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曠世之戰二)
字數:9451 加入書籤
東極王朝和一四年九月十三日、即天焱皇朝天一四年九月十三日,盡管軍威城外之戰事已然塵埃落定,但圍繞雨嘯全境之天焱、永聖、北晉等三國混戰,卻一直打得如火如荼,始終不見休兵罷戰之曙光。
並非素君、趙逍、北宮縱橫等三國帝君不願盡早結束此役,更非趙禦、邊合、梅無一等前沿統兵將帥眷戀疆場而遲遲不肯決戰!相反,對於這場先於軍威戰局開啟之雨嘯戰事,三國君臣都已瀕臨崩潰之邊緣。
相對於趙逍和北宮縱橫,素君雖然沒有兵員補充、戰馬支撐、軍餉開支、糧草供應等多方麵之近憂,但日複一日消耗下去,確也誠非長久之計!況且,恒王——皇甫欲和、驃騎大將軍——謝戰、右將軍——文義、及各州未能參與戰事之將軍,幾乎每人一天一道之請纓奏本,直接把深宮大院裏的年輕帝君,煩得揚言要帶著皇長子母子——離宮巡視天下!
再拖下去,誰敢保證素君不會一時衝動,真的撂挑子不幹了!
“這幫小兔崽子,打了一仗又一仗,也不知道分出一杯羹,讓我們這些老東西過過癮!”進宮麵聖無果之謝戰,拉著恒王、司馬闖、文義、秦雨任四人,一通抱怨。
“江山代有才人出……你我終究老了!”恒王感慨。
“老什麽老?這是歲數的問題嗎?破虜侯比我年長那麽多,為何皇上偏偏讓他率領五萬頗營將士馳援雨嘯?還有,秦夜那個混賬小子,本將身為朝廷禮部尚書,又兼著右將軍之差使,哪裏輪得到他去東極帝都談判?這般越俎代庖,是何道理?”
因為韋青璿之死、護送素泉大婚、無雙永平一行、東極戰局驟起等等突發事宜,導致文伊月和秦夜之婚期一延再延!到頭來,宗政靖都後來者居上,在虎臨得成眷屬……
文義並非小肚雞腸之人,更不會替自己女兒與宗政靖爭什麽先來後到!他隻盼著東極戰事結束,秦夜能暫時放下雨嘯征戰,立即抽身回焱京完婚……誰知,當軍威城外大獲全勝,秦夜非但將雨嘯戰局拋諸腦後,而且提都不提大婚之事,居然又大老遠跑去東極天都,參加其一手策劃之戰後談判,這讓文義如何向心急如焚之嶽父嶽母交代?
躊躇無措之下,文義絲毫不給尷尬賠笑之秦雨任留情,當即一陣斥責。
“就是,以全勝之姿談判,隨便派一個文官即可勝任,他又何必親自前往?心兒一個人在府當娘又當爹,他於心何忍?”想到自己女兒既要拉扯長子——秦起,又要操持整個秦王王府大小事宜,恒王霎時心疼不已,連忙蹙眉幫腔文義。
“你個老小子瞎樂嗬啥?別以為統兵去了雨嘯戰地,就可萬事大吉;為了打贏此戰,北晉和永聖發了瘋似的不斷增兵,聽說交戰數十次、反複易主之盈月郡,四方城樓都快削平了……”心中打算嗆聲司馬闖之謝戰,話到嘴邊才覺得甚不吉利,於是強行咽了回去,把自己憋的老臉漲紅。
“哈哈哈,大將軍不必如此忌諱!刀尖舔血大半生,若是連個‘死’字都看不透,那我司馬闖如何對得起皇上和秦王?戰事緊迫,各位保重!”
