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官軍屠村
字數:6710 加入書籤
從登州救走孔有德後,劉處直率領義軍自棲霞縣過萊陽、高密、諸城、沂水,一路上迅速趕路,這裏官軍太多了害怕被咬住就沒有久留。
高起潛和吳襄兩人為了登州的收複之功也沒有派關寧軍追擊,而是派了入援山東的石柱營參將張鳳儀和義勇總兵劉澤清追擊,這兩人的部隊沒有多少牲畜自然是跑不過義軍的。
劉澤清這人很雞賊,他又是本地人熟悉內情,於是他帶著張鳳儀直奔濟南府曆城,搗毀了白蓮教的一所傳道的地方,斬獲首級二百級,繳獲了大量的各類法器,這樣打仗砍得既是賊寇首級還輕鬆安全。
到了沂水後,方圓五十裏內已經沒有人追趕了,孔有德歎了一聲,心裏默默的為耿仲明擔憂。
一路上孔有德與劉處直話不多,不過他倒是覺得正常,如果孔有德一直和他嘻嘻哈哈,該警惕的就是他了。
在沂水休整一夜後,義軍繼續趕路,沒想到蒙水因為大雨漲水把原有的浮橋給淹了,現搭一座浮橋很困難,一是沒有材料二是耽擱時間。
在孔部士卒的建議下,劉處直改道東北方向往濟南府走,經過新泰縣城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薊鎮鄧杞部官兵因為糧餉長期不足,竟然有千餘人脫離隊伍南下打糧,這些人不敢搶官老爺,威風全撒在了普通百姓身上了,這個叫龜山村的大村莊被官軍已經洗劫一空了。
離龜山村還有二裏,劉處直勒住馬匹,命令旗牌官傳遞命令停止行軍,同時揮舞停止行軍的旗幟,很快身後綿延數裏的隊伍就停下了,遠處的村莊裏麵升起幾縷炊煙,那裏應該就是龜山村了。
\"掌盤子,前麵情況不對。\"李狗才驅馬上前,臉上滿是警惕。
“這個時節剛剛秋收完沒多久,一般百姓還要下地拾撿落在地上的糧食,還得鬆鬆土埋點肥給春播蓄力,按理說這個時辰村民都應該在地裏幹活了,可村外一個人影都沒有。\"
\"派偵察營去看看。\"劉處直低聲命令,\"記住,不要打草驚蛇。\"
李狗才領命而去,很快二十餘名偵騎悄無聲息地散開。
劉處直轉身對身旁的孔有德道:\"孔將軍,讓兄弟們原地休整,有鎧甲的將鎧甲穿上。\"
孔有德點點頭,還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樣子。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一個時辰後日頭西斜時,偵察營快馬回報:\"掌盤子,村裏駐紮著官軍!\"
劉處直眉頭一皺:\"多少人?哪部分的?\"
\"約莫千餘人是幾個把總統領,既無旗牌又無大旗,像是逃兵,他們...他們把村裏的男人老人都殺了,屍體就堆在村外,現在他們正在...正在強暴村裏的女人。\"
前麵幾個軍官除了孔有德聽到這個消息臉上沒有任何變化外,其餘人或多或少都有憤怒。
劉處直的手猛地攥緊馬鞭,指節發白,身旁的李虎和郭世征倒吸一口冷氣,臉色鐵青,這兩人都知道自家掌盤子對這些官賊是恨之入骨,很快又有一場仗要打了。
\"詳細說說。\"劉處直的聲音已經很冷了。
偵騎咽了口唾沫:\"我們摸到村東頭,看見二百多具屍體堆在打穀場上,都是老人和壯年男子。
村中央的大院裏傳來女人的哭喊聲,至少有一百多個官軍在哪裏施暴。
\"畜生啊!\"劉處直突然暴喝一聲,嚇得偵騎一哆嗦,“這夥禽獸不如的東西,今天絕對不能放過他們!\"
劉處直抬頭看了看天色,又環視周圍地形,龜山村坐落在一處山間盆地,三麵環山,隻有西麵一條官道通向新泰縣城。
孔營官,李虎、郭世征、李狗才、馬世耀你們都靠近些,商議商議怎麽打。
