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請主子入城

字數:5319   加入書籤

A+A-


    “中原侯!”
    “臣在!”
    “說說你的下步計劃。”
    “臣遵旨!”
    正了正身形,盧象升開口
    “啟稟陛下,第六軍新兵訓練已近三個月,臣擬四日後親率所部開拔天津,六月初十前全麵舉兵金州!”
    “甚好,糧草籌備如何?”
    “稟陛下,製造局可再供孟侯二型燧發槍一萬支,各型佛郎機五百門。
    新式十八至二十四磅紅夷炮三十六門,熱氣球六頂!
    臣已命人將夷炮運往天津,待第六軍到達便可裝船海運。”
    兵部侍郎王家彥拱手道。
    現吳甡接任兵部尚書,但回朝時日尚短,後勤軍備都是由王家彥具體操持。
    “如此第六軍火銃配備將超過半數?”
    “正是!”
    “天津方麵呢?”
    “稟陛下,李指揮使傳回消息,前期糧草輜重已籌備完善,鄭芝龍屬下甘輝部已全麵接管天津至山東海防。
    第六軍主要乘坐甘輝部海船登陸金州,水師黃蜚部、沈世魁部亦將派出部分船隻,可分兩個批次抵達彼岸!”
    張同敞隨即稟報。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朕要在奴酋於大淩河城進退兩難之時,再給他致命一擊,中原侯全權掌握火候,朕就不管了!”
    “臣絕不辜負吾皇期許!”
    盧象升眼神堅定,回朝三個多月了,這是他封侯拜將後親臨前線的第一仗。
    這次跟以往中原剿賊不同,指揮那麽多兵卒還是水陸並舉,他必須幹出成績。
    “孫先生!”
    “臣在!”
    “此役就此落實,宣布一下兵部相關事宜吧。”
    “臣遵旨!”
    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孫承宗朗聲道
    “經內閣與軍機處合議,報陛下禦批,軍機處擴大成軍機委員會,簡稱大明軍委。
    設主席一名,副主席五名,下設不超過三十名軍機委員。
    各都督府與錦衣衛僉事以上主官、大明水師正副總兵、兵部侍郎級以上、北方野戰軍正副司令、禦馬監掌印皆擔任委員。
    即日起撤銷兵部,正式歸入軍機委員會!”
    頓了頓,孫承宗繼續道
    “陛下親任軍機處主席,原四名軍機大臣、錦衣衛指揮使任副主席!
    軍機處下設五部,為總讚畫部、總訓導部、總後勤裝備部、總督察部、辦公廳五個衙門。
    北征、東征、江南、南征四大都督府、大明水師、行省軍區均按五部設立下屬機構!”
    接著,孫承宗對各衙門職能予以詳細闡述。
    還公布了各部主官名字,部門稱部長,辦公廳稱作主任。
    臣子們認真聽著,當中大部分人也參與過籌備策劃,對所述並不感到陌生。
    按此次革新的兵事組織框架,已無限接近於幾百年後新華夏成立之初相應機構。
    崇禎做不到完全參照21世紀華夏模式,那樣也不完全符合當下國情。
    這僅為第一步改革,暫未對陸軍、水師設立出兵種衙門,以後還得不斷優化。
    如今大明軍事人才濟濟,卻也參差不齊,很多人還未發展成頂尖人物,為此部分副主席還得身兼部門長官。
    盧象升任總讚畫部部長,相當於總參謀長;李邦華領銜總督察部,等同紀委書記。
    至於其餘各部,吳甡任總後勤裝備部部長,方正化負責總訓導部,王家彥任辦公廳主任。
    侯恂和範景文目前在經營地方,職位都給他們留著,二人一個遼東一個南方,體現出天子對兩地的重視程度。
    按此次改製禦馬監也不存在了,兵符印信歸軍機處,崇禎兼著主席,緊握著大明軍權。
    軍機成員裏老中青各個年齡段皆有,通過一些年頭培養曆練,不可能出現青黃不接。
