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老夫爭取多活些年,等著你的美人
字數:8974 加入書籤
“不錯!”
“你祖父與父親早已屬意於你。”
“何須另立他人?”
“再者,即便允炆天資聰穎,封他為王或留作輔佐之臣豈不更好?”
“何必將皇位交予他手?”
“若因此鬧得兄弟反目,豈非貽笑大方?”
朱雄英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讚同之色。
胡大老爺繼續說道。
“說完宮裏的事,再論外朝。”
“允炆若真要爭位,最大的倚仗無非是老夫。”
“可老夫所求為何?”
他雙手一攤,無奈地看著朱雄英。
“雄英,曆來扶持皇子奪位之人,要麽仕途不順,妄圖借機翻身,要麽因儲君威脅而自保。”
“可老夫何須擔憂這些?”
胡大老爺指了指自己,朱雄英仔細思索片刻,笑著搖頭。
“胡公已然位極人臣,除非您自己要坐那龍椅,否則實在想不出您圖什麽。”
胡大老爺一拍手,深以為然。
“正是如此!論權勢,老夫曾居相位。”
“即便如今相位仍在,老夫若真想攬權,向你祖父開口便是。”
“何必大動幹戈?”
“況且老夫如今隻圖逍遙度日,爭權奪利豈非愚蠢?”
他轉頭直視朱雄英,正色道。
“再者,若儲君視老夫為威脅……”
“可老夫思來想去,與你並無衝突。”
“論情誼,老夫與你祖父、父親皆是故交。”
“待你父親登基,老夫視如親女的侄女便是皇後。”
“待你繼位,她便是太後,老夫支持你,有何不妥?”
“你自幼隨老夫讀書,既有師生之誼,又有長輩之情……”
“你自己想想,老夫與你怎會對立?”
朱雄英連連搖頭,恍然大悟。
於胡大老爺而言,他繼位才是順理成章。
胡家與朱家早已密不可分。
唯有朱家安穩傳承,胡家方能長久無憂。
這不僅是利益,更是多年的情誼與血脈相連的親情。
這些全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朱雄英聽到這裏完全明白了,心中最後一點疑問也煙消雲散。
\"胡公,多謝您今日指點雄英!\"
\"若不是您這番話,我恐怕要為此心煩意亂好久。\"
\"到時候鑽牛角尖想不通,說不定還要挨訓呢!\"
\"您放心,這份情誼我記下了,待後登基,定當報答!\"
看著信誓旦旦的朱雄英,胡大老爺先是忍俊不禁,隨後笑著揉了揉他的腦袋。
\"你這孩子!\"
\"說這些做什麽!\"
\"老夫不過是將你當作學生、晚輩,隨口說幾句罷了。\"
\"至於報答?\"
\"且不說老夫能不能活到你登基之時,就說你能給老夫什麽?\"
\"老夫不願為官你是知道的,錢財也不缺,爵位將來你皇爺爺自會賜予。\"
\"那你要如何報答?\"
\"哈哈哈哈,若真要報答,等你繼位時老夫還在世的話,不妨送幾個美人來!\"
朱雄英原本還在認真思索,聽到最後一句頓時眼睛一亮。
\"好!到時候我一定給您送去傾城絕色的美人!\"
\"哈哈哈哈,一言為定!老夫爭取多活些年,等著你的美人!\"
這一老一少笑著定下這略顯荒唐的約定,隨後胡大老爺便帶著朱雄英返回殿內。
此時朱元璋等人已有了幾分醉意。
見胡大老爺回來,又要拉著他繼續暢飲。
但胡大老爺的體質豈是常人可比?
一個個都被他喝得東倒西歪!
最終,眾人皆醉醺醺地被抬了出去,唯獨胡大老爺安然無恙。
這可是自家侄女的喜宴,他自然要多留片刻。
對尋常大臣而言,留宿宮中是無上榮寵。
可對胡大老爺來說,不過是到親戚家喝多了住一晚罷了。
純粹是懶得來回奔波才留下。
什麽敬畏、恩典、榮耀,他全然不放在心上。
別人在宮中過夜,哪個不是提心吊膽?
夜裏輾轉難眠,天不亮就匆匆告退?
他卻截然不同!
微醺的他囑咐太監宮女莫要打擾,直接倒頭就睡。
不多時,便鼾聲如雷。
因飲酒之故,胡大老爺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
毫不客氣的他睡眼惺忪地支使宮人伺候。
那架勢,與在自家府邸一般無二。
前世裏,胡大老爺或許還不習慣這般被人伺候。
如今在大明過了這些年,他早已適應了這般奢靡的日子。
一來是這衣裳穿戴確實繁瑣。
二來嘛……
無論是宮中的太監宮女,還是胡府裏侍候的下人丫鬟,都是經專人出來的。
手腳麻利不說,更懂得如何又快又妥帖地為人更衣。
總歸是將人伺候得舒舒服服。
這般享受,胡大老爺哪裏還舍得改?
穿戴整齊,略作梳洗後,胡大老爺連早膳也顧不上用,便悠悠閑閑地踱到了東宮後殿。
此處正是胡馨月產後休養之所。
如今她已過了月子最艱難的時日,氣色身形都恢複了不少。
見胡大老爺進來,胡馨月欣喜地起身相迎。
“伯父!您來了!”
胡大老爺含笑點頭。
“昨日陪陛下、太子和賓客多飲了幾杯。”
“正好有些話要囑咐你,便宿在東宮,省得來回奔波。”
“這不,剛起身,連早飯都未用就來瞧你了。”
胡馨月深知伯父平日在家何等慵懶。
聽他這般說,非但不疑,反倒感動不已。
她明白,若非伯父掛念自己,便是醉得再厲害,也定要回府歇息的。
“伯父既未用早膳,不如與月兒一同用些?”
