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何必局限於這一府天地?

字數:8781   加入書籤

A+A-


    胡大老爺略作思索,沉聲道:“六年前,我剛任丞相之時。”
    “但他也非善意,我已是丞相,他卻送來‘青雲直上’的匾額!”
    “還特別吩咐要掛在影壁上!”
    “這不是搗亂嘛!”
    “我都做丞相了,還要‘青雲直上’,豈不是要我稱帝?”
    “哈哈……也隻有你敢這麽說,換個人,怕是要被這字嚇得夜不能寐了。”
    馬皇後聞言,不禁笑出聲來。
    兩人心知肚明,這隻是朱元璋的一種警示。
    但胡大老爺能如此坦然地說出,也可見其心胸與親近。
    畢竟,若非關係深厚,這些話頗為忌諱。
    訪問胡府,必看之處,除了大院布局,便是後院那片種番薯、土豆的“試驗田”。
    馬皇後對此也頗感興趣。
    不遠處,便是胡大老爺常釣魚之地,綠樹成蔭,令人心曠神怡。
    “惟庸,你家真是愜意啊!”
    “難怪你總想待在家裏!”
    胡大老爺不介意馬皇後的言外之意,反而自豪地點頭。
    “那是自然!”
    “自己的家,當然要弄得舒舒服服,不然都不愛回家,生活還有何樂趣?”
    馬皇後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微笑著搖頭。
    暫且擱置此事。
    一行人來到胡仁彬夫婦的小院。
    見安慶公主一臉驚喜地站在門口,胡惟庸對馬皇後笑道:
    “看來我這兒媳是想母親了!”
    “如此,你們母子倆好好敘敘舊吧!”
    “我這就去為你們準備午膳!”
    “既然來了,中午可得好好享用一頓!”
    馬皇後對此安排顯得非常高興。
    但她還是叮囑了一句:
    “中午別太鋪張了,簡單家宴就好!”
    胡大老爺聞言,笑著挑眉回應:
    “哈哈,嫂子,您太客氣了。”
    “我家的家宴若放在外麵,隻怕比別人的酒席還要豐盛呢!”
    “誰讓我就好這一口!”
    “哈哈哈哈,您就放心吧,看我怎麽安排!”
    隨行的內侍、宮女聽到這話,都嚇得直冒冷汗。
    天哪,胡大老爺真是威風凜凜!
    這話,也就你敢說!
    胡大老爺與胡仁彬離開後,安慶公主眼含淚光地撲進馬皇後懷中。
    “母後……”
    馬皇後望著如今略顯豐腴的女兒,笑著打趣:
    “怎麽?夫君和公公不在,就開始撒嬌了?”
    “看你這樣子,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嘛!”
    宮女、內侍識趣地退了幾步,給這對母女留下私人空間。
    安慶公主挽著母後的胳膊,邊走邊笑答:
    “女兒的日子確實舒心。”
    “公公名聲雖大,但為人和藹。”
    “自女兒新婚起,他就說不必每日問安,也不必共進餐食。”
    “公公言道,人生簡而言之,無非吃喝二字,各人有各人口味,無須日日勉強相聚。
    我們夫妻自隨心意,愛吃什麽便吃什麽!
    起初,女兒心中尚存惶恐,夫君幾番安撫後,我也察覺公爹對此並不介意。
    自此,女兒的日子便舒心了許多。”
    望著女兒雀躍的神情,及她口中那些“不拘小節”之事,馬皇後若為天下之母,定會規勸幾句。
    但作為母親,她真心覺得女兒的小日子很是愜意。
    “這便是你來此不過數月,便身形漸豐的緣由吧!”馬皇後打趣道。
    果然,女兒家皆在意身形相貌。
    聞母後此言,安慶連忙辯解。
    “這能怨我嗎?”
    “皆是公爹讓家中廚子所製。”
    “我算是明白了,大嫂身為太子妃,仍念念不忘娘家美食的緣故了。”
    “這兒的食物,著實美味!”
