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倭使乞降,天戈定“遊戲”

字數:7829   加入書籤

A+A-


    長門國,原倭國長門守護府邸,此刻已成了慶軍的前線帥帳。
    府邸內肅殺之氣取代了往日倭人的起居痕跡,巨大的本州西部輿圖懸掛堂中,賈玌一身暗繡雲紋錦袍,立於圖前,手指正劃過沿海通向京都的路徑。
    熊文龍、蘇瑾言等將領分列兩側,凝神聽令。
    “報——!”
    親衛高聲入內,“啟稟大都督!倭國京都方麵遣使至營外,稱奉其天皇與幕府之命,呈遞國書!”
    帳內諸將神色不動,皆露不出所料之色。
    數日前的門司城慘敗與京觀築就,倭寇此時來降,正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如今他們主力大軍全部踏上了本州島!
    賈玌見此,澹澹道:“帶進來。”
    片刻,兩名使者被甲士引(實為押送)入帳內。
    為首一人年約五旬,身著象征最高位階的黑色束帶衣冠,麵色慘白如紙,竭力想維持儀態,但微微顫抖的雙手和驚惶的眼神出賣了他內心的恐懼。
    他身後跟著一名稍年輕的副使,更是連頭都不敢抬。
    那正使深吸一口氣,似乎想用最莊重的禮節,但最終隻是噗通一聲跪伏於地,用帶著顫音的漢語高聲道:
    “罪臣......幕府奏者番、伊勢盛時......奉......奉我國天皇陛下與幕府管領大人之命,叩見上國遼國公、大都督閣下!”
    跟在他身後的副使也慌忙五體投地,顫聲補充:“小臣......幕府同朋眾、觀世清次......同......同叩見大都督!”
    兩人幾乎是匍匐著,伊勢盛時更是將手中那卷用明黃綢緞精心包裹的文書高高舉過頭頂。
    親衛上前,從這位“權中納言”手中取過文書,檢查無誤後,並未直接呈給賈玌,而是停下腳步,目光請示地看向主帥。
    賈玌微微頷首。
    親衛會意,立刻轉身麵向帳內諸將,唰地一下展開帛書,朗聲誦讀起來:
    “臣......倭國天皇......暨幕府管領斯波義將等......惶恐頓首......上告天朝遼國公大都督閣下:下國僻處海隅,不識天威......妄動刀兵,自取其禍......今......足利義滿......已遭天譴......十萬之眾......灰飛煙滅......下國......震怖......”
    親衛的聲音洪亮,在肅靜的大帳內回蕩。文書內容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懺悔、求饒、表忠心之辭不絕於耳。
    “......聞天朝有逆臣甄寶玉者,潛匿敝邦......此獠罪大惡極,敝邦深恨之......本欲擒此獠及其族,獻於麾下,以表悔過之誠......然......然該逆狡詐異常,竟早得風聲,數日前已舉家潛遁,不知所蹤......下國辦事不力,罪該萬死......伏乞大都督寬宥......”
    這一段時,帳內幾名知曉甄家背景的將領臉上已忍不住露出古怪神色。
    親衛很快念完全文,將帛書重新卷起,帳內一時陷入一種微妙的寂靜。
    熊文龍第一個忍不住,嗤笑出聲:
    “嗬,現在知道怕了?早幹什麽去了!還想拿甄家那點破事當投名狀,結果連人都沒摸到?真是廢物透頂!”
    蘇瑾言也搖頭冷笑:“敗軍之將,亡國之奴,還想談條件?真是癡心妄想。”
    賈玌此時才緩緩從輿圖上收回目光,臉上看不出喜怒,反而帶著一絲玩味,他並未看那跪地的使者,而是像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情,輕笑道:
    “甄寶玉......”
    “倒是又讓他溜了。這滑不溜手的本事,還真是......一如既往。”
    “從未見其一麵,而今......倒是讓我有些好奇了!”
    賈玌搖了搖頭,語氣裏聽不出是讚是諷,而後點評:
    “果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有些人,天生就像那溝壑裏的泥鰍,縱是身陷絕境,也總能找到縫隙鑽出去,苟全性命。”
    賈玌那帶著玩味的輕笑和“好奇”之語,讓幾乎絕望的伊勢盛時心中猛地一顫!
