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七:大皇子完

字數:7031   加入書籤

A+A-


    “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
    政曆十八年二月十九臨近傍晚,大皇子騎上九兒的那匹進貢的汗血寶馬,威風凜凜的前往蔡府迎親,陪同大皇子迎親的是十三歲的曲築、十四歲的二皇子和齊靖的長子,同行的還有宮中派出的司禮太監、嬤嬤、侍衛等,隊伍浩浩湯湯。
    因身份擺在那裏,沒有被為難的環節,很順利的接到新娘。
    出門之前,大皇子隻與蔡豐交談了幾句,至於蔡繁之的父母,大皇子一句話也不想說,礙於親王的身份,沒人敢說大皇子不懂禮儀,能進府親迎,已是給蔡家麵子了。
    嫁妝連同聘禮一同隨著迎親隊伍回到稔親王府,眼皮子薄的蔡母原本想扣下一部分的,被蔡豐罵了一頓,再不敢有小動作。
    肖政和皇後沒有出宮,但肖政特旨,讓敏賢妃出宮參加大皇子婚禮,因此拜高堂環節是拜的敏賢妃。
    最後,送入洞房,在司禮嬤嬤的主持下掀了蓋頭、喝了合巹酒,結發同心,等一切流程走完,嬤嬤和丫鬟領了賞錢出去,門關上的一瞬間,大皇子再也不裝了,呈大字型躺在床上。
    “太累了,幸好一輩子隻結一次婚。”
    折騰了一天,蔡繁之也累得不行,但她知事情沒結束,拉了一下大皇子:“別躺了,該出去招呼賓客了。”
    聞言,大皇子發出一聲長歎,本想耍賴不起來,卻在蔡繁之喊了第二次,臉色開始暗沉下來之際,大皇子快速地坐起身,“起起起,我馬上起不行嗎,繁之,親我一下好不好。”
    說著,把臉湊到蔡繁之麵前。
    突然懟上來的臉,蔡繁之害羞的同時無奈的緊,她清楚今天不滿足他,大皇子不知要拖多久才能出這道門,認命的蜻蜓點水般在臉頰上親了一下。
    然後連忙將人推開,“別貧了,快出去。”
    大皇子摸了摸被親的地方,笑得一臉燦爛,離開前囑咐:“婚服穿著累,換回常服舒服些,餓了讓人傳膳,在府裏,不必太守著規矩,王府裏的人隨便使喚。我很快就回來了,等我。”
    大皇子離開,蔡繁之望著大皇子的背影露出一抹笑容,這人看著粗枝大葉的,實際很細心,對她很好。
    今日出嫁,離開了生活十八年的地方,沒有傷心,反而有種奔赴新生活的喜悅。
    賜婚聖旨下達後,大皇子總找各種理由接她出去玩,為她做了很多事,她不是鐵石心腸,一年半的時間,讓她早已對大皇子有了很深感情。
    能遇到大皇子,是她的福氣。
    蔡繁之沒換下婚服,隻讓婢女卸下頭飾和妝麵,傳了幾道清淡的小食,慢慢享用。
    突然,窗外傳來響動聲,似乎是有人在說話,不像是下人,蔡繁之聽不清,放下筷子,欲要走出去看個究竟。
    剛走到門口,看見兩個女孩子半蹲在牆角,年紀稍大些那個想拉著年紀小的那個離開,小的那個一臉不願意,“姐姐,我們看一眼,看一眼新娘子好不好,放心,我不搗亂。”
    大的明顯不信,“三年前七皇叔成婚時你也說不搗亂,最後你躲在了新房的衣櫃裏,父皇差點調禦林軍圍了七皇叔府邸,後來曲母妃如何罰你的你忘了嗎?”
    “這次我改了,就看一眼,看一眼就離開,好不好嘛?”
    “不行,馬車在府外了,我們該回宮了。”
    “不,我不回去。”
    ……
    就在倆人僵持之際,蔡繁之走了過去,“敬和、敬懿,二位妹妹進來吧。”
    躲在牆角的正是十五歲的大公主和十歲小九兒。
    看到蔡繁之,大公主略帶歉意的喊了一聲“大嫂”,唯獨臉皮厚的九兒,聽到喊她進去,叫了‘大嫂’後,拉著大公主進到新房。
    然後,看完新房,更不客氣的說道:“大嫂,我和姐姐也餓了,能和你一起吃嗎?”
