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我不是來救人的

字數:8647   加入書籤

A+A-


    幽暗的房間裏,蘇明心指尖懸停在屏幕上方,那條來自未知號碼的信息像一根滾燙的針,刺穿著屏幕的冷光。
    “我叫周曉,姐姐叫周晴。我看到了光圈……我怕。”
    沒有求救,沒有控訴,隻有最原始的恐懼。
    蘇明心深吸一口氣,壓下那股幾乎要脫口而出的“我們會幫你”。
    她知道,這句話是一劑甜蜜的毒藥,能暫時安慰對方,卻也會剝奪她最後的力量。
    承諾太輕易,會讓人忘記自己還能行走。
    她沒有回複那條信息。
    相反,她打開了另一個加密頻道,在“火種”計劃的核心成員群裏,發出了一個全新的構想——“陪伴者計劃”。
    “我們不當救世主,我們隻做陪伴者。”她的指尖在鍵盤上飛速敲擊,每一個字都帶著不容置疑的冷靜,“招募對象,必須是曾經從‘綠洲’或類似精神控製環境中成功掙脫的幸存者。他們最懂那裏的黑暗,也最明白走出來的每一步有多艱難。”
    “我們的任務不是把人拽出來,而是當她們想往外挪動一厘米時,告訴她們,我們在這裏,看得見你的努力。”
    三天後,第一批十位“陪伴者”完成了線上培訓。
    蘇明心親自主持了最後一場會議,她的聲音通過加密線路傳到每一個終端,清晰而堅定“記住我們的鐵律第一,絕不替她做任何決定,哪怕那個決定在我們看來愚蠢又懦弱。第二,絕不評判她的反複和動搖,因為那是求生本能的拉扯。第三,我們隻信息和支持,告訴她,每一個選擇都值得被尊重,包括選擇留下。”
    會議結束,她將周曉的聯係方式發給了其中一位代號“燈塔”的陪伴者。
    又過了三天,深夜,蘇明心收到了“燈塔”發來的第一條工作日誌。
    信息很短,卻重如千鈞。
    “目標今天在簽署‘情緒穩定承諾書’時,第一次說出了‘我不想簽’。辦公室裏一片死寂,我能想象到那種壓力。我在加密通訊器裏,沒有為她鼓掌,沒有說‘你好棒’,我隻回了三個字——‘我陪你’。”
    蘇明心看著那三個字,仿佛看到了在無邊黑暗中,一粒微弱卻頑固的火星,終於被小心翼翼地嗬護著,燃起了一絲微光。
    這微光,比任何熊熊燃燒的複仇烈火,都更讓她感到心髒滾燙。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林景深正盯著一份采購清單,眼神比窗外的冬夜更冷。
    清單來自一個偏遠貧困縣的衛健係統,上麵赫然列著近三個月來頻繁采購的大批量鎮靜類和抗焦慮類藥物。
    奧氮平、氯硝西泮……這些精神科的常用藥,在這裏卻走了“扶貧醫療專項資金”的賬目。
    這筆錢,本該用於鄉村診所的設備更新和貧困戶的醫療補助。
    林景深的助理低聲問“林總,這是典型的資金挪用,直接向紀委舉報,一查一個準。”
    “不,”林景深緩緩搖頭,指尖在“綠洲二號點”的標記上點了點,那個地點,恰好就在這個縣的轄區內,“舉報,隻會讓他們換個名目,把賬做得更幹淨。我要的不是抓幾條小魚,我要看清楚,是誰在下遊織了這麽大一張網。”
    他沒有拿起舉報電話,而是以“景行公益基金會”的名義,向該縣政府遞交了一份合作申請。
    項目名稱聽起來冠冕堂皇——“基層醫護人員心理健康支持項目”。
    申請書中,林景深言辭懇切,表示願意全額出資,為該縣所有基層醫護人員為期半年的免費心理谘詢服務,以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
    對於一個急需政績和外部資金的貧困縣來說,這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審批一路綠燈。
    一周後,林景生團隊裏最資深的幾位心理谘詢師,以基金會專家的身份,低調入駐了該縣的中心衛生院。
    林景深隻提了一個要求每一次谘詢結束後,谘詢師和被谘詢的醫生,都必須共同填寫一張標準化的匿名反饋表。
    表格設計得極其繁瑣,大部分是關於谘詢效果的量化打分,看似隻是為了項目評估。
    真正的殺招,藏在表格最下方那片不起眼的空白區域——“其他需要反饋的意見或困惑”。
    前兩周,一切風平浪靜。
    收回的表格上,那片空白幹淨得像從未存在過。
    直到第三周的周五,一張折疊得有些用力的表格被送到了林景深手中。
    正麵的量化打分中規中矩,但翻到背麵,在那片空白處,用一種極力克製的筆跡,寫著一句話
