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請大汗榮登大寶
字數:6025 加入書籤
沈陽城。
建奴口中的盛京。
崇禎在京師經營他的大明,黃台吉同樣沒閑著。
緩緩放下煙槍,黃台吉閉目回味。
看得出先前一通長槍短炮,讓他心曠神怡飄飄欲仙。
猛地睜開雙眼,那份犀利與精明重新呈現在奴才們眼前,與吸食福壽膏前完全兩回事。
“範先生,你接著說!”
“嗻!”
等著主子吞雲吐霧這麽久,範文程再次打起了精神。
“大汗,我大金與明國征戰近二十年,早已形同水火勢不兩立,明國小皇帝處處掣肘,我大金豈乃吃素之輩!
大金雖談不上富庶,然大汗雄心日月可鑒,八旗子弟兵強馬壯,逐鹿中原並非不可!
奴才鬥膽,請大汗天命有歸,敢效華封之祝,民心難拒,願伸漢水之忱!”
範文程聲如洪鍾,語氣中帶著堅定與果決,一副奴身與地麵緊貼,幾乎五體投地。
此刻的他心中萬分激動,昨日在場所有人都跟隨大汗去拜了新落成的孔廟,現在提出稱帝這檔子事,再恰當不過。
“大汗,明國小皇帝破孔府挫骨揚灰,誅殺衍聖先公孔胤植,此舉必遭天譴!
大汗於盛京重修孔廟尊聖人為先師,又尊聖人之後執掌衍聖公一職,便乃重拾華夏之精髓,必感動上蒼!
大金神器不可久曠,天命不可固違,臣請大汗榮登大寶!”
錢謙益趕忙附和,同樣如死狗般趴在地上。
他如今的一切地位都來自於範文程力挺,自然得與他一個鼻孔出氣。
自去年冬天靳念祖曆經“千辛萬苦”,將他和孔興燮一幹弄到沈陽,範文程禮遇有加。
黃台吉如獲至寶欣喜萬分,在範文程強烈推薦下,錢謙益得以進入文館當參政,文館四大漢臣變成了五大漢臣。
文館參政都是黃台吉重要謀士,絕大多數飽讀詩書熟悉漢家文化,說白點等同於大學士。
今日之事範文程醞釀了許久,錢謙益義不容辭幫腔。
而且當下所有漢臣之中隻有範文程有資格稱奴才,其特殊地位可見一斑。
錢某人也想有朝一日能得到黃台吉真正認可,允許他自稱奴才,那便是他的理想與榮耀。
錢謙益曾當過明國少詹事,萬曆朝三甲探花,東林黨核心人物,絕對有威望。
他需要範文程扶持,也需要進步。
否則堂堂探花之身,在一群秀才或是目不識丁的蠻子麵前,豈不太過掉價。
“請大汗榮登大寶!”
“大汗,臣附議!”
“臣附議!”
“天下讀書人之精神圖騰,由明國變為大金!
但凡大汗振臂一揮,讀書人勢必紛紛響應,大汗登基大寶實乃眾望所歸!”
寧完我、鮑承先、高鴻中三個文館漢臣全都跪了。
昨日才被欽封為衍聖公的孔興燮,也義正言辭,仿佛黃台吉不稱帝,都對不起天下人似的。
黃台吉沉默不語,除了吸食福壽膏之後的紅潤外,神色無任何變化。
這幫漢臣已經勸進過兩次,加上今日就已三次了。
去年在宣府吃了場大敗仗,漠南諸部脫離的脫離。
剩下者搖擺不定貌合神離,依舊服從他的漠北諸部也軍心不穩。
他迫切需要重新聚攏民心,在暫時不宜對明國用兵的情況下,稱帝似乎乃唯一途徑。
按儒家禮儀凡事不過三,他做到了兩次推托,今日是該作出決斷了。
望了眼一眾旗主,黃台吉緩緩開口:
“各位先生言之有理,然太祖汗遺命在先,大金政事由四大貝勒共商,本汗豈可不尊祖訓!”
說完,黃台吉露出一絲痛苦表情,眼角餘光卻觀察著他的兄弟侄兒們。
臣子逼他當皇帝他都不當,可見對野豬皮多麽尊重。
大汗真是個表演天才矣!
跪在地上的範文程、錢謙益等漢官心中暗笑。
代善不這麽認為,他太了解老八了。
老八的心思比海還深,他早都領教過若幹次了,勸進之事已屬大勢所趨。
“大汗,我大金得聖人之後鼎力相助,大汗又興建孔廟尊師,聖賢於天下僅大金一家!