秦夜之賞識重用,讓司馬闖這位年過半百之老將軍,感激而莊重地朝左右為難之秦雨任行了一個天揖大禮;旋即大笑著向恒王等人道別一聲,率先出了焱宮。
“前有趙禦統率帝、福二州十萬兵馬攻城,中間再有君安領七萬興州士卒馳援,現在又添司馬闖五萬頗營精銳,加上北晉和永聖先後之增兵,整個雨嘯戰場,已經投入了五十餘萬大軍……秦夜所謀太大,連老夫都有些許後怕了!”看著司馬闖漸行漸遠之身影,恒王搖了搖頭。
“這個小兔崽子,時下正是我天焱皇朝與北晉、永聖國戰之關鍵時刻,他卻跑去東極天都談判,真是不知輕重!”眼看雨嘯戰事愈演愈烈,一直無從開口之秦雨任,總算逮住機會,恨聲責罵。
“哈哈哈,連你這個親生父親都這麽想,有趣有趣!”重重拍了拍秦雨任肩膀,恒王仰頭大笑著走了。
“看老夫幹嘛?你兒子下達的‘查疑補缺’軍令,老夫還一頭霧水呢!”瞪了雲裏霧裏之秦雨任一眼,謝戰也悻悻離去。
“自己的兒子管不好,連累本將百口莫辯!得,今晚少不了又是一頓臭罵!”每每回憶起自己老嶽父之失望眼神和犀利言辭,文義就渾身無奈!草草埋怨兩句,他也懶得再理呆若不雞之秦雨任,徑自回府了。
“大兒子為情所困,久不歸家;小兒子軍務繁忙,亦是難得一見!早知今日,還不如……”沒有再自言自語,秦雨任回想著恒王方才所言,緩緩消失於宮牆之中。
————
時光飛逝,轉眼又過了一個月!
在此期間,醒來後之玄中皇朝太上皇——宗政昱,親自坐鎮軍威——統籌戰後一應事宜,使得該地之軍民之心日趨穩定,政務民生也逐步得到了恢複。
東極方麵,盡管獨孤無名親領之七萬弑羽新軍,還在與玉衡司徒彪對峙於雲晶之地,但在秦夜的極力斡旋下,目前雙方暫無大戰,轉而齊聚東極天都,準備參與其主張之三國談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無雙、中玄、西平等三國,一者正在厲兵秣馬,對東極弘成州郡虎視眈眈;一者枕戈待旦,時刻防備著無雙駐守在其邊境之管險大軍進犯;一者招兵買馬,日夜想著中興其國、還於舊都!雖說都是暗流湧動,但總體還算太平。
反觀雨嘯之地,不僅勝負難分,而且隨著北晉五萬全羽飛軍、永聖五萬四方新軍、天焱五萬頗營將士陸續抵達,這場事關天下走勢之三國國戰,仿佛愈發打得難舍難分了。
“啟稟趙侯:秦王下達的軍令是正麵迎戰北晉和永聖聯軍,為何一拖再拖,遲遲不願發起全麵進攻?”會同剛剛進駐雨嘯之司馬闖,已然沒了耐性之君安,冷冷問向尚在排兵布陣之趙禦。
“正麵進攻?本侯沒給你機會嗎?幾場廝殺下來,你所帶來之七萬興州兵馬,傷亡有多慘重,你難道不清楚嗎?”無心與之爭辯,趙禦連頭都不曾抬起。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興州將士有傷亡,難道他北晉與永聖就沒有嗎?梅無一天天讓北晉兵卒在城外罵戰,趙侯一味避而不戰,豈是大丈夫所為?且不論我天焱皇朝如今之國力軍力是何其強盛,就算放眼熒惑守心之前,我朝三軍將士也從來沒有受過這等窩囊氣!還是說,沒了羽營所屬,趙侯連仗都不會打了?”麵對趙禦質問,君安不退反進,滿口不服。
“本侯生性,最是厭惡與人廢話;本侯用兵,更是不喜他人置喙!來人,拖下去,五十軍棍!”指了指君安,趙禦無視急欲勸阻之司馬闖,直接下令。
“趙禦,本將從軍第一天,就沒想過活著走出戰場!你可以隨意杖責本將,但你不可、也不能阻攔本將縱馬殺敵!”高聲言畢,君安推開上前執行軍令之兩名羽營所屬,麵無懼色卸下戰甲,自行走向刑場。
“皇上和秦王啟用君安,並將其親自練就之七萬興州兵馬重新交回他手中,以趙侯對皇上和秦王之了解,老夫不信您不明白其中之用意!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決戰前夕,把彼此關係鬧得這麽僵?”
