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盧象升提兵北上
字數:4944 加入書籤
崇禎九年正月初十,湖廣興國州,盧象升大營。
寒風掠過連綿的營寨,吹得官軍旗幟獵獵作響,五省總理行轅內,盧象升端坐在主位之上,臘月三十日收到消息後,他隻是讓左良玉和湯九州去增援,沒想到這兩人被流寇人數嚇到了,沒有敢直接去解汝寧府城的圍隻是在附近搜剿一些小股流寇,結果流寇圍攻七八天後府城失陷。
現在他的麵前,攤開著一幅巨大的中原輿圖,他的目光也盯在汝寧府的位置上,在得知府城被打下來後盧象升再也不能不重視了。
“汝陽真的丟了嗎?”
那塘馬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部…部院大人!千真萬確!正月初五汝陽被攻破了!守城千總張維敬力戰殉國!賊寇…賊寇正在城中大肆劫掠,他們連營數十裏,整個汝寧府到處都是流寇。”
“噗——” 盧象升隻覺得一股腥甜湧上喉頭,他強行咽下,身體卻微微晃了一晃,帳內眾將,包括祖寬、祖大樂,也都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震驚,他們也不敢相信流寇居然能把府城打下來。
一碗茶水下去盧象升緩了過來,無力的說道:“收拾收拾,撤圍吧,河南局勢崩壞不能不管了。”
一旁的秦翼明率先開口道:“部院!劉處直這幾部流寇已成甕中之鱉,其糧草絕難支撐過這個冬天!此時若棄之北上,豈非功虧一簣?隻需再圍困一月,不,或許隻需半月,其軍心必潰!”
一旁的楊世恩對秦翼明說道:“汝寧府城已失!那是府城!不是尋常州縣,並且汝寧離南直隸很近了,萬一高迎祥帶著土寇流寇,再次東進南直隸,又蹂躪一次鳳陽皇陵,咱們還能有命在嗎?”
“祖協台,你久經戰陣,依你的意思,該當如何?”
祖大樂聞言,抱拳出列道:“部院!末將是個粗人,就直說了!克賊這廝躲在山寨裏,咱們是仰攻,弟兄們死傷太大,不劃算!高迎祥他們在平原上撒野,正是我關寧軍騎兵發威的時候!平原野戰,末將有信心將這群烏合之眾衝個七零八落!請部院下令,末將願為前鋒,直取闖賊首級!”
祖寬也補充道:“部院,末將仔細觀察過七峰山賊寨,其防禦體係經過半個多月加固,已頗為完善,火器配置也頗有章法。強攻,即便能下,亦必傷我元氣。
而高迎祥部雖眾,然新勝必驕,各部混雜,號令不一,正利於我精銳突擊,分而破之,末將讚同協台意見,當集中兵力,北向破闖!”
關寧將領的態度明確而堅定,盧象升心中天平徹底傾斜,圍死劉處直固然是穩妥之策,但需要時間。
而中原局勢,已刻不容緩,皇帝和朝廷絕不會允許他坐視府城陷落、中原糜爛而無動於衷,更何況,現在高迎祥的威脅,確實遠大於被困山中的劉處直。
“噌”的一聲,盧象升猛地拔出腰間佩劍,寒光一閃,劍尖直指輿圖上汝寧府的位置:
“傳令!”
帳內瞬間鴉雀無聲,所有將領挺直身軀,目光聚焦於他。
“援剿總兵祖寬、錦州副總兵祖大樂聽令!”
“末將在!”兩人應諾。
“命爾等率騎兵兩千,步兵三千,即刻整軍,攜帶十五日行糧,取道黃州、光山,直插舞陽、遂平一線!爾部任務,是尋找高迎祥、張獻忠等賊主力,進行野戰纏鬥,挫其銳氣,遲滯其流竄速度,務必將其拖在豫南!”
“參將韓三才、遊擊劉肇基、都司王進忠,率本部兵馬,受祖大樂節製,策應兩翼,清剿小股流寇,護衛糧道!”
“以河南巡按禦史戴東旻為監軍,隨軍行動,協調地方,督察軍紀,確保糧秣供應!”
“末將遵令!必不辱命!”
“漢陽副總兵雷時聲、山海關副總兵李重鎮、湖廣副總兵秦翼明、鄖陽副總兵周繼先聽令!”
“末將在!”
“命爾等隨本部院親率中軍,統騎兵一千,步兵八千,攜帶火炮及大部輜重,隨後拔營!經裕州、唐縣,晝夜兼程,繞至流寇主力北側!本官要搶在他們之前,扼守險要,堵死其北上開封、洛陽或東進鳳陽之路!”
“末將得令!”
盧象升目光掃過全場:“各部務必依令行事,星夜兼程!本部院與爾等約定,二十日內無論戰果如何,於信陽城下會師!合圍高闖,一舉蕩清中原流寇,望諸君奮勇,以報皇恩!”
