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冊封唱名!!!2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A+A-


    "賈薔!"
    作為隨軍主簿,賈薔身著文官服飾出列,躬身行禮:"臣在。"
    他雖未直接上陣廝殺,但協助管理軍需文書,井井有條,也算有功。
    "爾協理軍務,克盡職守,記錄功過,公允無誤......特授承德郎,任五軍都督府經曆司......!"
    這封賞對於賈薔而言,可謂是意外之喜,等於為他鋪就了一條文官之路。
    他強抑激動,深深一揖:"臣謝陛下隆恩!"
    接著是:
    "賈芸!"
    "末將在!"
    賈芸應聲出列。
    "爾奮勇殺敵,負傷不退......特晉封武德將軍,爵進一等,為武德子,賞銀一千兩!"
    "末將謝恩!"
    賈芸的聲音帶著感激。
    "賈琮!"
    站在後列的賈琮聞聲出列,相較於前兩人的激動,他顯得l冷靜許多:
    "末將在!"
    "爾本有一等護蹕男爵位,此戰,謹慎得力,偶有戰功......特晉封宣武將軍,爵進一等,為宣武子,賞銀一千二百兩!"
    "末將謝陛下隆恩!"
    賈琮叩首謝恩。
    最後,慶帝的目光落在了賈蓉身上,他的目光似乎特意在賈蓉身上停留了片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意味。
    "賈蓉!"
    賈蓉立刻出列,單膝跪地:"臣在!"
    聲音中帶著緊張。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慶帝乃至於來自太上皇那意味深長的目光,心中不由忐忑。
    慶帝看著他,緩緩開口,聲音較之前更為清晰:
    "爾本有一等翊駕子爵位,此次東征,率領所部,克盡職守,奮勇爭先,頗有其祖之風......"
    提到"其祖之風",眾人皆知這是指寧國公賈演當年的英姿,但一些深知內情的老臣卻心頭一動,想到了另一層含義。
    "......今特晉封三等昭毅將軍,爵進二等,為昭毅伯,加賜禦前行走,賞銀兩千兩,賜禦馬五匹,東珠一斛!"
    此言一出,不僅賈蓉愣住了,連許多大臣都感到意外。
    爵進二等!
    還加了禦前行走的恩典!
    這賞賜明顯厚於前幾人。
    賈蓉猛地抬頭,對上皇帝那雙深邃的眼睛,那眼中似乎包含著許多未盡之言——
    賈蓉瞬間明白了什麽,他壓下心中的震動,重重叩首,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
    "臣......謝陛下、上皇天恩!臣必當肝腦塗地,以報社稷!"
    坐在龍椅上的太上皇極其輕微地點了一下頭,深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釋然與疲憊,隨即又歸於沉寂。
    待賈家子弟謝恩歸列,慶帝的目光恢複了之前的銳利,聲音再次響起,帶上了更加厚重的分量:
    "熊文龍!"
    這一聲呼喊,瞬間將文武百官從對賈家恩賞的種種思量中拉扯出來。所有人的心神為之一凜,不約而同地屏住了呼吸——真正的重頭戲,來了!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武將隊列的前方。
    虎背熊腰的熊文龍應聲出列,現如今賈玌麾下頭號大將。
    他單膝跪地,聲如洪鍾:
    "末將在!"
    望著眼前在微末之際,投誠自己多年的熊文龍,慶帝一時間感慨萬千!
    "爾本為武定伯,隨遼國公征伐多年,自遼東至倭島,每戰必為先鋒,破陣斬將,勇冠三軍,功勳卓著!特晉封為武定侯,賜武定侯府一座,賞銀五千兩,賜田莊兩處,禦馬十匹,歲祿加一千五百石!"
    這封賞一出,頓時在朝臣中引起一陣低低的騷動。
    熊文龍猛地抬頭,虎目中閃過一絲激動,隨即重重叩首:
    "末將謝陛下隆恩!願為陛下效死!"
    這時,慶帝的目光轉向了另一位將領:"蘇瑾言!"
    一身儒將風範的蘇瑾言從容出列,躬身行禮:"臣在。"
    "卿本為定遠伯,輔弼主帥,運籌帷幄,參讚軍機,東征之役,卿之功不下於陣前斬將。特晉封為定遠侯,賜定遠侯府一座,錫藍寶石頂戴,賞銀六千兩,賜田莊三處,歲祿加兩千石!"
    又一位侯爺!而且賞賜之厚,猶在熊文龍之上,可見皇帝對這位儒將的看重。
    蘇瑾言依舊從容,再拜行禮:"臣謝陛下隆恩。"
    但仔細看去,他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泄露了內心的激動。
    幾位站在勳貴隊列中的老牌侯爺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凝重。熊文龍、蘇瑾言以軍功封侯,意味著朝中武勳格局將迎來新的變化。
    文官們看著這接連兩位實權侯爺的誕生,心情可謂複雜難言。若說心中沒有半分羨慕,那自是假的。
    封侯拜相,蔭庇子孫,這是多少臣子夢寐以求的終極榮耀,如今卻讓這些武人得了去。
    可一想到,此戰之後,源源不斷的黃金、白銀流入國庫,看到了自己得以大展拳腳、推行仁政、青史留名的輝煌未來。
    東征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社稷安康,國庫充盈嗎?
    武人搏殺之功,換取的是他們文臣治理天下的資本和底氣!
    想到這裏,諸位大人再看那幾位新晉侯伯時,目光中便少了幾分羨慕,多了幾分實在的認可——畢竟,這些都是能下金蛋的“功臣”啊。
    最後,慶帝的聲音傳遍全場:
    "鄭滄瀾!"
    雖然本人不在,但所有將士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以示尊敬。
    "登州水師提督鄭滄瀾,統領水師,劈波斬浪,保障海路,功不可沒。雖暫駐倭島,撫靖新土,然功績卓著!朕與列祖共鑒,絕不掩其功!”
    他略一停頓,讓這定論響徹每個人耳中,隨即宣布:
    “特晉封鄭滄瀾為靖海伯,賜靖海伯府一座,賞銀五千兩,賜鬥牛服,歲祿加一千五百石!待其班師回朝,再於朕麵前,領受爵印!”
    這份對缺席功臣的厚重封賞,讓將領們倍感榮耀,紛紛暗自握拳,心中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