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純屬找罵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A+A-


    崇禎嘴角微揚,緩緩道
    “其一,大明急需各類人才,以大明銀行、科學院、皇家集團為例,人才極度匱乏。
    每三年一次取三四百人,如何能夠滿足?一個蘿卜一個坑,朕豈會做無用之功!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在朕看來,恐怕是有人擔心自身地位掉價吧?
    那份讀書人所謂清高真那麽重要嗎?與其坐井觀天何不眾星捧月,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天子帶著笑容,那副淺笑飽含深意。
    被人點破小心思無比難堪,有些臣子自慚形穢,黃道周倒還顯得無動於衷,沒有任何波瀾。
    “其二,大明已取消戶籍限製,朕就是為眾生平等,讀書人常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單靠此類人如何擔當大任?
    朕早就說過,四書五經能修身養性,卻無法從根本上治國。
    你去給建奴聊聊四書五經,看他們聽不聽得進去,還會不會覬覦大明?”
    緩了緩,崇禎又道
    “至於女子考科舉,朕以為以此質疑實屬小題大做,朕讓皇後與後宮女眷創立華夏日報,便乃創女子做事之先河。
    這一年來日報好與壞,諸位心知肚明,朕不再細說。
    女子實乃半邊天,瞧不起女人之風切不可取,前有梁紅玉、李清照,我朝有秦良玉。
    朕想問問爾等,你們當中有幾人能趕得上此等女流?
    隋文帝開科取士之前,曆朝並無科舉一說,先賢能夠開創先例,我朝為何不可!”
    暫停說叨,崇禎目光犀利掃視一周。
    殿中鴉雀無聲,臣子們低頭聆聽,天子威嚴讓人倍感壓抑。
    十餘息功夫後,禦音再度傳出
    “爾等吃穿用度除了家眷縫縫補補外,哪一件不出自工匠,這些人為何就該天生卑賤?沒有他們爾等穿衣住行都成問題!
    正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此話難道有誤嗎?
    朕想問一問黃禦史,古人是否說過這句話?此話是否被世人廣泛認可?”
    “回陛下,正是!”
    “嗬嗬,那不就妥了,泱泱華夏數千年,智慧結晶無與倫比,朕將它締造成現實,不再停留於嘴上,豈不美哉?”
    黃道周拱手默認,部分人也覺得有道理,光嘴上功夫確實卵用沒有,做一做似乎未嚐不可。
    先前劉宗周不是說過嗎,明年那批人不一定都能做官,皇家集團、製造局等機構,大概才是他們的最終歸宿。
    “第三個問題嘛,朕想讓臣子來回答,張僉事!”
    “臣在!”
    “你給諸位愛卿說一說,新學刊物在各地銷量如何?”
    “遵旨!”
    張同敞出列,向天子作揖,又向文武們拱了拱手。
    “稟陛下,經各地錦衣衛反饋,《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九章算術》、《幾何原本》等雜學書籍供不應求。
    科學院出版之《物理》、《數學》、《農學》等新學書更是搶購一空!”
    “甚好!”
    抬手示意他回班,張同敞恭敬地入列。
    “王院正!”
    “臣在!”
    科學院大佬王徵出班。
    “以上書籍刊印幾何?”
    “稟陛下,張僉事所述之書已印製九萬冊,現科學院經廠、京師各印刷作坊加班加點,準備在中秋前再加印兩萬冊!”
    崇禎沒有作聲,隻是點了點頭。
    “倪侍郎!”
    “臣在!”
    “你身為禮部侍郎兼京師大學堂祭酒,主管社學與學堂事務,你來說一說諸省籌備進展!”
    “臣遵旨!”
    清了清嗓子,倪元璐大聲道
    “啟稟陛下,各省大學堂利用藩王府邸作為校舍,藩王府邸甚寬,是否已經出海均不影響,前期籌備方便快捷。
    然最大難處在於師資欠缺,按如今局麵明年春闈所取之人才,部分須從事教授事務!
    按陛下新學之規劃,大學堂兩三年後便可培養出可用之才,故開科取士已無必要!”
    望了一眼倪元璐,崇禎笑道
    “四書五經早已不合時宜,世人皆可讀皆可研究古人智慧,然切不可以此包攬全局。
    四書五經產不出五穀雜糧,更造不出堅船利炮,如此簡單之道理,何須朕浪費口舌。
    爾等盡可放心,大明未來可期,大明是朕的,也是諸位的,朕豈會做不利於家國之事,勿要再杞人憂天矣!”
    看得出天子苦口婆心,很多話也直指要害,說到了心坎上。
    有少數人嘴皮動了動,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讀書人常常自譽光宗耀祖升官發財,朕告訴爾等,想發財就不要來做官,你們所謂君子抱負是什麽?爾等忘了嗎?
    律法麵前人人平等,為何爾等就該錦衣玉食享受特權?百姓就該天生受壓榨?
    千餘年科舉形成之堡壘以為朕不知道嗎?同鄉情、師生情、投獻之情,哪一樣不是大明毒瘤?
    故取締科舉從學堂與社會各界招納人才,便是平等之表現,凡我大明百姓,皆有此權!”
    一口氣說完,崇禎不再理會。
    看得出皇帝有些嗔怒,一提到這一茬就鬼火冒。
    大明讀書人特權實在太多,說洪武爺心狠,實際給他們不知多少福利,真是恬不知恥慣了。
    自去年取消讀書人特權,查出來的投獻土地那叫一個瞠目結舌,這檔子起碼得到年底方可大方向厘清,舊賬拉得太深了。
    “黃禦史,朕的回答你滿意嗎?”
    “回陛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臣已解惑!”
    黃道周此刻心潮起伏,他其實並非對此事鑽牛角尖。
    這麽久以來思維變化挺大的,也真心想為大明做事,隻是某些問題上還轉不過彎。
    一跳出來就杜絕了其它同僚提問,等同於變相避免了天子去舌戰群儒。
    這點心思崇禎何嚐不知,以前浪費口舌的事沒少做,到頭來還不是被臣子牽著鼻子走。
    如今那種事不可能再發生了,站出來純屬找罵。
    待到明鏡台組建各項律法日漸完善,想胡攪蠻纏裝清高,隻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好,內閣、軍機處、錦衣衛、兵部留下,其餘都散了吧。”
    “陛下有旨,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也懶得回東暖閣,就在皇極殿一並把兵事給辦了。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