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滾滾洪流勢不可擋

字數:5562   加入書籤

A+A-


    不多時。
    王承恩取來聖旨和厚厚一冊文書。
    “陛下有旨!”
    眾臣子趕忙離開座位於廳中跪成數排。
    攤開聖旨,王承恩掃視全場一眼,王朗聲唱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南方數省乃我朝賦稅重地,瀕臨江河海洋,地理位置極度優越,具有得天獨厚之先決!
    曆朝曆代先訓證明,固步自封隻會作繭自縛,唯有與時俱進方可繼往開來!
    為大明中興計,南方行政與兵事須予大肆調整!”
    臣子們認真聽著,這些前奏早已長期接受洗腦耳熟能詳了,都等著具體內容。
    頓了頓,王承恩繼續道:
    “按內閣方略,經陛下欽定,新設朝廷直屬台灣府,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五省,新設南征都督府!
    封閩粵巡按溫體仁為台灣知府,授戶部尚書銜,加五省巡按!
    原廣東巡撫熊文燦、福建巡撫鄒維璉,兩個月內辦清交接,調回京師另用!
    撤銷閩粵總督衙門,改五省總督府,內閣大學士範景文以現任官銜任五省總督、兼福建巡撫,加南征都督府都督同知!
    提督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一切軍、政要務!
    原閩粵總督薑曰廣官銜不變,改任五省經略,兼廣東巡撫,協助範景文管理地方!”
    聽到這兒,很多臣子無比詫異。
    溫體仁是開關收稅的急先鋒,把閩粵官場和商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皇帝必然很滿意,升他成地方大員並不意外。
    範景文既是閣臣又是軍機,乃天子身邊紅人,沒想到竟會下放地方。
    看來南方諸省在天子心中舉足輕重,此地未來絕對非同凡響,尤其都督府帶了一個“征”字。
    如今大明四個都督府,江南及西南都督府都沒有帶征字,隻有王業浩的北征都督府與之雷同。
    把南方提到了與對付建奴同等地位,其中涵義不言而喻。
    至於撤銷閩粵總督衙門,這是崇禎早就思量過的。
    當初派溫體仁巡按閩粵,讓薑曰廣坐鎮廣州隻為加一道保險。
    現在閩粵總督已完成過渡,可以撤銷這臨時機構了。
    此番旨意也預示著南方五省將由範景文、溫體仁、薑曰廣掌握,天子更加遊刃有餘。
    王承恩尖銳的嗓音持續注入耳膜:
    “禁軍第三軍除周遇吉本部隨駕移師北地外,以孫應元、何可綱二部為基礎整合閩、粵、桂、三地營兵,組建禁軍第四、第五軍。
    封孫應元為第四軍軍長,駐守廣西、廣東二省,封何可綱為第五軍軍長,駐守福建、台灣兩地!
    大明水師張名振部、鄭芝龍部及原三地所有水師兵船整合為南洋艦隊,歸屬大明水師及南征都督府雙重領導!
    升原福建副總兵鄭芝龍、水師參將張名振為中將銜,二人均任南征都督府都督僉事!
    鄭芝龍兼任南洋艦隊統領,張名振兼任副統領及總訓導官!
    每省外派之錦衣衛衙門升格為省軍區,軍區統領授少將銜,定員兵額每省兩個千戶,五省軍區歸錦衣衛與南征都督府雙重管轄!
    欽此!”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關於新設台灣府與五地兵事衙門聖旨讀完,這裏麵信息量太大了。
    天子這個動作算得上翻天覆地,既要放權,也要處於絕對掌控之中,非常符合情理。
    當中誕生出不少大員,要說最開心者,莫過於溫體仁、張名振、鄭芝龍三個。
    老溫忍辱負重大半年,終於熬出了頭。
    想著皇極殿廣場上天子親自拿掉他的官身,之後打入詔獄,一眾同黨煙消雲散。
    如今表現優異,關稅司步入正軌,天子信守承諾重新重用他。
    老溫感動不已,暗下決心一定甩開膀子加油幹,做一個真正的務實主義者。
    張名振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沒想到竟然連跳數級,一口氣成為都督僉事。
