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狼煙驟起(九)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A+A-


    夜照玉獅子四蹄翻飛,踏碎京城寂靜的街巷,最終在肅殺之氣彌漫的京營轅門前長嘶一聲,人立而起。
    陳恪勒住韁繩,目光如電掃過營門。
    營門早已大開,燈火通明,人影幢幢,一股大戰將至的緊張氣氛撲麵而來。
    他翻身下馬,動作利落,緋色蟒袍在火把映照下流淌著暗金光澤。
    “伯爺!”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
    火藥局主事吳兌快步迎上,臉上帶著長途奔波的疲憊,眼中卻閃爍著精幹的光芒,“下官吳兌,奉伯爺密令,已將火藥局改製後所有庫存新式火藥、火銃銃、震天雷等物,盡數押運至此!清點完畢,堪堪……堪堪夠此役支用!”
    他聲音壓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陳恪事先的密令極其精準,吳兌深知這批物資的分量,幾乎是掏空了火藥局的家底,每一份火藥都彌足珍貴。
    陳恪重重一拍吳兌肩膀,眼中滿是讚許與信任:“好!吳主事辛苦!速將物資分發至各營,務必確保每一支小隊都配足火器彈藥!”
    他深知,這些新式火器將是京營精銳在平原遊擊中對抗蒙古鐵騎的最大依仗。
    話音未落,另一隊人馬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營門陰影處。
    為首者身著飛魚服,腰挎挎繡春刀,麵容冷峻,正是錦衣衛僉事趙誠。
    他身後跟著二十餘名精悍漢子,個個眼神銳利如鷹,氣息沉凝,行走間步伐一致,無聲無息,顯然是千挑萬選、身經百戰的好手。
    “靖海伯!”趙誠上前行禮,聲音沉穩,“奉聖諭,卑職率本部緹騎二十三人,隨伯爺出征密雲,聽候調遣!此二十三人,皆百戰餘生的老卒,弓馬嫻熟,精於偵刺、格殺、爆破,尤擅小隊襲擾。”
    他微微側身,身後那二十三人如同雕塑般肅立,目光沉靜,無一人言語,唯有一股無形的煞氣彌漫開來。
    陳恪心頭微震,目光掃過這群沉默的精銳。
    陸炳……這是把壓箱底的暗刃都交出來了!
    看來嘉靖嘴上說著準奏,心裏卻也明白此戰凶險,這是給自己加了一道保命符,更是確保密雲情報能及時傳回京城的暗線。
    他頷首:“有勞趙僉事!諸位兄弟,此戰凶險,仰仗了!”
    “分內之事!”趙誠抱拳,二十三人齊齊躬身,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
    就在此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現在校場邊緣的陰影裏。
    常遠山一身常服,緩步走來,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色,卻又強自鎮定。
    他走到陳恪身邊,將他拉到一旁僻靜處。
    “好小子!”常遠山壓低聲音,一拳輕輕擂在陳恪肩頭,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激賞與驕傲,“不愧是我常遠山的女婿!敢在禦前立下軍令狀,親赴密雲擋那韃靼的狼鋒!有膽魄!”他頓了頓,聲音更低,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隻是……樂兒那邊……”
    陳恪心頭一酸,深吸一口氣,對著嶽父深深一揖:“嶽父大人,小婿此去,家中一切,全賴嶽父照拂!樂兒和忱兒……還有母親,就拜托您了!”
    他聲音微啞,帶著不容置疑的托付。
    常遠山重重點頭,大手用力按在陳恪肩上,力道沉厚:“放心!有我在,家裏塌不了天!”
    他目光掃過不遠處如同標槍般挺立的趙誠等人,湊近陳恪耳邊,聲音幾不可聞:“倒也不必太過憂心。你且看趙誠帶來那些人……都是陸炳親手挑的,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真正好手,個個都能以一當十!這也是……上麵的意思。”
    他微微抬了抬下巴,意指皇宮方向。
    陳恪瞬間了然。
    他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小婿明白。”
    就在這時,營內驟然響起低沉而急促的聚將鼓聲!“咚!咚!咚!咚!”一聲聲如同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瞬間點燃了肅殺的戰意!
    陳恪眼神一凜,知道時間已到。
    他最後看了一眼常遠山,後者對他用力點了點頭,眼中滿是鼓勵與托付。
    常遠山隨即拉過一直侍立在旁的阿大,走到更遠處,神色凝重地低聲叮囑著什麽。
    陳恪隻能看到阿大不斷點頭,神情堅毅,卻聽不清具體內容。
    陳恪不再猶豫,猛地轉身,常遠山和阿大的身影在身後逐漸模糊,陳恪的步伐卻愈發堅定。
    前方,是決定國運的戰場,容不得半分兒女情長。
    帥帳之內,氣氛凝重如鉛。總理防務大臣英國公張溶一身戎裝,端坐主位,花白的須發在燭火映照下更顯威嚴。
    帳內兩側,肅立著十數位京營將校,皆是張溶與陳恪共同遴選出的、能執行遊擊襲擾任務的精銳部隊統領。
    他們或年輕銳氣,或沉穩老練,此刻無不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望向帳門。
    陳恪掀簾而入,對張溶拱手一禮:“國公!”隨即目光如電,掃過帳中諸將,沉聲道:“諸位將軍!”
    他徑直走到中央巨大的沙盤前。沙盤上,京畿平原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見,密雲城如同一顆釘子,扼守在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
    幾條代表蒙古騎兵可能進軍的路線如同毒蛇般蜿蜒。
    “韃靼鐵騎,來去如風,聚散無常。然其孤軍深入,糧秣補給是其命門!”陳恪聲音清朗,帶著洞悉一切的銳利,“我京畿大部為平原,無險可守,亦難設伏。故,我軍遊擊之策,需因地製宜,靈活變通!”
    他拿起代表明軍小隊的令旗,點在沙盤上幾個關鍵村鎮的位置:“平原之上,村落屋舍,便是我們的山林!各小隊需依托村落,深挖地道,構築暗堡,互為犄角!化整為零,隱於百姓之中,如魚入水,讓韃靼騎兵如盲人摸象,無處著力!”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位將領,語氣加重:“遊擊宗旨,首重自保!切記:一倍躲之!敵我兵力相當,或敵強我弱,避其鋒芒,隱匿行蹤,絕不可逞一時之勇!兩倍擾之!若我軍兵力略占優勢,或地形有利,則襲擾其糧道,焚其草料,斷其水源,疲其心神!三倍擊之!唯有當我軍兵力形成絕對優勢,且戰機有利時,方可雷霆出擊,力求全殲其小股人馬!”
    陳恪的手指在沙盤上劃過蒙古騎兵可能的分散路線:“韃靼數萬大軍,人吃馬嚼,必然分兵四出,劫掠村鎮,尋找水源草場。這些小股敵寇,便是我們襲擾、殲滅的目標!但切記!絕不可魯莽行動!每一次出擊,都要有十足的把握!每一次襲擾,都要讓其痛入骨髓!積小勝為大勝,耗其銳氣,斷其根基!”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炬,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期許:“此戰,非為爭一城一地之得失!乃是為京畿百萬黎庶爭一線生機!為我大明國運爭一線轉機!諸位將軍,拜托了!”
    帳內一片肅穆,唯有燭火劈啪作響。
    每一位將領眼中都燃燒著戰意與決絕,他們齊刷刷抱拳,聲音低沉而有力:“末將遵命!定不負伯爺所托!不負陛下聖恩!”
    ——請大家支持番茄免費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