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守護傳承
字數:6328 加入書籤
中原的春風帶著暖意,陸尋站在龍亭的盤龍柱下,掌心的共生紋與天地氣脈輕輕共鳴。自封堵天地縫隙已過三月,九州龍脈漸漸複蘇,域外煞氣的餘孽雖未完全清除,卻再掀不起風浪。護脈刀斜倚在柱上,刀身映出汴河的波光,河麵上的畫舫傳來悠揚的歌聲,與岸邊的叫賣聲交織成熱鬧的人間煙火“總算安穩了。” 他望著往來的百姓,臉上帶著釋然的笑意。
林婉兒捧著新製的風水圖冊,聽石符在指尖輕輕跳動,符麵映出九州各地的氣脈流向 —— 天珠在昆侖穩如磐石,地珠於嵩山厚重如蓋,人珠在曲阜溫暖如陽,三珠氣脈交織成網,將人間煙火與龍脈生機緊密相連“尋哥你看,這是新繪的《九州共生圖》。” 她指著圖中細密的紅線,“這些是百姓自發形成的護脈點,比咱們布的陣法還管用呢。” 圖冊邊緣貼著片龍息草葉,帶著淡淡的清香。
王胖子扛著半袋新收的小米從碼頭回來,軍大衣搭在肩上,離火珠在腰間的布袋裏閃著微光“奶奶的這中原的小米就是香!” 他往石桌上倒出小米,金黃的米粒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剛從潯江漁民那換的,李大娘說今年魚獲多,用小米換魚幹,兩廂情願!” 布袋上還沾著魚鱗,帶著江水的潮氣。
汴河岸邊的柳樹下,幾個孩童圍著位老守脈人學畫簡易的風水陣。老守脈人用樹枝在地上畫著 “玉帶環腰” 的紋路,嘴裏念叨著“左繞水,右靠山,前有照,後有靠,煞氣不來擾平安。” 孩童們跟著比劃,稚嫩的聲音在春風中回蕩,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陸尋走過去時,老守脈人連忙起身行禮“陸先生!” 他指著地上的陣圖,“這都是按您教的法子教孩子們,從小記著,長大了就會護脈了。” 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起手中的石子,往陣眼處一放“先生你看!我擺的陣能擋煞氣!”
林婉兒蹲下身,笑著幫小姑娘調整石子的位置“要這樣,石子間距勻了,氣脈才能順。” 她從兜裏掏出顆染紅的糯米團,“這個給你,掛在脖子上能安神。” 小姑娘接過糯米團,蹦蹦跳跳地跑去炫耀,引得其他孩子紛紛圍上來要。
王胖子往孩子們手裏塞小米粒“都有都有!胖爺這小米能養氣,吃了有力氣畫陣!” 他往老守脈人肩上拍了拍,“老人家教得好!比胖爺當年學的清楚多了!” 離火珠往地上的陣圖一晃,青藍色的火焰順著紋路轉了圈,陣圖瞬間變得清晰,氣脈流動的軌跡隱約可見。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三匹快馬奔至龍亭前,為首的騎士翻身下馬,竟是西域守脈人老哈的兒子哈力克。他身上的羊皮襖換成了棉布褂,腰間掛著青銅殘片,臉上帶著風塵卻難掩興奮“陸先生!俺爹讓俺來送消息,西域的綠洲都活過來了,牧民們按您說的種了龍息草,牛羊長得比往年壯實!” 他從馬鞍上解下布包,裏麵是曬幹的雪蓮和蓯蓉,“這是俺爹給您的謝禮。”
陸尋接過布包,往哈力克手裏塞了本《護脈要訣》“這書你帶回去,裏麵記了怎麽辨認煞氣幼苗,怎麽用艾草和糯米防煞。” 他往中原方向指,“以後多來中原走動,把西域的護脈法子也教給我們。” 共生紋感應到哈力克的氣脈中帶著淡淡的龍息草香,顯然常與龍脈為伴。
哈力克摸著樹皮上的龍紋,激動得滿臉通紅“俺一定好好學習!俺爹說,以後守脈人要東西互學,才能守住整條龍脈!” 他指著同行的兩個年輕人,“這是蜀山派來的道童,還有少林的小師父,我們要一起巡查黃河沿岸的煞氣殘點。”
道童和小師父連忙行禮,道童背著桃木劍,小師父挎著佛珠,雖門派不同,眼神卻同樣清澈“奉掌門和住持之命,向陸先生請教護脈之法。” 小師父雙手合十,“住持說,佛道本一家,護脈不分家。” 道童補充道“掌門讓我們帶了新製的聚氣符,能增強龍息草的效力。”
林婉兒的聽石符突然亮起,符麵映出黃河中遊的一處淺灘,那裏有股微弱的煞氣正在滋生,被一群漁民自發用漁網和艾草圍住“尋哥快看!漁民們在自己處理煞氣殘點!” 她往附麵的漁民指,“那是潯江的李大娘和她兒子,他們帶著漁網隊在黃河巡護呢!”