    “今天,我有一個病人,她偷偷塞給我一張紙條,求我別讓她回去。她說,那個地方會讓人忘記自己是誰。”
    字跡的末尾,因為用力,幾乎要劃破紙背。
    林景深將這張表格原件抽出,放進一個牛皮紙袋,用火漆封存。
    然後,他將複印件裝進另一個信封,收件人地址寫的是——國家衛健委信訪辦公室。
    信封上沒有寄件人信息,沒有多餘的陳述,隻有他用打印機打出來的一行字,貼在複印件旁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請查查,到底是誰在替人‘忘記’買單。”
    京城,一場規格極高的閉門政策研討會在某機關內部會議室舉行。
    主題是“社會情緒治理與創新模式探索”。
    與會者非富即貴,皆是手握實權的地方大員或政策研究的權威。
    顧承宇作為特邀的青年企業家代表,坐在角落,全程沉默。
    他既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慷慨激昂地探討“智慧維穩”的前景,也沒有對“情緒引導”的技術大加讚賞。
    會議開始前,他唯一的動作,是讓助理給每一位與會者都贈送了一支包裝精美的鋼筆。
    筆身是磨砂黑,沉甸甸的,很有質感。
    眾人隻當是尋常的會議紀念品,禮貌性地收下。
    沒人注意到,那冰冷的金屬筆帽內側,用激光蝕刻著一個微型二維碼,比米粒還小。
    會議中場休息,有人出於好奇,或是不經意間,用手機掃了那個碼。
    沒有跳轉到任何公司主頁或產品介紹。
    手機屏幕亮起,直接開始播放一段經過處理的音頻。
    音頻的背景是一片嘈雜,像無數個聲音被強行揉捏在一起。
    一個經過變聲處理的嘶啞聲音響起“他們說我有偏執型人格障礙,因為我舉報了領導。他們給我打針,讓我吃藥,說是在‘淨化’我的思想。”
    另一個年輕些的聲音,帶著哭腔“我隻是在網上說了幾句抱怨的話,就被送進‘情緒優化中心’。他們每天讓我背誦積極語錄,一遍一遍地寫思想匯報,直到我寫的和他們要求的一模一樣。我忘了我最初想說什麽了……”
    一個又一個聲音,來自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地方,講述著相似的經曆。
    他們是律師、是記者、是學生、是家庭主婦……音頻的最後,所有的聲音被合成為一個冰冷而空洞的合聲,一字一頓地問道
    “你們管這種悄無聲息的死亡,叫做社會穩定?我們管這,叫做窒息。”
    會議室裏,氣氛瞬間凝固。
    幾個拿起手機的人,臉色煞白,慌忙將手機塞回口袋,像握著一塊烙鐵。
    會議結束後,顧承宇正要離開,一位來自西南某省的代表快步跟上他,壓低聲音,眼神銳利“顧總,這東西,你從哪兒弄來的?”
    顧承宇停下腳步,側過頭,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聲音輕得隻有兩人能聽見
    “從你們下令刪掉的那些錄音裏,一點點撿回來的。”
    葉小棠關掉了導航,車子停在一條荒草叢生的土路盡頭。
    根據那個叫周曉的女孩斷斷續續的信息,以及陸子軒的技術定位,“綠洲二號點”的物理位置,就在眼前這所廢棄的“宏大職業技術學校”內。
    鐵門鏽跡斑斑,上麵掛著“校區改造,閑人免進”的牌子。
    高牆之上,還殘留著 ????的玻璃碴和新裝的監控探頭。
    這一次,葉小棠沒有選擇潛入。
    她知道,這種地方,無理闖入是最愚蠢的方式。
    她在縣城的一家老茶館裏,找到了一個叫李振華的退休教師。
    老人頭發花白,精神矍鑠,但眼神深處藏著一絲難以磨滅的屈辱和不甘。
    二十年前,他曾是宏大職校的教導主任,因為實名舉報校長挪用公款、虛設專業騙取國家補貼,結果反被校方和地方醫院聯手鑒定為“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伴有被害妄想症狀”,強製“休養”了半年。
    葉小棠沒有說太多廢話,隻是從隨身的包裏,拿出了一張泛黃的紙。
    那是一份複印件,上麵是老人當年親手寫下的舉報信手稿。
    字跡剛勁有力,充滿了理想主義者的憤怒和天真。
    李老師的手劇烈地顫抖起來,他接過那張紙,像是接過了自己被埋葬的半生。
    “我以為……我以為早就沒人記得了。”
    “現在,有人想記得。”葉小棠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李老師,你願不願意,再當一次‘記得的人’?”
