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公雞還是母雞?

字數:6140   加入書籤

A+A-


    回京的崇禎心情很舒暢。
    白天處理日常公務,到慈慶宮和田秀英宮殿看看娃。
    四處轉轉陪各個美人說說話,還抽空削一削給朱媺娖準備的小木銃。
    至於夜晚嘛,公糧自然要狠狠地交。
    這麽幾年袁妃和劉妃一直沒動靜,得讓她們的肚子拱起來。
    所以特別賣力,一連幾晚都酣暢淋漓。
    三日後。
    一大早,午門外就聚滿了文武百官。
    按天子前幾日放出的話,天還沒亮科學院就用數輛馬車拉來一堆物件。
    王徵幾個科學院主官全程督導,正辰時以前就完成組裝,奇形怪狀地擺在午門廣場上。
    “這是何等奇淫之物?”
    “某也不知啊。”
    看著科學院一大幫人鼓搗這麽久,大多數文武不明所以。
    “你看此物像個大木桶,又不太像,那麽多盒子管子連著,就一四不像啊。”
    “聽說陛下三日前讓用啥啥雞抽水,公雞還是母雞?下官愚鈍,這......”
    “是蒸汽機,哪是什麽牲畜......”
    “此怪物沒有水槽沒有刮板,如何抽水呢?”
    “陛下投那麽多錢給科學院,你看整出個啥玩意兒?”
    “噓......慎言,慎言......”
    “......”
    一眾臣子小聲議論著,不時望向離那怪物最近的一群高官。
    既指指點點想發表“高論”,又生怕大員們聽見。
    “陛下駕到!”
    午門口出現幾個太監,隨後大漢將軍紛紛湧出。
    臣子們趕緊整理隊形,全都朝向門口,等著給天子作揖。
    “臣等拜見陛下!”
    步輦緩緩放下,瞄了全場一眼。
    崇禎走出兩步,大手一抬。
    “卿等免禮!”
    “陛下口諭,眾卿免禮!”
    “謝陛下!”
    “陛下,此乃改良之蒸汽機,請陛下垂鑒!”
    王徵上前幾步拱手,隨後帶著崇禎走向蒸汽機。
    這一堆鐵坨坨比想象中要好,往來公文中曾向科學院提出過諸多注意細節。
    爐膛、鍋爐、氣缸、曲軸、飛輪該有的一樣不缺,看起來很簡陋,但此物已經具備十八世紀的蒸汽機模樣了。
    蒸汽機連接著另一坨鐵盒子,兩端都有鐵管連接,一頭還浸在筒子河,想來就是抽水機。
    去年蒸汽機取得一定進展,抽水機也發明了出來,可長期卻無法有效抽水,王徵試了很多次都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還是崇禎作出提示,管子除了密封外,還應在進水管端處加一個底閥,讓水能夠進入管內,但停機後不可以倒流。
    崇禎非工科出身,花費了好多文字和歪歪斜斜的草圖,才把問題給解釋清楚。
    華夏人智慧不差,看王徵信心滿滿的樣子,知道有戲。
    “王侍郎!”
    “臣在!”
    “開始吧!”
    “遵旨!”
    “請陛下與各位大人靠後!”
    “好!”
    科學院人士讓百官退到數丈開外,主要為確保安全,崇禎也知趣地向後挪步。
    研製蒸汽機過程中不少人燒傷燙傷,發生過兩次爆炸,死傷五六個工匠及科研人員。
    如今排氣閥等部件已經完善,各方麵都有了根本性改觀,但基本的安全意識得有。
    不多時,王徵親自將爐膛煤火引燃。
    隨著一名工匠拉起風箱,另一工匠用鏟子往爐膛添加碎煤,煙筒冒出滾滾濃煙。
    一刻鍾左右,一帶著麵罩的工匠打開某個部位,一抹白煙吱吱響著噴射而出,將整個機器籠罩於煙霧之中。
    眾多大臣嚇了一跳,不禁往後退步。
    崇禎波瀾不驚,那部位乃氣缸,扭動閥門是為排出冷凝水和空氣,確保有效推動活塞。
    當然,這些專業術語臣子們是不知道的,科學院也還未形成統一部件名稱。
    兩三息功夫後,白煙散盡。
    “轟隆隆......”
    巨大震動聲隨即響起,就好比沸水頂著鍋蓋不斷往上衝,隻不過音量超過若幹倍。