    “母後,您稍後嚐嚐便知。”
    “女兒並非貪吃,實在是太過美味,點心、飲品、羹湯、菜肴……”
    “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見女兒一臉自豪,馬皇後笑著拍了拍她的手。
    “你未受委屈,且過得開心,母後便安心了。”
    安慶公主初時喜悅,聞母後此言,幾欲落淚。
    所幸,馬皇後深知孕婦不宜情緒激動,趕忙轉移話題。
    安慶也連忙說起其他事情。
    聊著聊著,感覺時光匆匆,胡義忽來通報:“皇後娘娘、少奶奶,該用膳了。”
    胡府管家自有其威嚴,公主到了胡府,便是少奶奶,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彰顯著胡家的自豪。
    馬皇後聞言,並未多言,深知身份雖貴,但得胡家重視更為難得,自不會擺公主架子。母女二人隨即跟在胡義身後,緩緩步入正堂。
    正堂內,一桌佳肴熱氣騰騰,剛上桌不久。馬皇後被請至上座,胡大老爺得意地遞上一小碗,並親自夾起白菜心放入碗中,隨後廚子從爐火上的大罐中舀出熱湯,淋在白菜心上。
    “嫂子,這道開水白菜清淡可口,最適合你了。”
    馬皇後望著碗中清澈如水的湯與綻放如花的白菜心,心中微動。
    “惟庸,難怪安慶在你家長胖了。不說別的,這飯菜賣相就比宮中好多了。”
    說罷,馬皇後拿起湯勺,輕輕舀起一勺,吹涼後送入口中,品味起來。
    “嗯。”
    一口湯入口,馬皇後的眼眸霎時亮了起來,隨後發出一聲悠長的鼻音。
    湯畢,她滿臉驚訝地再次凝視著眼前的小碗。
    “惟庸,這是如何做到的?”
    “這湯看似清澈如水,卻滋味豐富?”
    “而且,鮮美至極!”
    身為國母,馬皇後閱曆豐富,美食佳肴見過無數。
    然而,如此外觀與味道大相徑庭的菜肴,卻是頭一遭遇見。
    胡大老爺聞言,笑聲爽朗。
    “嫂子,正因如此,古時烹飪才被譽為易牙絕技啊!”
    “其中學問,博大精深!”
    “我酷愛美食,又愛鑽研!”
    “且不缺錢財與時間,自然樂於嚐試!”
    “你喜歡就好!”
    “對了,那菜心已燙熟,正是鮮嫩之時,快嚐嚐,定有驚喜!”
    馬皇後從善如流。
    那置於中央的白菜心,小巧玲瓏,一筷即盡。
    精選白菜最嫩之處,經熱湯一燙,甘甜盡釋,與鮮湯完美融合。
    一口下去,她滿心歡喜。
    對於口味清淡、偏愛素食的馬皇後而言,這等美味,無可挑剔。
    安慶公主見母後吃得歡心,亦感自豪。
    隨後,胡大老爺將介紹菜肴的機會讓給了胡仁彬和安慶公主。
    畢竟,他們是馬皇後的女兒和女婿,孝順是理所應當的。
    然而,馬皇後身為皇後,其敬業之心,可見一斑。
    飯局未半,馬皇後忽轉話題,提及胡大老爺。
    言下之意盡顯:
    “惟庸,你一身才華,埋沒府中豈不可惜?”
    “重八對你深信不疑,你的能耐,我也是知曉的。”
    “何必局限於這一府天地?”
    “何不尋個心儀之職,施展抱負?”
    本章終)
    馬皇後此言一出,胡大老爺心中一凜。
    唉!
    這對夫婦怎就盯上我了?
    就不能找找旁人?
    對於此類邀請,胡大老爺實感無奈。
    究竟為何?
    難道是為了圖哈切夫斯基?
    如今的我,保命之法已備,地位、顏麵皆不缺。
    家財雖不及全國首富,但稱雄一方,綽綽有餘。
    即便我減免了家中不少錢糧,剩餘之資亦足以度日。
    加之家中還有幾間商鋪。
    更關鍵的是,胡府開銷甚小。
    府中主子寥寥,能費幾何?
