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再論文道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A+A-


    “草民還貿然求問:大人您率人擅闖民宅擒人是為何事?”
    周瀲光話雖然說的不客氣,但跟霍雅正一來一往的眼神官司可沒停過。
    憑借著多年來的默契,兄弟倆交流信息來,一個眼神足以傳遞許多消息。
    “陛下有令!”霍雅正也不磨蹭,“傳陛下口諭——”
    說到此,在場除了霍雅正和倒在地上起不來的秦文正,周瀲光和孫山都毫不猶豫的跪下聽旨。
    “若見能使令牌亮起者,速帶入宮,見持令者,如見朕,若有違令不遵者,先斬後奏。”
    霍雅正說完話,一腳跺地,一股氣流從他身上湧起,將秦文正硬生生從地上震起,隨即他以掌合令,朝著秦文正一掌推過去,當令牌觸及秦文正身上是,原來微弱的光芒,瞬間大亮。
    “宿主快躲開!浩然正氣也會傷到你!”
    四筒反應過來,在周瀲光腦海裏大吼,連一直抱著不放的麵板都丟了。
    臥槽!還能這麽玩?
    不是隻有龍氣和佛光麽?怎麽又多了一個浩然正氣!
    周瀲光愕然,不過很快反應過來,抽過一旁的屏風,閃身躲了進去。
    他雖然夠快,但浩然正氣也四散的夠快,一道浩然正氣擦過周瀲光的臉頰,留下一道難以愈合的血痕,然後繼續朝著四周推開。
    天殺的,真夠倒黴的!周瀲光心裏罵了一句,一摸傷口,血已經流了出來,刺痛在臉頰上時刻提醒著他,這浩然正氣不是這麽好祛除的。
    “四筒,怎麽解決這個東西?”周瀲光問道。
    四筒也回答的幹淨利落:“補血,除了這個沒有別的了。”
    周瀲光點點頭,從係統空間裏取出一個小血瓶,灌入口中,屋子裏都是自己人,秦文正昏著、孫山在死角看不見、霍雅正會替自己打掩護,還好!
    周瀲光補完血之後,臉頰上的傷口緩緩愈合,他這才放下心來,悄然走出屏風。
    “此人,本督主就先帶走了。”
    霍雅正收起令牌,隔空一抓,就帶走了秦文正。
    他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沒了蹤影。
    孫山目瞪口呆地說道:“天哪,隔空擒物,至少是入微境。”
    周瀲光點頭:“霍雅正的武道天賦是極高,同宇文拓一樣。”
    霍雅正那輕而易舉的隔空抓人動作驚呆了的孫山,饒是孫山心細如發,也忽視掉了周瀲光在提及兩位皇子時的異樣,說不定他就會成為第一個發現周瀲光秘密的外人。
    孫山回過神來,問道:“秦文正被抓去了皇宮,先告訴四殿下吧。看殿下怎麽安排。”
    他說的直白,他本就是紀和帶走培養的人,也沒有怎麽掩飾。
    孫山熟練地從廚房窗邊抓住一隻偷吃苞穀米的鴿子,將消息綁在鴿子的腳上。
    做完這一切,他才回頭看向周瀲光,問道:“你倒是不慫九殿下。”
    周瀲光笑道:“九殿下沒回來之前,我同他搭夥一起混過別人的飯吃,算是讓他欠了我一個麵子,今日過後,估計我在京城裏唯一的人脈就沒有咯。”
    孫山疑惑:“你還混過貧民窟?”他看周瀲光這一舉止氣度也不像,除非,周瀲光有著更深的麵目。
    周瀲光則是淡定地解釋道:“我吃百家飯長大,生於戰亂年間,什麽都學、什麽都混,吃了別人一口飯,就要幫別人做事,做完後,我就離開了京城,沒想到當年那個小不點,現在已經改頭換麵當了皇子殿下了。”
    孫山記在心中,麵上卻不再過多糾結,“誰沒有點苦命的事情呢,我當年被陷害時,亦在貧民窟混過一段時間,著實不好受。”
    說罷,兩人便不再提舊事,耐著性子等著紀和的回信。
    皇宮,清源殿。
    清源殿處於後宮與前朝的交界處,卻是最無人問津的一間,起了一個隔開的作用。
    既然要快速召人,又不知道人有多少,皇帝幹脆就臨時批了清源殿給聞燕臨使用。
    “陛下,我同九殿下共持三十枚正氣石令,派下人尋找,如今是發令第二日,令牌最遠應抵達南中地區,目前已有五人齊聚於清源殿,”大太監恭敬地朝著皇帝稟告,“其中五人年齡不一、性別不一、所學不一,但無一不是精於文道、有所成就於文道之人,但……”
    皇帝擺擺手,“但問無妨。”
    “奴才遵旨,”大太監照例是恭敬答一聲,再繼續問問題,“奴才好奇,鬥膽一問,我朝有如此多能人文臣,可為何偏偏是這幾人,我朝中大臣身上便無文氣了?”明明這些文臣,亦是從文道中有所成就、有所專精之人啊?
    周守鶴撂下筆杆子,淡淡一句:“大為啊,還不給朕伺候筆墨。”
    “嗻。”大太監上前一步,拿著墨塊研墨。
    皇帝懶懶往椅子上一靠,這才道:“是太一鍾在選持有者,又不是文道在選人,自然是有所要求,就如同九鼎一般。
    朕早年查閱古籍時所看到,太一鍾持有者往往具有幾個特點:忠於文道、善於文道、累於文道。”
    他說了半截,又閉口不言,像是故意在刁難大太監。
    大太監知道周守鶴這脾氣,便開口:“奴才鬥膽回答,這忠於文道,是指一生都隻專學於文道,不沾染其他修道;而這善於文道,則是說此人在文道上天賦異稟;累於文道……奴才解不出來。”
    “滑頭,”周守鶴笑了一下,“前兩個都沒說錯,雖然人可以同修多道,但太一鍾就喜歡隻修文道者,這是必不可缺的條件之一,至於累於文道,則是說持有者這一生成於文道、敗於文道、累……也何嚐不是文道。”
    累,是拖累的意思。但不同的是,誰拖累誰。
    獲得認可的持有者,將得到太一鍾加持,但最高境界不過文天境,即使此人天賦能達到道合境,此為拖累;
    而未得到認可又參與競爭者,承載不起太一鍾的運道,在太一鍾的問心境考驗中崩潰,會損於自身文道發展,此亦為拖累。
    “陛下,那太一鍾的持有者若是已達道合境界才持有,那豈不是就被活生生打落一個境界?這……”這還算是天下文道的象征麽?
    大太監忍不住多嘴。
    皇帝倒沒有介意,他道:“這隻是暫時的,太一鍾的力量來自於文道修士,文道修士越多,太一鍾越強大,才不會從修者處借力,而是會反哺修道者。
    大周文道還未興盛,太一鍾的力量自然不顯,如果能達到千陽王朝那般盛景,持有太一鍾的人,哪怕是個未入境的,說不定也能發揮出道合境的力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