    王徵一直關注著操作動向,而後上前檢查一圈,朝一名小官重重點頭。
    下屬心神領會,在蒸汽機與抽水機之間鼓搗一陣,更大的響動傳了出來。
    “吱”的一聲,一股水從搭在廣場邊緣的鐵管中冒出。
    出水口對著河麵,又重新流入筒子河。
    這年代水太珍貴了,科研也不願意過多浪費。
    “啊......”
    “出水了......太神奇了......”
    “哈哈哈,真稀奇......”
    “......”
    人群中發出驚呼,有人將眼睛睜得老大。
    後麵的禁不住踮腳,先前持懷疑態度的人一臉不可思議。
    蒸汽機聲響早都蓋過嘈雜聲,全場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出水之時,就連崇禎也重重吐出一口濁氣。
    這麽原始且顯得粗糙的東西他都是第一次見,21世紀華夏已經看不到蒸汽機了。
    隻有四川、內蒙少數地域,尚有少量旅遊區蒸汽小火車,都隻在電視屏幕上見過。
    放在這一時空,蒸汽帶動抽水便是妥妥高科技產物。
    這便是科學,便是崇禎提出的其中一項新學。
    有了這個東西後,相信人們會漸漸走出固化思維,進一步去擁抱學以致用。
    今日之舉就是新學轉化成生產力最直觀的體現,所謂工業革命,將不再那麽天方夜譚!
    工匠們沒有再添加炭火,過程中時刻檢查著各個部件。
    隨著爐膛裏煤炭燃盡,持續兩刻多鍾的午門抽水落下帷幕,王徵等人如釋重負。
    在場幾百文武包括崇禎,心中都久久無法平靜。
    如此出水量用於煤礦抽水毫無問題,開采數丈便要新開礦井的無奈,將退出曆史舞台。
    西山采煤量必會成倍增長,煤價也將變得更為低廉。
    而且隨著蒸汽機推廣,農業灌溉將新上一個台階。
    在場稍有見識的臣子,首先就能想到此物帶來的好處。
    而京師周邊柴火消耗會進一步減小,對生態修複善莫大焉,蒸汽火車、蒸汽船、各種蒸汽機床......
    一件件新器物都會陸續登上舞台,這是天子以及科學院主官們腦裏呈現的內容。
    想想都覺得美,此刻崇禎萬分欣喜,胸中如波浪翻滾。
    “科學院諸公何在?”
    “臣在!”
    渾厚的嗓音將各臣子思緒拉回,文武們自覺重新列隊,準備聆聽最高指示。
    王徵、宋應星、畢懋康、焦旭、丘時宣等人,連同數十工匠雜役站在了皇帝麵前。
    “科學院能研製出此物,上上下下功不可沒,深慰朕懷!”
    “臣多謝陛下!”
    眾人拱手高呼,成績得到認可,就是他們最大的殊榮。
    崇禎滿臉堆笑,繼續道:
    “王愛卿!”
    “臣在!”
    “五日之內將科學院自成立以來,有重大功績之人統計出來呈遞禦前。
    不論何種官職,不論工匠還是雜役一視同仁,朕會傳旨欽天監,擇日親自封賞!”
    “臣遵旨!”
    啥?不少官員驚訝了。
    封賞官員倒都沒啥,連螻蟻都要欽封?封侯拜相都不一定選定吉日啊,太特麽新鮮了。
    皇帝去年打破百業,再來上這麽一出,那群賤籍撞上大運,地位將無形中大大提高。
    “田大成何在?”
    “內臣在!”
    華夏日報管事田大成向前幾步,朝天子恭敬地作揖。
    此人原是坤寧宮管事太監,報社事務都由他具體負責。
    “將今日之事刊登上華夏日報頭版,對科學院諸卿及工匠進行專訪!
    朕要讓天下人知道,大明有個科學院,還有一群為大明默默付出之棟梁!”
    “臣遵旨!”
    聞言,百官們不禁又開始眼神交流。
    隨著華夏日報發行量劇增,報紙傳到全國各地,很多臣子想貼龍屁股,一度投稿成風。
    結果石沉大海者比比皆是,隻有觀點獨到且新穎的撰文方得以刊登。
    要麽就是犯了事,大名被天下人所知曉。
    而工匠都會被專訪,這跟青史留名相差無幾啊!
    大明啊大明,變化太快了。
    若再不加把勁,就越來越跟不上你的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