    他忽然抬頭,捕捉到賈玌臉上那並非全然冷酷的神色,一股巨大的狂喜和希望瞬間衝昏了他的頭腦!
    誤以為這是賈玌態度鬆動的跡象,或許......或許這位恐怖的元帥真的對甄寶玉感興趣,而這份“興趣”就是他們求和的突破口!
    他幾乎是手腳並用地向前爬了半步,激動開口:
    “大都督明鑒!大都督明鑒啊!那甄寶玉確乃奸猾之徒,!此番......此番我邦冒犯天威,與上國雄師對抗,其中多有......多是受了此獠的蠱惑與挑撥!將軍......足利將軍亦是受其蒙蔽,方才行此不智之舉!此獠實乃罪魁禍首!
    若......若大都督有意,下國......下國必定傾盡全力,就算翻遍四海,也定將此獠擒來,獻於大都督座前!隻求......隻求大都督能暫息雷霆之怒,給我等一個改過自新、永世臣服的機會啊!”
    他磕頭如搗蒜,試圖抓住這根想象中的救命稻草。
    然而,賈玌隻是笑而不語,目光重新落回跪地的兩人身上,那眼神深邃,仿佛透過他們在看別的什麽。
    心中念頭飛轉間——他忽然想起一事。
    此前為了激勵士氣,震懾倭寇,他曾下令每克一城,“三日不封刀”。
    此令一出,軍心大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京觀築了一座又一座,確實極大地摧毀了倭人的抵抗意誌。
    如今幕府主力十萬大軍已在九州覆滅,倭國精華之地本州門戶洞開,繼續這般酷烈手段,固然能更快碾碎一切反抗,但......
    他目光微凝。
    東征之前,曾私下與陛下議過,倭地的金銀......日後長期開采,需要大量奴工!!!
    而這些倭奴,不僅是挖礦的消耗品,更是要源源不斷運回國內,填充各類苦役,支撐大慶龐大的工程建設。
    若現在殺得太狠,將來挖礦修路的人手從何而來?
    總不能事事都指望國內征發民夫。
    想到這裏,一個主意在他腦中逐漸成形。
    ‘不行......不能太過了.......否則......;但就如此罷手......好像多少有些不爽啊!!!’
    如此想著,賈玌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幾分,緩緩開口:
    “伊勢盛時,是吧?”
    “本督今日心情尚可,便與你們......玩個遊戲!”
    賈玌不緊不慢地踱了一步,繼續說道:
    “爾等既向本督遞了這請降的國書,想必......也早已派出快馬使臣,攜同樣文書,跨海送往我國京師,呈遞於陛下禦前了吧?”
    伊勢盛時聞言,像是抓住了證明自己“誠意”的機會,連忙用力磕頭,急聲道:
    “是是是!大都督明察!我國陛下與管領大人不敢有絲毫怠慢,確已選派得力幹員,攜正式國書及貢禮清單,以最快速度奔赴天朝上國京師!隻求......”
    賈玌輕輕一抬手,打斷了他的表功和哀求,語氣平澹卻帶著一種令人不安的“好奇”:
    “本督很好奇。”
    他微微偏頭,像是真的在思考一個難題:
    “從你這倭京出發,快馬加鞭,渡海越洋,再將陛下的旨意傳回本督軍中......這一來一回,究竟需要多少時日?”
    這話問得輕描淡寫,卻讓伊勢盛時和觀世清次瞬間頭皮發麻,渾身冰涼!
    他們猛地抬頭,眼中充滿了巨大的疑惑——眼前這位算無遺策、用兵如神的大都督,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最基本的驛傳日程計算?!他麾下龐大的軍隊係統,信息傳遞必然高效精準!
    他這是在故意刁難!是在找借口!
    果然,不等他們從這巨大的驚駭中組織好語言回應,賈玌便仿佛自問自答般,嘴角重新勾起那抹令人膽寒的玩味笑容:
    “本督概不知曉,也懶得去算。”
    “不過,無妨。”
    “便以此路途往返所需時間為限吧。”
    “在這段時日裏,本督大軍不會停止進攻。每攻克一城,便依此前軍令,停留‘三日’。”
    他特意加重了“三日”兩個字,冰冷的殺意瞬間彌漫開來。
    “直到......陛下明確的旨意送達本督手中。”
    “如何?這個遊戲,可還公平?”