“恰巧月兒方才已命人備著了。”
胡大老爺欣然應允,還打趣道:“甚好!”
“你這丫頭從府上帶了好幾個廚子進宮。”
“差人去說一聲,按我的口味來便是,他們自然曉得。”
這番話可謂放肆,胡馨月卻笑得開懷。
“可不是,咱家廚子的手藝比禦廚強多了。”
“父皇和太子都愛得很呢!”
“花藝,去吩咐一聲,就照伯父說的辦,他們清楚伯父與本宮的口味。”
“對了,幾位妹妹的喜好他們也該記得,莫要遺漏了。”
胡馨月轉頭對身旁宮女吩咐,那宮女連忙行禮應下,悄悄瞥了胡大老爺一眼,匆匆退下。
胡大老爺這才注意到,殿內還坐著幾位東宮嬪妃。
對這些人,他隻略略頷首,便算見過禮了。
行禮?
嗬,她們可受不起!
以胡大老爺的身份,尋常人哪配受他的禮?
不過瞧著這群人,他心裏也大致有數了。
原來這些嬪妃是來伺候月兒的。
外人眼裏,嬪妃們何等尊貴。
但在皇家眼中,不過是尋常姬妾罷了。
就像大戶人家正室生子,偏房也要侍奉左右。
宮裏亦是這般規矩。
將來這些嬪妃生了孩子,都要交給胡馨月撫養。
不多時,珍饈美味如流水般呈上。
胡大老爺與胡馨月單獨一桌用膳。
匆匆用過一碗飯後,胡大老爺放緩動作,望著對麵的胡馨月道:
\"月兒,伯父今日特意留下,是有幾件事要囑咐你。\"
胡馨月立即放下筷子,正襟危坐:
\"伯父請講,月兒謹記。\"
胡大老爺擺擺手笑道:
\"你如今已為人母,有自己的主意。\"
\"但有些話,伯父還是要說。\"
接著便將昨日與朱雄英的談話娓娓道來。
一旁的嬪妃們看似安靜,實則個個豎起耳朵。
聽到這番言論,眾人暗自吃驚。
胡馨月卻神色如常。
在她看來,這不過是家業傳承之事。
見侄女認真聆聽,胡大老爺語重心長道:
\"月兒,到了咱們這般地位,已別無所求。\"
\"伯父位居人臣之極,隻求逍遙度日。\"
\"你將來必為六宮之主。\"
\"無論是雄英還是允炆繼位,於你我有何區別?\"
\"所以伯父望你多照拂雄英那孩子。\"
\"既然皇上與太子都屬意於他,不如順其自然。\"
\"伯父也看好這孩子。\"
\"至於允炆,讓他安安穩穩做個藩王,豈不更好?\"
\"既能避免兄弟相爭,又能平安一生,這才是你作為母親最願意看到的。\"
胡大老爺對侄女的勸誡,並未空談大道理。
從雙方最實際的利益出發,把話說透了反而讓人更踏實。
胡馨月略作思索,隨即舒展眉頭,笑盈盈地望向胡大老爺。
“伯父,其實我本就沒打算讓允炆摻和那些事。”
“先前隻是想著,既然那個位置是雄英的,那就該穩穩當當給他,何必鬧得兄弟不和。”
“可經您這麽一指點,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其中還有這麽多門道!”
胡大老爺見她這般反應,便知她是真明白了,滿意地指了指她。
“你這丫頭,不愧是我親手教出來的,一點就通!”
“還是那句話,拋開虛的,咱們就講最實在的。”
“無論是雄英還是允炆坐上那個位置,對你、對我、對胡家來說,有什麽不同?”
“你永遠是太子妃,將來不是皇後就是太後;”
“我呢,早就當過丞相,如今隻圖個逍遙快活,往後照樣如此;”
“你兄長已是駙馬,日後也不會有什麽變動。”
“所以從利害關係來看,我們壓根沒必要推允炆上去。”
“倒不如讓雄英順順利利繼位,允炆平平安安過日子,大家都省心!”
“是不是這個理?”
胡馨月含笑點頭。
方才她正是想通了這一層,才覺得豁然開朗。
見侄女徹底領會,胡大老爺總算放下心來,連飯菜都覺得更香了。
飯畢,他餘光瞥見一旁安靜用膳的東宮嬪妃們,忽然心頭一動。
“對了,雄英的衣食起居你多費心,學業自有他皇爺爺和父王操心。”
“但有件事你得留神。”
“我總擔憂有人會使什麽陰招,若雄英和允炆同時遭了暗算,局麵可就難收拾了。”
“真到那一步,恐怕就不得不……”
話音未落,胡馨月笑容驟斂,眼中寒意凜然。
她未回頭,隻鄭重對胡大老爺頷首。
“伯父放心,月兒受您多年教誨,雖不主動害人,但也絕不容人欺到頭上來。”
“不僅是自己,雄英、允炆這些孩子,既喚我一聲母妃,我便要護他們周全。”
“若真有人膽大包天敢伸手——”她指尖輕輕叩著案幾,“月兒自有法子教他們悔不當初。”
見侄女殺伐果決的模樣,胡大老爺撫掌而笑。
好!
這才對得起他這些年的悉心栽培。
“不錯,月兒,伯父對你很放心了。”
“往後這個家,就靠你來支撐了!”
“伯父總算能享清閑嘍!”
“哈哈……”
見胡大老爺笑得開懷,胡馨月眉眼彎彎。
“伯父的心思月兒明白,您就想圖個清靜自在!”
“平日裏月兒不會來擾您。”
“但月兒總想偶爾回娘家看看,那院子可得給我留著!”
“若遇上棘手的事,伯父可得幫月兒!”
胡大老爺滿不在乎地揮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