    第二天清晨,宏大職校緊閉的鐵門外,多了一個坐在長椅上讀報的老人。
    李老師戴著老花鏡,一絲不苟地看著報紙,仿佛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晨練者。
    但在他的身旁,卻立著一塊用硬紙板手寫的牌子。
    牌子上沒有激烈的口號,沒有憤怒的控訴,隻有一行清秀的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張慧,女,21歲,失蹤時身穿藍色連衣裙。她很愛唱歌。”
    蘇明玥的耳機裏,傳來陸子軒冷靜而迅速的匯報聲。
    “玥姐,西南方向的新節點捕獲到一個異常數據包。初步判斷,是某種加密的電子日記。來源……是當地政法係統內部。”
    “內容呢?”
    “日記的主人,似乎是一位基層幹部,被迫簽署了一份‘社會心理健康共建協議’。之後,他被要求每日通過內部係統,匯報自己的‘思想動態’和‘情緒波動’。這份日記,記錄了他從抗拒到麻木的全過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蘇明玥沒有立刻下令解密全部內容。
    她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規律的嗒嗒聲。
    片刻後,她撥通了蘇明心的電話“姐,幫我聯係幾位曾經在公務員係統內擔任過心理疏導工作的心理醫生,我要組織一場匿名的線上圓桌訪談。”
    訪談如期舉行。
    幾位經驗豐富的醫生,在絕對匿名的環境下,探討著體製內心理幹預的現狀與困境。
    蘇明玥沒有引導任何具體話題,隻是在錄製訪談音頻時,做了一個微小的手腳——她在背景音裏,加入了一段極其輕微、幾乎無法察覺的持續電流聲。
    那聲音,與陸子軒從加密日記中提取出的錄音環境音,完全一致。
    訪談進行到一半,一位資深的老醫生突然停頓了,他皺著眉,似乎在努力分辨著什麽。
    “這個聲音……怎麽有點耳熟?”他喃喃自語,“我們當年參加一個內部培訓的時候,就聽到過類似的聲音。培訓的老師說,這叫‘淨化背景音’,是一種亞聲波,有助於消除環境雜念,讓人的情緒更快地趨於平穩。”
    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段附帶了“權威解釋”的訪談錄音,被剪輯後,通過數個無法追蹤的海外社交賬號發布。
    一夜之間,“淨化音是什麽”這個詞條,悄然爬上了國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尾。
    當晚,團隊的加密視頻會議準時召開。
    所有人的影像都出現在蘇明玥的屏幕上,形成一個個沉默的窗口。
    陸子軒率先報告,語氣沉重“已經確認,加密日記的主人,是西南某縣的政法委副書記,姓王。他因為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公開反對將‘情緒優化’試點範圍擴增到全體基層幹部,而遭到了內部‘矯正’。”
    畫麵裏,所有人都看向蘇明玥,等待她的指令。
    曝光他,聯係他,營救他?
    蘇明玥沉默了片刻,那雙總是燃燒著火焰的眼睛,此刻卻像結了冰的湖麵,深不見底。
    她終於開口,說出的命令卻讓所有人愕然。
    “不曝光,不營救。”
    連一向沉穩的葉小棠都忍不住皺起了眉。
    蘇明玥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聲音冷硬如鐵“我們現在把他曝光,他會立刻被係統徹底吞噬,連渣都不剩。我們派人去救他,他一個有身份的公職人員,會相信我們這些來路不明的人嗎?”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決絕“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幫他把所有的證據,一份一份地留存好。教他如何用更安全的方式,把信息傳遞出來。但是,那份該死的‘共建協議’——必須由他自己親手撕掉。”
    她望向鏡頭,仿佛要穿透屏幕,看到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猶疑。
    “記住,我們的最終目的,從來不是去打破一個又一個的牢籠——那是永遠也打不完的。我們要做的,是讓那些被關在籠子裏的人,重新相信自己的手,還能推開那扇門。”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隻有電流的尾聲。
    在會議即將結束時,一直沉默的林景深忽然開口了,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絲罕見的疲憊“我母親昨天給我打電話,她問我,為什麽非要和這麽龐大的一個體製作對。”
    他抬起頭,透過屏幕看著遠方,輕聲說“我告訴她,媽,我不是在作對——我隻是在等,等我們身邊,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敢對那些看似為你好的一切,說一個‘不’字。”
    窗外,冬雨無聲地落下,將整座城市浸泡成一座迷霧中的孤島。
    會議結束,陸子軒正準備關閉係統,手指卻忽然一僵。
    他看著屏幕上飛速滾動的後台數據,眉頭緊緊鎖了起來。
    “玥姐,等等。”他的聲音裏透出一絲警惕,“有點不對勁。網絡審查的力度……好像在一瞬間被調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級別。不是簡單的刪帖和封號。”
    他調出幾張數據流對比圖,指著其中一處斷崖式的下跌曲線“你看這裏,他們好像……在進行一種更底層的操作。一些詞匯的關聯度正在被強製切斷,就像是在從語言的根上動刀。它們正在讓一些東西,從網絡世界裏,徹底‘消失’。”
    喜歡破繭成凰前男友的追悔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破繭成凰前男友的追悔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