星夜兼程馳援到此,尚未喝上一口熱茶之司馬闖,便不得不卷入雨嘯主將不和之局麵!眼看阻止不及,他隻好搬出了素君和秦夜。
“皇上和秦王需要兼顧朝野內外,本侯不需要!破虜侯若是覺得本侯不配主持雨嘯戰事,盡可奏請皇上收了本侯兵權。”
沉聲說完,趙禦不再搭理司馬闖,氣得後者重重跺了跺腳,拂袖而去。
至此,在後續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裏,趙禦這個冷麵侯爺,竟然再未見過君安和司馬闖一麵,也算成了戰爭長河上的一個奇跡。
到了第十六天酉初時刻,當四份密報接連送進趙禦軍帳,那消失半月之聚將鼓聲,才終於再次擂響。
待司馬闖、君安、孟無傷、費千等四將到齊,趙禦仍舊低頭注視著沙盤,隻是揮手示意帳中羽營所屬,將其挑出來之三份密報分給他們閱覽。
司馬闖四人定睛一看,三份密報分別上書:
其一、玉衡帝君——司玄極,突然禦駕巡視不久前攻下之東極建興。
其二、永聖帝君——趙逍,詔令邊合火速撤軍雨嘯、回防廣成及武安州郡;邊合麾下將士不甘就此讓出日晟郡,於是大肆搜刮一番,揚長而去。
其三、雨嘯久攻不下,北晉國力難續,帝君北宮縱橫特召梅無一退兵,從長計議;後者不敢有違聖命,無奈放棄用心經營數月之日月郡,回師還朝。
“三國數十萬大軍匯聚雨嘯,無論是伐謀伐交、還是用兵用間,縱然各種手段都已用到極致,但還是難分勝負!本侯不才,竊以為唯有憑借‘兼弱攻昧、取亂侮亡’之法,方能克敵製勝!”
或許是因為戰機終現,一慣少言寡語之趙禦,總算比平時多說了兩句。
“趙侯不喜廢話,本將也懶得廢話;本將隻有一句話:不讓本將追擊梅無一,寧死不遵軍令!”被五十軍棍打得下不來床之君安,滿腹恨意地出言威脅。
“梅無一生性謹慎,必有伏兵靜候我天焱追兵……”
“那又怎樣?戰死總比苟活好!”厲聲打斷好言相勸之孟無傷,君安首次對著趙禦雙膝跪下,重重叩首於地。
“空耗錢糧無盡、損兵折將數萬,以梅無一心高氣傲之秉性,決然不會輕易罷休!想要將其一網打盡,隻有將軍一人作餌,顯然不夠。傳令……”
“趙侯且慢!如果雨嘯州領一人不足以引出梅無一,何不加上老夫父子二人?難不成趙侯看不上我父子?”忽略趙禦暗示自己扶起君安之眼神,司馬闖拱手打斷對方之餘,亦跟著跪地叩首。
“再有打斷本侯發令者,嚴懲不貸!傳令雨嘯州領——君安,領一萬興州騎兵,會同破虜侯——司馬闖,再攜一萬頗營騎兵,全力追擊梅無一。”轉身背對著眾人,趙禦拔劍下了軍令。
“趙侯容稟:若將我軍僅剩之兩萬騎兵都調撥出去,一旦梅無一戰場抗命,傳令北晉全軍拚命反撲,那我軍豈不連馳援都來不及?”雨嘯將軍——費千,躬身提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侯出福州騎兵一萬!”
“本侯出帝州騎兵一萬!”
“臭猴子砸鍋賣鐵湊出一萬騎兵,窮橫窮橫的!”
“謝兔子,沒有驃騎大將軍和帝州門閥暗中襄助,你有什麽狗屁本事搞來一萬騎兵?”