    剛才光顧著看熱鬧了,沒用兩口飯,現在看到飯菜,肚子裏的饑餓感就上來了。
    大公主站在九兒身後拉了拉她的衣角,想催她離開,奈何九兒當沒感受到,眼巴巴的盯著蔡繁之。
    蔡繁之沒覺得九兒是調皮,反而覺得九兒是率真可愛,連忙招呼大公主和小九兒坐下。
    “好,兩位妹妹想吃什麽,我讓廚房做。”
    問清飲食喜好,仔細交代婢女去準備膳食。
    “大嫂,你好漂亮啊。”小九兒雙手撐住下巴,真心實意的誇讚蔡繁之。
    大嫂就是母妃口中的清冷美人,別有一番韻味,九兒不禁暗想:大嫂人漂亮,詩書又好,不知大嫂是怎麽看上學渣大哥的。
    可能就是母妃說的一個猴一個拴法,看對眼了吧。
    蔡繁之被九兒直白的誇讚弄得有幾分不好意思,微紅著臉回道:“二妹妹也很漂亮。”
    敬懿公主多得皇上喜愛,她很清楚,但相處時,敬懿公主對她很和善,沒有半點天之驕女的高傲。
    怪不得大皇子和大公主每次提起敬懿公主,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有個這樣的妹妹,她也喜歡。
    用膳結束,蔡繁之與大公主和九兒說話,說著說著,成了蔡繁之與大公主說話,九兒仔細聽,發現她完全聽不懂了。
    看著越說興致越高的倆人,九兒適時打斷,“姐姐,我們該回宮了。”再聽下去,她該在大哥的婚房睡著了。
    九兒的聲音打斷二人的談話,蔡繁之歉意的看向九兒,“是我不好,忽略妹妹了,妹妹不要見怪。”
    九兒豪氣的小手一揮,“大嫂不必說這些客氣的話,我的水平我知道,聽不懂又不關你們的事,你和姐姐是同窗,談得來很正常,姐姐同性別的朋友太少了,有大嫂當朋友我為她高興。”
    在宮裏能和姐姐旗鼓相當的就隻有小舅舅和小滿了,可都是男孩子,相處起來總要顧忌些,大嫂可以和姐姐成為好朋友,是件好事。
    “能與大妹妹當朋友,我很高興。”
    告別離開,回去的馬車上,大公主感動的摸了摸九兒的腦袋,“九兒,你不止是我的妹妹,更是我最好的朋友。”
    九兒眼珠子一轉,緊緊抱住大公主的胳膊,“我當然是姐姐最好的朋友了,姐姐,是不是很感動啊,那明日師傅留的功課你幫我寫好不好,太難了,我不會。”
    從九兒問出“是不是很感動”時大公主就猜到會有事等著他,果然,又是不想寫功課,大公主抽出被抱住的胳膊,“代寫不行,但我可以教你。”
    “好吧……”九兒失望的垂下小腦袋。
    ——
    大皇子送走賓客,帶有醉意的回到新房,蔡繁之見狀連忙讓人準備醒酒湯,喂大皇子喝下,又親自服侍大皇子洗漱,一番折騰,大皇子身上的醉意消散了許多。
    “你還好吧?怎麽喝了這麽多酒。”蔡繁之問坐在床上的大皇子。
    大皇子揉了揉眉,故意壓低聲音道,“他們非要灌我,不喝不行啊,繁之,我好難受。”
    “難受就睡一覺吧,以前我祖父喝醉了,喝碗醒酒湯睡一覺便好了。”
    “啊,睡一覺。”大皇子驚訝的抬起頭,怎麽不按預想的走,他難受繁之不該安慰他抱抱他嗎?
