏掏出厚厚一遝記錄,雙手遞給了宋濂,再由宋濂呈遞給朱元璋。
看著手中白紙黑字的記錄,以及毛驤剛才的話,朱元璋頓時啞口無言。
他粗略翻了幾頁後,無語地看著毛驤問道:
“為什麽惟庸的名聲會這麽差?”
“惟庸也沒做什麽招人怨恨的事啊。
”
毛驤苦笑著點點頭。
“胡大人雖然偶爾曠工,但辦事確實讓人無可挑剔。
”
“學生們抱怨,無非是因為胡大人出的題目太難罷了!”
朱元璋臉色凝重地點點頭。
沉思片刻後,突然轉向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張籌問道:
“張愛卿,你怎麽看?”
張籌萬萬沒想到,自己安坐此處,突然間竟有天大的麻煩從天而降。
但他畢竟也不是毫無準備之人,略作沉思後,便恭敬地回答道:
“回陛下,臣以為,胡大人主持科舉時,或許命題方麵有些需商榷之處。
”
“然而此次官員選拔,確無任何可指摘之點!”
“至少以禮部及其他部門來看,此次招考對各衙門幫助極大。
”
“無論是招考流程還是試題設計,胡大人都贏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朱元璋聽罷,默默點頭。
在他心中,此事在胡惟庸這裏顯然是毫無問題的。
經張籌如此一說,更是深信無疑。
開玩笑,胡惟庸此舉分明是在為國家選拔人才。
至於那些考生的抱怨,不過是他們自身學識淺薄罷了。
若真像剛才那位姓方的考生一般,又怎會無法通過考試?
想到今日見到三位考生的不同表現,朱元璋徹底打消了找胡大人為此事辯解的念頭。
既然你能為我朱家效力,就得接受偶爾的小挫折!
與此同時,禮部後堂中君臣幾人正在為胡大人的聲譽出謀劃策。
而這位胡大人本人卻幾乎忘記了麵試的事情。
實在因為教坊司那邊實在太有趣了!
胡大人本就愛玩,而且還是個擅長玩樂的人。
僅是一個“選秀”的改良版本,就讓教坊司的收入猛增。
此刻,他正坐在二樓最佳位置的包廂內,由眾多花魁服侍,笑得合不攏嘴。
至於麵試?
呸!
我上輩子吃盡苦頭,好不容易重生一次還想繼續辛苦?那豈不是白活了?
擺!
擺個頭!
還真是的,胡大老爺一旦樂起來,就搞出了不少新花樣。
而且,他不隻從來消費的人那裏找樂子。
他是什麽身份?
前朝重臣,太子都要叫他伯父的權臣,還是身邊美女環繞的中年人物。
不在這教坊司作樂,豈不是白來了?
有意思的是,有些放鬆教坊司的規定,別人碰不得,他卻能輕鬆改動。
不是直接放人,而是讓人看到一點希望。
胡大老爺一句話,別說教坊司的小官,就連禮部的官員都不敢多嘴。
結果呢?雖然他在教坊司日日醉生夢死,名聲卻越來越好。
不少女子看他中年帥大叔的模樣,眼睛都直了。
正當胡大老爺樂在其中時,沉默已久的係統突然蹦了出來。
【恭喜主人享受生活,特贈全身修複一次!】
【請繼續努力,樂此不疲!】
胡大老爺差點被這係統氣笑。
係統你個家夥,也學會湊熱鬧了?
第三340章誰是傻子
人不是機器,卻又像機器。
打個比方,人就是一台精密儀器,需要用盡心力維護。
隨著頻繁使用,它會逐漸磨損,何況還有各種突發狀況。
特別是像胡大老爺這樣的人,喝酒、熬夜、縱欲,各種不良習慣全占。
文中名字保持不變,部分內容因敏感詞調整為\"大被\"。
那磨損程度遠遠超出常人想象。
胡大老爺原本以為要到七八十歲才能獲得類似延壽的機會,卻沒想到人生總有意外之喜。
看看,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好處。
感受到渾身暖洋洋的,仿佛卸下重負般的輕鬆,胡大老爺毫不掩飾地當場發出聲音。
這聲音讓站在他身後的花魁一臉疑惑地看著自己的手。
有這麽舒服嗎?
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厲害了?
第二天,結束的官員招考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誰誰誰的表現讓考官拍案叫好;
誰誰誰在麵試時緊張得說不出話;
誰誰誰麵試時鬧出了笑話!
可以說,胡大老爺設計的這個招考機製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無論是在街巷還是官府內,都在談論這件事。
因此,三人報考禮部的消息不脛而走。
消息傳出後,立刻引起眾人的興趣。
什麽?隻有三個人?
難道禮部不招人了嗎?
百姓們充滿了好奇。
但再一打聽,眾多考生笑著意味深長。
最後還是有人忍不住,道出了原因。
“你們想得太複雜了。
”
“剛才那位大叔說的話,差點讓我們想到陰謀詭計。
”
“其實很簡單!”
“我們不去考禮部,隻是不想跟胡相走得太近罷了!”
“沒辦法,胡相威望太高,我們惹不起,隻能避開。
”
“哈哈,沒想到我們雖未商量,但想法竟如此一致!”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更加困惑了。
“胡大人真的那麽可怕嗎?”
學子苦笑著點頭。
“說實話,提到胡相的名字,我至今仍心生寒意!”
“去年我參加過胡相主持的恩科,現在想起當時的情景,依舊不寒而栗。
”
“我不敢自稱才高八鬥,但也算努力學習了。
”
“我的老師也曾說,一甲可能靠運氣,但至少三甲是穩拿的。
”
“可結果呢,我被胡相幾場考試折磨得連會試的資格都沒了!”
“各位,若換成是你,你會不會害怕?”
“像這樣的遭遇,可不止我一人,我這次認識的不少師兄也是這樣挺過來的!”
聽至此處,眾人終於明白了“胡惟庸”這三個字在考生心中的分量。
然而,有人卻不以為然地反駁:“難道你們都要避開胡大人嗎?!”
“大家不都一樣嗎?又不是隻有你吃虧,或許禮部報名人數少反而是好事呢?!”
學子並未生氣,畢竟這些人都是鄉鄰,看著他長大的街坊。
若當場翻臉,日後他在村裏的名聲可就毀了。
於是,他耐心解釋道:
“各位沒經曆過胡相出的考題,無法體會我們的辛酸。
”
“做其他人的題目,即便做不出,我們也隻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之後再努力三年繼續挑戰便是。
”
“但胡相的題目,會讓你做完後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笨到了極點。
”
因此,凡是追求穩妥的人都不會衝到禮部去直麵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