豈是那數典忘祖之明皇可比擬,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大汗理應再進一步!”
代善起身,顫顫巍巍向黃台吉打袖跪地。
他年紀大了,去年經曆失子之痛變得更為虛弱,如同獠牙就快掉光的老虎。
這樣也好,能讓老八更加放心。
論打仗老八在幾兄弟當中不算啥,心思卻跟明國人一樣喜歡彎彎繞,他代善是玩不過的。
“請大汗榮登大寶!”
“......”
濟爾哈朗跪了,碩托、阿濟格、多鐸、阿巴泰、杜度、希福、剛林等一眾旗主和大金貴族先後下跪勸進。
黃台吉暗自得意不已,臉上卻全是為難,仿佛在做某種艱難的決定。
這些表現都在情理之中,代善懂,濟爾哈朗也懂,包括十多歲的多鐸也明白。
黃台吉自繼位起就拉攏或打壓兄弟,四大貝勒共座接受朝賀之事,早都成為曆史。
阿敏被他整得慘,放出來後於宣府之戰又被明國囚禁。
莽古爾泰永平一戰棄城逃跑,被定罪悖逆,關了四五年不明不白死在獄中。
四大貝勒就剩代善和黃台吉了,代善已經垂垂老矣,早都不想參與爭鬥,他鬥累了。
其它兄弟裏最勇猛聰慧的多爾袞,至今仍禁足於府中思過,未恢複任何地位。
“哎......”
黃台吉重重歎出一口濁氣,十餘息功夫後很勉強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汗便順應民心吧!”
“奴才給萬歲爺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範文程率先高呼,今日這事本身就是一場表演,黃台吉早就跟他密議過多次。
就連國號年號都初步確定了,就等待一個最後契機,心頭不由如釋重負。
接著,所有自稱臣的自稱奴才的,一個不漏山呼萬歲。
“眾卿平身!”
“謝主隆恩!”
一張胖臉終於露出淺笑,看得出黃台吉精神愈加抖擻。
緩了緩,望向範文程:
“範先生!”
“奴才在!”
“由你文館擇出良辰吉日,朕要告慰天地宗祖,一係列禮儀流程由你全權督辦!”
“奴才遵旨!”
......
數日後,四月十一日。
盛京舉行隆重禮儀,黃台吉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金為大清。
清在蒙語滿語中均有“善戰”與“至高”之意,符合滿蒙一體既有思維。
同時大明的“明”屬火,“清”屬水,水克火,暗合中原王朝“五德終始”理論。
“黃台吉”三字改為“皇太極”,通過漢字重構權威,標誌從部落走向皇權。
改年號“天聰”為“崇德”,四月初十以前使用老年號,十一日起啟用新年號。
追尊努爾哈赤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
全麵仿明製設六部,改文館為內三院。
封範文程為內秘書院大學士,首席文臣;希福、剛林分任內國史院、內弘院大學士。
錢謙益、寧完我、鮑承先、高鴻中等漢臣,分別獲得各院學士或六部侍郎、主事等職。
八旗當中,原屬豪格的正藍旗歸皇帝親掌。
封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郡王,協管鑲黃旗,封阿巴泰為多羅饒餘貝勒,協管正藍旗。
皇太極擁有兩黃、正藍三旗,妥妥位高權重。
封代善為禮親王,二兒子碩托封貝勒執掌正紅旗,標誌著代善徹底退居幕後。
多爾袞封為和碩睿親王,執掌正白旗,準他戴罪立功。
封多鐸為和碩豫親王,掌鑲白旗;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掌鑲藍旗。
兄長褚英之子杜度封為多羅安平貝勒,執掌鑲紅旗。
設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一眾蒙古王公和明國叛將,都得到了相應地位。
一番大刀闊斧邯鄲學步,皇太極的大金變成了大清,形成與明國對等的集權機構。
中樞仿照儒家文化給設立了,然而在皇太極眼裏,十餘萬滿人自高一等,蒙古人乃兄弟,群體更多的漢人便是奴隸。
什麽係統性稅製、吏治等僅為概念性框架,想怎麽就怎麽,一切以滿人利益為首要。
漢人是用來利用的,是為建州女真當牛馬的,漢人很聰明,但也容易利誘瓦解。
既要用漢人,也要嚴加打壓,更需要密切防範!
朱由檢,你就等著吧,老子也當皇帝了!
任你表現得再強勢,你們漢人始終不夠團結,老子不怕你!
頭上套著那鍋蓋一般的疏冕,皇太極望著下麵一大片臣子,渾身充滿了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