    三十年內邁向君主立憲,算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大淩河城西北四十裏。
    皇太極不走了,於此處安營紮寨。
    這裏離錦州的路程也差不多,算是完全抵達了前線。
    錦州到大淩河城數十裏範圍,明軍與清軍各部頻頻遭遇,雙方發生數次小規模作戰。
    濟爾哈朗的騎兵一刻也沒閑著,雖城外活動範圍越來越小,卻也保障著城池周全。
    整個大淩河城不斷加強工事,漢軍旗和包衣們挖了三道壕溝,最遠的已處於離城五裏之遙。
    皇太極主力朝南麵進軍,黃得功也跟著動了。
    赤峰到朝陽交通線已由明軍全盤掌控,尤世威派出一部自行從朝陽搬運物資,就用不著金國鳳繼續往北了。
    黃得功派給虎大威六個火銃營一個騎兵營,會同金國鳳部五千騎兵不緊不慢,始終處於皇太極身後三四十裏。
    雙方若即若離,除了探馬和夜不收之類接觸遭遇戰外,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萬歲爺,各路探馬已回稟敵軍態勢,此乃奴才匯總詳冊,請萬歲爺過目。”
    範文程恭敬地遞上一幅草圖,太監雙手呈給皇太極。
    奴才繪製的東西就是簡單明了,還是漢家文化值得推崇,比張著嘴巴說直觀得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可再清晰又能怎樣,全是些不好的消息。
    “啪!”
    “混賬!”
    皇太極重重拍打桌案,這麽多年來從未打過此等窩囊仗,真他媽背時。
    屁股後那一萬明軍陰魂不散,若非留了杜度守在三座塔附近,明狗非得全部跟過來。
    錦州城明軍虎視眈眈,隻要所部一有異動,侯恂就會第一時間知曉。
    範文程大氣不敢出,從接到明軍攻清這一個月來,就沒看到主子高興過。
    “範先生,你以為此役該如何處置?”
    皇太極努力平複情緒,淡淡問道。
    深吸一口氣略微思考,範景文將身子埋得更低。
    “主子,奴才以為我軍應一分為三,主子可帶步卒及少量騎兵前往大淩河城。
    騎兵主力一部駐守於此,一部前出二城之間機動作戰,牽製明狗騎兵!”
    範文程在匯總情報時就仔細分析過局勢,這是他認為最穩妥的方案。
    皇太極沒有出聲,目光緊盯草圖陷入沉思。
    自己這一路沒有漢軍旗加入,也就無任何重武器,連佛郎機都沒有。
    騎兵全部進城也毫無作用,隻有放在外麵,才能進一步確保大淩河安危。
    “你說南蠻子會對大淩河城誌在必得嗎?”
    半刻多鍾後,皇太極緩緩開口。
    “主子,大寧都司與遼西連成一片已成定局,奴才以為侯恂必有前出打算。
    然大淩河城高池深,夷炮數十門之多,河中尚有劉澤清部數千水師。
    步卒一旦入城,正兵可達三萬餘人,豈是明狗可輕易破之!
    主子進城還可令軍心大振,城池絕不容任何閃失,請主子入城為妙!”
    聞言皇太極默默點頭,狗奴才說得有一定道理。
    出京兩路人馬接近5萬,那僅僅是正兵,還有兩萬包衣奴才充當著民夫。
    包衣在野戰中沒啥用處,但用作守城就非同一般了,至少抵半個步兵。
    自己率部在野外意義不大,明軍完全可以閉門不出,這種對峙不是他想要的。
    加上連日來身體不太好,到城裏利於龍體休養,也更方便指揮全局。
    “先生言之有禮,明狗於大寧都司及遼西已占得先機,朕當下暫無力回天。
    然大淩河城位置特殊,關係大清命脈,來人!”
    “奴才在!”
    “速傳親王貝勒前來議事!”
    “嗻!”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