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高迎祥進入河南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A+A-


    自臘月二十一日那場攻防戰後,七峰山附近官軍同義軍陷入了對峙,劉處直和盧象升暫時誰也奈何不了對方。
    在臘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官軍又組織了兩三次規模較小的進攻,試圖找到七峰山營寨的薄弱點。
    然而,劉處直吸取了橫嶺山的教訓,防守愈發嚴密,孔有德將火炮重新部署,利用山勢找到了幾處小紅夷炮和滅虜炮可以俯射的炮位,對楯車和後續跟進的步兵造成了有效殺傷。
    高櫟、李茂等人指揮的前沿部隊韌性極強,哪怕官軍偶爾突破第一道防線,也會立刻遭到後續隊伍的凶猛反撲,雙方在殘破的工事間反複拉鋸,傷亡雖不及首日慘烈,但官軍的推進始終步履維艱。
    盧象升站在沙盤前,目光久久停留在七峰山附近,緩緩說道:“劉處直此人,能當流寇的盟主確實有兩把刷子,其部伍整肅,號令嚴明,據險而守,深得兵法之要,強攻之下,縱能破寨,我軍亦必傷亡慘重,非上策。”
    史可法點頭道:“部院所言極是,觀其營寨布置,糧秣儲備當可支撐一段時日,與其徒耗兵力,不如鎖圍困守,待其糧盡,軍心自亂,屆時或可迫其出戰,或可一鼓而下。”
    祖大樂雖然喜歡進攻,但也認可這一點:“部院和史撫院高見,這七峰山像個鵝卵石,硬啃硌牙 咱們把他們圍死了,斷其水源,看他們能撐到幾時!隻是……這需要時間。”
    盧象升決斷道:“那就圍困!傳令各營,深溝高壘,嚴密封鎖七峰山、父子山、孟嘉山所有下山通道!多設烽燧哨卡,晝夜監視!本部院倒要看看,是流寇的糧食多,還是我大明的糧食多!”
    不過戰爭的進程往往充滿了意外,就在盧象升下定決心改強攻為長期圍困,準備將劉處直、賀一龍、劉國能這三股大寇活活困死在鄂東山區的關鍵時刻,一紙來自河南的六百裏加急軍報,如同晴天霹靂,打破了所有的部署。
    因陝西連年大旱,饑荒蔓延,高迎祥和李自成兩部人馬在陝西就食艱難,終於高迎祥下定決心,再次揮師東出潼關,現在陝西就隻有李自成一部人馬了,他侄子高一功由於極度崇拜李自成這個姐夫,和高迎祥商量半天後加入了他姐夫那邊,沒有跟著出關。
    早已活躍在河南的羅汝才、張獻忠、搖天動、射塌天、整齊王、敢日王、張一川以及老回回馬守應等大小數十股義軍,聞風而動,如同百川歸海,紛紛向高迎祥靠攏。
    聯軍號稱五十萬,實際戰兵超過七萬,旌旗蔽日連營百裏,馬蹄聲震天動地。
    臘月三十,清晨,一名風塵仆仆、背插三根紅色翎羽的塘馬,衝進了盧象升的大營,十分著急的稟報道:“緊急軍情!河南六百裏加急!闖賊高迎祥大舉出潼關,入河南了!”
    中軍大帳內,正準備商議年節期間防務的官軍眾將聞言,無不悚然動容!
    盧象升猛地站起身,一把抓過軍報,快速瀏覽,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闖賊高迎祥,糾合羅汝才、張獻忠、搖天動、射塌天、整齊王、敢日王、張一川、老回回馬守應等部,眾號數十萬,蹂躪河南……連破靈寶、陝州、澠池、新安、宜陽、永寧、盧氏、汝州、魯山、葉縣等十餘州縣,現在已經兵入汝寧府了,汝寧府的城池同樣不堪一擊,被迅速攻破,現在流寇已經團團圍住了府城汝陽。
    盧象升看完後一把丟下軍報,坐在一旁思考策略,最後他決定讓左良玉、湯九州先去增援,汝陽堅城應該能守得住,自己再困一下克賊應該就能成功了,這麽好的機會以後再出現的可能性就不高了。
    視角轉向高迎祥這邊,他這次確實鑽了一個大空子,他趁著洪承疇被李自成拖到甘肅北部時,率領本部快速向潼關進發,潼關今年來已經被進出三四次了守軍根本無力抵擋。
    進入河南府後,在這一片活動的張獻忠和羅汝才帶著幾個小弟都找上了他,沒多久就有幾十營人馬跟著他混了,義軍鐵蹄所向,沿途州縣或一觸即潰,稍作抵抗即被淹沒,高迎祥采用以走致敵的策略,並不執著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高速流動,避實擊虛,大軍橫掃豫西,兵鋒直指豫南汝寧府。
    臘月二十五日,義軍前鋒出現在汝寧府北境,新蔡縣被圍!