“剿滅流寇!誓死效忠陛下!”
軍令既下,祖寬、祖大樂率先帶領關寧軍拔營,鐵蹄錚錚,向北而去,卷起漫天煙塵。
緊接著,盧象升親率的中軍也開始井然有序地開拔,原本如同鐵桶般圍困七峰山的官軍大營,在短短一日之內,便迅速瓦解。
劉處直手中的千裏鏡久久沒有放下,他清晰地看到了官軍營地的喧囂與移動,看到了那熟悉的“盧”字大旗和“祖”字旗向北遠去。
“大帥,盧象升…真的走了!主力都北上了!” 身旁的李茂突然感覺到一絲如釋重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處直緩緩放下千裏鏡,他揉了揉因長時間緊握而有些發麻的手指,沉聲道:“看到了,不僅僅是盧象升,關寧軍也走了。看來,北邊出的不是小事,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很快,賀一龍和劉國能也派人聯絡,確認了官軍主力北撤的消息。三人再次於七峰山下會麵。
“他娘的!總算是熬出頭了,盧象升這驢日的,可是把老子坑苦了!大帥,咱們接下來怎麽辦?”
劉國能則說道:“當務之急是搞清楚狀況,官軍為何突然北撤?北邊到底發生了什麽?我等困守山中,消息閉塞,不搞清楚發生了什麽,不好進行下一步行動。
劉處直沒有直接回答,他走到一塊大石旁,示意兩人坐下,親兵遞上水囊,他喝了一口,冰涼的泉水讓他精神一振。
“能讓盧象升放棄剿滅我們的事,隻可能是出現了更能威脅朝廷心腹的巨寇,我猜測,八成是高迎祥,或者張獻忠,抑或是他們聯手,在河南鬧出了潑天的大亂子,至少是攻陷了府城一級的重鎮,否則絕無可能。”
“高迎祥?這家夥,倒是會挑時候!”
劉國能也若有所思:“若是高掌盤在河南吸引了官軍主力,大帥,我們是否要設法與高掌盤取得聯係?”
“聯係這事不著急,七峰山是不能再待了,咱們完全暴露在官軍視線裏麵,等轉移到河南再說吧。”
他看向李狗才說道:“狗才,偵察營立刻派出多路夜不收,向西、向北兩個方向,偵查路徑、官軍動向,特別是大別山北麓麻城、黃安一帶的情況。”
“是,大帥!” 李狗才領命而去。
劉處直又對高櫟和陸雄下令道:“老高,前營最先行軍,現在開始整頓人馬,另外輜重營清點剩餘的糧秣、軍械、藥材,傷兵能走的盡量帶走,實在不能走的…留下足夠銀錢和口糧,分散安置到山中可靠人家。”
“明白!”
“賀掌盤,劉掌盤,” 劉處直看向二人,“也請你們回去即刻準備,兩日後我們離開七峰山,向西北方向,進入麻城、黃安山區,那裏山高林密又是三省交界,我們在那裏休整同時聯絡高迎祥。”
“就依大帥之言!” 兩人齊聲應道。
待賀一龍兩人走後,劉處直則在自己的大帳內,與宋獻策以及各個營官進行了更深入的商議。
“宋先生,你以為高迎祥此次,是福是禍?” 劉處直問道。
宋獻策摸著胡須道:“大帥,高迎祥聚眾數十萬,聲勢固然浩大,然其部眾來源複雜,良莠不齊,大帥作為義軍盟主尚且難以控製這麽多營伍,高迎祥就更不會這麽容易了。”
“人一多勝則爭功,敗則互諉,或者都想讓別人啃骨頭自己吃肥肉,此乃一弊,之前我就勸過大帥若是要聯營,聯絡熟悉的掌盤便好,大帥的威望也能壓服這些人,而不是良莠不齊什麽人都要。”
“其二,樹大招風,必成朝廷首要剿殺目標,盧象升、洪承疇兩人恐皆欲除之而後快,我們這次還是不要去聯營,若貿然靠近,福禍難料啊。”
平常不怎麽開口的張全昌說道:“宋軍師所言有理,末將在官軍時便知,朝廷最忌者,便是流寇合流形成幾十萬的規模,因為皇帝被鳳陽那事搞怕了,高迎祥此舉,實是將自己置於爐火之上,大帥還需謹慎。”
劉處直點頭道:“你們說的我都明白,所以,我們不去河南中心湊熱鬧,先去麻城、黃安,那裏靠近河南,但又不在漩渦中心。”
“然後,派出信使,秘密聯係高迎祥,了解那邊的真實情況和他下一步打算。”
正月十二日義軍撤離了七峰山,劉處直騎在馬上,回望了一眼隻剩下模糊輪廓的七峰山,這一次危險在起事後雖然不算最危險的,但也是因為自己決策失誤,沒有把地形勘探好就全軍轉入山區,讓官軍堵在山上了,如果不是高迎祥,這次自己想脫身怕不會那麽容易。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