    “對,睡一覺。”
    蔡繁之神色太過於正常,以至於大皇子看不出繁之到底有沒有看出他是裝的了。
    看蔡繁之真的準備就這樣睡了,大皇子裝不下去了,一把將人拉入懷中,“繁之,騙你的,我沒醉,還有最重要的一步沒完成,我們還不能睡。”
    再熟悉,到了這不,是個女孩子都會害羞,蔡繁之條件反射的想掙脫大皇子的懷抱,奈何男女力氣相差過大,沒掙脫不說,反而是衣裳落了一地。
    坦誠相待的二人都不好意思,大皇子房裏沒有試婚宮女,所有的經驗全靠嬤嬤教的,蔡繁之更不用說了,倆人半斤八兩。
    幸好男人在某些方麵無師自通,最終還是成了事,大皇子一個愣頭小子,初嚐男女之事的美好,一邊心疼妻子,一邊不想放棄,最後被蔡繁之威脅‘再來一次以後分房睡’才肯罷休,簡單清洗後,抱著人美美的睡去。
    婚後第二日,大皇子帶著蔡繁之進宮,先去清和殿拜見了肖政,然後去鳳傾殿拜見了皇後和後宮嬪妃,結束後在翠微宮用午膳。
    沒有了外人,敏賢妃推開大皇子,握住蔡繁之的手,關心道:“繁之,讀書累不累啊,壓力不要太大,今年沒考上,三年後繼續,你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蔡繁之回握住敏賢妃的手,扶著敏賢妃坐下,“母妃放心,兒臣不累。”
    蔡繁之耐心的與敏賢妃說話,無論敏賢妃說什麽,蔡繁之都認真的接上,沒有一絲不耐煩和敷衍。
    對大皇子及他的親人,尤其是敏賢妃,蔡繁之心中眼中,是滿滿的真誠實意。因為人與人之間,多是真心換真心,在大皇子一家身上,她感受到了真正的好。
    前年,皇上下旨開放女子科舉,她喜極而泣,她學的一切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祖父支持她參加科舉,可是招來父親母親的反對,他們認為,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稔王妃,就該安心的嫁給稔王,早日生兒育女,坐穩稔王妃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心太大。
    父親母親一直看不到她的努力,就算有祖父的支持,母親的幹擾也讓她心煩意亂。
    最後是大皇子親自出麵和父母交涉,她們才不反對的。
    母妃知道一切後,不但沒有像母親一樣怪她心大,而是讚美她讀書好、聰明,更是經常關心她累不累,怕她壓力大,時不時寬慰她。
    大皇子不止支持她參加科舉,還送她去最好的書院,給她提供最好最實際的幫助。
    令她最感動的是,大皇子居然主動提出暫時不要孩子,等明年會試之後再說。
    所以,親與不親,好與不好,哪是血緣關係能定的。
    陪了敏賢妃一下午,大皇子和蔡繁之回府。
    學院隻準了三天假,蔡繁之學業忙,大皇子沒有打擾她,在書房看農書,經常陪著她挑燈夜讀。
    次年二月,蔡繁之不負眾望,中在二甲第七名,蔡繁之正式學習遲,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蔡繁之進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官位不高,正八品吏部主事,蔡繁之卻很滿足。
    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久,大皇子和蔡繁之的感情愈發好了。
    蔡繁之身上少了一份清冷,多了溫情,對大皇子更溫柔,更有耐心。
    大皇子在成婚後,貪玩的脾性還在,經常和九兒等人打打鬧鬧,與肖政頂嘴,氣敏賢妃。
    但也開始認真辦事,專研農書,耐心的與蔡豐學習經驗,經常親自出現在地裏田間。
    政曆二十年秋,在稔王府的一顆橘子樹上,竟真的結出了五種不同的橘子,一時,引來無數人觀看。
    也是同年臘月初十,蔡繁之於稔王府內誕下大皇子的嫡長女,大皇子高興的恨不得天下皆知,在拒絕了父皇賜名後,深思熟慮了一個月,取了一個‘媛’字,蔡繁之問其有何重要意義,要想一個月,大皇子抱著女兒一臉癡笑的回道:“沒重要意義,就字麵上的意思,心愛之女”。
    政曆二十七年,蔡繁之升任正四品吏部侍郎,大皇子接替了蔡豐的位置,成為了新一任司農卿。
    大皇子在司農卿的位置上坐了整整二十年,此二十年間,定安的糧食逐年增加,司農司多了許多農桑方麵的人才,大皇子帶領這些人,不斷實驗,不止研究出一大批實用的新型農具,還成功培育出了多種高產的農作物品種,這些新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不易生病,大大提高了產量。
    大皇子成為肖政所有皇子中,做的實事最多的一位。
    大皇子的功績,同樣得到小滿的肯定,大皇子已是親王,不可再封,所以在文琮五年,小滿下旨,升大皇子母妃敏貴太妃為敏皇貴太妃,同時,封大皇子長女為公主。
    大皇子一生順遂,幼時父母疼愛,長大後夫妻和睦,與王妃一生隻育有一兒一女,後院幹淨,一人一心到白首。
    大皇子天生心性純良,疼愛手足,每個弟弟妹妹都得過他的關照,包括後來是皇帝的小滿,小時候大皇子也照顧他的不少。
    稔王府,成了皇子公主們最愛去的地方,隔三差五會選在稔王府聚一場。
    就算後麵小滿退位,依舊記著這個大哥,囑咐新帝,逢年過節,千萬別忘了稔王府。
    ——大皇子故事完