    伊勢盛時聽完,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得幹幹淨淨!
    這哪裏是遊戲?
    這分明是給了他們一絲虛無縹緲的希望,然後當著他們的麵,要將他們的國家一寸寸淩遲處死!
    還要他們眼睜睜看著,並背負著這希望緩慢死亡的過程!
    “大都督!不可!萬萬不可啊!”
    伊勢盛時再也顧不得禮儀,幾乎是尖叫起來,他試圖用大義名分來施壓!
    “如此......如此暴烈屠戮,塗炭生靈,有傷天和!恐非仁君之道!若是......若是傳回天朝,陛下聞之,定然......定然不喜!還請大都督收回成命,暫緩兵鋒,等待陛下聖裁啊!”
    他這話一出,帳內原本肅殺的氣氛陡然一滯。
    一眾將領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相互看了一眼,臉上紛紛露出極其古怪的神情,那表情像是聽到了天底下最荒謬的笑話。
    終於——
    “哈哈哈!!!”
    熊文龍第一個憋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笑聲如同點燃了引線,帳內頓時爆發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哈!他說什麽?陛下會不喜大都督!?”
    “哎喲喂......這倭奴是真不知道咱大都督和陛下是什麽關係啊?”
    “天方夜譚!簡直是天方夜譚!”
    將領們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快出來了。
    他們可是親眼見過陛下是如何將天下兵馬大權毫無保留地交予大都督的,更是深知滁州之圍時,陛下為救身陷重圍的大都督,不惜以萬金之軀親率鐵騎衝陣、上演那場驚世駭俗的“君救臣”之舉!
    如此......陛下會因大都督多殺幾個倭奴而“不喜”?這簡直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讓他們覺得可笑!
    而不了解實情的伊勢盛時和觀世清次,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笑弄得完全懵了,跪在地上,不知所措——完全無法理解這群慶將為何發笑?!
    賈玌看著手下將領們的反應,臉上那絲玩味的笑容也擴大了些許,但眼神依舊冰冷。
    他抬起手,輕輕向下壓了壓。
    帳內的笑聲迅速平息下來,但眾將臉上那嘲諷和看跳梁小醜的神情絲毫未減。
    賈玌的目光重新回到麵如土色的伊勢盛時身上,臉上的笑意瞬間收斂,隻剩下不容置疑的威嚴和冷漠:
    “伊勢盛時。”
    “你似乎搞錯了一件事。”
    “本督,不是在跟你商量。”
    “遊戲規則,已定。”
    “現在,拿著你們的廢紙,滾出去。”
    “告訴京都裏的人,遊戲——”
    “開始了。”
    話音落下,不容對方再有任何言語,甲士立刻上前,粗暴地將徹底癱軟、魂飛魄散的兩位使者拖出了大帳。
    賈玌轉身,目光再次落回輿圖上的“京都”。
    “傳令各軍,照舊出擊。”
    “下一城,不變......”
    “三日不封刀!”
    “直至陛下聖旨到來之日!”
    命令既下,帳內一眾將領眼中瞬間爆發出毫不掩飾的嗜血與貪婪的光芒。
    如今的倭寇已無抵抗之力,大都督此令,無異於允許他們盡情收割戰利品,肆意享受這征服者應得的“犒賞”!
    想知道這,所有將領齊齊抱拳,應道:
    “諾!!!”
    ......
    時間一晃,約半月後,大慶,京城!
    東華門外的大街上,人流如織,市井喧囂,正是一日中最富生機的時刻。
    小販們高聲叫賣著時鮮瓜果、精巧玩意,茶樓酒肆裏傳出說書人的醒木聲和茶客們的談笑,挑夫扛著貨物穿梭於人流,孩童在街角追逐嬉戲,一派太平盛世的安居樂業景象。
    突然——
    一陣急促得如同擂鼓般的馬蹄聲,極其突兀地從長街盡頭炸響,如同利刃般瞬間劈開了這融融泄泄的市井喧嘩!
    “八百裏加急!大捷!!”
    “八百裏加急!倭島大捷!遼國公大都督陣斬倭酋!破敵十萬!!”
    一聲嘶啞卻亢奮到極點的吼聲,伴隨著信使的身影,由遠及近,瘋狂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