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親民,賤骨頭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姬忽痛定思痛,他覺得,既然自己來到了這春秋時代,那就不能讓華夏再走之前的彎路了。
    這些天,他腦中時刻都在想著在自己所處的社會,曆史上曾出現的危機。
    他總結出來了一句話,隻要占人口大多數的人民不會活不下去,那他們就不會造反。
    曆史上,強盛一時的國家,無一不是這樣滅亡的。
    在他想這些的同時,他前幾天下發的政令,也開始收到反響了。
    首先,手中有很多土地的大戶們不願意,他們叫囂著要來新鄭找鄭公說理。
    姬忽看著手中呈上來的奏折,隻是微微冷笑。
    對他來說,他從來不怕無理之人。
    他們要來就讓他們來吧,他立馬批複了奏折,說是發給那人路費,讓他來找自己。如果他腿腳不便,自己也可以親自去給他解釋。
    結果自然是石沉大海了。
    後來那官員說,那位在自己的好生安撫後,便明白了鄭公的苦心,發誓再也不鬧事了。
    姬忽有點懷疑他是怎麽做的,但他沒說。
    最後據逆鱗的探子傳來,說是那官員派人打斷了那人的一條腿,才讓那人閉嘴。
    姬忽簡直是被逗笑了,他沒有想到,手底下竟然各個都是人才。
    那官員給那人說“鄭公日理萬機,你敢拿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煩他,我就讓你再也張不開嘴。”
    全國官員出奇的一致,都站在姬忽這邊,這讓他很欣慰。
    雖然那人的確很可憐,姬忽也覺得對不住他,便讓那官員給那人免了三年的稅負,還派當地醫師給那人接上了斷腿。
    接著奇跡出現了,那人竟然真在次年,來新鄭找了他。
    當他在大街上逛街時,那人撲通一聲就跪在他麵前,口中高呼著萬歲,這讓姬忽一頭霧水。
    扶起一看,是個精氣神頗豐的老伯。
    姬忽納悶“老伯,你為何如此?”
    那人解釋道“自從國君下達了那樣的政令,我們就忠心的執行。
    去年夏,我們所處的地方遭遇大旱,百姓們用木桶和瓢端著水澆地,才保住了收成。要不是國君命我等將地都分給百姓種,我等就顆粒無收了。”
    姬忽這才明白,原來這位是之前政策的獲惠者呀。
    於是連忙帶他去鄭宮,聽他講解家鄉的變化。
    交流中才知道,這位原來就是之前反對自己的人。
    不禁不知道用何種表情對他了。
    老伯告訴他,村子東頭的李大戶家裏,就沒有把地給百姓種,然後這一年,地裏的莊稼幹死了大半。
    自己由於兒子不成器,家裏的人口少,但先前經商買了地,所以擁有了跟那人差不多的土地。
    因為響應姬忽的號召,這才有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往年他得花錢雇人收割種植,去年和今年,百姓都主動來幫助他了。
    他現在,終於明白姬忽當初的苦心了。
    姬忽勉勵了老伯,最終留其在宮中吃飯,看著桌上極普通的飯菜,老伯淚涔涔地。
    “國君,您就吃這個?”
    一旁的宮女口快道
    “今天因為是有客人,還多加了一個肉菜呢。”
    “不許亂說!”
    姬忽轉頭瞪了宮女一眼,宮女立馬閉口不言了,低頭撅著嘴在那裏生悶氣。
    “本來就是嘛,還不讓我說。”
    老伯連忙跪拜
    “我大鄭有這樣的國君,百姓幸甚,國家幸甚。”
    姬忽連忙扶起,說了一句那人聽不懂的話
    “吃得再好還不都是變成屎了,隻要營養均衡,吃啥不是吃呢!”
    山珍海味他早就吃膩了,而且他這個人是賤骨頭,吃得好了,走起路來都氣喘,然後渾身的毛病。
    自從這樣吃後,啥問題都沒有,還容光煥發。
    他也告誡自己的家人不要大魚大肉,平時也要注意葷素搭配。
    看著桌上的一盤豆腐,一個高仿版的紅燒魚,還有一盤青菜,老伯含著淚陪姬忽吃完了。
    之後姬忽讓官員給他安排住宿,並送他離開。
    回到老家,那老伯就將自己在新鄭的見聞告訴了身邊人,他見人就說,屬實給姬忽漲了一波粉。
    跟老伯聊天時,姬忽發現了一個問題。
    啥問題呢?那就是新生的農耕文明太脆弱了,經不起一丁點兒的天災人禍。
    於是,他命令官吏在民間征發流民,在當地興修水利。
    鄭國在很多年前就有修水利的先例,對於這一塊,鄭國可謂是鼻祖。
    曆史上著名的鄭國渠,就是鄭公室後代帶領人做的。
    國家撥下去款項,專門負責這方麵的事。
    官府規定,每一名參與興修水利的,按月支付工錢,並且還是提前預支的。
    有了國家這個堅強的後盾,官吏們自然不怕流民耍滑頭,很快,他們就將人招滿了。
    前後花了五年,鄭國終於將全國的水利工程網,建造好了。
    從此,鄭國再也沒有因天災,造成百姓一年辛苦毀於一旦的情況。
    而隨著這些水利的建成,國家竟然多了很多上好的水澆田,新增耕地四十餘萬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除去因修水利毀壞百姓農田的賠償,還剩三十萬畝在國家手中。
    姬忽大手一揮,將這些土地低價賣給那些流民,從此,鄭國境內流民數量銳減。
    姬忽為何不怕官員建造的工程質量不合格呢?
    那是因為,他早在很早之前,就實行追責製度,雖然官員是每五年一換的流官製,但一旦任期建的工程亦或是判的案出了事,就會追究官員的責任。
    而且追責力度很大,這就讓官員們不得不兢兢業業,對自己經手的事無比上心。
    大家也會納悶,為何一名普通的民眾會在大街見到姬忽。
    那是因為,姬忽從始至終,就是一個很親民的統治者。
    這就好像動物園裏有一隻珍獸,一開始,大家不了解他,所以怕他。
    但他有一天跑出動物園,跟大家在一起混,大家也就看習慣了。
    當初的姬忽就是這樣,一開始他上街,百姓像看到珍獸一樣。
    許多百姓給他送上這了的,那了的好東西,都是自己家產的。
    姬忽每次上街都會拿到好多。
    但是他收這些東西時會登記,事後會派人將這些東西折算成錢,送還給這些百姓。
    對於有些百姓報別人的名字,非給他送這種情況,他專門在新鄭最繁華的大街上設置了濟困箱,將這些錢放在箱子裏,上麵貼上,“有困難盡可取用!”
    這就是他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
    久而久之,百姓們便知道國君是怎麽樣的人了,他上街,百姓也就不似先前那般將街道圍得水泄不通了。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