    如此一想,胡大老爺愈發不願動彈。
    況且,還有那鹹魚係統相伴。
    我本就是一條老鹹魚,如今擺爛尚有額外之利,豈不更添擺爛之心?
    故而,麵對馬皇後的邀請,胡大老爺麵上雖顯激動,口中卻盡是客套之語:
    “嫂子此言太過客氣了。”
    “世間英才輩出,何須我這老朽之輩插手?”
    “我這般年紀,早該退隱,將位置留給大明的年輕才俊!”
    “如此,他們方能迅速成長!”
    “我這老朽之人,隻願在家中安享晚年,靜待歲月盡頭。”
    “嗯,甚好!”
    胡大老爺自稱老朽,然而觀其滿頭黑發油亮整齊,麵容少皺,肌膚緊致,耳聰目明,身姿挺拔,全無老態。
    這般模樣,說是壯年之人亦不為過。
    如此狀態,怎敢自稱老朽?
    偏偏胡大老爺就這麽說了。
    念及其資曆與貢獻,誰又能說他未曾付出?
    畢竟,胡大老爺自建國前便伴隨朱家,至今已辛勤耕耘三十載。
    大半生都奉獻給了朱家,已盡到忠誠之責。
    且胡大老爺所言非虛。
    大明如今確有眾多青年才俊。
    他們對高位虎視眈眈。
    若胡大老爺重出江湖,無論位居何處,上下皆感壓力重重。
    此人分量極重。
    除了朱元璋,又有幾人能駕馭這位曾經的丞相、如今的皇家親家?
    一番思量後,馬皇後苦笑搖頭。
    “唉,看來你心意已決!”
    “你本就無意官場!”
    “隻可惜你這非凡才華啊!”
    胡大老爺嚴辭拒絕給予對方絲毫可乘之機,隨即謙遜說道:
    “不必惋惜!”
    “若真有急事,我隨時可以入宮與陛下敘談,不是嗎?”
    “現狀已頗為滿意!”
    “為官反而諸多不便,身份有別後,入宮亦非易事。”
    胡大老爺巧妙地尋了個非因李由的借口,熄滅了馬皇後心中的最後一絲念想。
    為轉移話題,他甚至暫且不顧往日的禮儀。
    “皇後,或許,能讓陛下為犬子謀個合適職位?”
    “我們並未指望他能建功立業。”
    “隻盼他能任職一悠閑衙門,最好在應天城內。”
    “不求功績顯赫,隻願他安穩履職,下班後能與安慶共度時光,安穩度日,便是美好。”
    此言一出,馬皇後與安慶公主母女倆眼前一亮。
    顯然,胡大老爺的提議正中她們心意。
    目前,胡仁彬擔任的是“工部員外郎從五品”。
    此職本是朱元璋為讓胡家長子曆練實務而特意安排。
    但在胡大老爺看來,既已達此級別,最好還是尋個清閑之地。
    工部員外郎之職略顯風險。
    因不知何時,這傻小子便可能被誘導或卷入某樁麻煩之中。
    畢竟,工部看似平淡無奇,內裏卻油水豐厚。
    正值馬皇後在場,何不趁機換個差事。
    加之安慶公主有孕,這無疑是請求調動的絕佳理由。
    在馬皇後眼中,胡仁彬身為胡府長子,非但沒有世家子弟的惡習。
    尤為可貴的是,從母女二人的私下交談中得知,胡仁彬與安慶在生活中相處極為和諧,生活美滿。
    作為疼愛女兒的母親,提出相助似乎並無不妥。
    於是,馬皇後溫婉笑道:“惟庸都已開口,我這嫂子怎能拒絕?”
    “若真拒絕,恐怕安慶都要怪我這個母親了。”
    “這樣吧,具體調至何處,我先回宮與重八商議,待他決定後再下旨。”
    “我身為皇後,在官職任命上不宜多言。”
    胡大老爺聞此,心知此事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