陸尋當即決定前往黃河沿岸“正好去看看他們的法子。” 他翻身上馬,護脈刀在陽光下閃著光,“哈力克帶著道童和小師父同行,咱們路上正好交流護脈心得。” 王胖子早已躍躍欲試,拍著胸脯保證“胖爺給你們露一手新學的‘離火暖土’術,保準煞氣見了就跑!”
沿黃河西行,兩岸的景象日新月異。曾經被煞氣汙染的灘塗如今長滿了蘆葦,漁民們在岸邊搭建了簡易的了望台,上麵掛著艾草和青銅鏡,每隔三裏就有個巡護點,守點的百姓戴著用龍息草編的手環,見到他們便熱情地打招呼“陸先生來啦!”“要不要嚐嚐新曬的魚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一處巡護點,李大娘正帶著兒媳們用糯米混合龍息草粉製作 “護脈香”。香爐裏的青煙筆直上升,在空氣中形成淡淡的光帶,將周圍的煞氣殘點牢牢鎖住“陸先生你看這香!” 李大娘舉起剛製好的香條,“點燃了能聚人氣,人氣旺了,煞氣就不敢來了。” 她的兒子正在教幾個年輕漁民辨認煞氣草,“這種葉子發黑的草就是煞氣生的,見了就用石灰埋了。”
陸尋接過護脈香聞了聞,糯米的甜香混著草藥的清香,確實能穩定氣脈“這法子比單用符咒好,百姓容易學,還能自己製作。” 他往香粉裏加了絲鴻蒙紫氣的餘韻,“這樣效力能更久些。” 香粉瞬間泛起淡淡的金光,點燃後青煙化作小龍的形狀,在巡護點上空盤旋。
王胖子看得手癢,從包裏掏出艾草和離火珠“胖爺教你們個‘烈火驅煞’訣!” 他將艾草搓成繩,離火珠往繩頭一點,青藍色的火焰順著草繩燃燒,卻不燙手,“拿著這火繩繞灘塗走一圈,煞氣殘根都能燒幹淨!” 漁民們紛紛學著製作火繩,一時間灘塗上亮起數道青藍色的火帶。
林婉兒的聽石符與巡護點的氣脈相連,符麵映出更廣闊的黃河流域 —— 無數類似的巡護點如星辰般分布,漁民們的船帆上畫著簡易的龍紋,漁網裏混著龍息草,連孩子們都知道見到灰霧要往高處跑,喊守脈人來處理“血珠說這才是最好的護脈網。” 她笑著對陸尋說,“不是靠我們幾個人,是靠所有人一起守護。”
行至三門峽時,遇到了前來會合的茅山弟子和少林武僧。他們正在峽穀兩側布 “陰陽調和陣”,道士們在東岸擺八卦鏡聚陽氣,武僧們在西岸立羅漢像鎮陰氣,兩岸氣脈交匯於河麵,形成道無形的屏障“陸施主來得正好!” 帶隊的清風道長指著河麵,“這峽穀煞氣殘點最多,陣法剛布好,正缺您的紫氣點睛。”
陸尋登上東岸的觀景台,將天珠、地珠、人珠的三股紫氣融合,指尖凝聚出顆金色的氣珠“陰陽調和,貴在平衡。” 他將氣珠往河麵一彈,金色的光芒瞬間融入陣法,東西兩岸的陽氣與陰氣完美交融,形成個巨大的太極圖,“這樣煞氣再難從峽穀通過。” 河麵的水流變得平緩,原本渾濁的河水漸漸清澈,露出下麵光滑的卵石。
武僧們敲響了隨身攜帶的銅鍾,鍾聲在峽穀間回蕩,與道士們的誦經聲交織成和諧的樂章。周圍的百姓們紛紛焚香祈禱,香火與陣法的光芒交織成網,籠罩著整個三門峽“住持說這叫‘佛道同輝’。” 小師父雙手合十,“以前總覺得門派不同,現在才明白,護脈的心意是一樣的。”
道童補充道“掌門也說,以後茅山的風水術要教給少林,少林的硬功也要教給道士,互相學習才能更強。” 他往陸尋手裏塞了本合編的《護脈精要》,“這是我們和武僧們一起編的,裏麵有佛道兩家的法子。”
夕陽西下時,眾人坐在三門峽的山坡上野餐。漁民們送來新鮮的河魚,茅山弟子帶來了安神茶,少林武僧擺出素齋,哈力克烤了西域的饢餅,大家圍坐在一起,沒有門派之分,沒有地域之別,隻有共同守護龍脈的情誼“這樣的日子真好。” 李大娘看著遠處嬉戲的孩童,眼眶有些濕潤,“以前總怕煞氣再來,現在見了這麽多守護的人,踏實多了。”
陸尋望著黃河落日,河麵的太極圖在餘暉中泛著金紅的光,與天際的晚霞融為一體“守護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他往每個人手裏遞了顆龍息草籽,“就像這草籽,一顆很弱,撒遍大地就能連成網,擋住煞氣。” 共生紋感應到九州各地的氣脈都在共鳴,像無數跳動的心髒,充滿了生機。
夜幕降臨時,三門峽亮起了燈火。巡護點的燈籠連成線,與河麵的星光交相輝映,漁民們唱起了新編的護脈漁歌,道士們吹起了安神笛,武僧們敲起了銅鍾,歌聲、笛聲、鍾聲在夜空中回蕩,形成首獨特的守護樂章“這才是天地歸心的真意。” 林婉兒靠在陸尋身邊,聽石符映出幅溫暖的畫麵 —— 百年後,他們的後人依然在黃河邊守護,漁歌代代相傳,陣法生生不息。
王胖子喝得微醺,往火堆裏扔了塊陽起石,青藍色的火焰竄起老高“胖爺決定了,以後就在黃河邊蓋個房子,教孩子們護脈,再種上百八十畝龍息草!” 他拍著哈力克的肩膀,“小哈以後常來送雪蓮,咱們東西互補,把龍脈守得固若金湯!”