    以現有職務看,比黃蜚級別還要高,艦隊仍屬大明水師節製,預示著黃總兵也要升級。
    崇禎之所以重用張名振,除了他是曆史上堅決抗清派,通過這幾個月相處,知曉了他的能力,大用特用實至名歸。
    而鄭芝龍呢,比張名振還要激動。
    數天前天子讓他考慮,是選擇統領艦隊還是當個都督僉事。
    連日來他寢食難安,尋思究竟該如何答複皇帝。
    結果魚與熊掌一並送來,這份信任讓他既動容又倍感羞愧。
    自己的格局小了啊,一切擔憂都是枉然。
    以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那麽多彎彎繞,與天子肚量比起來,實在可笑之極。
    王承恩念完聖旨,崇禎抿了一小口茶。
    放下茶杯望向範景文,緩緩說道:
    “範學士、溫尚書、薑侍郎!”
    “臣在!”
    “朕就將南方諸省交給三位了,朕等著你們建功立業,等著南方錢糧滿倉!”
    “臣等定不辱使命!”
    “甚好!”
    崇禎八月從京師出來,就考慮到了這一步。
    當初讓範景文跟隨,一來方便政令,二來需要軍事參謀。
    南方事態比想象中要好,收服鄭芝龍便是掃清最大障礙。
    但接下來軍政事務仍舊繁雜,鄭芝龍十萬兵卒兩千餘條船,並不代表會全部並入都督府。
    崇禎需要的是精兵,而不是散漫的海盜,鄭家軍的人和船都需要重新篩選。
    五省軍、政兩方麵同等重要,由朝廷重量級大員坐鎮,才好充分平衡各方勢力。
    讓南方經濟發揮出應有功能,讓南征都督府變成真正利劍,這才是崇禎最終目的。
    其實說到總督衙門,大明未來會逐步取消這個機構,前提是該地恢複休養生息。
    將布政使司改稱行省,巡撫恢複成貨真價實的特派員性質,這些都要去做。
    隻不過大明剛剛觸底反彈,還未到改變之時。
    勉勵三人一番,崇禎掃視全場。
    “諸位,聖旨僅乃機構與人員任命,南方各項具體事務都寫在方略之中,範愛卿!”
    “臣在!”
    “你來宣讀方略吧!”
    “臣遵旨!”
    接著,範景文拿起了厚厚的文書。
    小太監奉上一杯熱茶,範大學士將耗費不少口舌。
    這份方略在天津戰事結束之時,孫承宗按照崇禎旨意就開始醞釀了。
    通過數月來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形成了最終方案。
    文中提到行政、軍事、農業、工商業、台灣移民等方方麵麵。
    皇權下鄉設置鄉、村兩級,將緊跟江南諸省,春節過後範景文會代天組織一次恩科,選出基層官吏。
    禁軍兩個軍兵額八萬,其中孫應元第四軍五萬,何可綱第五軍三萬人。
    第四軍常駐兩廣,將對廣西土司進行有效遏製及招撫。
    同時積極備戰,與水師伺機收複濠鏡島,讓葡萄牙人嚐嚐大明的厲害。
    還要與秦良玉西南都督府相呼應,未來朝安南、麓川這些本屬於大明的國土進軍。
    當然,這兩項用兵隻字未提,機密兵事崇禎不會在此等場合宣布。
    濠鏡隨時可收回,用兵中南半島得回京後再行籌劃。
    大明南洋艦隊定員六萬人,其中陸戰隊人數需達到三成。
    分守台灣、福建、廣東三處,要求於各地興建軍港換裝戰備。
    南洋擁有大片無主土地,戰艦應以中大型遠洋船隻為主,重現三寶太監下西洋之勝景。
    武人們聽得熱血沸騰,宗藩可以去海外打出天地,鄭和可以叱吒風雲,他們同樣做得到!
    方案中還提到,台灣、泉州、福州、廣州全麵開海,台灣移民從陸地五省外加浙江遷入。
    台地與廣西實施民族和睦相處原則,積極引導廣西土司、台灣大肚王國等土著走出深山,充分接受漢家文化洗禮。
    今年計劃向台灣移民30到50萬,五年內移民一百萬!
    ......
    方略幾乎麵麵俱到,範景文足足念了一個時辰。
    南方事務就這樣定了,臣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天子雄心。
    這一波滾滾洪流勢不可擋,唯有積極麵對,擔當走在最前麵的新時代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