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培訓操作人員

字數:2099   加入書籤

A+A-


    深冬的鍾樓地下室彌漫著潮濕的黴味,二十餘名來自不同抗日組織的情報員圍坐在斑駁的長桌前,目光緊緊盯著台上的江淺。她身著藏青色粗布旗袍,懷中抱著一架老舊的留聲機,後頸的胎記在煤油燈下若隱若現,透著一絲神秘的光澤。
    “大家看這個。”江淺將留聲機輕輕放在桌上,黃銅喇叭口泛著冷硬的光。她取出一張特製的唱片,表麵布滿細密的紋路,“普通唱片記錄的是聲音波形,而我們的‘天音唱片’,每一道刻痕都對應著特定頻率的情報密碼。”說著,她將唱片小心翼翼地放在轉盤上,手柄轉動間,留聲機發出輕微的嗡鳴。
    悠揚的《梅花三弄》旋律在地下室回蕩,江淺卻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她拿起一個自製的聲波接收器,儀器上的指針開始不規則擺動:“聽,在泛音部分,隱藏著用古蜀樂律加密的情報。宮音對應數字1,商音對應2,角、徵、羽依次類推,而升降調則代表標點符號。”她快速在黑板上寫下一串音符組合,經過破譯,竟變成了“日軍軍火庫坐標:北緯38.8,東經114.3”。
    台下的情報員們發出一陣驚歎。來自晉綏軍的老周皺著眉頭舉手提問:“江同誌,可這古曲音律複雜,咱們這些大老粗,咋能聽出其中的門道?”他的羊皮襖上還沾著前線的硝煙,說話間帶著濃重的山西口音。
    江淺微笑著從琴盒裏取出一副特製的耳機,這是用日軍探雷器零件改裝而成的:“戴上這個,它能放大特定頻率的聲音。而且,我們將情報密碼編成了口訣。”她翻開一本油印的冊子,上麵工整地寫著:“宮起商落羽收尾,角音急轉藏機密。變徵之音莫忽視,星淵密碼在此間。”
    接下來的日子,地下室變成了特殊的課堂。顧雲舟負責講解聲波監測儀的改裝原理,他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電路板間,將日軍的淘汰設備改造成能識別情報頻率的利器;宋棲凰則傳授情報加密技巧,她的銀戒指在燭光下閃爍,親自示範如何將情報轉化為音符密碼。而江淺,每天都要花上十幾個小時,手把手教情報員們識譜、辨音。
    最棘手的是實戰模擬環節。江淺在地下室布置了複雜的場景,模擬日軍突襲的緊急情況。第一次演練時,來自遊擊隊的小李因為過度緊張,在破譯《十麵埋伏》中的情報時頻頻出錯。江淺沒有責備,而是讓他反複聆聽曲子,分析每個音符的頻率變化。“別把它當成音樂,把它想象成摩爾斯電碼的變奏。”她耐心地指導。
    隨著訓練的深入,模擬難度不斷升級。江淺會突然切斷電源,要求情報員在黑暗中僅憑記憶和聽覺完成情報傳遞;或者故意製造噪音幹擾,考驗他們在嘈雜環境中的專注力。有一次,她甚至往地下室釋放煙霧,模擬毒氣襲擊的場景,逼得情報員們戴著簡易防毒麵具,在視線受阻的情況下完成高難度的情報破譯。
    在一次深夜的模擬演練中,警報聲突然響起。情報員們條件反射般進入狀態:有人迅速將情報編成音符,有人調試聲波發射器,還有人負責監聽日軍動向。當《陽關三疊》的旋律從留聲機中傳出時,表麵上是送別友人的曲調,實則已經將“日軍明日淩晨有大規模調動”的重要情報傳遞出去。
    然而,真正的考驗很快來臨。日軍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突然對周邊區域進行地毯式搜查。江淺當機立斷,啟動了實戰演練。她坐在鍾樓頂層的鋼琴前,手指在琴鍵上跳躍,彈奏起《廣陵散》。激昂的旋律中,加密的情報隨著聲波擴散出去。與此同時,情報員們按照訓練時的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接收、破譯和傳遞。
    當日軍闖入鍾樓時,隻看到江淺在優雅地彈奏,聽到的也隻是普通的古曲。他們搜查一番後一無所獲,隻能悻悻離去。而此時,關於日軍布防漏洞的情報,已經通過“天音計劃”傳遞到了各個抗日組織手中。
    這次經曆讓所有情報員深刻認識到了這套係統的重要性和可靠性。訓練結束時,每個人都熟練掌握了聲音頻率傳遞情報的技術,不僅能快速將情報編成音符,還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下準確接收和破譯。江淺看著這些從一開始對音律一竅不通,到如今能獨當一麵的情報員,心中滿是欣慰。
    她知道,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情報員,將成為“天音計劃”最堅實的守護者。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日軍的反偵察手段多麽嚴密,隻要有這些掌握著古老智慧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情報員在,那些藏在音符裏的秘密,就永遠能突破重重封鎖,為抗戰事業傳遞最關鍵的信息,直至勝利的曙光到來。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時砂遺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