“曆經一年,險些貽誤軍機,你倆該當何罪?”不等奉秦夜軍令趕來、一路互相揭短之雙全侯——皇甫凡、南湖侯——謝光輝與在場諸將炫耀一番,趙禦即板著臉直接問罪。
“末將知罪,懇請趙侯允準末將戴罪立功!”如同老鼠見了貓,皇甫凡與謝光輝這兩個無法無天之紈絝廢物,齊齊單膝下跪,顫抖著雙手同時求饒。
“戰機稍縱即逝,兩位將軍不立即點兵追擊,更待何時?”無意懷柔安撫任何人,趙禦按劍催促。
“遵命,諸位將軍保重。”
起身瞥了一眼規規矩矩跪地之皇甫凡與謝光輝,君安和司馬闖領命走出了軍帳;不到一個時辰,即各自點齊一萬騎兵,朝北晉士卒撤離之方向猛追上去。
“趙侯容稟:三國國戰將見分曉,為何我軍隻追北晉,不管永聖?按理來說,削弱尚算強盛之永聖,似乎比進一步打垮原本就羸弱不堪之北晉,更具戰略意義!”發現直至散會都沒有人提及這一問題,孟無傷立即拱手諫言。
“征北將軍所言甚是!可眼下騎兵盡出,我軍已經沒有能力再去追擊永聖士卒了,真是可惜!”費千閉目感歎。
“既然梅無一會佯裝撤軍,引誘我等追擊,焉知邊合不會?”趙禦出人意料反問。
“什麽?可萬一邊合真的殺個回馬槍,那我騎兵將士,包括兩位侯爺這兩萬騎兵,不是萬分危急?”孟無傷頓感不妙,急忙追問。
“本侯本有四份密報,可為何隻讓你們看了其中三份?因為這份是秦王單獨發給本侯的!行了,不要瞻前顧後,立即依計行事!”
晃了晃手中那份秦夜密報,趙禦不再廢話,喝令眾將分頭行事。
————
馬不停蹄行軍至次日淩晨,在距離北晉明山州郡五十裏開外之曠野中,天焱追兵總算看到了梅無一後軍。
二話不說,建功心切之君安同司馬闖互道一聲“再會”,便喝令一萬興州騎兵衝殺上去。
遠眺北晉弓弩兵、盾牌手、長槍兵、普通騎兵輪番上陣,就是不見梅無一最為倚重之全羽飛軍出現,司馬闖咒罵一句“不見兔子不撒鷹”,便吩咐所帶之一萬頗營騎兵,盡數加入戰局。
正當形勢一邊倒、北晉兵馬大量潰逃之際,藏匿山林深處之梅無一,親手發出一支鳴鏑,號令三萬全羽飛軍迅速增援。
尋常時日,興州騎兵、頗營騎兵,皆屬當世精銳!可在這場追擊之戰中,君安與司馬闖麵對的不僅是以逸待勞、人數眾多之騎兵精銳,而且是北晉傾全國之力打造、裝備更勝一籌之國之勁旅!
因此,在雙方連續不斷衝殺近兩個時辰後,死傷七成以上之天焱騎兵,便漸漸敗下陣來;就連君安本人,都在混戰裏身中數刀,時下已是靠著個人意誌,死死撐持在馬背上。
“君安,你小子給老夫撐住,若是敢先老夫一步落馬,老夫至死也看不起你君氏一族!”殺得渾身血紅之司馬闖,不顧自己安危,拚命湊近昏昏欲墜之君安,大聲嚷嚷。
“父親小心!”司馬闖長子——司馬連捷,見老父身陷險境,下意識飛身拽下那名持槍直指司馬闖之北晉騎兵,瞬間便隱沒亂軍之中,生死不明……
“侯爺快看,是趙侯之大纛!”萬分危急之下,替補近身之司馬闖護衛,手指前方大喊一聲,使周圍將士,無論敵我,同時望向正前方。
“你們這幫兔崽子,比不過謝兔子一方的話,全部光屁股跑回福州。”策馬在前之皇甫凡,咆哮宣布。
“他奶奶的,若是輸給皇甫凡這個臭猴子,你們統統給本侯滾去妓院看門。”謝光輝長劍出鞘,縱馬大喊。
“秦夜,如果趙禦、皇甫凡、謝光輝、君安等人盡數喪命於此,看你如何向天焱君臣交代?哈哈哈!”