劉處直用樹枝在地上畫出龜山村的地形。
\"官軍約千人,無建製,由幾名把總統領。\"他用樹枝點了點村中央,\"他們現在正沉迷酒色,毫無戒備。這是我們全殲他們的好機會。\"
馬世耀搓著手:\"掌盤子這些官軍現在一點防備都沒有,我們直接衝進去,一個來回就能把這幫雜碎踏成肉泥!\"
\"不可魯莽。\"劉處直搖頭,\"敵軍雖無紀律,但人數不少。
若不能一舉殲滅,讓他們四散逃入山中,必定還會禍害周邊百姓。\"
他看向孔有德:\"孔將軍,你的炮隊有多少門能用?\"
\"十二門佛郎機,六門虎蹲炮。\"孔有德立即回答,\"彈藥充足。\"
\"好。\"劉處直指了指一處高地,\"等一會,你帶炮隊占據這個位置。
黎明時分,以號炮為信,先轟擊村中央住帳篷的那些人,再打那些房子。
他又轉向郭世征:\"你率兩千騎射手分兩隊,埋伏在村東、村西山梁後。
炮擊開始後,迅速包抄兩翼,截斷官軍退路。\"
最後他對馬世耀說道:\"世耀,營裏一千重騎就在村外,待炮擊三輪後,從正麵突擊,不要戀戰,衝散敵軍陣型後立即轉向兩翼,配合騎射手圍剿。\"
軍官們齊聲應諾,劉處直站起身,目光如刀:\"此戰務求全殲,不留後患,這些屠戮百姓的畜生,不配活在世上!\"
夜色漸深,義軍各部悄然進入預定位置,劉處直帶著親衛登上北麵山坡,從這裏可以俯瞰整個龜山村。
月光下,村子裏零星亮著幾處火光,隱約傳來粗野的笑聲和女子的哭泣。
\"掌盤子,都準備好了。\"孔有德對他說道,他身後,炮手們正悄無聲息地架設火炮。佛郎機的炮管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劉處直點點頭:\"讓兄弟們再檢查一遍火銃的火繩、還有彈藥,天亮前再動手都休息吧。\"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東方天際泛起魚肚白時,劉處直讓傳令官下令進攻開始,三支號炮接連升空。
\"放!\"孔有德部火器司千總全節一聲令下。
刹那間,所有火炮同時怒吼,炮口噴出一尺長的火焰。
二兩到四兩重的炮彈呼嘯著劃破晨霧,準確砸向村中央的空地和旁邊的房屋,木結構的房屋被一枚枚鐵彈打的木屑橫飛,裏麵睡覺的人損失慘重。
\"第二輪著重向左右逃出來的官軍射擊!\"孔有德揮動令旗,佛郎機炮開始發射霰彈,鉛子如暴雨般傾瀉在驚醒的官軍頭上。
一個隻穿著襯褲的軍士剛從屋裏跑出來,被一枚炮彈攔腰截斷,腸子內髒流了一地。
村子裏亂作一團,衣衫不整的官軍像無頭蒼蠅般四處奔逃,有人大喊\"敵襲\",有人哭嚎著找兵器。
幾個軍士帶著搶來的錢財想往村外跑,又被第二輪火炮打得血肉橫飛。
\"騎兵可以出擊了!\"劉處直下令後,馬世耀的騎兵如鋼鐵洪流般衝進村內。
數百匹披甲戰馬奔騰如雷,馬蹄下的土地都在震顫。
這些重騎兵排成楔形陣,長矛如林,他們像一柄燒紅的尖刀,輕易刺穿了倉促組織的官軍防線。
一個軍士舉刀想攔,瞬間被三支長矛同時刺穿,屍體被馬蹄踏進泥裏。
\"兩翼包抄!\"劉處直再次下令,村外東西兩側突然豎起無數旗幟,郭世征的騎射手如潮水般湧出。
他們並不近戰,而是在六十步外張弓搭箭,密集的箭雨覆蓋了試圖突圍的官軍。
戰鬥變成了一場屠殺,失去指揮的官軍有的跪地求饒,有的拚命往山裏跑。
但四麵八方都是義軍,逃竄的軍士接連被射倒,一個滿臉是血的小軍官帶著十幾人衝向村西,正好撞上李狗才的偵察營,偵察偵騎用的全是三眼銃,一輪齊射後,這夥人全部倒地。
太陽完全升起時,戰鬥基本結束,義軍士卒開始打掃戰場,將俘虜集中到打穀場上,劉處直騎馬進村,眼前的景象讓他胃部一陣抽搐。
