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時空旅遊項目的開發與推廣

字數:2602   加入書籤

A+A-


    暮春的1967年時空樞紐中心,銀白色的“星塵號”穿梭艙正泛著柔和的銀藍色光暈,艙體側麵鐫刻的“時空漫遊”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樞紐大廳裏,來自三個時空的遊客排著整齊的隊伍,每個人手腕上都戴著特製的“時空定位手環”——這是時空旅遊項目的核心安全設備,既能實時記錄遊客位置,又能在遇到時空能量波動時自動發出預警。江淺站在控製台前,看著屏幕上跳動的穿梭參數,對項目負責人林工說:“今天是時空旅遊項目試運營的第三天,一定要確保每個環節都萬無一失,讓遊客們既能體驗時空穿梭的神奇,又能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
    林工點頭,調出實時監控畫麵:“您放心,所有穿梭艙都經過了72小時不間斷測試,能量穩定係統能抵禦三級以內的時空波動,而且每個目的地都安排了3名以上的專業向導,全程陪同講解。”說話間,首批前往1913年的遊客已陸續登上穿梭艙。來自1967年的大學生蘇曉,緊張地攥著背包帶,這是她第一次體驗時空旅遊。“真的能回到過去嗎?1913年的街道是不是和曆史課本上畫的一樣?”她小聲問身邊的向導。向導笑著遞過一本《1913年時空遊覽手冊》:“等會兒你親自看看就知道了,那裏的青石板路、紅綢幌子,還有街邊的糖畫攤,都會讓你感覺走進了老照片裏。”
    隨著一陣輕微的震動,穿梭艙緩緩啟動。透過舷窗,遊客們能看到時空隧道中流轉的彩色光帶,耳邊傳來輕柔的提示音:“即將抵達1913年京城古街,當前時空能量穩定,溫度18c,建議穿著輕便外套。”不過五分鍾,艙門打開,一股帶著槐花香的風撲麵而來——1913年的京城古街就在眼前:青石板路被雨水衝刷得格外幹淨,兩側的商鋪掛著“瑞蚨祥”“內聯升”的木質招牌,穿著長袍馬褂的商販推著小車叫賣,車上的糖畫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吸引了不少孩子圍攏。
    “哇!真的和課本上一樣!”蘇曉興奮地拿出相機,對著街邊的糖畫攤拍照。向導帶著大家走到一家“序能茶館”前,推門而入,茶館裏擺放著八仙桌和長條凳,牆上掛著1913年的地脈序能地圖。“這家茶館用的水是地脈序能井水,泡出來的茶格外清香。”向導介紹著,茶館老板端來幾杯熱茶,茶湯呈淡青色,入口帶著一絲甘甜。“這茶裏真的有序能嗎?”蘇曉好奇地問。老板笑著點頭:“咱們1913年的人都愛喝這茶,既能解渴,又能提神,你們這些年輕人喝了,逛一天街都不覺得累。”
    與此同時,前往1938年戰爭遺址的遊客們,正站在“和平紀念廣場”上。曾經的戰壕已被改造成環形步道,步道旁的玻璃展櫃裏,陳列著1938年戰士們使用過的步槍、水壺和家書。向導指著一封泛黃的家書,輕聲念道:“娘,我在前線一切都好,等打完仗,我就回家幫您種莊稼……”遊客們靜靜聽著,不少人紅了眼眶。來自1913年的學生阿明,輕輕撫摸著展櫃裏的步槍,對向導說:“以前隻在學堂裏聽先生講戰爭的故事,現在站在這裏,才真正明白和平有多珍貴。”
    在1938年的“戰地體驗區”,遊客們還能穿上仿製的軍裝,學習如何包紮傷口、搭建簡易帳篷。退休教師張大爺,在向導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次“戰地急救”,他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這體驗太有意義了,我要把今天的經曆寫下來,講給我的學生們聽,讓他們永遠記住曆史。”
    而前往1967年未來城市的遊客們,則被眼前的科技景象震撼:空中懸浮著無人駕駛的“序能通勤艙”,街道兩旁的智能路燈能根據天色自動調節亮度,商場裏的3d打印設備,能在半小時內為遊客定製專屬紀念品。遊客們乘坐通勤艙前往“時空科技館”,在vr體驗區戴上設備,瞬間“置身”於時空修複現場——畫麵中,守護者們操控著序能設備,修複受損的時空節點,科研人員在一旁記錄數據,緊張而有序的場景讓遊客們屏息凝神。
    “原來時空修複這麽不容易!”來自1938年的遊客李阿姨摘下vr設備,感慨地說,“以後我要告訴身邊的人,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這都是守護者和科學家們用汗水換來的。”在科技館的“未來生活展區”,遊客們還能體驗智能家居係統——通過語音指令控製燈光、窗簾和家電,不少人當場表示,回去後也要給家裏安裝一套。
    隨著時空旅遊項目的推廣,各時空的經濟交流也日益頻繁。1913年的糖畫、剪紙等傳統手工藝品,通過遊客的購買和傳播,銷量比之前增長了50;1938年的“戰地文創”產品,如印有抗戰標語的筆記本、帆布包,成為熱門紀念品;1967年的智能手環、迷你3d打印機,也吸引了不少其他時空的投資者。在1913年的古街,糖畫藝人王師傅笑著說:“自從有了時空旅遊,我的糖畫不僅賣給本地人,還能賣到1938年和1967年,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為了讓時空旅遊項目更具吸引力,開發團隊還不斷創新路線。他們推出了“跨時空文化融合之旅”——遊客可以在1913年學習傳統刺繡,在1938年體驗戰地繪畫,在1967年嚐試科技創作;開設了“親子時空研學遊”,帶孩子們參觀不同時空的學堂、工廠和實驗室,培養他們的跨時空視野。江淺在考察項目時,看到遊客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欣慰地說:“時空旅遊不僅是一種休閑方式,更是一座連接不同時空的橋梁。它讓人們在體驗中交流文化、增進理解,也為各時空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夕陽西下,1967年的時空樞紐中心依舊熱鬧。結束旅程的遊客們,圍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經曆:蘇曉展示著在1913年買的糖畫,阿明講述著在1938年的戰地體驗,李阿姨則興奮地談論著1967年的智能家居。穿梭艙在不同時空之間往返,像一條條流動的紐帶,將1913年的古樸、1938年的厚重與1967年的未來緊密相連。在時空科學的助力下,時空旅遊正以獨特的魅力,讓人們跨越時間的界限,感受不同時空的精彩,也讓各時空在交流與合作中,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