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天下之辯(2)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閣老們聽了荀彧之言,都頻頻點頭稱是。
他們當然想得清楚,當人人都掌握知識之後,當權者便再無法愚民。
如果當權階級以權謀私,自是逃不過萬千民眾的雙眼。
然後再輔以律法,嚴懲以財謀權、以權謀私者。
如此整個社會才會形成良性循環,如此才能構造一個人人如龍的社會,如此才能保證一個帝國萬世永昌。
當前由於普通農戶、商戶、漁戶等民眾不識字、讀書少,且沒有從政經驗。
所以,當前的內閣盡管是仍然還是士權當道,卻已經不原來的士權。
“由士權轉向民權”的步伐,已經開始了。
等大學堂中普通民眾的子弟成長起來,士權就會大幅度向民權傾斜,直到最後完全形成“民生為先,民權至上”。
或者說,那時候,天下再無士族階級。
或許還有因財富、因權力而形成的階級,但在全民覺醒的情況下,自然會製衡權力,並由權力製衡“以財謀權,以權謀私”。
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也是社會文明不斷發展的必然。
用蔡成的話來說,這便是“以武懾之,以學潤之,以民製之,以法律之”的發展過程。
盡管各位閣老都是“出身士族”,他們的眼前已經出現了一個“人人如龍”的文明時代,而他們自身,卻是這一全新時代的開創者。
這比他們以權謀私,為家族攫取利益,更讓他們熱血沸騰。
一個新時代的開創者,已經不是留名青史那麽簡單了,那可是要流芳萬世的。
荀彧的說法得到了閣老們的一致讚同。
由此,“製約皇權,推動士權向民權轉化”成為了內閣的共識。
當然,這還是要依托於東漢年間,一切是“以德為先”的。
如果真到了後世的禮崩樂壞,整個社會失去了道德底線,或許他們就不會為“留名青史、萬世流芳”而振奮了。
王允瞪著眼睛看向荀彧“律法何時變成輔助工具了?”
荀彧笑著告訴王允“律法從來都是輔助工具,甚至還是時靈時不靈的工具。真正製約天下每個人的,永遠是社會的道德底線。”
王允鬱悶了很久,直到他把荀彧的這句話想通後,才興奮地在內閣宣布他已經知道他這個負責律法的閣老的主要職責了。
刑律方麵,交給刑部便可。
而他表麵的職責是完善刑律,監督刑律的完好執行,而真正核心的職責是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或者說,大漢新法,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對於破壞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則必須要課以重刑,並大肆宣揚。
王允的宣言,同樣得到了荀彧和閣老的一致讚同。
蔡成聽荀彧講到這裏的時候,總覺得王允所言有什麽不對之處,可他卻說不上來。
隨後,內閣中又產生了“對皇權製約到一個什麽程度”的辯論。
自光武帝複漢以來,待續不到二百年,皇權幾乎就等於外戚之權和內侍之權。
所以,製約了皇權,就等於製約了外戚與內侍之權。
盧植比較激烈。
他認為,保留皇權,就等於削弱民權。
劉虞卻不這樣看。
劉虞認為,無論如何,這個天下總需要有個人坐鎮。這個人當然就是皇帝。
由於內閣掌握了“治天下”之權,便無須再祈求龍椅上坐的是聖君、明君,內閣便是民生的核心保障。
隻要民生得到了保障,這個天下就不會亂。
盧植又認為,皇權中包括了兵權,等於在內閣的頭上懸了一把劍,或者說白一點,就是皇帝何時想恢複皇權,都可以憑借軍隊而實現。
賈琮卻反駁,說成公子將護民軍交給大漢朝廷時,也專門說過護民軍的宗旨刀槍對外,不涉內政。
哪怕皇帝想依靠軍隊來奪回皇權,護民軍本身也是不會同意的。
何況,護民軍的糧草補給、兵器甲胄,永遠都是要依靠內閣來供給。
所以根本就無須擔心皇帝依靠兵權來奪回皇權。
當民眾覺醒後,皇權自然會受到民權的製衡,畢竟軍中將士也是來自民眾。
隻是依附於皇權的外戚、內侍,需要刑部的律法來製約及嚴懲。
最後,還是荀彧出來打的圓場。
他說大漢新製又剛剛開始推行,至少要看看大漢新製到底如何吧?
如果大漢新製從各個方向都優於舊製,就會慢慢深入人心。如果有人想要恢複皇權,最終也不會得逞。
如果大漢新製雖有弊端,卻總體優於舊製,那就修正弊端,讓其更為完善。
如果大漢新製在實踐中確實不如舊製,難道作為大漢治理中樞的內閣,難道非要選擇一個弊端叢生的舊製嗎?
所以,這一切都要看大漢新製到底如何。
荀彧的話很清楚,擱置爭議,實踐先行,結果為斷。
反正當前陛下年紀還小,等大漢新製經曆過實踐檢驗之後,再來確定將皇權限製到一個什麽程度。
荀彧當然知道這些閣老們是擔心皇帝手上的兵權。可成公子讓陛下掌控兵權,自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一切等大漢新製踐行之後再說。
荀彧還說了一句蔡成對他說過的話實踐出真知。
荀彧還向大家保證,哪怕成公子沉睡後就不再醒來,他也不會超越規定的任期。
荀彧明言希望各位閣老與他共渡難關,在成公子倒下後,一起撐起大漢這個天。
待陛下行了成人禮之後,如果實踐結果證明大漢新製確實不行,那便在為陛下行“及冠禮”後,解散內閣,還政於陛下。
想要恢複帝製的三人,和其他四人,都同意了荀彧的提議。
至少他們知道,此時的大漢絕對不能折騰。
雖然成公子沉睡了,他們也認為根本不可能再醒來,可他們卻顧忌絕對支持新農體係的民眾,以及誓死保護“公子之製”的護民軍。
大漢新製是公子製定的,在護民軍的心目中,就是“公子之製”。
隻要是公子說的,那就是絕對正確。
誰敢反對,那就讓反對之人進入並州勞改營。(那時的勞改營還沒有遷至河州)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