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神機火藥局(中)
字數:2693 加入書籤
火藥局內,青磚鋪就的廣場上早已列隊站滿了人。
冬日的陽光穿過高聳的屋簷,在青石板上投下鋸齒狀的陰影,將人群切割成明暗交錯的方塊。
陳恪的皂靴踏過積雪未消的石板,發出細微的咯吱聲。
這聲響在寂靜的廣場上格外清晰,仿佛每一步都踩在眾人緊繃的神經上。
高台前的紅毯略顯陳舊,邊緣處還沾著未掃淨的雪粒。
陳恪邁步而上時,緋色蟒袍的下擺掃過毯麵,金線刺繡的蟒紋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參見伯爺!\"
數百人的齊聲問安如同悶雷炸響,震得簷角冰淩簌簌落下。
陳恪在台中央站定。
知乎收藏夾《明代官場微表情解析》自動翻開:【當眾人目光聚焦時,請記住——最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會被無限放大】。
前排工匠粗糙的手掌緊貼褲縫,凍得發紅的指節微微顫抖。
他們中不少人是從王恭廠調來的老匠戶,此刻這些渾濁的眼睛裏,卻閃爍著罕見的期待——這位年輕的伯爺曾許諾,新局成立後匠戶月錢翻倍,子弟可入官學。
陳恪的目光掃過這些麵孔。
\"穿越者守則第三百一十一條:\"陳恪在心中默念,\"當你麵對基層工作者時,請記住——他們眼中的期待,是你最不能辜負的東西。\"
右側的文吏隊列中,幾個綠袍小官正在交換眼神。
他們捧著賬冊的手凍得發青,卻仍保持著恭敬的姿勢。
這些人在工部熬了半輩子,好不容易才爭到這個新衙門的差事。
此刻望向陳恪的眼神中,三分敬畏裏藏著七分算計——誰不知道靖海伯聖眷正隆?若能攀上這棵大樹...
陳恪嘴角微揚。
這些小吏的心思他太清楚了,但他沒有理由說透。
陳恪的視線越過人群,落在最後一排那些身著官袍的官員身上。
高拱舉薦的十二名實幹派站得筆直,像一排青鬆插在雪地裏。
最年長的兵部主事吳兌已年過五旬,花白胡須上結著冰碴;最年輕的戶部照磨趙士禎不過三十出頭,腰間卻掛著個古怪的銅製儀器——那是他自製的測距儀。
這些人的目光最為複雜。
他們欽佩陳恪在朝堂上的手腕,卻懷疑這位靠青詞得寵的年輕權貴是否真懂實務。
尤其當陳恪提出\"流水線生產標準化作業\"這些聞所未聞的概念時,他們眼中的疑慮幾乎要化為實質。
\"都聽說過我嗎?\"
陳恪的聲音不大,卻讓前排幾個年輕工匠不自覺地繃直了脊背。
他目光如刀,刮過每一張或期待、或敬畏、或狐疑的麵孔。
台下響起一片窸窸窣窣的應和聲。
一個膽大的年輕工匠甚至脫口而出:\"靖海伯的大名,京城誰人不知!\"
陳恪突然大笑著隨意地蹲下身,這個毫無架子的動作讓緊繃的氣氛頓時鬆緩了幾分。
知乎收藏夾《明代官場心理學》自動翻開:【當上位者主動降低姿態時,通常能迅速拉近與下級的距離】。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陳恪就是我了。\"
他指尖隨意一點,正對著前排一個須發花白的老匠人:\"你之前在哪做工?\"
老工匠呆若木雞,直到身旁人推了他一把才如夢初醒。
他顫巍巍地跪下,額頭幾乎觸地:\"回、回伯爺的話,小老兒之前在王恭廠做工...\"
\"工錢幾何啊?\"陳恪追問,語氣輕鬆得像在閑聊。
老工匠的背脊更彎了,聲音裏帶著幾十年積壓的委屈:\"大人有所不知...小老兒做了半輩子的匠人,卻沒領過幾回俸銀...\"
周圍工匠們紛紛低頭,有人偷偷用袖子抹眼睛。
那些穿著官服的匠官們則麵色尷尬,有幾個已經悄悄往後縮。
陳恪站起身,蟒袍上的褶皺隨著他的動作如水般流動。
他沿著高台邊緣踱步,靴底與木板摩擦發出輕微的吱呀聲。
\"你們的情況,我早就有所了解。\"他的聲音突然提高,每個字都擲地有聲,\"而我來到這,就是為了改變你們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