村道上橫七豎八躺著官軍和村民的屍體。幾個衣衫破碎的年輕女子蜷縮在牆角,眼神空洞,村中央的大院已成廢墟,焦黑的梁柱下壓著幾具赤裸的女屍。
看到這些屍體因為自己的進攻被二次蹂躪,劉處直隻得命令將他們都拖出來等下挖好坑再好好埋了,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起兵這麽些年了,見識多了這方麵除了剛剛聽說時有些憤怒,但過了一會他突然就一點都不生氣了,很明顯他現在和孔有德這類舊軍官慢慢看齊了,營裏的軍官們也是陪著他生氣。
有時候他一直在想會不會再有幾年他就完全變了看到再多的老百姓被害心裏也無一絲波瀾。
所以他一直努力塑造營裏嚴苛的軍紀就是想讓這份看到別人施暴時的憤怒延長一些,為此他有時候不惜下狠手處理一些能征善戰的老本兵,砍頭或者是打鞭子。
\"掌盤子,清點完畢。\"李狗才跑來報告,\"斃敵二百三十七人,俘虜六百餘。我軍輕傷二十七人,陣亡二十人。\"
劉處直點點頭,走向打穀場,俘虜們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周圍站著全副武裝的義軍士兵,李虎正揪著一個百總的頭發,厲聲喝問。
\"說!為什麽屠村?\"
那百總滿臉是血,哆嗦著回答:\"將、將軍饒命...我們三天沒吃頓飽飯了...村裏人不給糧食,還拿鋤頭打傷了我們弟兄...\"
\"所以就殺人?\"李虎怒吼著一腳把他踹倒,\"還奸淫婦女?\"
\"不關我的事啊!\"百總哭嚎著,\"是弟兄們自己做的。\"
\"放屁!\"一個女聲突然響起,劉處直轉頭,看見一個披頭散發的年輕女子衝過來,指著百總尖叫:\"就是他!他親手殺了我爹!還、還...\"她說不下去了,蹲在地上痛哭。
劉處直深吸一口氣,走到俘虜麵前:\"所有人聽著。
參與殺人的站到左邊,隻搶東西沒傷人的留在右邊。\"
俘虜們麵麵相覷,慢慢開始移動,他們還以為這個流寇首領看上他們,不打算對他們進行處置了。
\"掌盤子,怎麽處置?\"李虎問道。
劉處直看著那些麵如死灰的俘虜,又看看周圍一些目光空洞的婦女,緩緩拔出佩刀:\"殺人者死。\"
隨著他的命令,義軍士卒將左邊的人拖到村外,這些人忽然意識到這個流寇頭子是要殺人,開始瘋狂掙脫繩索,可惜被人架著使不上勁。
片刻後,一連串短促的慘叫傳來,隨後歸於寂靜。
劉處直轉向剩下的俘虜:\"你們雖然沒殺人,但搶掠百姓也是重罪。
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加入義軍,或者自行離開,若選擇離開,不得再為朝廷效力,否則下次見麵,定斬不饒!\"
俘虜們如蒙大赦,大部分選擇了離開,劉處直當然不相信這幫驢日的以後不當兵,為了以防萬一他將這些人的大拇指都砍了下來才放他們走,這也是對他們的懲罰,隻有幾十個聰明人一開始便表示願意加入義軍。
處理完俘虜,村外的大坑也挖好了,義軍士卒將遇害村民安葬,那個指認百總的姑娘跪在墳前,哭得幾乎昏厥。
\"姑娘,今後有什麽打算?\"劉處直輕聲問。
女子抬起淚眼:\"我...我沒地方去了。
“哎,那來我們營裏吧,就在婦女營幫幫忙,餓不著的。”
正午時分義軍離開這個村子繼續趕路,至於村子後麵被誰占據那就不歸他管了。
一天後,全軍來到了泰安州。
\"掌盤子,前麵就是泰安州地界了。\"李狗才報告道。
劉處直下令道:\"傳令加快速度,再趕路二十裏就紮營。\"
隊伍重新開拔,馬蹄揚起漫天塵土,在這亂世中,官兵不像官兵,土匪不像土匪,受苦的永遠是最底層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