哈力克連連點頭,手裏的《護脈要訣》已經翻得卷了邊“俺回去就跟爹說,在西域也辦護脈學堂,讓牧民的孩子都學著看龍脈、辨煞氣!” 道童和小師父也紛紛表示要把合編的精要帶回門派,讓更多人學會佛道融合的護脈之法。
陸尋站起身,望著滿天繁星。客星早已消失不見,北鬥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天珠、地珠、人珠的氣脈在天際連成穩固的三角,將人間護在中央“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守護的情誼不會散。” 他往眾人拱手,“咱們就此別過,各自守住一方龍脈,每年此時在三門峽相聚,交流護脈心得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眾人紛紛響應,漁民們約定來年送新製的護脈香,茅山弟子要帶來改良的聚氣符,少林武僧準備展示新創的鎮煞拳,哈力克則要帶西域的護脈草藥“就這麽定了!” 李大娘的兒子往火堆裏添了塊木牌,上麵刻著 “守護之約” 四個大字,“這牌子就留在三門峽,年年此時添柴續火,見證咱們的約定!”
回程的路上,月光灑在黃河上,像條銀色的帶子。陸尋三人騎著馬,聽著身後漸漸遠去的漁歌,心裏充滿了平靜。王胖子哼著新編的小調,離火珠在掌心泛著柔和的光;林婉兒翻看著手繪的護脈圖,聽石符的藍光與月光交織;陸尋握緊手中的三珠紫氣結晶,共生紋傳來九州龍脈的脈動,溫暖而有力。
“尋哥,以後咱們去哪?” 林婉兒輕聲問,風吹起她的發絲,帶著龍息草的清香。
陸尋望著中原的萬家燈火,護脈刀在月光下閃著溫潤的光“哪裏需要,就去哪裏。” 他往龍亭的方向望去,那裏的燈火最亮,“但總要有人留在中心,記錄護脈的故事,編寫新的要訣,讓後來者知道該如何守護。”
王胖子接口道“那就在龍亭邊上蓋個護脈堂!胖爺負責打地基,婉兒負責畫圖,尋哥負責教徒弟,咱們把九州的護脈法子都集齊了,編成書傳給後人!” 離火珠突然亮了亮,像是在讚同這個主意。
回到龍亭時,天已微亮。晨光中的龍亭格外莊嚴,盤龍柱上的龍紋在朝陽下栩栩如生。陸尋將三珠紫氣結晶輕輕放在龍亭中央的石台上,結晶瞬間融入石台,與地下的龍脈相連,整個中原的氣脈都輕輕震顫,像是在回應這份守護的心意“從今天起,這裏就是護脈堂的根基。” 他望著遠方,“守護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數年後,龍亭旁的護脈堂已成規模。堂內陳列著各地送來的護脈器物潯江的護脈漁網、茅山的聚氣符、少林的鎮煞鍾、西域的雪蓮標本,牆上掛著不斷更新的《九州共生圖》,圖上的紅線越來越密,將整個九州連在一起。
陸尋、林婉兒、王胖子時常坐在堂前的老槐樹下,教孩子們辨認龍脈氣脈,解答各地守脈人的疑問。每年三門峽之約,各地的守護者都會帶來新的護脈心得,合編的《護脈精要》已經出到第五卷,裏麵記錄著佛道儒巫、漁民百姓的各種守護智慧。
這年春天,老槐樹抽出新芽時,一群穿著不同服飾的孩子在堂前學畫風水陣。最小的孩子舉著剛學會的 “玉帶環腰” 圖,奶聲奶氣地問“陸爺爺,龍脈會永遠平安嗎?”
陸尋望著遠處的黃河,河水清澈,帆影點點,共生紋傳來溫暖的脈動“隻要咱們一代代守下去,就會永遠平安。” 他往孩子們手裏塞了龍息草籽,“就像這草籽,種下守護的心意,就能長出平安的未來。”
春風拂過護脈堂,帶來各地的花香,也帶來了守護傳承的訊息。堂前的老槐樹上,新掛的銅鈴輕輕作響,像是在訴說著永不落幕的守護故事,直到天地盡頭,直到時光永恒。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