    新蔡城頭,知縣如土色,看著城外無邊無際的營火,連夜派出數批信使向府城汝陽和開封求救,然而,求援信使剛走,義軍卻虛晃一槍,在高迎祥帶領下,突然西向,猛撲舞陽縣!
    舞陽知縣措手不及,城牆在義軍簡陋卻眾多的攻城器械和人海戰術衝擊下,僅僅支撐了兩天便告失守,城破之時,守軍部分投降,部分被殲,城內官倉、富戶被劫掠一空。
    與此同時,羅汝才、張獻忠等部則分兵向東,佯攻遂平、確山,做出欲從東西兩側夾擊信陽的姿態。
    這一舉動,使得官軍在信陽方向的防守壓力驟增,各地土寇、饑民見官軍勢弱,紛紛起事響應,或攻打寨堡,或截斷糧道,整個豫南亂成一鍋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禎九年正月初四,汝寧府城汝陽縣
    經過連日圍困和準備,高迎祥下令對汝陽縣發動總攻,戰鼓聲、號角聲、喊殺聲震耳欲聾,無數義軍士卒扛著梯子,推著衝車,如同潮水般湧向城牆。
    守城千總張維敬,在城頭來回奔走,聲嘶力竭地指揮著已顯疲態的守軍。
    “放箭!快放箭!”
    “滾木!擂石!給我砸!”
    “金汁!燒滾了澆下去!”
    然而,義軍的人數太多了,攻勢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永無止境,張維敬親眼看到,一個年輕的義軍士卒,身上插著兩三支箭,卻依然咬著牙攀上了垛口,被守軍亂刀砍下去後,後麵立刻又有人補上。
    “千總!東門……東門快頂不住了!” 一個滿身是血的把總踉蹌跑來報告。
    張維敬心頭一沉,看著情況城破隻在旦夕之間,他環顧四周,城牆上能站著的守軍已經寥寥無幾,大多帶傷。
    “弟兄們!” 張維敬嘶啞著吼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今日,就是我等效忠陛下,報效朝廷之時!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隨我殺賊!”
    他揮舞著大刀,帶著自己的幾十名家丁,衝向缺口最密集的東門,在那裏,他遇到了親自督戰衝城的張獻忠部將白文選,兩人沒有多餘的話語,立刻廝殺在一起。
    張維敬年老力衰,雖武藝精熟,但終究不敵正值壯年、悍勇無匹的白文選,不到十合,便被白文選一記重刀劈開頭盔,鮮血狂噴,倒地身亡。
    主將戰死,汝陽縣最後的抵抗意誌也隨之瓦解,洶湧的義軍歡呼著衝入城內,這座豫南重鎮,在崇禎九年新年時,宣告陷落,府庫、官衙、富戶宅邸盡遭洗劫,火光在城內多處燃起,哭喊聲、廝殺聲、狂笑聲混雜在一起。
    高迎祥原本想製止一下,但這些人來跟他聯營都是為了發財的,大部分義軍首領他都認不得根本沒人聽他的,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真的有幾十萬人來參與,兩天後府城被劫掠一空,他隻抓了十幾個典型殺了用以震懾軍紀,不過很明顯這招用處不大。
    闖營自家的營地,高迎恩、劉哲、黃龍和一些高家族老圍坐在一起取暖,雖然這一次打了大勝仗,但這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樣,這次真的是純流寇行為了,除了沒屠城基本上被攻破的縣城都是火光衝天,城內能搶的都被人搶完了。
    “二弟,你說劉處直當初也是統領幾十營隊伍南下鳳陽,他到底是怎麽降住這幫殺才的,就這樣搞河南人不恨死我高迎祥。”
    “額大哥,劉大帥那邊也沒啥不同啊,是不是他殺人多一些,我聽說在潁州他一次性就砍了二百多不守軍紀的,咱們是不是人殺少了一點。”
    “不對,不是這個原因,再殺的話這些人就要和我火並了,算了找個空解散他們吧,我們進入南直隸就不要這幫人了,就帶我們陝西的掌盤就行,這些人多了也是拖累,也不知道劉處直去哪了,我們來中原這麽久了也沒個消息。”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