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A+A-


    線!”
    “是!”
    崇禎當初提出讓黃蜚去封鎖近海,就是給關寧各城注入一絲有生力量。
    水師有水兵也有陸戰隊,戰力不容小覷,這寧錦防線啊,真是操碎了心。
    “諸位愛卿都在,命令就在此處寫吧。”
    “臣遵旨!”
    小太監端來桌凳,擺上文房四寶。
    盧象升為本戰總指揮,自然承擔起草軍令任務。
    這是崇禎提倡的效率,說得上現場辦公,他喜歡雷厲風行。
    臣子們靜靜看著盧象升寫畫,天子閉目養神。
    嚴格地說,他對遼東各路人馬戰力不太放心。
    黃得功和尤世威打得風風火火,近在咫尺的遼西諸城可千萬別掉鏈子。
    六七萬人龜縮於山海關至錦州幾座城池,錦州更是成為孤城多年,僅能做到自保。
    整個遼西走廊三百餘裏,大明實控山海關至寧遠城200裏範圍,更北麵的鬆山、杏山堡在大淩河之戰後就已失陷。
    寧遠至錦州陸路中斷,孤城錦州隻能從海路向其補給,態勢岌岌可危。
    關寧精銳去年都被他抽去剿賊了,他也沒想到大明最厲害的關寧軍,竟然空額那麽大。
    號稱六萬鐵騎結果隻有不到四萬,抽了三萬二,就剩幾千可以野戰的兵了。
    這些兵分散於遼西各個城池之中,騎兵守城實際毫無作用,本就該出去活動筋骨。
    按此役規劃,初期於建奴西邊發起戰役,鴨綠江再燃戰火,穩固後可進入第二階段。
    而第二階段其中一個目標,便是要收複大淩河流域至原大寧都司今承德)、遼西走廊之間形成的三角地帶。
    使遼西、朵顏故地、張家口堡連城一片,整個京畿地區長城外數百裏重歸大明之手。
    那時候遼西危機才算解除,不再如同細線一般的防禦走廊。
    而建奴才算真正被孤立於遼東,要滅其國祚,就看崇禎的實力與心情了。
    “陛下,軍令已書寫完畢,請陛下過目。”
    兩刻鍾後,盧象升吹幹墨跡,向崇禎拱手。
    “孫李二位先生過目便可,朕就不看了。”
    崇禎淺笑,他掌控全局就行了。
    細節上的事過問得太多並非好事,對三位軍機絕對放心。
    待蓋上大印流程走完,崇禎環視一周。
    “今日就到此,諸位愛卿都回去吧!”
    “臣等告退。”
    臣子們行禮離去,崇禎起身踱起了步子。
    思慮一陣,突然停下腳步。
    “去把方正化叫來!”
    “奴婢遵旨!”
    望了望王承恩背影,崇禎重新坐下,攤開鎮紙疾書起來。
    建奴是他目前兵事方麵最大心病,拋開陝西,所有重大部署都在圍繞遼東。
    他覺得,需要寫一封親筆信給祖大壽。
    當年野豬皮能崛起,外部因素為日本侵略朝鮮,而內部,則與李成梁放縱息息相關。
    遼東曆代將門太複雜了,遠沒想象中簡單,歸納起來或許便是所謂養寇自重。
    結果賊寇愈加肥碩,遠遠超出自身把控能力,就蛻變成了滅頂之災。
    袁崇煥幾年前被自己處斬,雖有些勉強,但一年來崇禎每每想起時,越發覺得該殺。
    朝廷確實沒有過多軍費正常維持遼東,袁崇煥也確實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
    可怎麽做也不該去販賣軍需啊,更不該擅自殺掉毛文龍壟斷對奴走私,以致建奴無後顧之憂,這便是最大敗筆。
    遼東軍閥擁兵自重做出暗自資敵等行徑,與袁崇煥獨斷專行密不可分,他太濫權了,根本沒學到孫承宗戰略精髓。
    當然,袁某人所做的種種好與壞,政治生態才是最大誘因。
    對於他的最大支持者祖大壽,崇禎感情複雜。
    此人在二年己巳之變中力挺袁崇煥,得知袁崇煥被天子拿下後帶兵負氣而走,全然不顧京師正處於圍困之中。
    後來在孫承宗幾番勸導下,才回兵打了幾仗,於建奴退卻後重返遼東。
    按曆史軌跡,十五年鬆錦之戰最終投降建奴,那時候明王朝也差不多玩完了。
    明末跪服建奴的文武實在太多,如今不可能到那一步,崇禎沒必要去一一計較。
    洪承疇都可以重用,祖大壽其實未嚐不可。
    最起碼祖大壽沒有像洪承疇那般,去當建奴暴政的排頭兵,而是消極麵對一切。
    到現在崇禎沒有動他,也不想動他,除了遼東的複雜形勢外,與祖大壽大淩河之戰沒有殺掉何可綱有關。
    明史記載大淩河之戰中,祖大壽誅殺抗清派何可綱,得以向建奴詐降,最終逃出生天。
    要是崇禎沒穿越過來,還真不知道兩人唱的是雙簧。
    祖大壽隻是找了一個與何可綱幾分相似的人,何可綱後來想自刎也被他勸下。
    野史並非不可信,明末真真假假很多事都說不清。
    不少真實史料尚在美麗國當秘密封存,後世難以辨明真偽,真是華夏的悲哀啊。
    “方大伴!”
    “奴婢在!”
    “你親自跑一趟錦州,將此信交予祖大壽,朕要說的都在裏麵,他看後自會明白。
    你再帶一兩百人過去幫襯一二,於錦州多呆一段時日,直到本次戰役結束。
    順便帶句話給祖大壽,有空讀一讀楊慎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讀後有何心得,可以上奏予朕!”
    “奴婢遵旨!”
    “記住,你不是去當監軍,隻是代表朕看看遼西河山!”
    “奴婢明白。”
    方正化木訥地接過密信,大腦一陣發懵。
    皇爺竟讓他親自給一個地方總兵送信,還要去幫忙打雜,可見意義非凡。
    他也不知道楊鎮那首詞的具體內容,皇爺說什麽照辦便是。
    “去吧。”
    “奴婢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