天焱兩萬生力軍及時出現,已然陷入不利局麵之梅無一不怒反喜,似乎等的就是這一刻。
果然,在這場騎兵對戰騎兵之惡戰又廝殺近一個時辰,去而複返之永聖上將軍——邊合,帶著三萬四方新軍騎兵,切斷了天焱將士之後路。
“我永聖皇朝之勇士們,天焱數萬騎兵大軍已是強弩之末,揚名立萬就在今朝!跟著本將大纛,衝上去碾碎他們!”振臂一呼,邊合毫不猶豫地率軍合圍上去。
“他奶奶的,本侯劍術無雙,一時半刻死不了,你們趕緊去護住謝兔子;他若有個什麽閃失,驃騎大將軍不剝了你們皮才怪!”壓力倍增、險象環生之皇甫凡,怒吼著下令身旁將士去護衛謝光輝。
“你們攔著本侯幹什麽?快去保住臭猴子,他若有個三長兩短,恒王與秦王不發瘋才怪!”猛地推開眼前將士,謝光輝氣急敗壞地指著皇甫凡大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王戰神天下第一、羽營所屬天下無敵!我天焱皇朝之將士們,秦王和羽營所屬,與我們同在!”揮劍斬落一名永聖騎兵,趙禦揚手指天,旋即便有陣陣呐喊聲從天焱陣營傳出。
“是秦王大纛……真是秦王到了……”一名眼尖之天焱騎兵,激動高呼。
“羽營所屬……我不是在做夢吧?”另一名天焱騎兵滿臉不可置信。
“還真是秦王和羽營所屬……兄弟們……真是秦王和羽營所屬到了……”又一名天焱騎兵語無倫次地喊叫。
“青史留名,就在今朝!一個不留,殺!”間隔永聖兵馬出現約莫一炷香,秦夜親率兩萬羽營所屬騎兵營將士,排山倒海般開始收割成果。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明明在東極天都談判……這不是真的……”梅無一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
“最王……來人,速速護住最王撤離!”梅無一副將——王釋,當機立斷下令最近之全羽飛軍,不計代價殺出一條血路,朝明山城方位逃去。
“大勢已去,還望上將軍以國事為重,速速撤離……”邊合心腹尚未說完,便已中箭落馬!
附近之四方新軍驚慌失措下,紛紛向神色木然之邊合靠攏,死命護著他退出了戰場。
三國混戰、前後十二萬餘騎兵參與,這場空前絕後之騎兵較量,終究還是以天焱皇朝之大勝,落下了帷幕。
依據天焱皇朝史官記載:三國騎兵戰於明山曠野,北晉騎兵亡三萬三千,其餘兵種亡兩萬,梅無一僅帶千名全羽飛軍逃回明山;永聖三萬四方新軍騎兵十不存一,邊合唯有兩千餘人幸存;我天焱騎兵損三萬有餘,右相長子、雨嘯州領——君安,重傷昏迷;武都將軍、破虜侯——司馬闖,及其長子、頗營校尉——司馬連捷,雙雙為國戰死!
由於此戰傷亡之騎兵史無前例,是故,後世又將此役稱為“葬騎絕戰”……
————
“老將軍,秦夜來遲,愧對老將軍……”俯身湊近彌留之際之司馬闖,秦夜不知所以。
“援兵之後,還有援兵……一戰殺盡永聖與北晉之騎兵精銳,秦王真乃……戰神也……我父子二人能夠……參與此戰……實乃三生有幸……可惜……可惜不能追隨……秦王一統……天……”
“下”字尚未說出,油盡燈枯之老將軍,終是撒手而去!
“傳令:連夜進兵永聖雙盛,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不下此州,誓不還朝!”
單膝跪在司馬闖與司馬連捷父子二人屍首中間,久久不願起身之秦夜,哽咽著聲音下達了陰冷異常之軍令。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